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3
1
作者 尤红 王宝恩 +2 位作者 王泰龄 马雪梅 张晶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HSC在体外和体内的增殖和凋亡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研究对象为HSC系。细胞增殖采用MTT比色法,细胞凋亡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临床研究对象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复方861显著抑制... 目的研究HSC在体外和体内的增殖和凋亡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研究对象为HSC系。细胞增殖采用MTT比色法,细胞凋亡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临床研究对象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复方861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HSC增殖,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HSC的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率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 TUNEL法检测,用 5 mg/ml复方 861作用 48 h后, HSC凋亡率为 25.9%,对照组为9.2%,差异有显著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星状细胞大量活化增生。复方861治疗6个月后,活化的星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可观察到其凋亡。结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存在凋亡,促进其凋亡在肝纤维化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复方861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7
2
作者 陈尉华 陆伦根 +4 位作者 曾民德 徐中南 刘梅 茅益民 房静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对原代HSC和HSC株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通过检测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作用于以不同...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对原代HSC和HSC株增殖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形态变化。通过检测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作用于以不同浓度异甘草酸镁培养的HSC:24 h后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异甘草酸镁对HSC氧应激的影响。结果同对照组比较,一定浓度范围的异甘草酸镁对HSC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Fe-NTA诱导的氧应激中,一定浓度范围的异甘草酸镁可有效提高HSC的 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结论异甘草酸镁对HSC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Fe-NTA诱导的氧应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氧化性应激 异甘草酸镁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苦参碱抗肝纤维化机理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涛 胡晋红 蔡溱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通过苦参碱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 -T6增殖及胶原、透明质酸合成的影响作用 ,研究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肝贮脂细胞株 ,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 ,用噻唑蓝 (MTT)法 ,测定药物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 -T6增殖的影... 目的 :通过苦参碱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 -T6增殖及胶原、透明质酸合成的影响作用 ,研究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肝贮脂细胞株 ,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 ,用噻唑蓝 (MTT)法 ,测定药物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 -T6增殖的影响 ;3H -脯氨酸掺入法 ,测定药物对HSC -T6胶原合成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药物对HSC -T6合成透明质酸的作用。结果 :苦参碱对大鼠贮脂细胞株HSC -T6增殖 ,胶原和透明质酸合成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 ,呈药物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苦参碱通过抑制贮脂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药物疗法 苦参碱 贮脂细胞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1
4
作者 白文元 姚希贤 冯丽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67-1268,共2页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变的必经阶段.LF 是由于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失衡的结果.近年来,随着肝细胞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对 LF 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变的必经阶段.LF 是由于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失衡的结果.近年来,随着肝细胞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对 LF 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使我们对 LF 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地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细胞外基质 成象 血清诊断 治疗 NMR
下载PDF
丹参素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郑元义 戴立里 +2 位作者 王文兵 贾丽萍 周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素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怍用机制。 方法 用猪血清制作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自第8周起给予丹参素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素300 mg·kg-1·d-1,同时给予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同体积的双蒸水腹腔注... 目的 研究丹参素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怍用机制。 方法 用猪血清制作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自第8周起给予丹参素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素300 mg·kg-1·d-1,同时给予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同体积的双蒸水腹腔注射。第12周动物实验结束时,除留取一只模型组大鼠用原位循环灌流法提取肝星状细胞(HSC)外,其余大鼠全部处死提取血清检测透明质酸(HA)以及取肝脏标本切片做HE、VG染色。以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丹参素对HSC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丹参素作用后HSC所处周期。 结果 丹参素干预组HA为(231.4±41.1)ng/ml,模型组(398.7±54.5)ng/ml,F=154.796,P<0.05。HE及VG染色示丹参素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细胞试验表明50、100、200 mg/L丹参素对HSC作用后的MTT值(A值)分别为1.60×102±8.17×10-4、1.10×10-2±1.41×10-3和6.75×10-3±3.30×10-3,细胞对照组A值为7.18×10-2±1.71×10-3,F=1154.221,P<0.05。 结论丹参素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怍用。其主要机制为丹参素对HSC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纤维化 作用机制 研究 治疗
原文传递
Glycyrrhizic acid inhibits apoptosis and fibrosis in carbontetrachloride-induced rat liver injury 被引量:46
6
作者 Bo Liang Xiao-Ling Guo +2 位作者 Jing Jin Yong-Chun Ma Zheng-Quan F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7期5271-5280,共10页
