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庆召 张永海 李润青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比较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间当地各医院待输血治疗的80例溶血病患儿,于信阳市中心血站进行输血前检验。对所有患儿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 目的比较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间当地各医院待输血治疗的80例溶血病患儿,于信阳市中心血站进行输血前检验。对所有患儿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前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技术的配血成功率、检验时间、一次性正反定型检验正确率,并统计患儿检验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配血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77.50%,检测时间为(17.32±1.21)min,明显长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16.29±.0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正定型的检验正确率为96.25%,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7.50%,反定型的检验正确率为91.25%,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36.25%,检测的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8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表现出更高的检测准确率与满意率,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在选择适合的输血前检验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检测效率、准确性以及成本效益,以确保患儿输血的安全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 溶血病 输血检验
下载PDF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G6PD缺乏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诗玥 林发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断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例5岁HS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伴黄疸... 目的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断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例5岁HS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伴黄疸,疑似地中海贫血就诊。红细胞计数2.65×10^(12)/L,血红蛋白70.50g/L,平均红细胞体积78.61 fl,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66.26 fl,网织红细胞18%;镜检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球形红细胞约占15%;G6PD活性1.38 NBT;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均显示患儿带3蛋白部分缺失;基因结果显示,带3蛋白SLC4A1基因,一个位于4号外显子点突变c.113A>C,另一个位于6号内含子c.349+27C>T(IVS 6 nt+27 C>T),确诊HS合并G6PD缺乏症。讨论临床上同时患有HS和G6PD缺乏症十分罕见,双重红细胞缺陷影响溶血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溶血性疾病 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
下载PDF
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溶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沈爱文 苏金爱 《广州医药》 2010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溶血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溶血性疾病患者127例,用Coomb′s微柱凝胶试剂卡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试验(GDAT),以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再用单特异性抗体... 目的探讨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溶血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溶血性疾病患者127例,用Coomb′s微柱凝胶试剂卡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试验(GDAT),以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再用单特异性抗体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一步分型。结果试管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7例,凝胶法阳性22例,两种检测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22份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10例(45.2%),IgG型10例(45.2%),C3d型2例(9.6%)。结论微柱凝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不需洗涤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溶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疾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IgG/C3d分型 致敏红细胞
下载PDF
3160例高胆红素血证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魏寿忠 康晓珍 +4 位作者 林桂花 刘光惠 彭献香 陈依平 周小婷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与性别、血型、送检日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3 160例高胆红素血证新生儿的血样进行HDN 3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并分析HDN阳性率与性...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与性别、血型、送检日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3 160例高胆红素血证新生儿的血样进行HDN 3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并分析HDN阳性率与性别、血型、送检日龄的关系。结果:3 160例高胆红素血证新生儿证实为HDN的有595例,阳性率为18.83%。3项试验中,抗体释放试验敏感性最高,阳性率为99.66%(593/595),其次为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80.0%(476/59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最低,阳性率仅为11.09%(66/595)。女性患儿HDN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χ~2=22.07,P<0.05)。A型与B型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HDN阳性率与送检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阳性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证新生儿HDN阳性率较高,与新生儿性别、送检日龄密切相关,A型与B型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HDN 3项试验,敏感性高,有助于H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原文传递
韶关地区新生儿溶血病与孕妇血清相关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绍明 吴巧英 +1 位作者 罗洪清 兰炯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75-877,共3页
