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学军 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对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抑制蠕虫的延胡索酸...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对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抑制蠕虫的延胡索酸还原酶复合体,另一种认为药物是与蠕虫微管蛋白结合从而阻止微管形成以至杀灭虫体。文章简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 抗蠕虫药物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与旋毛虫抗原交叉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明礼 易新元 +1 位作者 曾宪芳 曾庆仁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运用EITB技术分析日本血吸虫(Sj)尾蚴、肝期童虫及雌雄成虫与旋毛虫(Ts)肌蚴抗原的交叉性。结果显示:Sj尾蚴、肝期童虫、成虫各阶段不同程度地被抗-TsSARS,TsIRS识别,其识别的抗原分子量在15~100(... 运用EITB技术分析日本血吸虫(Sj)尾蚴、肝期童虫及雌雄成虫与旋毛虫(Ts)肌蚴抗原的交叉性。结果显示:Sj尾蚴、肝期童虫、成虫各阶段不同程度地被抗-TsSARS,TsIRS识别,其识别的抗原分子量在15~100(尤50~70)kD之间,两种抗血清识别的带型基本相同。所识别的各期Sj抗原中以尾蚴抗原最多,次为肝期童虫。30天成虫仅雌虫抗原与上述两种抗血清在97kD处显出一条弱带。抗-SjARS,SjIRS识别TsSA中抗原成份分子量基本在34kD以上,以34kD和35~38kD带最为明显。提示Ts与Sj之间存在较多的交叉抗原,主要在幼虫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旋毛虫 抗原类 交叉反应
下载PDF
The landscape epidemiology of echinococcoses 被引量:17
3
作者 Angela M.Cadavid Restrepo Yu Rong Yang +7 位作者 Donald P.McManus Darren J.Gray Patrick Giraudoux Tamsin S.Barnes Gail M.Williams Ricardo J.Soares Magalhães Nicholas A.S.Hamm Archie C.A.Clements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6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Echinococcoses are parasitic diseases of major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globally.Human infection results in chronic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serious medical,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vulnerable popul... Echinococcoses are parasitic diseases of major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globally.Human infection results in chronic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serious medical,soci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According to recent estimates,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Echinococcus spp.infections is expanding and becoming an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roblem in several regions of the world.Echinococcosis endemicity is geographically heterogeneous and over time it may be affected b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Therefore,landscape epidemiology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quantify and predict the ecological risk of infection at multipl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Here,we review the most relevant environmental sources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human echinococcosis risk,and describ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landscap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o characterise the current patterns of parasite transmission across natural and human-altered landscapes.We advocate future work promoting the use of this approach as a support tool for decision-making that facilitates th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spatially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human echinococcoses in disease-endemic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epidemiology helminth infection Human echinococcosis Echinococcus spp Environmental chang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mote sensing GEOSTATISTICS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1998~2003年蠕虫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冯月菊 王鸣 +4 位作者 刘小宁 任文锋 郭荣同 高雨藩 潘志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用透明玻璃胶纸粘贴法检查市区、农村部分幼儿蛲虫。结果共粪检28376人,感染4315人,感染率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6.59%,钩虫感染率4.08%,蛔虫感染率4.78%,鞭虫感染率1.54%。县级市及近郊区感染率较市区高,分别为22.77%和9.92%。职业中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19.68%;环卫工人和饮食服务业次之,感染率分别为8.11%、7.37%。在检查13947人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22%和17.95%,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幼儿蛲虫检查998人,感染79人,感染率7.92%。结论华支睾吸虫及农村的土源性线虫仍是今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蠕虫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感染率 分析
下载PDF
Schistosoma mansoni proteins attenuat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turbances during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mice 被引量:11
5
