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过往及现状 被引量:44
1
作者 夏恩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宫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历史。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微创、有效,在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畸形和其他宫腔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并发症为宫颈撕裂、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 宫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历史。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微创、有效,在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畸形和其他宫腔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并发症为宫颈撕裂、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乱、气体栓塞,以及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和继发于宫腔镜手术后的妊娠子宫破裂等。笔者回顾以往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引以为戒,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提高宫腔镜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并发症 子宫穿孔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综合征 栓塞 空气 出血 感染
原文传递
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选 孙鹏 李学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 ,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 ,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结果  19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均获成功。 18例即刻止血成功 ;1例无效 ,行TIPSS治疗。 1~ 12个月随访期内 ,再出血 14例 ;死亡 15例 ;4例存活。严重合并症 1例 ,为腹腔内出血 ,行开腹探查。结论 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效果肯定 ,当TIPSS禁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出血 经皮栓塞治疗
下载PDF
利伐沙班治疗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沙沙 曹剑 +7 位作者 刘宏斌 洛佳坤 徐伟豪 刘璐 狄艳琪 邹晓 李建华 范利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12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服用利伐沙班的老年住院患者301例,年龄60~102岁(86.5±8.4)岁。根据患者适应证、肌酐清除率、缺...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12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服用利伐沙班的老年住院患者301例,年龄60~102岁(86.5±8.4)岁。根据患者适应证、肌酐清除率、缺血和出血风险等综合评估制定抗凝方案,分为利伐沙班2.5~5.0 mg/d组72例、10.0 mg/d组205例、15.0~20.0 mg/d组24例。检测应用利伐沙班前后的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记录观察期间的致死性出血、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出血和缺血事件。结果纳入患者利伐沙班剂量(9.3±3.0)mg/d,最小剂量2.5 mg/d。随访(14.9±13.9)个月,最长随访48个月。利伐沙班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心源性死亡3例(1.0%)、全因死亡20例(6.6%)。累积发生率为25.2%,其中55.0%(11例)因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非致死性出血事件40例(13.3%),累积发生率为42.4%;缺血事件7例(2.3%),累积发生率为16.0%,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脑梗死3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2例。与用药前比较,凝血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升高,D-二聚体降低(P<0.05)。结论与既往文献报道比较,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患者应用偏低剂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但需综合评估患者出血缺血风险,选择合适剂量的利伐沙班,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血栓栓塞 出血
原文传递
Endoscopy-assisted cerebral falx incision via unilater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dissymmetric bilateral frontal contusion 被引量:6
4
作者 DONG Ji-rong XU Qin-yi +7 位作者 CAI Xue-jian WANG Biao WANG Yu-hai SHI Zhong-hua LIU Bing CAI Sang HE Jian-qing HU Xu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dissymmetric bilateral frontal contusion, and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treating these patients b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dissymmetric bilateral frontal contusion, and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treating these patients b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Over the past 3 years, we have treated 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dissymmetric bilateral frontal contusion using endoscopy-assisted unilateral cerebral falx incision. ~ ~ther 30 patients treated by routine bilateral approaches within the same period were taken as control. Results: Seventeen cases (54.8%) in the unilateral operation group survived and were in good condition, 8 (25.8%) had moderate disability, 4 (12.9%) had severe disability, 1 (3.2%) was in vegetative state, and 1 (3.2%) di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lasgow Out- come Scale scor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uni-lateral operation