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中的运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毅 刘衍春 +2 位作者 刘洪莉 吴敏慧 侯素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i001,共4页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 以微柱凝胶技术对 116例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IgG抗体测定、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缩短 ,判定直观 ,灵敏度及特异性显著提高。结...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 以微柱凝胶技术对 116例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IgG抗体测定、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缩短 ,判定直观 ,灵敏度及特异性显著提高。结论 该法效果好于试管法 ,具有快速、简便 ,试验样本量少 ,重复性好 ,结果一目了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血清学检查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体 抗球蛋白 释放试验 血型鉴定 结论 判定 目的
下载PDF
国内10省市孕妇孕期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业华 伍伟健 +2 位作者 马春会 郭如华 余晋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分析国内10省市孕妇孕期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相关性。方法对本市300名孕妇及其丈夫进行ABO血型定型;对孕妇血清进行IgG抗-A和(或)抗-B效价测定;孕妇分娩后,对有HDN临床指征的患... 目的分析国内10省市孕妇孕期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相关性。方法对本市300名孕妇及其丈夫进行ABO血型定型;对孕妇血清进行IgG抗-A和(或)抗-B效价测定;孕妇分娩后,对有HDN临床指征的患儿进行ABO血型定型及HDN 3项试验;分析本市及国内其他9省市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的相关性。结果本市300名孕妇的ABO血型均为O型,其丈夫为非O型(A、B或AB型)。国内10省市HDN的发生率均随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各效价组HDN的发生率10省市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计国内10省市数据,孕妇IgG血型抗体不同效价组间HDN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866,P<0.05),以抗体效价32~64的HDN发生率增幅最大(440%)。结论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可作为评估HDN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但并非唯一性指标,还应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及孕妇临床状况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型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原文传递
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燕 韩光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的孕妇血型抗A(B)免疫球蛋白G(IgG)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黄疸HDN可疑的新生儿进行肝功能、血型及HDN试验检测,同时对其母亲为O型RhD阳性的进行IgG抗A(B... 目的探讨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的孕妇血型抗A(B)免疫球蛋白G(IgG)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黄疸HDN可疑的新生儿进行肝功能、血型及HDN试验检测,同时对其母亲为O型RhD阳性的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结果在149例患者中,18例母亲IgG效价≤64的,新生儿均未发生HDN;母亲效价为128、256、512、≥1 024时,HDN的发病率分别为12.0%、75.0%、87.5%、100.0%;随着抗体效价的提高,HDN发病率逐步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2=0.831,P=0.005)。母亲IgG抗体效价≥256与<256时,HDN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6,P<0.05)。结论母亲的抗体效价用微柱法检测在128时发生HDN的几率仅有12.0%,且症状程度也很轻,远低于效价256时的75.0%,因此认为微柱凝胶卡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的临界值可定为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 IGG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临界值
下载PDF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冰 赵震 +1 位作者 林宏杰 马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方法———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实验和抗人球蛋白实验与试管血型检测与试管抗人球蛋白实验同时平行对照检查: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方法———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实验和抗人球蛋白实验与试管血型检测与试管抗人球蛋白实验同时平行对照检查: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结果两法检测326例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标本(其中夫妇ABO血型系统不合292例,夫妇ABO系统血型相合34例)。夫妇ABO血型系统不合的阳性率分别为160例(54.8%),80例(27.4%);夫妇ABO系统血型相合的阳性率分别为23例(67.6%),17例(50%)。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可靠,可较长时间保存等优点,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实验室可靠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鉴定 抗人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戎霞 罗广平 +2 位作者 付涌水 陈杨凯 夏文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791-793,共3页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方法。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15例拟诊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直接抗人-IgG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检测3项试验,选择FITC标记的单克隆二抗作为与红细胞...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方法。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15例拟诊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直接抗人-IgG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检测3项试验,选择FITC标记的单克隆二抗作为与红细胞特异性抗体结合的抗体。同时以试管抗球蛋白法进行3项试验作为对照,比较两方法的差异。结果建立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方法:细胞采集比例为54.5%;阴性阈值2%;流式法对ABO HDN和Rh HDN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和100%。试管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结论流式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易判定,客观、标准等优点,为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新生儿溶血病 试管法
下载PDF