作者 Nathalie E Ruyssers Benedicte Y De Winter +7 位作者 Joris G De Man Natacha D Ruyssers Ann J Van Gils Alex Loukas Mark S Pearson Joel V Weinstock Paul A Pelckmans Tom G Moree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histosoma mansoni(S.mansoni) soluble worm proteins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turbances during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mice. METHODS:Colitis was induced by intrarect... AIM: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histosoma mansoni(S.mansoni) soluble worm proteins on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turbances during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mice. METHODS:Colitis was induced by intrarectal injection of trinitrobenzene sulphate(TNBS) and 6 h later,mice were treated ip with S.mansoni proteins.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5 d after TNBS injection.Inflammationwas quantified using validated inflammation parameters. Gastric emptying and geometric center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in vivo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Peristaltic activity of distal colonic segments was studied in vitro using a modified Trendelenburg set-up.Cytokine profiles of T-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the colon were determined by 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Intracolonic injection of TNBS caused severe colitis.Treatment with S.mansoni proteins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colonic inflammation after 5 d.TNBS did not affect gastric emptying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geometric center and impaired colonic peristaltic activity 5 d after the induction of colitis.Treatment with S.mansoni proteins ameliorated these in vivo and in vitro motility disturbances.In addition,TNBS injection caused a downregulation of effector T cell cytokines after 5 d,whereas a S.mansoni protein effect was no longer observed at this time point. CONCLUSION:Treatment with S.mansoni proteins attenuat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ameliorated motility disturbances during murine experimental co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tosoma mansoni helminth proteins COLITIS PERISTALSIS Crohn’s diseas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Trinitrobenzene sulphate
下载PDF
广谱抗肠道寄生虫药硝唑尼特(nitazoxanide)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沈一平 管晓虹 冯振卿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硝唑尼特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肠道寄生虫药。它是自苯丙咪唑类药问世30多年来值得注意的一个新发展。它的广谱活性对许多种类的原虫,特别如肠道孢子形成类原虫,以及许多常见的蠕虫,包括绦虫、线虫和吸虫均有特效。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硝唑尼特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肠道寄生虫药。它是自苯丙咪唑类药问世30多年来值得注意的一个新发展。它的广谱活性对许多种类的原虫,特别如肠道孢子形成类原虫,以及许多常见的蠕虫,包括绦虫、线虫和吸虫均有特效。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将有利于使该药更有效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唑尼特 广谱抗肠道寄生虫药 原虫 蠕虫 绦虫 吸虫 线虫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鱼艳荣 齐永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Toll样受体作为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寄生蠕虫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蠕虫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Toll样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从而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机体的免疫... Toll样受体作为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寄生蠕虫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蠕虫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Toll样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从而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机体的免疫微环境。本文综述了Toll样受体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蠕虫感染中对免疫应答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寄生虫 蠕虫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旋毛虫肌蚴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庆仁 周金春 +3 位作者 曾宪芳 彭先楚 张顺科 易新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应用ELIB技术观察旋毛虫肌蚴抗原(TsMLSA)与6种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TsMLSA中31~100KDa内的蛋白大部分可被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仅识别其中的44/45,51... 应用ELIB技术观察旋毛虫肌蚴抗原(TsMLSA)与6种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TsMLSA中31~100KDa内的蛋白大部分可被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仅识别其中的44/45,51/53,62/64及100KDa蛋白;小于60KDa者可与丝虫病、钩虫病、肺吸虫、蛔虫病和肝吸虫病人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以前三者为最明显;45KDa蛋白可被部分正常人血清识别。提示,旋毛虫肌蚴抗原与多种寄生虫有共享成分,但与血吸虫的交叉可依据4组区带用以鉴别诊断此二种寄生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病 旋毛虫病 抗原 交叉反应
下载PDF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被引量:11
9
作者 常正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76-81,共6页
本文介绍蠕虫、原虫、昆虫等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规范方法。分别介绍从现场或患者体内外采集标本的具体方法,以保证原始标本的完整性;不同发育期和不同寄生部位的蠕虫、原虫、昆虫标本处理与保存的方法。
关键词 寄生虫 标本 采集 保存 蠕虫 原虫 昆虫
下载PDF
湖北省鼠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梓林 周慧 +5 位作者 朱红刚 武海燕 黄仲祥 方正明 吴炽煦 骆刚强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报道1987~1991年,于湖北省进行了鼠类蠕虫的调查研究,检查了3868只鼠的器官、组织,查明本地野鼠有24种蠕虫,包括11种吸虫,9种线虫,4种绦虫。蠕虫的感染率高达91.11%。其中感染1种蠕虫者占总鼠数的41.4%,感染2、3、4和5种虫者分别... 本文报道1987~1991年,于湖北省进行了鼠类蠕虫的调查研究,检查了3868只鼠的器官、组织,查明本地野鼠有24种蠕虫,包括11种吸虫,9种线虫,4种绦虫。蠕虫的感染率高达91.11%。其中感染1种蠕虫者占总鼠数的41.4%,感染2、3、4和5种虫者分别为23.6%、18.2%、7.1%和0.81%。结果显示,鼠类蠕虫的感染率是相当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调查