AIM:To investigate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glycyrrhizic acid(GA) against fibrosis in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its contributing factors.METHODS:Liver fibrosis was induced by administration ... AIM:To investigate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glycyrrhizic acid(GA) against fibrosis in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its contributing factors.METHODS:Liver fibrosis was induced by administration of CCl4 for 8 wk.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of rats were examin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Collagen fibers were detected by Sirius red staining.Hepatocyte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TUNEL assay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leaved caspase-3,Bax,α-SMA,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 2 and MMP9 proteins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and α-SMA m RNA,collagen type Ⅰ and Ⅲ m RNA were estimated by real-time PCR.RESULTS:Treatment with G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markedly decreased the positive area of Sirius red compared with rats in the CCl4-treated group.TUNEL assay showed that GA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TUNEL-positive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CCl4-treated group.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leaved caspase-3,Bax,α-SMA,CTGF,MMP2 and MMP9 proteins,and α-SMA m RNA,collagen type Ⅰ and Ⅲ m RNA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GA compared with the CCl4-treated group(P < 0.05).CONCLUSION:GA treatment can ameliorate CCl4-induced liver fibrosis by inhibiting hepatocyte apoptosis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yrrhizic ACID hepatOCYTE apoptosis Liverfibro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下载PDF
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作用与肝星状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7
7
作者 何雅军 舒建昌 +2 位作者 吕霞 方力 沈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防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数目、分布、凋亡等变化,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按每100 g体重分别给予20、10、5 mg姜黄素灌胃处理,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防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数目、分布、凋亡等变化,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按每100 g体重分别给予20、10、5 mg姜黄素灌胃处理,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左叶行HE、Masson染色,参照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进行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以了解活化HSC的数量变化, TUNEL与肌源性特异性标志物结合蛋白(Desmin)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HSC凋亡。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肝纤维化时表达明显增多,姜黄素使活化HSC数量减少, }[SC凋亡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可抑制HSC活化、增殖,诱导HSC凋亡,可能为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凋亡 预防 姜黄素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舒建昌 赵景润 +4 位作者 杨冬华 沈雁 钟灿灿 吕霞 汤绍辉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SC株HSC T6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 2 0~ 10 0 μmol/L浓度范围内 ,姜黄素可...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SC株HSC T6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 2 0~ 10 0 μmol/L浓度范围内 ,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 (P <0 .0 1)。 2 0、4 0、6 0 μmol/L姜黄素处理HSC 2 4h后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 ,G2 /M期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 ;流式细胞术检测到明显的亚G1峰 ,各组的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5 .3± 1.9,2 6 .7± 2 .8,37.6± 4 .4 ,与对照组 (1.9± 0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0 μmol/L姜黄素作用 12、2 4、36、4 8h ,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2 .0± 2 .4、2 6 .7± 3.5、33.8± 1.8和 4 9.3± 1.6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沿核膜排列和凋亡小体形成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明显的DNA梯带形成。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增殖 ,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 /M期 ,并诱导其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凋亡 中药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宵瑜 杨长青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共同反应。ECM主要来源于肝星状细胞(HSC),且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了HSC的激活机制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共同反应。ECM主要来源于肝星状细胞(HSC),且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了HSC的激活机制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肝实质细胞、其他非实质细胞以及各种促纤维化因子的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总结。本文还阐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发生机制 细胞外基质 肠道菌群失调 微小RNA
下载PDF
红景天苷体外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晓东 刘永忠 刘永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型胶原的水平。结...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型胶原的水平。结果 :红景天苷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HSC增殖 ,不同程度抑制 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增殖 红景天苷
下载PDF
Smad3、Smad7基因表达与肝纤维化发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国 王天才 +3 位作者 唐望先 王颖 李勤 梁扩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7-650,共4页
目的 探讨Smad3和Smad7编码基因在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注射四氯化碳 (CCl4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 1、4、8周及正常对照共 4组 ,行肝组织胶原VG染色、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 目的 探讨Smad3和Smad7编码基因在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注射四氯化碳 (CCl4 )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 1、4、8周及正常对照共 4组 ,行肝组织胶原VG染色、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免疫组化检测 ,同时分别以RT PCR、West ernblot检测原代分离HSC的Smad3、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胶原生成逐渐增多、TGFβ1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相比 ,各期肝纤维化大鼠HSC中Smad3mRNA表达增加 (P <0 .0 5) ;注射CCl4 后 1周 ,Smad7mRNA较正常一过性升高 (P <0 .0 5) ,第 4周和第 8周表达水平则持续下降 (P <0 .0 1 )。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改变基本一致。结论 Smad3和Smad7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 ,提示通过靶向性阻断HSCSmad3信号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SMAD7 基因表达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丹参酚酸B盐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TGFβ_1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海南 胡义扬 +2 位作者 洪嘉禾 刘平 朱大元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2-382,394,共2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丹参酚酸B盐(Salvianolic-acid B,SA-B)对HSC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信号转导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该成份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理.
