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血压预测指数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中应用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阮文青 付泽润 +3 位作者 黄逸 李龙云 孙耀 李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 目的: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低血压预测指数(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经过,为同类型大手术的麻醉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HPI进行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血流动力学资料、血管活性药物用法用量和临床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72岁,因肉眼血尿5个月伴尿痛3个月入院。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右侧可见7 cm×7 cm×5 cm肿物,近膀胱颈可见大小约4 cm×3 cm×3 cm肿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膀胱右后壁增厚伴高代谢,初步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进行麻醉前评估后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同时采用搭载HPI软件的监护仪指导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常规麻醉诱导后,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术中共发生低血压事件(IOH)6次,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累计时间为13.7 min,占麻醉时长的4.4%,MAP<65 mmHg时间加权平均数为0.28 mmHg。HPI≥85的时间范围与MAP<65 mmHg大致重叠且包含后者。146个HPI≥85的时间点,68.5%(100/146)MAP>65 mmHg;47个MAP<65 mmHg的时间点,97.9%(46/47)均出现HPI≥85。患者术后第1天超敏肌钙蛋白I<0.01μg·L^(-1),未发生围术期不良事件,第8天顺利出院。结论:HPI可及时并准确地预警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术患者IOH的发生。术中使用基于HPI的低血压纠正策略可将患者MAP<65 mmHg的时间加权平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低血压预测指数 机器学习 血流动力学管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昌文 张楠 +5 位作者 李冬雪 高歌 朱余友 胡伟 牛朝诗 夏成雨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同一术者收治的连续96例烟雾病病人,所有的病人均行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围手术期接...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在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自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同一术者收治的连续96例烟雾病病人,所有的病人均行颞肌贴敷-硬脑膜翻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围手术期接受血流动力学管理。结果共行117侧手术,其中21例病人行双侧脑血流重建术,75例病人行单侧手术。统计分析脑血流重建术后14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92(78.6%)侧术后顺利恢复,未见急性期相关并发症,余25(21.4%)侧脑血流重建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高灌注综合征17(14.5%)例,缺血型并发症3(2.59%)例,癫痫1(0.86%)例,切口愈合不良3(2.59%)例,1(0.86%)例病人高灌注综合征合并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对于烟雾病脑血流重建术,加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可降低缺血型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围手术期医护 脑血管重建术 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 颞动脉 血流动力学管理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袁媛 吴昊 +4 位作者 张雷 程新琦 赵庆 刘学胜 顾尔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以2016年6月20日进行质量改进为截点。质量改进前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质量改进后4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质量改进措施为采用以每博量变异和心脏指数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液体,标准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化血流动力学。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术中和术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ICU驻留时间、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30天病死率以及半年病死率。结果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液体总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万汶输注量显著增加[(676.79±380.90)mL vs(890.48±222.58)mL]、晶体输注量显著减少[(663.84±224.97)mL vs(430.24±201.76)mL]、尿量显著增加[(516.07±224.87)mL vs(695.24±311.53)mL],液体正平衡显著减少[(683.82±556.08)mL vs(456.43±505.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红细胞输注比例、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ICU驻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1.81 d vs 13.82 d,P<0.05)。对其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标准化系数B为-0.296(SE=0.061,P<0.05),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减少术后住院天数19.4%(95%CI 7.3%~31.5%)。术后并发症从41.07%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目标导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Hemodynamic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surgery:a survey among Chinese anesthesiologists 被引量:4
4
作者 Guo Chen Yunxia Zuo +2 位作者 Lei Yang Elena Chung Maxime Cannesson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5期376-382,共7页
Hemodynamic monitoring and optimization improve postoperative outcome during high-risk surgery.However,hemodynamic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anesthesiologists are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and optimization improve postoperative outcome during high-risk surgery.However,hemodynamic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anesthesiologists are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sought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high-risk surgery patients in China.From Sept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1,we surveyed anesthesiologists work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s of 265 hospitals representing 28 Chinese provinces.All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department chairs of anesthesiology or practicing anesthesiologists.Once completed,the 29-item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Two hundred and 10 questionnaires from 265 hospitals in China were collected.We found that 91.4%of anesthesiologists monitored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82.9%monitored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13.3%monitored