下载PDF
鲻鱼(Mugil cephalus)寄生蠕虫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金英 吕军仪 +2 位作者 曾华 杨大伟 陈志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从 1 0 1 7尾鲻鱼 ( 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 9种 ,均为常见种类 ,即复殖吸虫 ( Digeneans) 8种 ,棘头虫( Acanthodephala) 1种 ,总感染率为 2 4 .0 % ,平均感染强度 8.73 ,种群平均密度 2 .1 0 ,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 ( Sacco... 从 1 0 1 7尾鲻鱼 ( 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 9种 ,均为常见种类 ,即复殖吸虫 ( Digeneans) 8种 ,棘头虫( Acanthodephala) 1种 ,总感染率为 2 4 .0 % ,平均感染强度 8.73 ,种群平均密度 2 .1 0 ,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 ( Saccocoe-lioideshuidongensis)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最大。鲻鱼寄生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 2 .0 1 93 ,群落均匀度指标为0 .63 70。鲻鱼感染寄生蠕虫种数在 1~ 3种之间 ,优势种 1种 ,为惠东拟囊腔吸虫 ;次优势种 3种 ,分别为鲻长尾吸虫 ( E-longinus mugilus)、单睾椭囊吸虫 ( 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 ( Neoechinorhynchustylosuri) ;非优势种 5种 ,分别为楔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elongatus)、双睾原单脏吸虫 ( Pro-haplosplanchusdiorchis)、粤东纵睾吸虫 ( Tandemorchisyuedongensis)和浦里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purii)。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和组分群落在一年四季中均由 9种蠕虫组成 ,其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变化各有所不同 ,即从夏季开始 ,鲻鱼寄生蠕虫总感染率和各组分群落的平均密度则逐渐增高 ,冬季达到一个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的平均密度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寄生蠕虫 群落生态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马口鱼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被引量:9
12
作者 习丙文 王桂堂 +4 位作者 吴山功 高典 邹红 姚卫建 聂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从2004年8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调查的847尾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肠道内共检得寄生蠕虫14种,其中线虫7种,复殖吸虫4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以广谱性寄生虫为主。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头槽... 从2004年8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调查的847尾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肠道内共检得寄生蠕虫14种,其中线虫7种,复殖吸虫4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以广谱性寄生虫为主。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卡斯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ascadilla)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为群落的核心种。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蠕虫群落随着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群落核心种的感染强度与马口鱼体长呈显著性相关。种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结构呈非随机组合,种间感染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群落种间关系受到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以及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群落种群间在宿主较大个体或夏秋季节中更容易形成显著的种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蠕虫 群落 种间关系
下载PDF
野栖树鼩的蠕虫感染 被引量:8
13
作者 申丽洁 李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了解野栖树鼩体内常见的寄生蠕虫种类,为实验研究、驯化和人工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捕捉树鼩,解剖、检查有无蠕虫感染。结果捕获135只树,7只树感染肝毛细线虫、旋毛虫或膜壳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48%、1.48%和2.22%。结论... 目的了解野栖树鼩体内常见的寄生蠕虫种类,为实验研究、驯化和人工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捕捉树鼩,解剖、检查有无蠕虫感染。结果捕获135只树,7只树感染肝毛细线虫、旋毛虫或膜壳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48%、1.48%和2.22%。结论野栖树鼩存在多种蠕虫感染,在实验研究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蠕虫 感染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蠕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云飞 杨文涛 +1 位作者 王春凤 杨桂连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有别于Th1和Th2细胞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蠕虫感染能诱导Tregs产生,Tregs通过抑制局部效应性T细胞的功能,降低蠕虫...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类有别于Th1和Th2细胞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蠕虫感染能诱导Tregs产生,Tregs通过抑制局部效应性T细胞的功能,降低蠕虫感染对宿主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蠕虫 感染 免疫调节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a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Reed Bed Filter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totype Installed at Gaston Berger University, Saint-Louis, Senegal
15
