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评价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褚志强 季倩 +3 位作者 任涛 许诗超 谢双双 于文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3.0T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随机组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不同时间后再灌注6 h建立肝... 目的探讨3.0T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随机组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不同时间后再灌注6 h建立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夹闭时间不同分为热缺血10 min、20 min、30 min和40 min组。假手术(Sham)组仅开腹并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所有实验兔行常规3.0T MRI扫描和IVIM检查,测量兔肝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扩散(Dslow)、假性扩散(Dfast)和灌注分数(PF)值。于MR检查后经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处死实验兔,取冻存肝组织检测其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之间IVIM参数差异;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评价IVIM参数和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VIM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与Sham组比较,不同热缺血时间组ADC、Dslow、Dfast和PF均减低,且随热缺血时间延长,其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ADC分别为1.36±0.15、1.28±0.07、1.10±0.13、1.10±0.15和0.98±0.18,Dslow分别为1.29±0.14、1.24±0.07、1.08±0.11、1.03±0.18和0.94±0.15,Dfast分别为31.33±6.44、25.53±2.10、24.90±1.84、23.00±1.59和23.76±1.41,PF分别为30.44±2.80、26.26±4.41、24.50±2.24、19.97±3.39和17.42±3.25),组间IVIM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IVIM各参数与ALT、AST、LDH、MDA和MPO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5),与总SO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5)。ADC、Dslow、Dfast和PF评价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24、0.897和0.937]。光镜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扩散张量成像在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文娟 季倩 +3 位作者 褚志强 任涛 许诗超 沈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成像(MRI)对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选取10只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30 min,再灌注6 h建立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另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实...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成像(MRI)对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选取10只夹闭肝动脉和门静脉30 min,再灌注6 h建立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另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实验兔于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 3.0T MR行DTI MRI扫描,采集数据后用Siemens Nero 3D进行后处理,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专业医师分别测量兔肝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其一致性,观察是否具可重复性。磁共振(MR)检查后立即处死实验兔,经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冻存肝组织检测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酶(MPO)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ADC、FA值之间差异,组间临床化验指标差异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ADC值与临床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效能。结果两名观察者所测ADC、FA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ICC值分别为0.890、0.823。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正常组兔肝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别为(1.46±0.14)×10^-3 mm^2/s、(1.83±0.20)×10-3 mm2/s,而FA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38±0.03、0.37±0.04(P=0.664)。两组间ALT、AST、LDH、总SOD、MDA及MPO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C值与ALT、AST、LDH、MPO及MDA之间均呈负相关(P=0.041、0.004、0.001、0.001、0.012),ADC值和总SO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82,P=0.000)。ADC值评价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7],其最佳诊断阈值为1.676×10^-3 mm^2/s,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100%。结论DTI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兔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