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3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被引量:170
1
作者 黄平平 李尚珠 +10 位作者 韩明哲 肖志坚 杨仁池 邱录贵 钱冠清 付仁敏 郑亚丽 刘春华 徐秀强 李君凡 韩忠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8-311,共4页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ASO患者 1例 ,予rhG CSF 30 0 μg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 ,配成...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ASO患者 1例 ,予rhG CSF 30 0 μg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 ,配成干细胞混悬液。将干细胞混悬液肌肉注射进行双下肢移植 (3× 10 9细胞 肢 )。 4 4d后给病情较重的左下肢第 2次移植相同的细胞数。观察 3个月 ,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 ,患者疼痛、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明显好转 ,左右足踝压指数 (ABI)分别由 0 .4 9,0 .6 9升为 0 .5 0 ,0 .85。移植后 1个月末梢血流波幅 [(11.90± 10 .95 )mm]和激光多谱勒扫描血流灌注量 [(0 .4 9± 0 .16 )PU]较移植前 [分别为 (1.70± 1.95 )mm ,(0 2 7± 0 .0 8)PU]显著改善 (P <0 .0 1)。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 (评分结果为 3)。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O患者 ,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黄芪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9
2
作者 刘晓 武正炎 范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有无促进作用。方法 以致死量辐照并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BAL B/ c小鼠为模型 ,移植后给予黄芪注射液 10 g/ kg或 2 0 g/ kg腹腔注射 ,或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 G- CSF,商品名 :惠尔血 ) 2 0 0μg/ kg皮下注射 ,连续 15天 ,观察 4周内外周血常规的恢复情况 ,并对骨髓造血微环境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黄芪组、惠尔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均快于对照组 ,但黄芪组慢于惠尔血组 ,血小板的恢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黄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 ;电镜检查发现黄芪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损伤轻于对照组和惠尔血组 ,内皮细胞、网状细胞与造血原始细胞间的接触也较对照组和惠尔血组紧密。结论 黄芪能促进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白细胞的重建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改善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间的接触 ,并促进 G- CSF等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从而促进干细胞的增殖 ,而惠尔血则直接作用于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功能重建 G-CSF 肿瘤
下载PDF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GIAC方案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8
3
作者 韩伟 陆道培 +11 位作者 黄晓军 刘开彦 陈欢 许兰平 刘代红 江倩 陈育红 路瑾 王静波 吴彤 董陆佳 任汉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强化、延长的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以及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aGVHD) 4 5例 ,累积发生率 4 8.39% ,发生Ⅲ~Ⅳ度aGVHD 12例 ,累积发生率 12 .90 %。 6 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发生慢性 (c)GVHD 38例 ,广泛型 11例。复发 12例 ,11例为高危患者 ,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达再次完全缓解。死亡 2 2例 ,6例死于复发 ,16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72例患者无病存活 ,1年预期无病生存率 ,高危组为 (4 7.6 3± 8.4 9) % ,标危组为 (83.5 2± 7.4 1) %。结论 GIAC方案适用于HLA配型不合的HSCT ,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配型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GIAC方案 组织相容性试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HSCT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4
作者 梁赜隐 任汉云 +12 位作者 岑溪南 李渊 王莉红 欧晋平 董玉君 尹玥 王文生 刘微 王倩 邱志祥 王茫桔 许蔚林 孙玉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阿霉素方案化疗。其中16例患者化疗后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评价其疗效及...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阿霉素方案化疗。其中16例患者化疗后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位年龄57(25~78)岁,总反应率80%,完全缓解(CR)率46.3%。中位随访25(1-81)个月,患者1年及2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1.4%和72.9%,1年及2年无进展生存(PrS)率分别为76.0%和62.5%。其中16例患者化疗后序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序贯移植组及单纯化疗组患者2年OS率分别为100.0%和66.0%(P=0.029),2年PFS率分别为73.9%和58.7%(P=0.447)。单因素分析中,影响OS的因素包括Durie—Salmon分期(肾功能是否异常)(P=0.010)、国际分期系统分期(P=0.009)、用药后是否达CR及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P=0.002)、是否序贯造血干细胞移植(P=0.029);影响PFS的因素包括性别(P=0.026)及是否存在髓外病变(P=0.025)。多因素分析中,延长OS的因素为最佳疗效达CR及VGPR(P=0.001)、Durie—Salmon分期A组(无肾功能异常)(P=0.006)及序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0.052);延长PFS的因素为男性(P=0.020)及不伴髓外病变(P=0.030)。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可有效地治疗初治及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0S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造血干细胞移植 存活率分析
原文传递
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54
5
作者 解文君 张帅 +6 位作者 刘毅 张会娟 刘贵英 王蓓 刘洁 刘玉秋 管伟 《护理学报》 2019年第3期73-78,共6页