1例Rh缺失型D--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及家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伍伟健 郭如华 丁肖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目的分析1例受检产妇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对产妇、其夫及患儿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产妇及患儿标本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并对产妇家系作血型调查。结果产妇... 目的分析1例受检产妇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对产妇、其夫及患儿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产妇及患儿标本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并对产妇家系作血型调查。结果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结论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是造成其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HDN发生的原因;产妇Rh缺失型D--形成,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缺失型 D-- 交叉配血 新生儿溶血病 遗传背景
原文传递
新生儿溶血病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海华 马全福 陈生祥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接生的2768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HDN将研究对象分为HDN组(n=1...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接生的2768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HDN将研究对象分为HDN组(n=190)和非HDN组(n=2578),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HDN患病率及其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H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DN组和非HDN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妇年龄及妊娠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组≥35岁及妊娠次数≥2次以上孕妇占比高于非H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N患病新生儿中,以ABO型溶血和高龄(≥35岁)孕妇占比较大。IgG(抗O)各效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以≥1∶512效价HDN患病率最高。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35岁、≥2次妊娠次数及IgG效价≥1∶512孕妇是导致新生儿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密切相关,而孕妇≥35岁、妊娠次数≥2次及IgG效价≥1∶512是导致新生儿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孕妇血型 孕龄 IgG效价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O型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A(B)红细胞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英 吕文彬 +4 位作者 李健 陈雪 王乃红 迭敏 方军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A(B),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型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A(B)...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A(B),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型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A(B)红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追踪检测O型孕妇体内胎儿微量A(B)红细胞所占比例数据显示,较早进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诊断HDN。结论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孕妇在产前常规作流式细胞术检测,为ABO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ABO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非侵入性检测
下载PDF
孕妇血型抗体(IgG)效价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艾清 魏丽晶 +1 位作者 孙淑艳 林宏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826-2827,共2页
目的: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法,检测不同时期孕妇血清中血型抗体IgG效价水平,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为临床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而采取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妊娠16周、28~32周... 目的: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法,检测不同时期孕妇血清中血型抗体IgG效价水平,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为临床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而采取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测定妊娠16周、28~32周、36~38周的孕妇血清中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检测432例'O'型血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抗A(B)效价>1:64的例数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由142例增加到255例(增加26.2%).结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并可据此采取临床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 IGG血型抗体 孕妇血清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1例Rh抗原变异体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宏莉 郭伟鹏 +3 位作者 徐群丽 张敏 乔艳辉 吐尔洪.克维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研究RhD抗原阳性(变异)、产生IgG-D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个体的RHD基因结构。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1例RhD抗原,鉴定个体体内引发新生儿溶血病抗体的性质。采用PCR-SSP方法检测分析RHD/RHCE基因。结果:RhD抗原检测符... 目的:研究RhD抗原阳性(变异)、产生IgG-D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个体的RHD基因结构。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1例RhD抗原,鉴定个体体内引发新生儿溶血病抗体的性质。采用PCR-SSP方法检测分析RHD/RHCE基因。结果:RhD抗原检测符合部分D类,体内存在IgG-D抗体。基因分析发现RHD与RHCE基因交换形成一种新的RHD-CE(3~6)-D融合基因。RHD杂合性试验显示为RHD+/RHD-。结论:该个体Rh血型为RHDⅥⅢ型(部分D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 RHD基因 部分D类
下载PDF
Efficacy of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 Born (HDN) —A Study of 110 Cases
11
