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31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菊香 李晓君 +2 位作者 谢庆芳 陈佑明 黄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231例患者的骨髓检查,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 231例的患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1.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231例患者的骨髓检查,并对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可将1 231例的患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1.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6.7%,溶血性贫血占3.3%,缺铁性贫血占13.0%,感染占11.2%等。结论: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诊断血液病学的重要指标,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确诊血液病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 诊断分析
下载PDF
某医院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现状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芳 罗倩倩 +2 位作者 江新娇 邹俊宁 戴頔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了解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以便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对某医院血液科2011年度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血液科2011年度共调查住院病人2 681例,发生医院感染57例、6... 目的了解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以便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对某医院血液科2011年度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血液科2011年度共调查住院病人2 681例,发生医院感染57例、62例次,感染率为2.13%、例次感染率为2.31%。57例医院感染患者原发病居前3位的是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下呼吸道感染占43.54%,其次是血液感染占24.19%。感染的病原菌比例较高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结论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医院感染 致病菌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分析睡眠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3
作者 林丽萍 黄燕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睡眠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躯体功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命质量调查表(FACT-BMT)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PB评分、FACT-BM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躯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睡眠干预 睡眠质量 躯体功能 生命质量 血液系统疾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在儿科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4
作者 张坤龙 刘文远 +1 位作者 刘成柱 洪壹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儿科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临床实习的90名本科学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5名学生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45名学生采用传...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儿科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临床实习的90名本科学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5名学生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4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章节。课后进行考试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并使用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教学方式满意度、学习互动性、学习主动性、理论内容掌握度、技能操作掌握度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学生对BOPPPS教学模式的评价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将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临床医学生对儿科学习的热情,提高其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儿科教育 临床教学 血液系统疾病
下载PDF
炎性衰老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紫妍 高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2-1141,共10页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炎性衰老(inflamm-aging)指机体随增龄出现的促炎状态升高的现象。研究表明,炎性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骨关节病变具有一定关联,但其发生机制...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炎性衰老(inflamm-aging)指机体随增龄出现的促炎状态升高的现象。研究表明,炎性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骨关节病变具有一定关联,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尤其在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少见。全身性炎症如何通过衰老引起造血障碍进而参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尚不明晰。本文主要从炎性衰老的发生机制、炎性衰老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揭示炎性衰老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血液系统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衰老 造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评估
6
作者 李晓燕 《智慧健康》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先检测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后检测的5... 目的 研究分析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效用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先检测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后检测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血常规检测,观察组予以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对2组患者检测结果及预后评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2.00%、24.00%、2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贫血以红细胞异常为主,感染疾病以中性粒细胞异常为主,白血病、淋巴瘤均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异常为主。以患者实际预后为准,观察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与预后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价值非常高,能够鉴别诊断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琦 唐宝佳 +2 位作者 陈康银 汤一榕 陈仁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9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Ⅰ组4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Ⅱ组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3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输注后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 d内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30 d内CD_3^+CD_4^+、Th/Ts均低于输注前,CD_3^+CD_8^+高于输注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前后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 d内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30 d内CD_3^+、NK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可以激活免疫应答,初期免疫增强,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红细胞 血液系统疾病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联合血常规、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鲍晓莉 吴述池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4期28-30,共3页
探讨了血常规、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安顺市人民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6例血常规异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查,评估几种检测方法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探讨了血常规、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安顺市人民医院2022年1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6例血常规异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查,评估几种检测方法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56例血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异常的患者,通过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并结合临床确诊的患者有47例,确诊率为83.93%。血涂片发现有7例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血涂片无明显异常的病例有4例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研究发现,联合血常规、血涂片和骨髓细胞学检测对血液系统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血常规异常,血涂片无异常的患者,建议临床医生送检骨髓,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血涂片 骨髓细胞学 血液系统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干细胞在非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华强 李红 +4 位作者 胡明军 李玉玲 覃骏 鲍红霞 吕晓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3期4596-4600,共5页
胚胎干细胞作为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机体内的任何组织器官,理论上可作为最佳的种子细胞应用于再生医学,但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受道德伦理的争议以及法律的约束,且来源受限。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成体干细胞,这类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间... 胚胎干细胞作为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机体内的任何组织器官,理论上可作为最佳的种子细胞应用于再生医学,但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受道德伦理的争议以及法律的约束,且来源受限。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成体干细胞,这类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及肝干细胞等。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造血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等,因此成体干细胞可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本文主要综述成体干细胞在脊髓损伤、脑瘫、外伤性脑损伤、脑卒中、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肝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治疗 非血液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系统性疾病与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敏 杨森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瘙痒是常见的皮肤自觉症状,10% - 50%的成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顽固性瘙痒,极大地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皮肤瘙痒症可分为原发性瘙痒症以及由不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皮肤瘙痒症,如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症、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 瘙痒是常见的皮肤自觉症状,10% - 50%的成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顽固性瘙痒,极大地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皮肤瘙痒症可分为原发性瘙痒症以及由不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皮肤瘙痒症,如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症、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某些特殊感染等。有学者认为,瘙痒是机体某些系统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可作为诊断系统性疾病的早期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尿毒症 肝胆病 血液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感染
原文传递
信号素3A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艳玲 文瑞婷 杨志刚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7-452,共6页
信号素(Sema)家族最初被定义为轴突导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轴突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Sema家族亦参与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等过程。Sema3A是Sema家族中最早被研究的轴突导向因子。近年研究发现,Se... 信号素(Sema)家族最初被定义为轴突导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轴突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Sema家族亦参与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等过程。Sema3A是Sema家族中最早被研究的轴突导向因子。近年研究发现,Sema3A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Sema3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发挥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目前的研究观点尚不一致。阐明Sema3A在肿瘤和自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有望为以Sema3A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笔者拟就Sema3A的结构及受体,以及Sema3A在肿瘤及AD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素类 信号素3A 肿瘤 血液肿瘤 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血清叶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杰贵 祝扬 陆友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探讨血清叶酸水平与肺癌的关系,本文通过测定已确诊肺癌患者血清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叶酸进行比较发现肺癌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肺癌各细胞类型之间的血清叶酸无差异。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清 叶酸 测定
下载PDF
铁自噬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姝苑 高扬 张志华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3-276,F0003,共5页
铁元素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参与合成的物质在机体中发挥着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内的铁原子由铁依赖蛋白网络严格调控。体内大部分铁原子储存于铁蛋白内,当细胞内铁含量减少时,铁蛋白就会被降解释放出游离铁,该过程称为铁... 铁元素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参与合成的物质在机体中发挥着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内的铁原子由铁依赖蛋白网络严格调控。体内大部分铁原子储存于铁蛋白内,当细胞内铁含量减少时,铁蛋白就会被降解释放出游离铁,该过程称为铁自噬。铁自噬受细胞内铁含量调节,而E3泛素连接酶HERC2由于与铁蛋白之一有共同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NCOA)4结合位点,亦参与铁自噬的调节。研究发现,铁自噬异常与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恶性卵巢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针对铁自噬异常靶向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指导,笔者拟就铁自噬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液病 贫血 缺铁性 白血病 髓样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卵巢肿瘤 肌细胞 心脏 核受体辅活化子 铁自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