目的评估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探讨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状况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7—12月选取207例造血... 目的评估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探讨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状况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7—12月选取20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73.31±16.4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6.51±11.45)分,应对方式总分为(54.75±6.57)分,心理弹性得分为(29.34±7.17)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441~0.551,均P<0.01)。构建中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5,P<0.01),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97,P<0.01),心理弹性对社会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63,P<0.01),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得分均处于在中等偏上水平,且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存在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可采用积极手段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引导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困境,从而培养创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创伤后成长 领悟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心理因素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建安 谢小洁 +5 位作者 何红 孙勇 蒋峻 骆荣华 樊友启 董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自身骨髓间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24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各12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细胞移植组接受自身骨髓间质干细胞冠... 目的研究自身骨髓间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24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各12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细胞移植组接受自身骨髓间质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对照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前、术后48H、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血浆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检测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细胞移植组术后上述三时间点的血清IL6、TNFΑ和HSCRP与对照组和自身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BNP水平,较自身术前增高[(378.10±147.47),(420.40±148.50)比(292.40±148.54)NG/L,P<0.05],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3个月:(378.10±147.47)比(473.10±106.31)NG/L;6个月:(420.40±148.50)比(544.60±93.11)NG/L,P<0.05]。术后6个月,细胞移植组6MIN步行路程增加,与对照组和自身术前比较亦具统计学意义[(519.00±43.28)比(396.33±42.19),(464.00±76.5)M,P<0.05]。术后心超示两组间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及术后6个月随访中未见任何严重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骨髓间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可降低血浆BNP水平,延长6MIN步行路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动耐量,无明显的致心律失常、栓塞和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禹兵 刘延香 路喻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620-624,共5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生物学行为迥异的一族疾患,瘤变后的局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也极易循环至全身,通过相应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仍有少部分原发化疗抗拒(难治性)或短暂缓解...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生物学行为迥异的一族疾患,瘤变后的局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也极易循环至全身,通过相应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仍有少部分原发化疗抗拒(难治性)或短暂缓解即复发的病例,预后不佳,需要寻找新的解救方案或治疗手段以控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就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亚型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和靶向治疗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5
8
作者 陈育红 黄晓军 +5 位作者 郭乃榄 任汉云 张耀臣 许兰平 高志勇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了 118例患者 12 0次的allo HSCT的临床资料。结果  6 3例患者发生了aGVHD ,累积发生率为 5 2 .5 7%。其中轻度...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了 118例患者 12 0次的allo HSCT的临床资料。结果  6 3例患者发生了aGVHD ,累积发生率为 5 2 .5 7%。其中轻度aGVHD (Ⅰ~Ⅱ度 ) 4 6例 ,累积发生率38 91% ,重度aGVHD(Ⅲ~Ⅳ度 ) 17例 ,累积发生率 14 .17%。 12 0例次患者移植后 2年时总的累积疾病复发率为 14 .14 % ,其中无aGVHD组和轻度aGVHD组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 12 .4 8% (6例 )和 2 0 .5 3%(9例 ) ,重度aGVHD(Ⅲ~Ⅳ度 )组无一例复发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无aGVHD组和轻度、重度GVHD组患者 2年时的生存率分别为 6 1.4 0 % ,6 4 .0 8%和 17.6 5 % ,重度aGVHD组预后较差 (P <0 .0 1)。非血缘关系移植 ,HLA配型不合为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移植方式、疾病种类、分期、供受者性别和血型、输入细胞数等因素无关。结论 aGVHD是HSCT的重要并发症 ,发生时间越早 ,症状越重 ,预后越差。非血缘关系移植 ,HLA配型不合为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危险因素 发生率 预后
原文传递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34
9