作者 Dharmesh Chandra Sharma Sunita Rai +4 位作者 Sudha Iyengar Bharat Jain Satya Sao Ajay Gaur Rahul Sapra 《Open Journal of Blood Diseases》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Ai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review and establish the practice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with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Objectives: To observ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 Ai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review and establish the practice of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with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in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Objectives: To observ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correction of anemia and comparison with related studies. Backgrou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is characterized by presence of IgG antibodies in maternal circulation, which causes hemolysis in the fetus by crossing the placenta and sensitizing red cells for destruction by macrophages in the fetal spleen with consequent hyperbilirubinemia. Exchange transfusion with or without phototherapy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for treating the newborn with on going hemolysis Methods/Materials: Sample size consisted of 110 neonates in whom 119 exchange transfus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WBR. WBR was prepared by suspending O Rhesus-D (RhD) positive/negative cells (compatible with neonate’s/ mother’s serum) in AB plasma. Double volume exchange transfusion(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umbilical vein by push-pull technique. Results: Out of 110 cases, 61 (55.5%) were of RhD HDN whereas ABO and other group HDN cases were 30 (27.3%) and 19 (17.3%) respectively. An average post-ET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by 54.6% and correction of anemia by3.7 gm/dl were reported in the study. Conclusion: An average post-ET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and correction of anemia was found to be more 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to other studies. Hence we recommend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HDN with WBR to obtain reasonable fall in indirect serum bilirubin and high average rate of correction of an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le Blood RECONSTITUTED (WBR)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 Exchange TRANSFUSION (ET) HYPERBILIRUBINEMIA Anemia Correction
下载PDF
Rh(D)阴性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Rh(D)红细胞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英 李健 +3 位作者 吕文彬 陈雪 王乃红 迭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866-868,共3页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红...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红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血清学方法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差异不显著。追踪检测Rh(D)阴性孕妇体内胎儿微量Rh(D)红细胞所占比例数据显示,较早进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诊断HDN。结论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孕妇在产前常规作流式细胞术检测,为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RH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非侵入性检测
下载PDF
血型抗体检测对孕产妇产前备血及新生儿溶血病预防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 苏瑞蕊 +1 位作者 陈燕 李小飞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抗体筛查对产前备血及新生儿溶血病预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孕妇产前检查的8347例孕产妇,均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血型血清... 目的探讨孕产妇抗体筛查对产前备血及新生儿溶血病预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孕妇产前检查的8347例孕产妇,均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根据抗体鉴定结果并选择其对应抗原阴性的血交叉配血,对有抗体的新生儿留脐血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结果抗体筛查阳性32例(0.38%);鉴定血型抗体为抗-E、抗-c和抗-M等,及罕见的抗-Fya抗体1例,分别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给予备血;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阳性15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给予换血或输血治疗。结论孕期抗体筛查并鉴定抗体,对产前备血及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体 孕妇 新生儿溶血病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俊 许颖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761-1763,共3页
目的:研究O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 目的:研究O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5例,抗-A 3例,抗-B 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问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鉴定
原文传递
微柱凝胶试验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鼎 周莉 杨俊梅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1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T)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技术对133例疑为HDN的患儿进行检测。包括: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用MGT检测HDN患儿107例,阳性率为80.45%。其中,母—患儿血型为O-A者56例,占8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T)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技术对133例疑为HDN的患儿进行检测。包括: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用MGT检测HDN患儿107例,阳性率为80.45%。其中,母—患儿血型为O-A者56例,占82.35%;O-B者51例,占78.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P>0.05)。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结果可靠。可为HDN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原文传递