group, but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trans- fusion volume,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incidences of mental disorder and olfactory nerve injury were greatly reduced in the unilateral operation group. Conclusions: Endoscopy-assisted unilateral cerebral falx incision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surgical trauma and complication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ssymmetric bilateral frontal contusion. It can obviously diminish the chance of delayed intracerebral hematoma and subsequently minimize the incidences of subfalcial and centrencephalic hern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injuries Intracranial hemorrage traumatic ENDOSCOPY Surgically procedures minimallyinvasive
原文传递
Preservation of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thrombocytopenia undergoing 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Evandro de Oliveira Souza Elbio Antonio D’Amico +5 位作者 Tania Rubia Flores da Rocha Caroline Marcondes Ferreira Juliana Medeiros Batista Luiz Augusto CarneiroD’Albuquerque Flair Jose Carrilho Alberto Queiroz Farias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55-560,共6页
Background:Thrombocytopenia i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bleeding after band lig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However,elevated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in cirrhosis improves platelet function and could decrease this r... Background:Thrombocytopenia i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bleeding after band lig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However,elevated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in cirrhosis improves platelet function and could decrease this risk.Our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undergoing 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Methods:The assessment consisted of platelet count,antigen and activity of VWF and VWF-cleaving protease ADAMTS-13 activity,and a platelet adhesion and aggregation test simulating vascular flow in vivo(Impact-RR)prior to EVL.Results:Totally 111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platelet count:(1)<50×109/L(n=38,34.2%);(2)50×109/L to 100×109/L(n=47,42.3%);and(3)>100×109/L(n=26,23.4%).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aggregate size of platelets[group 1:41.0(31.8–67.3)μm 2;group 2:47.0(33.8–71.3)μm 2;and group 3:47.0(34.0–66.0)μm 2;P=0.60]a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ggregate size and platelet count(Spearman r=0.07;P=0.47).Surface coverage was 4.1%(2.8%–6.7%),8.5%(4.0%–10.0%),and 9.0%(7.1%–12.0%)(P<0.001)in groups 1,2 and 3,respectively and correlated with platelet count(Spearman r=0.39;P<0.0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VWF or ADAMTS-13.Post-EVL bleeding occurred in six(5.4%)patients(n=2 in group 1,n=1 in group 2,and n=3 in group 3;P=0.32).Patients with bleeding had higher MELD scores[15.0(11.3–20.3)versus 12.0(10.0–15.0);P=0.025],but no difference was demonstrated for platelet function parameters.Conclusion:Platelet function is preserved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thrombocytopenia,includ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post-EVL bl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HOSIS HEMOSTASIS THROMBOCYTOPENIA Platelet aggregation Endoscopy hemorrage
下载PDF
凝血酶生成试验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出血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丹丹 陆晔玲 +7 位作者 戴菁 董雷鸣 陈琼 周佳维 丁秋兰 奚晓东 王学锋 王鸿利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V(FV)、X(FX)和XI(FXI)缺陷及FV和凝血因子VⅢ(FVⅢ)联合缺陷(F5F8D)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凝血酶生成曲线各参数和临床出血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遗传性FV(n=24)、FX(n=14)和FXI(n=18)缺陷及F5F8D(n=8)患...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V(FV)、X(FX)和XI(FXI)缺陷及FV和凝血因子VⅢ(FVⅢ)联合缺陷(F5F8D)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凝血酶生成曲线各参数和临床出血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遗传性FV(n=24)、FX(n=14)和FXI(n=18)缺陷及F5F8D(n=8)患者及携带者的外周血进行常规出凝血检查及自动校正凝血酶曲线法凝血酶生成试验。结果凝血酶生成曲线的各项参数与FV促凝活性(FV:C)及FX促凝活性(FX:C)存在双曲线趋势关系。FV或FX缺陷患者血浆中缺陷因子的活性只要达到正常人的3%,凝血酶生成潜力和峰值就达到正常值的一半以上。FV:C≤6.9%或FX:C≤2.2%的患者具有出血症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迟时间及达峰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具有重度出血症状的3例患者的缺陷因子(FV或FX)活性均≤1.5%,APTT、PT、延迟时间和达峰时间都明显延长,且ETP=0。结论凝血酶生成试验的各项参数与凝血因子FV、FX活性及出血症状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凝血酶生成试验结合APTT、PT及凝血因子活性可以作为评估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出血倾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生成 凝血因子V缺陷 凝血因子X缺陷 出血 ETP
