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对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芳 赵明峰 +6 位作者 朱海波 卢文艺 徐新女 肖霞 穆娟 刘鹏江 李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3284-3288,共5页
目的 体外诱导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铁过载,检测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水平以及对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模型.实验... 目的 体外诱导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铁过载,检测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水平以及对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FAC组、FAC+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FAC+谷胱甘肽(GSH)组.检测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并用抗氧化剂处理,检验这一过程中ROS、细胞内可变铁池(LIP)、凋亡水平、造血集落形成和脐血各系造血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50、100、200、400μmol/L)培养不同时间(6、12、24 h),发现ROS水平随着FAC的浓度和培养时间变化,且在200μmol/L 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时ROS水平达到最高.(2)用抗氧化剂(NAC、GSH)联合FAC处理细胞发现,抗氧化剂处理组细胞内总的ROS以及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的ROS明显低于FAC组(均P<0.05).(3)在200 μmol/LFAC的浓度下,培养脐血MNC 24 h后细胞内总的LIP、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L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抗氧化剂NAC和GSH对铁过载细胞内LIP没有明显影响.(4)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检测发现: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0.90±3.45)%]明显高于对照组[(9.20±1.29)%](P<0.05);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CFU-GM、CFU-mix)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前3项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34+、CD33+、GlyA+细胞比例及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些损伤都可以通过NAC或GSH处理部分恢复.结论 氧化应激在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的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抑制其造血功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ROS能减轻这些损伤.研究结果可为治疗铁过载患者因氧化应激诱导的造血功能低下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铁超负荷 活性氧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功能
原文传递
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微囊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洋 刘天庆 +5 位作者 范秀波 刘铭彦 赵国锋 鲍春雨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1-477,共7页
为了构建一种新型的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动态共培养体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中进行了7d... 为了构建一种新型的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动态共培养体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胶囊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中进行了7d动态悬浮共培养。培养液不含血清,补充多种生长因子(SCF50ng·mL-1,FL50ng·mL-1,TPO50ng·mL-1及IL-325ng·mL-1)。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并测量培养液的pH和渗透压,在0h、72h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集落形成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在RWV动态共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pH保持在7.2~7.4,渗透压保持在280~310mmOsmol·kg-1,均适合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经过7d的无血清动态共培养,总有核细胞、CD34+细胞以及混合集落(colony-formingunitsinculture,CFU-Cs)分别扩增了107.05±6.08,26.52±1.5和19.2±3.18倍。这种新型的动态微囊化共培养体系支持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大规模体外扩增,基质细胞抑制了造血干/祖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扩增 造血干/祖细胞 CD34+细胞扩增 间充质干细胞 ACA微胶囊 RWV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混合培养体系中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魏伟 许超 +5 位作者 叶志勇 黄晓君 袁嘉恩 马天宝 林汉标 陈秀琼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1-698,共8页
为了体外同时获得符合鉴定标准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本研究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方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ACS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 为了体外同时获得符合鉴定标准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本研究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方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ACS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34^+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的细胞与MSC同时接种在培养瓶中,利用15%AB型脐血浆的IMDM培养基添加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IL-6、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Flt-3配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因子培养体系来同时培养扩增HSC/HPC和MSC。为了评估扩增出的HSC/HPC和MSC是否符合细胞鉴定标准,本研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HSC/HPC和MSC生长状态,并计数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HSC/HPC表面抗原CD34阳性百分率,检测第4代(P4)MSC表面抗原CD105、CD90、CD73、CD45、CD34和HLA-DR阳性表达率。半固体集落培养检测HSC/HPC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将共培养至P4的MSC行成骨、成软骨、成脂肪诱导鉴定。通过秋水仙素法进行MSC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共培养的HSC/HPC依然有高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和CD34阳性百分率。