作者 沈山梅 李莉蓉 +4 位作者 周士海 冯文焕 许景艳 欧阳建 朱大龙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AHST)治疗1型糖尿病(T1D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首先,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至外周血,采用白细胞分离术分离、处理造血干细胞并予以冻存;其次,采用环磷酰胺+兔抗胸腺细...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AHST)治疗1型糖尿病(T1D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首先,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至外周血,采用白细胞分离术分离、处理造血干细胞并予以冻存;其次,采用环磷酰胺+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预处理后,经静脉回输造血干细胞。观察移植前后胰岛素注射剂量、HbA1c水平、胰岛功能、胰岛自身抗体滴度等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自回输干细胞后,(1)患者已停用胰岛素达15月余;(2)HbA1c降至7.0%以下;(3)胰岛功能较前明显改善;(4)未出现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HST治疗T1DM一例,初步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有效性,但仍需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估此疗法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占全 张明 +7 位作者 金元哲 张薇薇 刘莹 袁龙 崔丽杰 刘显智 余宪 胡铁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入选AM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5例。干细胞治疗组在常规AMI治疗(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入选AM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5例。干细胞治疗组在常规AMI治疗(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自体骨髄干细胞,连用5天,第6天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将采集后的干细胞悬液经OVERTHEWIRE球囊导管中心腔注入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经AMI常规方法(药物与介入)治疗。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经冠状动脉回输过程中观察其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移植前及移植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形态及心功能变化,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组心脏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小[(63.8±23.9)ML比(52.6±20.3)ML,P=0.01],舒张末容积(EDV)无显著性变化[(134.2±36.7)ML比(119.2±30.3)ML,P=0.07];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50.0±8.2)%比(57.1±7.8)%,P<0.001];左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指数(WMSI)明显减低[(1.219±0.190)比(1.101±0.118),P<0.001]。对照组介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ESV、EDV、LVEF及WMSI均无统计学差异(P=0.490、0.259、0.117、0.39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在PBSC动员、分离、采集及回输中总的不良反应共25例次,其中动员时不良反应占37.1%(13/35),分离和采集中的不良反应占14.3%(5/35),经冠状动脉回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占20.0%(7/35)。结论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PBSC治疗AMI可以在近期有效地减少心肌梗死缺血面积,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急诊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延林 葛均波 +9 位作者 钱菊英 史剑慧 王齐兵 牛玉宏 潘翠珍 樊冰 刘学波 张少衡 孙爱军 邹云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经冠状动脉内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可行。方法2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骨髓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后3h内经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安... 目的评价急诊经冠状动脉内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可行。方法2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骨髓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后3h内经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安慰剂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随访患者PCI术后1周及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及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经胸心脏超声提示移植组LVEF由术后1周53.8%±9.2%升至58.6%±9.9%(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58.2%±7.5%比56.3%±3.5%,P>0.05);随访移植组LVDd维持不变(52.5±2.8mm比52.1±3.2mm,P>0.05),而对照组LVDd由术后1周50.4±6.0mm增加至55.2±7.1mm(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提示移植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由21±11降低至13±10(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急诊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肌血流灌注,并有效防止远期左心室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2
作者 纪宇 刘代红 +2 位作者 许兰平 刘开彦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浓度测定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46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167份血清样本的GM浓度,根据我国... 目的初步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浓度测定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46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移植后患者的167份血清样本的GM浓度,根据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评价GM测定前后诊断的变化,并计算该诊断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按照试验中测定的界值,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87.5%。GM测定阳性为15例,GM测定阴性为31例,通过GM测定临床诊断IA者由11例增加至19例,且GM浓度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通过ELISA方法进行血清GM检测可以为早期诊断IA提供有力证据,是一项快速、较灵敏的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甘露聚糖类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被引量:30
13
作者 郭晓钟 王迪 +4 位作者 邵晓冬 赵佳军 李宏宇 崔忠敏 刘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3-436,共4页