cardiac output(CO),10.5%monitored mixed venous saturation,and less than 2%monitored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 or systolic pressure variation(SPV) during high-risk surgery.The majority(88%) of anesthesiologists reli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 as an indicator for volume expansion and more than 80%relied on blood pressure,CVP and urine output.Anesthesiologists in China do not own enough attention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PPV,SPV and CO during fluid management in high-risk surgical patients.The lack of CO monitoring may be attributed largely to the limited access to technologies,the cost of the devices and the lack of education on how to use them.There is a need for improving access to these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an opportunity to create guidelines and education for hemodynamic optimiz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risk surgery patients hemodynamic management China fluid responsiveness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斌 刘永春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8期178-181,共4页
目的: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液体管理措施)和观察组(n=30,在对照... 目的: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在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液体管理措施)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术中液体出入量(液体入量、万汶输入量、液体出量、林格氏液输入量、尿量、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留驻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万汶输入量、液体出量、尿量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林格氏液输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液体入量、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留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内,观察组消化功能紊乱、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中运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可显著接近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 自体心包主动脉瓣重建术 液体出入量 并发症
下载PDF
CHIVA策略下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
6
作者 秦小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观察静脉功能不全的保守血流动力学治疗(CHIVA)对大隐静脉曲张(GSV)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12月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纳入对照... 目的 观察静脉功能不全的保守血流动力学治疗(CHIVA)对大隐静脉曲张(GSV)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12月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行CHIVA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53例。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皮下血肿、静脉炎、皮肤感觉异常)、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数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下血肿、静脉炎、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V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 a,两组VCSS评分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a的评分低于术后6个月的评分,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IV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术式相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的保守血流动力学管理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丽琴 韩芳 姚惠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8-2530,共3页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重症感染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行CRRT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25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中...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重症感染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行CRRT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25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中心静脉压(CV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各参数,于CRRT治疗前、治疗12、24、72h采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乳酸、碱剩余、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RRT治疗,未发现相关不良耐受反应;治疗12h时,严重感染患者的GEDV、ITBV和SVRI分别为(626.12±61.42)ml/m2、(649.64±87.18)ml/m2、(1957.28±139.69)dyne.s.cm-5/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稳定的升高;治疗前后各时点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h,乳酸水平、碱剩余、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65±1.02)mmol/L、(5.35±0.96)mmol/L、(25.00±3.00)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的容量指标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指导重症感染患者的CRRT容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感染 血流动力学 容量管理 胸腔内血容积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原文传递
经腹全肝血流阻断巨大肝肿瘤切除术血液动力学的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尔伟 刘学胜 +3 位作者 张野 张健 戴秀萍 吴蓉蓉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肝血流阻断 (THVE)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的调控措施。方法  10例全肝血流阻断下巨大肝肿瘤切除术病人 ,用多巴胺 (3~ 5 μg·kg- 1· min- 1 )支持心血管功能 ,阻断前输血补液 ,提高中心静脉压至 1... 目的 探讨全肝血流阻断 (THVE)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的调控措施。方法  10例全肝血流阻断下巨大肝肿瘤切除术病人 ,用多巴胺 (3~ 5 μg·kg- 1· min- 1 )支持心血管功能 ,阻断前输血补液 ,提高中心静脉压至 1.2 k Pa水平 ,采用Swan- Ganz导管技术监测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肝血流阻断后 ,CVP下降 (2 7.6 % ) ,HR增快 ,SVRI增加 (2 4.3% ) ,CI(17.8% )和 L VSWI(2 2 .6 % )明显下降 ,MAP仅下降 14.3% ,以阻断 5 min为甚 ,肝血流开放后 ,各参数均恢复稳定。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支持循环 ,阻断前提高 CVP,阻断后快速输血补液 ,是防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肝血流阻断 血液动力学 麻醉 肝肿瘤 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