MSC具有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MSC染色体核型维持稳定。以上结果提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合适的MSC和HSC/HPC混合培养体系,通过该体系可同时获得两种干细胞,共培养后的MSC依然有典型的MSC的生物学功能;共培养后的HSC/HPC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培养、细胞数量和流式表型符合鉴定标准,HSC/HPC生物学功能没有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小丽 王改琴 吴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4-276,300,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为阐述APS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外周血WBC、骨髓单个核细胞(Marraw mononuclear cell,MNC)计数,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旨在为阐述APS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外周血WBC、骨髓单个核细胞(Marraw mononuclear cell,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骨髓Sea-1^+细胞率以及骨髓MNC和Sca-1^+细胞表面CD49d(VLA-4的α链)、CD44表达情况。结果:1采用4mg/kg APS动员后小鼠外周血的WBC、Sca-1^+细胞数明显高于NS组(P<0.01),而骨髓MNC和Sca-1^+细胞数却明显低于NS组(P<0.01);2APS组骨髓MNC及Sca-1^+细胞表面CD49d表达明显下降(P<0.05);骨髓MNC表面CD44表达阳性率下降(P<0.05),但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骨髓Sca-1^+细胞表面CD44的表达与NS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PS可能通过降低造血细胞表面的某些粘附分子的表达而产生动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干/祖细胞 粘附分子 VLA-4 CD44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苏丽萍 郝福荣 +4 位作者 张永芳 白艳艳 缪竞诚 张占英 张澜生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 探讨因子组合FL +TPO +SCF +IL - 6对脐血CD34 + 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方法 采用Mini-MACS分离纯化出CD34 + 细胞 ,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培养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集落形成试验等动态测定细胞扩... 目的 探讨因子组合FL +TPO +SCF +IL - 6对脐血CD34 + 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方法 采用Mini-MACS分离纯化出CD34 + 细胞 ,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培养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集落形成试验等动态测定细胞扩增情况。结果 培养 4周后 ,FL +TPO +SCF +IL - 6组细胞总数、集落形成数均比扩增前显著增加 (P <0 .0 5 ) ,并且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 、Thy - 1+ 细胞 ;SCF +IL - 3+IL - 6 +GM -CSF +EPO组在第 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 ,第 4周时集落形成数、CD34 + 细胞基本检测不到。结论 与经典因子组合SCF +IL - 3+IL - 6 +GM -CSF +EPO相比 ,因子组合FL +TPO +SCF +IL - 6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 ,是一个优化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 祖细胞 体外扩增
下载PDF
脐血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贾廷珍 刘长安 +6 位作者 杨光 严智昌 陈旭芳 李惠平 马力文 张淑兰 王保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对脐血进行系列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分离新鲜脐血单个核细胞,未行或行低剂量^60Co γ射线62mCy照射,并用^3H-TdR掺入和释放法、ELISA分析、流式细胞仪、MTT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等方法对脐血量... 目的 对脐血进行系列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分离新鲜脐血单个核细胞,未行或行低剂量^60Co γ射线62mCy照射,并用^3H-TdR掺入和释放法、ELISA分析、流式细胞仪、MTT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等方法对脐血量、单个核细胞(MNC)数量、活性MNC百分率、CD34^+细胞数及其与新生儿月龄、性别、脐血血象及产妇年龄关系、脐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低剂量照射脐血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变化、脐血清集落刺激活性物质和临床用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 每份脐血在100~150ml范围内占95.4%,其量与MNC无相关性,存放在6℃冰箱3d以内较适宜,活性MNC在91.2%以上;脐血中CD34^+细胞数除与性别相关外,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脐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偏低,低剂量照射能提高其活性;脐血清富含细胞集落刺激活性物质,以IL-3为主;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输注脐血可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水平。结论 由于以上诸多优势,故脐带血具有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T淋巴细胞 NK细胞 低剂量照射
原文传递
具有维持造血干/祖细胞能力的新型豆类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谢小燕 谢超 +2 位作者 李锦 白慈贤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一种分离自豆类的新型凝集素不仅具有凝集活性 ,还具有体外长期维持造血干 /祖细胞的能力 .由眉豆(Dolichoslablab)中分离得到了这种多亚基的凝集素———FRIL (Flt3receptor interactinglectin) ,并对它进行了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 一种分离自豆类的新型凝集素不仅具有凝集活性 ,还具有体外长期维持造血干 /祖细胞的能力 .由眉豆(Dolichoslablab)中分离得到了这种多亚基的凝集素———FRIL (Flt3receptor interactinglectin) ,并对它进行了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免疫细胞分析显示 ,它的受体是CD34+ 造血干 /祖细胞所特有的 .在培养基中添加这种凝集素可长期维持CD34+ 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 .以Flt3配基 (FL)作为对照 ,在 2 8天的培养时间内 ,相对于FL ,FRIL可维持细胞较高的G0 /G1期比例 (80 %以上G0 /G1期 )和长期培养中 (1 4天以上 ) 1 5倍以上的集落形成量 .可见FRIL通过滞留造血干 /祖细胞于G0 /G1期而维持它们的自我更新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凝集素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维持培养 分离 纯化 功能鉴定
下载PDF
冷冻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血支持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常相萍 马艳 +3 位作者 毕晓娟 宋丽娟 段显琳 江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765-5771,共7页