目的分析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其中肝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病2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年龄26~67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 目的分析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其中肝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病2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年龄26~67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管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Child—Turcotte-Pugh分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4周,患者血浆白蛋白由(32.91±5.58)g/L升至(38.32±6.45)g/L,丙氨酸转氨酶由术前(96.92±83.91)U/L降至(73.48±18.46)U/L(P〈0.01)。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16.66±3.91)S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5.52±3.35)S,纤维蛋白原从(2.22±0.88)g/L逐渐升高至(2.58±0.88)g/L。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食欲改善、体力好转72例(92.3%),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浮肿减轻70例(89.7%),腹胀减轻68例(87.2%)。近期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肝硬化
原文传递
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血症检测 被引量:25
14
作者 覃海燕 盛瑞媛 张月秋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评估巨细胞病毒 (CMV) pp6 5白细胞抗原血症在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活动性CMV感染早期诊断和CMV病的预测、指导CMV亚临床期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集 2 10份... 目的 评估巨细胞病毒 (CMV) pp6 5白细胞抗原血症在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活动性CMV感染早期诊断和CMV病的预测、指导CMV亚临床期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集 2 10份乙二胺四乙酸 (EDTA)抗凝血 ,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36例。移植前用ELISA法检测患者CMV特异性抗体IgG和IgM ,移植后 3周起采用CMVBrite试验盒每周检测 1次CMV pp6 5抗原血症 ,并计数抗原阳性细胞 ,直到移植后 10 0d或治疗后抗原阴转、死亡或出院。移植后患者第 1次检测到 pp6 5抗原阳性细胞即开始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36例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患者于移植前CMV特异性抗体IgG均阳性 ,IgM均阴性 ;移植后 16例出现CMVpp6 5抗原血症 ,其中 15例出现有症状的CMV感染或CMV病 ,14例接受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12例治疗后抗原血症阴转、症状消失 ,死亡 2例 (病死率 14.2 % ) ,未经抗病毒治疗者 2例均死亡 (P <0 .0 1)。 16例 pp6 5抗原阳性患者中 ,仅 2例CMV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10名健康对照组的CMV特异性抗体IgG均阳性 ,IgM均阴性 ,pp6 5抗原血症检测均阴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人CMV pp6 5白细胞抗原血症检测可作为骨髓移植后CMV病的预测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65抗原血症 检测 巨细胞病毒感染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丽 左丽宏 +1 位作者 王兵 刘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9-731,共3页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真实...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深入访谈1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孤独感、恐惧感、歉疚感、被抛弃感。结论护士应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积极帮助他们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 心理学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51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瑶 陆道培 +11 位作者 刘开彦 董陆佳 任汉云 黄晓军 陈欢 刘代红 江倩 陈育红 许兰平 张耀臣 路瑾 高志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患者151次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异同,供受者血型异同,患者移植前巨细胞病毒(CM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疾病种类、状态、病程,干细胞来源,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含全身照射(TBI)或不含TBI],GVHD预防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不含ATG],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活(≤14天或>14天)及移植早期感染(除外CMV感染)等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0.2%,发生时间为第1天至第85天,中位时间为第21天,其中43例发生Ⅰ~Ⅱ度aGVHD,17例发生Ⅲ~Ⅳ度aGVHD。完全缓解率为63.6%。发生Ⅰ~Ⅱ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90%,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早期生存率为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受者血型差异,疾病诊断,疾病状态,疾病病程,预处理方案(含TBI或不含TBI),移植物来源,回输CD34+细胞、CD3+细胞数量,早期植入以及移植早期感染均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Coxregression)确定HLA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HD 患者 受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配型 危险因素 细胞数量 疾病状态 CD34^+细胞
原文传递