为了了解韶关地区汉族、瑶族人群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频率和抗体效价的关系,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抗体筛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测定、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产前检测和产后诊断。结果表明:1471对汉族孕妇有免疫抗体者67... 为了了解韶关地区汉族、瑶族人群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频率和抗体效价的关系,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抗体筛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测定、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产前检测和产后诊断。结果表明:1471对汉族孕妇有免疫抗体者673例(45.8%),65对瑶族孕妇有免疫抗体者28例(43.1%),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χ2=0.16,P>0.05);288例汉族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有31人患新生儿溶血病,25例瑶族孕妇所分勉的新生儿中有3人患新生儿溶血病。但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3.84,P>0.05)。结论:韶关地区汉族与瑶族人群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无本质上的差别,检测孕妇血型免疫性抗体及其效价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ABO 抗体效价
下载PDF
孕妇及胎儿Rh(D/E)免疫性溶血病的诊断与血液治疗 被引量:17
6
作者 余忠清 胡丽华 +3 位作者 刘峰 高志峰 曹奎杰 韩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治疗,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用大量去除血浆和换血疗法对孕妇及胎儿或新生儿Rh(D/E)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以降低IgG抗D/E的含量,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成活率。结果:... 目的:探讨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治疗,预防孕妇早孕自然流产或不足月死胎。方法:用大量去除血浆和换血疗法对孕妇及胎儿或新生儿Rh(D/E)血型不合者进行治疗,以降低IgG抗D/E的含量,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的成活率。结果:2例孕妇及胎儿Rh(D)血型不合者去除血浆前IgG抗-D分别为512和1024,去除血浆3周后,IgG抗-D效价降至16和32,以后间断性的治疗,减少治疗频率,保持IgG抗-D≤64,置足月行剖宫术,产下正常男、女婴儿各1名;1例Rh(E)血型不合者未经治疗而胎死宫内;另1例Rh(D)新生儿溶血病(HDN)经换血治疗而得救。1年后随访,3例婴儿发育均良好,与正常婴儿无差异。结论:大量去除血浆,同时补充高蛋白饮食是治疗孕妇及胎儿RhD/E血型不合的免疫性溶血病的好方法,换血疗法是HDN治疗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E) 孕妇 胎儿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血液治疗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峰 李归宁 +2 位作者 王寒旭 张敏 胡丽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新生儿的输血前检验方法及输血策略。方法:收集20例诊断为ABO-HDN的患儿的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并随机取5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的血样同时用凝聚胺技术及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评估2种配血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性,... 目的:探讨适用于新生儿的输血前检验方法及输血策略。方法:收集20例诊断为ABO-HDN的患儿的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并随机取5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的血样同时用凝聚胺技术及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评估2种配血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与直抗试验的相关性。结果:①在100次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中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为74次及62次,凝聚胺技术中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为3次及5次,而联合所有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79次;未出现1例配血为凝聚胺阳性而微柱凝胶阴性。②除了凝聚胺技术对患儿血清交叉配血外,直抗阳性的患儿血清及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率均高于直抗阴性患儿(P<0.05)。③2种方法在患儿血清(Kappa=0.021,P=0.297)及放散液(Kappa=0.063,P=0.072)交叉配血结果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技术的灵敏度明显较低。结论:新生儿输血前检验增加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十分必要,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更适宜新生儿交叉配血,最适的输血策略应为尽可能先进行溶血病的诊断来合理选择同型或相容性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溶血症 ABO 输血前检验
原文传递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叶长钦 张弘 +4 位作者 陈楚填 李文忠 尹艳丹 方焕仪 张少丰 《中外医疗》 2013年第5期17-18,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及不同分布,探讨其在输血治疗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9月该院所有做血型检查的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及不同分布,探讨其在输血治疗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9月该院所有做血型检查的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结果在13566例患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为22例,抗-cE7例、抗-E及抗-Ce各4例、自身抗体3例、抗-Lea2例、抗-M及抗-Mur各1例,发生率为0.16%;其中妇产科患者发生率最高,占阳性患者中的54.5%,其次为血液内科及肿瘤科。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疾病诊断意义重大,对孕妇建议在产检时普及抗体筛查,及时对抗体筛查阳性者作出适当处理,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查和鉴定 妊娠史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疾病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鉴定的概率水平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小红 黄霞 +2 位作者 程磊 谭茜茜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情况下不规则抗体鉴定的概率水平。方法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结合表格,显示不同情况不规则抗体鉴定概率水平。结果以10个/套谱细胞为例:1)当谱细胞中仅有1个抗原阳性/阴性细胞,即使血清与谱细胞反应和... 目的分析不同情况下不规则抗体鉴定的概率水平。方法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结合表格,显示不同情况不规则抗体鉴定概率水平。结果以10个/套谱细胞为例:1)当谱细胞中仅有1个抗原阳性/阴性细胞,即使血清与谱细胞反应和格局表完全一致,也达不到95%的概率水平,报告抗体特异性需慎重;而其他抗原阳性细胞数情况下,血清与谱细胞反应和格局表一致时,均可达到95%的概率水平;2)如血清量不足,只能挑选“半套”谱细胞鉴定抗体,反应细胞总数至少应达到6个(3阳/3阴)或7个(2阳/5阴或2阴/5阳或3阳/4阴或3阴/4阳),方可达到95%的概率水平;3)如抗原抗体反应存在剂量效应,当抗原阳性细胞总数为4~7个时,可允许1个细胞呈假阴性反应。结论掌握不规则抗体鉴定概率水平计算方法,了解不同情况下不规则抗体鉴定的概率,才能在报告抗体特异性时减少因巧合因素所致的错误,保障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抗体鉴定 概率水平 安全输血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玉萍 郭裕萍 李文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9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为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有效途径,对1 494 例夫妻血型不合者进行IgG抗A(B)效价测定,对在孕期诊断母婴血型不合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妇女进行系统的治疗,服用作者研制的有益于降解免疫性抗... 为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有效途径,对1 494 例夫妻血型不合者进行IgG抗A(B)效价测定,对在孕期诊断母婴血型不合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妇女进行系统的治疗,服用作者研制的有益于降解免疫性抗体的中药来防治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取得良好效果。分析了免疫性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溶血病 早期诊断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