背景:低温冻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冻存后其造血支持能力变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比较冷冻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造血集落生成的能力。方法:分别将冷冻前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人骨髓来源... 背景:低温冻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冻存后其造血支持能力变化的报道甚少。目的:比较冷冻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造血集落生成的能力。方法:分别将冷冻前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经2.5g/L丝裂霉素C处理制备为细胞滋养层,与成人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外培养至35d应用甲基纤维素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的增殖状态。结果与结论: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形态、大小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似,3者均比空白组集落数量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未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冷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集落数更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冷冻前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造血刺激作用,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冷冻后的造血支持作用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冷冻 共培养 造血 长期培养起始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集落 扩增 其他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TGF-β1对脐血体外扩增中造血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郝思国 孙关林 +1 位作者 邬维礼 吴英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了了解TGF β1对扩增中脐血 (UCB)造血祖细胞 (HPC)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利用其进行UCB HPC体外扩增的可行性 ,在含有若干细胞因子的UCBCD133+ 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GF β1,对扩增细胞的有核细胞 (NC)数... 为了了解TGF β1对扩增中脐血 (UCB)造血祖细胞 (HPC)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利用其进行UCB HPC体外扩增的可行性 ,在含有若干细胞因子的UCBCD133+ 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GF β1,对扩增细胞的有核细胞 (NC)数、免疫表型、细胞周期、祖细胞集落及粘附分子表达等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 ,TGF β1各组NC总数及其扩增倍数均低于对照组 ,且呈明显的剂量负相关性。扩增中TGF β1各组的CD34+ 、CD133+ 、CD34+ CD38-细胞的比例、细胞总数及其扩增倍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扩增早期 ,TGF β1各组的CFU GM ,CFU mix和HPP CFC集落的产率均高于对照组。高浓度TGF β1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而G1/G0 期的细胞明显增加。对粘附分子表达的检测表明 ,TGF β1能够上调CD4 9d ,CD11a ,和CD5 4的表达 ;TGF β1各组表达CD4 9d ,CD11a和CD5 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表达这些粘附分子的CD34+ 细胞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适当剂量的TGF β1能够促进CD133+ 细胞的扩增 ,延缓和减少扩增中HPC的过度分化 ,提高扩增细胞中造血祖细胞的含量 ,同时还能上调扩增细胞的部分粘附分子的表达 ,从而提高扩增细胞的植入能力 ,对提高UCB体外扩增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脐血 造血祖细胞 体外扩增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在造血干/祖细胞连续移植中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玥 姜蓉 +5 位作者 姚欣 杨斌 蔡世忠 刘俊 刘典锋 王亚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11-3017,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连续移植中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经60Co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的雌性受体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连续移植中抗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经60Co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的雌性受体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20 mg/kg)治疗给药组、人参皂苷Rg1(20 mg/kg)预防给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Sca-1+HSC/HPC 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16INK4a、p21Cip1/Waf1、CDK4、CDK2、CyclinD1、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代移植Sca-1+HSC/HPC雌性小鼠中,人参皂苷Rg1治疗给药组及预防给药组小鼠Sca-1+HSC/HPC 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基因及p16INK4a、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CDK4、CDK2、CyclinE蛋白表达上调。人参皂苷Rg1预防给药组小鼠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其治疗给药组。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控p16INK4a-Rb和p19Arf-p53-p21Cip1/Waf1信号转导通路,对Sca-1+HSC/HPC连续移植衰老模型发挥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造血干 祖细胞 衰老 信号转导通路 连续移植
原文传递
CD226在TPO诱导胎肝Lin-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东初 孙英慧 +6 位作者 常奎忠 戴兵 刘亚革 孙忱 贾卫 菅金龙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研究CD226在造血干/祖细胞上的表达分布。TPO诱导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26表达的变化及可能的信号调控途径。方法采用鸡尾酒单抗阴性分离富集Lin-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于含TPO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用PD98059阻断MAP... 目的研究CD226在造血干/祖细胞上的表达分布。TPO诱导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26表达的变化及可能的信号调控途径。方法采用鸡尾酒单抗阴性分离富集Lin-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于含TPO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用PD98059阻断MAPK信号转导途径,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CD226、CD34、CD41a和CD61的表达。结果CD226在Lin-CD34+细胞和Lin-CD34-细胞上均有表达。TPO可诱导Lin-CD41a-CD226-细胞先分化为CD41a+CD226-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CD41a+CD226+细胞,TPO也可诱导Lin-CD226+细胞表达CD41a和CD61。在培养的早期,PD98059可抑制CD34+CD226+细胞的减少,在晚期则可抑制CD41a+CD226+细胞的增多。结论CD226与造血干/祖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6 造血干/祖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生成素 胎肝 细胞增殖分化