关键词 丹参酚酸B盐 细胞增殖 TGFΒ1 信号转导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黄芪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周贤 戴立里 +2 位作者 贾丽萍 郑元义 王文兵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实验: 用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25、50、100、200、400 mg/ml)作用HSC不同时间(24、48、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活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增殖周...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实验: 用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25、50、100、200、400 mg/ml)作用HSC不同时间(24、48、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活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增殖周期;溴乙锭/吖啶橙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凋亡。动物实验:用40%四氯化碳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组和模型组在模型制备的同时分别给予黄芪注射液(800 mg·kg-1·d-1)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第8周时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组织LN的表达,苏木素-伊红、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0 mg/ml组比较,黄芪注射液其它浓度组明显抑制了HSC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SC增殖周期被抑制在G2-M期;黄芪注射液各浓度组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均未检测到HSC凋亡。在体内实验中,血清HA、LN含量:模型组分别为(114.3±25.6)μg/L和(78.8±11.7)μg/L,黄芪注射液组分别为(85.6±37.3)μg/L和(66.8±17.6)μg/L,P <0.05;肝组织SOD活性黄芪注射液组为(75.9±5.9)NU/mg,模型组为(49.6±5.7)NU/mg,P< 0.01;而MDA含量黄芪注射液组为(2.4±0.2)μmol/g,模型组为(3.7±0.4)μmol/g,P<0.01。显微镜下黄芪注射液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黄芪注射液组肝组织L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除可直接抑制HSC增殖外,还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减少LN产生,防止肝窦毛细血管化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肝纤维化 抑制作用 HSC 细胞基质
原文传递
黄芪总苷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强 杨雁 +3 位作者 薛绍礼 张宵翔 邹宇宏 陈敏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92-895,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 (AST)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枯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及含新生牛血清 (NBS)和健康大鼠血清 (RS)的混合血清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系HSC T6 ,用 3H TdR和3H 脯氨酸参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 (AST)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枯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及含新生牛血清 (NBS)和健康大鼠血清 (RS)的混合血清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系HSC T6 ,用 3H TdR和3H 脯氨酸参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状况。结果 AST(1 6、32、64、1 2 8和 2 56mg·L- 1 )对KCCM 1∶4刺激HSC 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含 1 0 %NBS- 3 %RS混合血清刺激的HSC T6细胞 ,AST(32、64、1 2 8和 2 56mg·L- 1 )作用 48h对HSC T6细胞增殖 ,及AST(1 6、32、64、1 2 8和 2 56mg·L- 1 )作用 72h对HSC T6细胞胶原合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呈浓度依赖型趋势。结论 AST对体外激活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细胞 增殖 胶原 条件培养基 枯否细胞 黄芪总苷
下载PDF
女贞子及其有效成分的保肝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女贞子具有保肝的药理作用,已经证实齐墩果酸、红景天苷、女贞子多糖等化合物是其保肝的有效成分。女贞子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能对抗多种化学性肝损伤、对抗免疫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以及抗肝纤维化,其中齐墩果酸的保肝作用被研究得最... 女贞子具有保肝的药理作用,已经证实齐墩果酸、红景天苷、女贞子多糖等化合物是其保肝的有效成分。女贞子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能对抗多种化学性肝损伤、对抗免疫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以及抗肝纤维化,其中齐墩果酸的保肝作用被研究得最为广泛而深入;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促进其凋亡以及肝细胞再生可能是它们共同的保肝机制。综述了女贞子粗提物、女贞子多糖和红景天苷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齐墩果酸 多糖 红景天苷 肝损伤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黄芪总提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宋少刚 杨雁 陈敏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 TdR和3H Proline的掺入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果 TEA (5~ 4 0mg·L- 1)可明显降低由KCCM刺激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结论 TEA对体外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提物 肝星状细胞 枯否细胞 增殖 胶原 大鼠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清兰 陶艳艳 +2 位作者 沈丽 崔红燕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正化瘀方组(14只)。模型组和扶正化瘀组大鼠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肝组织中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GF-β1 type Ⅰ receptor,TβR-Ⅰ)、Smad2、Smad3及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采用培养4d的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及TβR-Ⅰ胞内激酶抑制剂(SB-431542)组。后3组用2.5ng/mLTGF-β1刺激24h后,对照组及TGF-β1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加10%服用扶正化瘀方的大鼠血清,SB-431542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及10μmol/LSB-431542。共孵育24h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Smad3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析HSC中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中异常升高的Hyp含量及TGF-β1、TβR-Ⅰ、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发现,正常HSC中α-SMA、TβR-Ⅰ表达较低,TGF-β1刺激可显著上调其表达;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共孵育后,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SC中α-SMA的表达;正常HSCSmad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较低,TGF-β1可显著刺激Smad3向细胞核转移,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核转位。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下调纤维化大鼠肝脏及HSC中的TGF-β1/Smad病理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蛋白质类 受体调节性 大鼠