下载PDF
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军 张建国 +5 位作者 马建新 程远合 任小强 刘刚 高中伟 韩清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9-532,共4页
目的总结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收治109例腹膜后出血患者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69岁,平均33岁。外伤性89例,自发性20例。患者均因外伤后或自发性突然腰腹痛、血尿或休克表现就诊。109例经B超检... 目的总结腹膜后间隙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收治109例腹膜后出血患者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69岁,平均33岁。外伤性89例,自发性20例。患者均因外伤后或自发性突然腰腹痛、血尿或休克表现就诊。109例经B超检查,104例行CT检查,7例急诊腹膜后探查术。109例患者中肾脏破裂出血101例(92.7%)、肾外病变破裂出血8例(7.3%)。外伤性89例中肾脏破裂84(94.4%)、腹膜后肾外病变破裂出血5例(5.6%),自发性20例中肾脏破裂出血17例(85.0%)、肾外病变出血3例(15.0%)。肾外病变主要有嗜铬细胞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淋巴肉瘤等。结果109例患者中腹膜后手术26例,肾切除术8例、肾癌根治术8例、腹膜后肿瘤切除7例、肾切除加平滑肌瘤切除1例、肾包膜切开引液术2例。保守治疗83例,采取卧床休息、补液、止血、抗感染、输血、镇静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淋巴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亡,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9个月死亡,8例肾癌患者中2例于术后18、20个月死于全身衰竭,余6例2年内未复发。其他99例患者痊愈出院后随访6个月,B超、CT检查未发现腹膜后病变复发。结论腹膜后出血可由肾脏或肾外病变破裂所致,B超能准确检查出腹膜后血肿,CT对辨别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原因及检出肿瘤有重要价值。对危及生命的腹膜后大出血应急诊手术,病情稳定者可先保守治疗,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刚 高中伟 韩清江 出血 腹膜后间隙
原文传递
凝血酶生成试验在血友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华云 杨芳 +7 位作者 许冠群 陆晔玲 张利伟 戴菁 丁秋兰 奚晓东 王学锋 王鸿利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生成试验在血友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34例血友病患者[其中血友病A(HA) 114例,血友病B(HB)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FⅧ:C/FⅨ:C不同,将无FⅧ/FⅨ抑制物的132例HA/HB患者分成重型(FⅧ:C/FⅨ:C<1%)、中型(FⅧ:C/FⅨ:C... 目的:探讨凝血酶生成试验在血友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34例血友病患者[其中血友病A(HA) 114例,血友病B(HB)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FⅧ:C/FⅨ:C不同,将无FⅧ/FⅨ抑制物的132例HA/HB患者分成重型(FⅧ:C/FⅨ:C<1%)、中型(FⅧ:C/FⅨ:C 1%~5%)及轻型(FⅧ:C/FⅨ:C 6%~25%)3组,检测凝血酶生成、FⅧ:C/FⅨ:C及其抑制物。结果:重型HA/HB患者与轻型者比较,出血频度及凝血酶生成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型者与中型者比较,除延迟时间和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型者与轻型者比较,除延迟时间和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A/HB患者的出血频度与FⅧ:C或FⅨ:C无关(P=0.16),而与凝血酶生成潜力(ETP)密切相关(P=0.0001)。结论:凝血酶生成试验可作为预测HA/HB患者出血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凝血酶生成试验 凝血酶生成潜力 出血
下载PDF
高渗盐溶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犬的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菲 侯克东 +1 位作者 宋青 江朝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9-312,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复苏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后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犬均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高渗盐溶液组[即7.5%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生理盐水和HSH组动物建立犬失血性休... 目的观察不同复苏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后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犬均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高渗盐溶液组[即7.5%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生理盐水和HSH组动物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胫骨骨髓腔快速(5min内)按4ml/kg分别推注生理盐水或HSH进行复苏;假手术组动物不进行放血和输液处理。于复苏前后取外周静脉血和骨髓液计数CD34+阳性率,骨髓涂片染色进行细胞分类及病理观察。结果复苏后48h,HSH组静脉血及骨髓液CD34+阳性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静脉血:(6.915±1.178)%比(4.848±0.527)%,骨髓液:(7.900±0.648)%比(6.875±0.403)%,均P〈0.053。复苏后1周,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红细胞系、粒细胞系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红细胞系:0.289±0.016比0.253±0.014,粒细胞系:0.615±0.019比0.560±0.013,均P〈0.05),淋巴细胞系细胞比例显著下降(0.049±0.007比0.132±0.015,P〈0.05);HSH组红细胞系(0.273±0.012)和淋巴细胞系比例(0.162±0.014)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粒细胞系比例(0.517±0.038)显著下降(P〈0.05)。生理盐水组和HSH组4周后骨髓各造血细胞系恢复至正常;骨髓病理观察表明输液后骨髓改变轻微,未见坏死细胞。