下载PDF
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光普 荣子丹 +1 位作者 张晓乐 严苏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造血祖/干细胞集落产率的变化,探讨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造血祖/干细胞集落产率的变化,探讨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小鼠以60Co合并环磷酰胺制备骨髓抑制模型后24 h开始给药,生血丸组每天ig 10 g/kg的生血丸1 mL,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p GM-CSF 12 5μg/kg,连续给药7 d。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造血干祖细胞培养术计数集落产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血丸组、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计数(P<0.05),生血丸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接近对照组;生血丸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各系祖细胞集落产率均得到改善,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血丸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改善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可能为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丸 骨髓抑制 网织红细胞 造血干 祖细胞 集落生成
原文传递
新的豆类凝集素FRIL及其体外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特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超 裴雪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凝集素是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自然界中 ,很多植物可产生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在分子间的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新近发现的豆类凝集素FRIL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维持造血干
关键词 凝集素 Flt3受体作用凝集素FRIL 造血干/祖细胞
下载PDF
妊娠期齐多夫定干预对新生儿、新生鼠造血干/祖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悦 邝晓聪 +3 位作者 李慕军 曾雅畅 罗敏玲 盘兰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齐多夫定(AZT)对新生儿、新生鼠造血干/祖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期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AZT+3TC+LPV/r)的HIV感染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15份,以及正常新生儿脐带血12份,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 目的:探讨齐多夫定(AZT)对新生儿、新生鼠造血干/祖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期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AZT+3TC+LPV/r)的HIV感染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15份,以及正常新生儿脐带血12份,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比例,培养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BFU-E)以及巨核系祖细胞(CFU-Meg),计算克隆形成集落数。取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新生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CFU-GM、BFU-E和CFU-Meg体系和造血干/祖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AZT干预,计算成集落数及凋亡率。取Balb/c孕小鼠,进行宫内AZT(5 mg、10 mg)干预,检测新生小鼠骨髓CFU-GM、BFU-E和CFU-Meg成集落数。结果:HAART暴露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造血干/祖细胞比例、CFU-GM、BFU-E和CFU-Meg集落数均显著低于正常脐血(P<0.05)。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和新生小鼠骨髓细胞在1.0μmol/L AZT干预下,CFU-GM、BFU-E和CFU-Meg成集落数显著降低(P<0.05);AZT浓度>0.5μmol/L时,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和新生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宫内不同剂量AZT暴露的新生小鼠骨髓CFU-GM、BFU-E和CFU-Meg集落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AZT干预可明显抑制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多夫定 脐带血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 活性 凋亡
下载PDF
SDF-1/CXCR4增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东平 张志坚 +1 位作者 吴秀丽 林建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支持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s)扩增中的作用。方法在长期培养基(LTC)中,以大鼠骨髓MSCs作为饲养层体外扩增骨髓CD34+细胞,每周分别加入SDF-1、SDF-1抗体或CXCR4抗体至5...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支持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s)扩增中的作用。方法在长期培养基(LTC)中,以大鼠骨髓MSCs作为饲养层体外扩增骨髓CD34+细胞,每周分别加入SDF-1、SDF-1抗体或CXCR4抗体至5周。计算CD34+细胞数和集落形成细胞(CFC)数,以评价造血支持功能。为评估SDF-1/CXCR4对CD34+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杀伤试验以计算增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和CD34+细胞中SDF-1与CXCR4的表达;ELISA检测MSCs和CD34+细胞培养基中SDF-1的含量。结果CD34+细胞数、CFC数和增殖指数在加入SDF-1后明显增加(P<0.01),加入SDF-1抗体或CXCR4抗体后明显减少(分别为P<0.05,P<0.01)。CD34+细胞表面表达CXCR4,MSCs则不表达;MSCs细胞内表达SDF-1,而CD34+细胞不表达。在MSCs培养基中检测到SDF-1,在CD34+细胞培养基中未发现。结论SDF-1/CXCR4在骨髓MSCs支持HSPCs扩增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下载PDF
Impact of T cells on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function:Good guys or bad guys?