下载PDF
体外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丹酚酸A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4
18
作者 胡义扬 王润平 +4 位作者 张学军 刘成海 刘成 刘平 朱大元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体外观察肝细胞四氯化碳过氧化损伤后对肝易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的干预效果,以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和丹酚酸A的作用机理。方法肝细胞分离后分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丹酚酸A以及... 目的体外观察肝细胞四氯化碳过氧化损伤后对肝易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的干预效果,以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和丹酚酸A的作用机理。方法肝细胞分离后分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丹酚酸A以及对照药维生素E,同时以四氯化碳熏蒸24h并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ALT、AST活性后,换液培养24h并测定MDA含量,再以此上清液作为“肝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HSC48h,观察HSC的增殖、Ⅰ胶原告成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肝细胞损伤后,AL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其肝细胞条件培养液对HSC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HSC的Ⅰ型胶原告成和mRNA表达增强,而丹酚酸A可显著抑制ALT活性和MDA含量,从而显示对HSC活化的干预作用。结论肝细胞过氧化损伤后,其分泌产物可促进HSC的活化,丹酚酸A可通过抗过氧化损伤减轻这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过氧化损伤 HSC 肝纤维化 丹酚酸A
原文传递
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田雄英 翁山耕 +2 位作者 林永堃 程协枝 林丽娟 《肝脏》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用0.125、0.25、0.5mgml的苦参碱分别处理HSC细胞系rHSC99和肝细胞株HL770224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用0.125、0.25、0.5mgml的苦参碱分别处理HSC细胞系rHSC99和肝细胞株HL770224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TUNEL法原位检测DNA断裂,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改变。结果①苦参碱对HS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苦参碱对肝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但促增殖作用不随浓度增加而增强。②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分析:对照组、苦参碱0.125mgml组、0.25mgml组、0.5mgml组凋亡率分别为0.99%±0.45%、5.00%±0.98%、13.6%±2.19%、17.2%±2.17%,差异有显著性(F=63.14,P<0.05)。苦参碱处理组细胞TUNEL检测发现DNA断裂,透射电镜下见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并凝聚成团块状,沿核膜排列。结论苦参碱可抑制HSC增殖、诱导HSC凋亡,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大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中药制剂
下载PDF
Effects of curcumin o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express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redistribution in culture-activated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被引量:34
20
作者 CHENG Yang PING Jian XU Lie-m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94-801,共8页
Background The func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in hepatic fibrogenesi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Curcumin is a natural substance extracted form Curcuma Longa Linn and has a variety ... Background The func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 in hepatic fibrogenesi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Curcumin is a natural substance extracted form Curcuma Longa Linn and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curcumin on the proliferation, activation and apoptosis of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through PPARγ signaling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HS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normal Sprague Dawley rats through in situ peffusion of the liver with Pronase E and density-gradient centrifugation with Nycodenz.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urcumin, troglitazone, salvianolic acid B or GW9662. The effect on HSCs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TT colorimetry.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by TRizol reagent and gene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otal cellular and nuclear protein were isolated and separated by 10% sodium dodecy I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rote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Hoechst 33258 staining. PPARγ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The activities of MMP-2 and 9 were measured by Gelatin zymograph assay. Results Curcumin suppressed HSCs prolifer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s HSCs underwent gradual activation with culture prolongation the PPARγ nuclear expression level decreased. Curcumin up-regulated PPARγ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a-SMA and collagen Ⅰ. PPARγ is expressed in the cytoplasm and nucleus and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 HSCs, but accumulated in the nucleus of HSCs and disappeared from cytoplasm after curcumin treatment. Hoechst 33258 staining showed that curcumin induced the apoptosis of culture-activated HSC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apoptotic Bax expression and reduced anti-apoptotic Bcl-2 expression. Cyclin D1 gene, activated NFKB p65 protein and TGFβR-Ⅰ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down-regulated significantly by curcumin. The activities of MMP-2 and MMP-9 were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IN hepatic stellate ce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