结论经骨髓腔通路输注小剂量HSH复苏失血性休克犬后,骨髓改变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骨髓 输液 高渗盐液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桂燕 郝凌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压迫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者30例,将每例患者5次皮下注射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压迫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者30例,将每例患者5次皮下注射分为5组,每组的压迫时间随机定为1min、2min、3min、4min、5min,10h后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统计学差异,且3min组与2min组、1mi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局部不同压迫时间与出血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且面积较大(大于1cm×1cm),出血率在3min组与2min组、1min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相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3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毒 下注射 压迫时间 出血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明建中 曾志斌 +4 位作者 钟文新 黄岸容 保莲 刘康 沈比先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873-874,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动脉出血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相应介入治疗。结果60例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经3~5d连续观察,其中3例肺...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动脉出血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相应介入治疗。结果60例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经3~5d连续观察,其中3例肺咯血患者复发,经过第2次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出血部位,止血效果明显,是诊断和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栓塞 动脉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动脉栓塞在急症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书林 吴少平 +2 位作者 邱丽华 谭廷爵 宋晓琴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急症动脉性出血选择性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5例动脉出血性疾病,因保守治疗疗效不佳,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作栓塞材料行介入治疗。结果25例出血性疾病全部栓塞成功,经2—7d连续观察,出血明显减少或消失。随访3个... 目的探讨急症动脉性出血选择性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5例动脉出血性疾病,因保守治疗疗效不佳,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作栓塞材料行介入治疗。结果25例出血性疾病全部栓塞成功,经2—7d连续观察,出血明显减少或消失。随访3个月,其中1例支气管扩张复发出血,经再次栓塞后止血。1例肾动-静脉瘘经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安全,疗程短,痛苦小,止血效果好,是诊断和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出血 介入治疗 超选择 栓塞
下载PDF
产后2小时失血量的调查
13
作者 于乃贻 戴淼 王化珍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7-20,共4页
对1000例足月产妇产后2h失血量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原因。产后2h总失血量平均235.3±142.9ml。影响失血量的因素是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因素。产后出血率为17.5%。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产后出血防治方案。
关键词 出血 产后 产程 第三 分娩 胎盘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
14
作者 梁庆芝 陈鸿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1-54,共4页
从1981年4月至1988年11月,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并休克病人9例,除1例术后第6天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外,余8例术后效果良好。因髂内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男11对,女10对),所以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不会导致骨盆本身及四周... 从1981年4月至1988年11月,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抢救骨盆骨折大出血并休克病人9例,除1例术后第6天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外,余8例术后效果良好。因髂内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男11对,女10对),所以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不会导致骨盆本身及四周脏器的缺血。本组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其方法皆经腹腔内进行,为便于探查及处理内脏损伤,术中应迅速剖解确认髂内动脉及牢靠的结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其手术适应症为Trunkey Ⅰ型碾碎性骨盆骨折大出血并休克、早期补液输血无效、双侧腹穿有血、持续腹痛腹胀及后腹膜血肿迅速增大。本组经2年3个月到8年9个月的远期随访结果,8例均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出血 髂内动脉 结扎 骨盆骨折
下载PDF
PCA预防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近期出血的临床研究(附209例分析)
15