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0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淑平 陈慧芬 李志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孕妇情况,明确孕妇不规则抗体与ABO血型系统以外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N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和不规则抗体,对抗筛阳性结果进一步做抗体鉴定。74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孕妇情况,明确孕妇不规则抗体与ABO血型系统以外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N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和不规则抗体,对抗筛阳性结果进一步做抗体鉴定。7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分娩后,留取新生儿脐带血或抽取静脉血2~5 ml,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23 241例样本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共74例。孕妇分娩后,存活胎儿中有10例发生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新生儿溶血症(N-ABO-HDN)。其中2例为抗M引起,3例为抗D抗体引起,5例为抗E(含抗Ec)抗体引起。结论为保障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必要提前对孕产妇进行血型和不规则抗体测定。对多次妊娠史,尤其是习惯性流产的孕产妇,尽早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发现异常尽早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孕妇 新生儿溶血病
下载PDF
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的分布、性质与免疫史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婧婧 王艳侠 甘佳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在我院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中存在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输血史、妊娠史、疾病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1... 目的探讨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在我院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中存在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输血史、妊娠史、疾病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1 550例患者进行抗体筛查试验,阳性者509例(1.2%),其中69例(69/509,13.6%)为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在此69例中,抗-M 64例,占92.8%;抗-N 2例,占2.9%;抗-S 3例,占4.3%;平均年龄(46.2±16.9)岁,有妊娠史者22例(31.9%),有输血史者14例(20.3%)。结论由于Ig G性质的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故应在明确孕产妇抗体筛查实验中的抗体性质后,及时为患者选择抗原阴性的血液作为储备,以确保其输血安全。MNS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可通过输血刺激产生,对于反复输血及器官移植患者,应定期做抗体筛查实验,并保留其结果,当鉴定出有特异性的同种抗体时,应给予相应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血液,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筛查 MNS血型系统 抗-M 抗-N 抗-S 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晖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HDN)的血型分布,探讨新生儿溶血三项在诊断新生儿溶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儿科病房26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即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试验...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HDN)的血型分布,探讨新生儿溶血三项在诊断新生儿溶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儿科病房26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即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试验(游离)、抗体释放试验(放散)三项试验。结果 26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确诊为ABOHDN97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中抗体释放为最终确诊试验,其阳性率为10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74.2%(72/97),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57.7%(56/97)。97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母婴血型为O/A者54例,母婴血型为O/B者41例,母婴血型为A/B者2例。新生儿溶血病在出生后0~4d内其检测阳性率(44.6%)显著高于〉4d阳性率(21.4%),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绝大多数由ABO血型不合引起,其中又主要出现在母婴血型O/A和O/B的患儿身上。新生儿溶血三项对HDN具有诊断意义,且阳性检出率与送检时期相关。送检越早,阳性检出率越高。早期确诊新生儿溶血病可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hdn) 溶血三项试验
下载PDF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IgG抗体亚型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马印图 王更银 +3 位作者 李烛 张怡 杨晓亚 李莉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体内血型抗体IgG亚型的含量与其溶血危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产前高效价的孕产妇进行产后新生儿免疫血液学检测(ABO 41例,Rh 9例),其中32例新生儿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采用微柱凝胶IgG亚型检测卡测定...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体内血型抗体IgG亚型的含量与其溶血危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产前高效价的孕产妇进行产后新生儿免疫血液学检测(ABO 41例,Rh 9例),其中32例新生儿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采用微柱凝胶IgG亚型检测卡测定患儿及其母亲血清IgG抗体亚型,其中ABO血型系统25例,Rh系统7例。结果 在3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清中检测出26例IgG1和IgG3亚型同步升高,21例IgG1和IgG2亚型升高;12例IgG3明显升高的产后新生儿均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表现,而8例IgG2或IgG4亚型升高的孕妇,其新生儿均未发现高胆红素血症表现。结论 胎母间血型抗体亚型含量成正相关、IgG1和IgG3抗体亚型的含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高效价孕妇有必要进行IgG亚型分析,对检出不同IgG亚型的孕妇进行选择性治疗,从而实现个体化精准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IGG亚型 微柱凝胶技术
下载PDF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婕 耿丽娟 +1 位作者 谷献芳 马友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以外周动静脉作为输入、输出途径,用两部输液泵建立全自动双管末梢血管同步换血,换血前后检测患儿各项胆红素水平及血压、电解质、血... 目的探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以外周动静脉作为输入、输出途径,用两部输液泵建立全自动双管末梢血管同步换血,换血前后检测患儿各项胆红素水平及血压、电解质、血糖水平。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换血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血钙水平在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2 d,最迟13 d,平均6 d。结论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显著,无明显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换血术可减少感染机会,对血压影响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 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