16
作者 Sulima Geerman Martijn A Nolte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When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are harvested for transplantation, either from the bone marrow or from mobilized blood, the graft contains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 cells. It is these T cells that ar... When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are harvested for transplantation, either from the bone marrow or from mobilized blood, the graft contains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T cells. It is these T cells that are the major drivers of graft-vs-host disease(Gv HD). The risk for Gv HD can simply be reduced by the removal of these T cells from the graft. However, this is not always desirable, as this procedure also decreases the engraftment of the transplanted HSPCs and, if applicable, a graft-vs-tumor effect. This poses an important conundrum in the field: T cells act as a double-edged sword upon allogeneic HSPC transplantation, as they support engraftment of HSPCs and provide anti-tumor activity, but can also cause Gv HD. It has recently been suggested that T cells also enhance the engraftment of autologous HSPCs, thus supporting the notion that T cells and HSPCs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interaction that is highly beneficial, in particular during transplantation. The underlying reason on why and how T cells contribute to HSPC engraftment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we evaluate in this review the studies that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T cells during HSPC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ir supporting function.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can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improving HSPC engraftment and thus lower the number of HSPCs required during transplantation. Moreover, it could provide new avenues to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Gv HD, thus making HSPC transplantations more efficient and ultimately sa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CD8 T cells Transplantation ENGRAFTMENT Memory T cells Facilitating cells Bone MARROW
下载PDF
人类红系分化相关基因对慢性炎症诱导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李思雨 赵珂 +7 位作者 武云强 吕志春 孙慧颖 赵雄伟 薛阳 高慧英 向慎思 李长燕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594-600,共7页
目的 探究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DAG)在慢性炎症感染下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EDAG^(-/-)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腹腔多次注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构建感染性慢性炎症模型,腹腔多次注射低剂量聚胞苷... 目的 探究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DAG)在慢性炎症感染下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EDAG^(-/-)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腹腔多次注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构建感染性慢性炎症模型,腹腔多次注射低剂量聚胞苷酸[Poly(I∶C)]构建无菌性慢性炎症模型,检测在2种慢性炎症刺激下,EDAG敲除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 在LM反复感染模型下,EDAG^(-/-)小鼠出现造血干/祖细胞以及长期造血干细胞(LT-HSC)减少,且外周血出现明显的髓系分化偏向。与此相似,EDAG^(-/-)也可导致无菌性慢性炎症模型中HSPC数量减少,体外集落形成能力下降。结论 在慢性炎症刺激下,EDAG缺失加速年轻小鼠HSPC的耗竭,提示EDAG对慢性炎症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分化相关基因 慢性炎症 造血干/祖细胞 耗竭 衰老
原文传递
枸杞对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桂英 白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1,66,共5页
目的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 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 目的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 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总数及B细胞增多,骨髓细胞总数减少,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分化,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辐射损伤 流式细胞术 造血干祖细胞
下载PDF
棕色脂肪激活对机体正常和异常造血的影响
19
作者 成天然 邵雅 +8 位作者 刘欢 赵红菲 赵梓含 姜珊 张诗悦 孙露 王彤 许元富 曹义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81-1089,共9页
激活棕色脂肪组织(BAT)可以抑制实体肿瘤生长,然而其对正常或异常造血细胞的影响仍然不清楚。因此,该研究采用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分别激活野生型和白血病小鼠BAT,观察和分析其对正常造血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影响。通过流... 激活棕色脂肪组织(BAT)可以抑制实体肿瘤生长,然而其对正常或异常造血细胞的影响仍然不清楚。因此,该研究采用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分别激活野生型和白血病小鼠BAT,观察和分析其对正常造血细胞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影响。通过流式分析了不同时间点米拉贝隆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骨髓、脾脏、肝脏和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及成熟细胞的比例、数目、细胞周期、凋亡和集落形成能力;验证了脂肪组织的激活程度;通过手术移除BAT来检测米拉贝隆激活BAT在白血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米拉贝隆治疗组显著激活了BAT,减少了急性白血病小鼠的骨髓、脾脏、肝脏和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延长了小鼠生存期。米拉贝隆对正常C57小鼠的成熟免疫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白血病小鼠中治疗组骨髓中各类成熟免疫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均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减少,集落形成能力增强。手术切除BAT阻断了米拉贝隆介导的抗白血病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米拉贝隆预给药可以激活棕色脂肪组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白血病小鼠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延长小鼠生存期,为今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棕色脂肪组织 米拉贝隆 能量代谢 白血病
原文传递
Cx43在造血调控及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阳敏 罗筱衍 +3 位作者 徐燕霞 周东明 张立莹 傅晋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43,共6页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蛋白43 基因敲除 造血调控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