HLA配型不合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方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黄晓军 韩伟 +8 位作者 许兰平 陈欢 刘代红 陈育红 江倩 路瑾 刘开彦 任汉云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 :采用新方法进行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 :5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33例为高危或难治复发白血病 ,接受了至少一个HLA位点不合的家庭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 目的 :采用新方法进行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 :5 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33例为高危或难治复发白血病 ,接受了至少一个HLA位点不合的家庭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lony stimulatingfactor ,G 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而无需体外去除T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 +霉酚酸酯 +短程甲氨喋呤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持久、完全供者植入。 5 8例患者中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 2 2例 (37.9% ) ,其中Ⅲ度和Ⅳ度急性GVHD分别为 2例和 1例 ,其严重程度与HLA不合程度无相关 ;4 2例可评估患者中 ,慢性GVHD为 2 6例 (6 1.9% ) ,广泛型和局限型分别为 11例和 15例。复发 9例 ,除 1例外均为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死亡 14例 ,其中 7例死于疾病复发 ,另 7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其中严重感染和间质性肺炎各 2例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病毒型肝炎和急性GVHD死亡各 1例。中位随访 10月 (2~ 37.5月 ) ,5 8例患者中 4 2例无病存活 (disease freesurvival,DFS) ,高危患者 2年DFS明显低于标危患者 ,分别为 6 3.2 %和 77.6 % (P =0 .0 4 )。DFS与供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配型不合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物 抗宿主病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安全性与疗效近期观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榕翀 姚康 +12 位作者 李延林 章轶琦 徐世坤 施鸿毓 潘翠珍 杨珊 张少衡 葛雷 牛玉宏 张峰 钱菊英 邹云增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入选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例和移植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移植组接受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入选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例和移植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移植组接受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两组术前、术后48H、1、3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和HSCRP),术前、术后1、3和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6MIN步行试验,术前及术后1、6个月行心脏MRI检查测定心肌损伤面积及左室射血分数。随访至2年,记录患者年住院天数,以死亡作为研究终点。结果细胞移植组术后48H、1、3和6个月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和自身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细胞移植组6MIN步行路程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494.3±62.8)M比(307.2±75.0)M,P<0.05],也显著高于术前[(494.3±62.8)M比(321.5±63.7)M,P<0.05]。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两组间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测定心脏损伤面积结果发现移植组患者术后(4.96±0.47)CM2较术前(5.12±0.54)CM2及对照组(5.02±0.39)CM2有减少的趋势,但是不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但移植组患者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30.2±11.2)D比(43.6±9.8)D,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可延长6MIN步行路程,降低患者再入院比率,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且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脏功能试验 安全性
原文传递
PICC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徐晓东 钱慧军 +2 位作者 颜霞 胡伟 侯悦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4Fr单腔导管,针对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PICC出现的问题实施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P...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4Fr单腔导管,针对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应用PICC出现的问题实施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PICC置管保留时间最短3d,最长达1年2个月。其中感染1例,机械性静脉炎5例,导管异位1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尖端置管位置肿胀3例,静脉穿刺处渗血5例。[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由于受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严格做好PICC导管的管理与护理才能延长病人的置管时间,以达到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PICC 护理
下载PDF
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被引量:26
20
作者 黄晓军 刘代红 +7 位作者 许兰平 韩伟 江倩 陈育红 张耀臣 刘开彦 鲍立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8-550,共3页
目的研究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移植后患者PRCA的发病危险因素,比较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对红系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100例ABO血型主要及主次要... 目的研究主要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移植后患者PRCA的发病危险因素,比较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对红系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100例ABO血型主要及主次要均不合allo-HSCT患者中,12例发生PRCA。A供O者9例,A供B者1例,B供O者2例。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10例)较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2例)易发生PRCA(P<0.05)。PRCA的发生不影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发生PRCA时血型转换的中位时间为150.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60.0d)(P<0.05);红系恢复的中位时间为203.5d,显著长于无PRCA发生患者(76.0d)(P<0.05)。有抗A凝集素的患者血型转换中位时间为90.0d,显著长于有抗B凝集素的患者(55.0d)(P<0.05);红系恢复中位时间为98.0d,长于有抗B凝集素者(80.0d)(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CA是ABO血型不合移植的合并症之一。A供O是主要ABO血型不合allo-HSCT后PRCA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再生障碍 ABO血型系统不合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ABO血型不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移植后 ALLO-HSCT 巨细胞病毒(CMV) 发病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