作者 唐艳斌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54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在预防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近期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应用术后镇痛技术119例,未应用90例。结果:PCA组无大出血形成膀胱积血,4例发生膀胱痉挛6次,生理盐水膀胱冲...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在预防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近期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应用术后镇痛技术119例,未应用90例。结果:PCA组无大出血形成膀胱积血,4例发生膀胱痉挛6次,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时间平均29.8小时,冲洗液平均用量118.6升;非PCA组大出血6例,形成膀胱积血堵塞导尿管,3例行膀胱镜下血块冲洗,47例发生膀胱痉挛83次,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时间平均51.6小时,冲洗液平均用量236.3升。两组比较大出血例次、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平均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术后镇痛技术能有效控制膀胱痉挛,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TUVP术后近期出血,是一种简单、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术后镇痛 出血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和死因分析
16
作者 尹华发 邹岿 +3 位作者 肖淑芳 孔祥寰 王建安 贾夫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本文总结了5所医院近2~7年死亡的重症肝炎108例,结果发现:出现肝昏迷94.4%,并发出血55.6%(其中消化道出血73.5%),脑水肿52.8%,肝—肾综合征50%,感染29.6%(其中自发性腹膜炎62.5%),电解质紊乱16.7%,心衰6.5%;死于肝功能衰竭80.6%(其中56... 本文总结了5所医院近2~7年死亡的重症肝炎108例,结果发现:出现肝昏迷94.4%,并发出血55.6%(其中消化道出血73.5%),脑水肿52.8%,肝—肾综合征50%,感染29.6%(其中自发性腹膜炎62.5%),电解质紊乱16.7%,心衰6.5%;死于肝功能衰竭80.6%(其中56.3%同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出血12%,感染3.7%,高血钾、全身衰竭、脑干脑炎及ARDS各0.9%。本文同时对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防治重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死亡原因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0例
17
作者 陈百芳 《淮海医药》 2002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 评估思他宁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5 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例随机分成 2组 :A组 2 3例 ,应用思他宁治疗 ;B组 2 7例 ,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  A组 72 h内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率达 91.3%,B组的止血率仅 2 9.6... 目的 评估思他宁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5 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例随机分成 2组 :A组 2 3例 ,应用思他宁治疗 ;B组 2 7例 ,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结果  A组 72 h内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率达 91.3%,B组的止血率仅 2 9.6 %(P<0 .0 0 1)。结论 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疗效 血容量
下载PDF
非肝病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崔森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为了解非肝病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用法国Sebia公司产的Hemalaser— 3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了 41例胃溃疡 (GU)患者、2 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患者和 2 0例应激性溃疡 (SU)患者合并大出血者出血后 ... 目的 为了解非肝病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用法国Sebia公司产的Hemalaser— 3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了 41例胃溃疡 (GU)患者、2 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患者和 2 0例应激性溃疡 (SU)患者合并大出血者出血后 2 4小时内及出血停止后第 7天时血小板计数 (BPC)、血小板压积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值 ,并进行配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出血 2 4小时内及出血停止后7天时GU、DU、SU各组间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出血停止后 7天时各参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出血 2 4小时内各参数与出血停止后 7天时、及与对照组比较均为BPC、PCT降低 ,MPV增大 ,PDW无差异 ;出血后 2 4小时内BPC与PCT呈正相关 ,BPC与MPV呈负相关 ,PCT与MPV间及BPC与出血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差异。结论GU、DU及SU患者本身对血小板参数影响不明显 ,合并大出血后 2 4小时内血小板丢失 ,BPC、PCT下降 ,而MPV代偿性增加 ,但代偿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参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01
19
作者 顾彩萍 倪志宏 +2 位作者 马颖君 王洪干 尤佳佳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4期1311-131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实施微创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和...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实施微创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肠功能紊乱等各1例,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等满意度均较高。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护理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其有效免疫剂量的比较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先乐 夏春 左文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析,FR—854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88.9±12.0(6)%,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60.5±58.9(6);而FR-838-W疫苗分别只有71.3±14.2(6)%、88.3±26.2(6);二者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注射免疫三寸左右的草鱼种,FR—854的免疫剂量在3—5×10^(4.5)TCID_(50)/尾左右,FR—836—w在3—5×10^(7.5)TCID_(50)/尾左右,其免疫保护力可达80%左右,同时我们测得ER—854的半数免疫量为10^(5.1)TCID_(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疫苗株 免疫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