作者 Abdou Khafor Ndiaye Falilou Coundoul +2 位作者 Abdoulaye Deme Antonina Torrens Armengol Abdoulaye Senghor 《Natural Resources》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In Saint-Louis, Senegal,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FHa and FHb) 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Analyzing various treatment stages, the system showed... In Saint-Louis, Senegal, a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FHa and FHb) ha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Analyzing various treatment stages, the system showed only a slight temperature variation, from an influent average of 26.3°C to an effluent of 24.7°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creased from 1331 mS/cm to 974.5 mS/cm post-primary treatment, with suspended solids (SS) dramatically reduced from 718.9 mg/L to 5.7 mg/L in the final effluent.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5)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saw a notable decrease, from initial levels of 655.6 mg/L and 1240 mg/L to 2.3 mg/L and 71.3 mg/L, respectively. Nitrogenous compounds (N-TN) and phosphates ()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dicating the system’s nutrient removal capacity.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a reduction in fecal coliforms from 7.5 Ulog/100ml to 1.8 Ulog/100ml and a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helminth eggs. The presence of Phragmites and Typha was instrumental in enhancing these reductions. The system’s compliance with the Senegalese standards for disposal into natural environments, WHO recommendations for unrestricted water reuse in irrigation, and the European legislation for water reuse was established. The effluent quality met the stringent criteria for various classes of agricultural reuse, illustrating the system’s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This wetland model presents a robust solution for water-stressed regions, ensu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le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needs. The study calls for ongoing research to further refine the system for optimal, reliab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water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s Horizontal Flow Reed Beds Wastewater Treatment Phragmites and Typha Plants Physicochemical Pollutant Removal Microbiological Indicators Fecal Coliforms and helminth Eggs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Senegal Water Reuse Standards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Reuse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Sanitation Systems
下载PDF
可可西里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冬季蠕虫卵粪检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伊凡 苏建平 +1 位作者 张同作 连新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1-614,共4页
2004年12月25日~2005年1月5日,在可可西里地区收集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新鲜粪便各36、16、13和20份带回实验室,利用漂浮法、沉淀法对其在冬季的寄生蠕虫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藏羚羊、藏原羚粪便中均存在有细颈属线虫、... 2004年12月25日~2005年1月5日,在可可西里地区收集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新鲜粪便各36、16、13和20份带回实验室,利用漂浮法、沉淀法对其在冬季的寄生蠕虫卵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藏羚羊、藏原羚粪便中均存在有细颈属线虫、马歇尔属线虫和莫尼茨属绦虫虫卵,藏羚羊的感染率在19.4%~94.4%之间,感染强度EPG分别为5.58、5.11和2.86;藏原羚感染率为15%~65%,感染强度EPG各自为11.1、2.45和12.65。野牦牛粪样有古柏属和毛圆属线虫卵,感染率在75%~87.5%之间,感染强度EPG为9.06和5.93;藏野驴粪样有裸头属绦虫卵和园形科线虫卵,感染率在31%~100%之间,感染强度EPG分别为3.77和104。粪检表明:冬季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和藏原羚的蠕虫感染率高、感染种类少和感染强度低,动物处于带虫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藏野驴 野牦牛 藏原羚 寄生虫蠕虫卵计数
下载PDF
2015年河南省淮阳丘陵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雅兰 朱岩昆 +4 位作者 陈伟奇 邓艳 蔺西萌 李蓬 张红卫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7-611,66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淮阳丘陵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及河南省的调查方案,在生态区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和地理条件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对调查点常驻居民采用改良加藤法和碘液涂片法分别检... 目的了解河南省淮阳丘陵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及河南省的调查方案,在生态区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和地理条件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对调查点常驻居民采用改良加藤法和碘液涂片法分别检查肠道蠕虫和原虫感染情况,3~6岁儿童用肛拭法检测蛲虫感染。结果河南省淮阳丘陵生态区抽中9个县,26个调查点,共调查6 710人,其中528名3~6岁儿童接受了蛲虫肛拭检查。共查出肠道寄生虫11种,总感染率1.65%,其中蠕虫5种,感染率1.07%;原虫6种,感染率0.61%;儿童肛拭阳性率3.79%。混合感染占0.10%,均为2虫种混合感染。主要肠道寄生虫为蛔虫0.31%、人芽囊原虫0.28%和钩虫0.27%。儿童肛拭蛲虫感染率3.79%。原虫在各年龄组均有感染,9岁及以下人群发现的寄生虫感染种类最多,以蛲虫为主。经驱虫人群肠道寄生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较未驱虫人群低。结论河南省淮阳丘陵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和学生的寄生虫病防治与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蠕虫 原虫 混合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
原文传递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艳 王用斌 +7 位作者 孔祥礼 张本光 卜秀芹 张佃波 缪峰 赵长磊 陈锡欣 刘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3-205,208,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疟原虫、蠕虫检测能力及寄生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赛,竞赛内容包括疟原虫厚薄血膜制作染色与疟原虫镜检读片、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与常见蠕虫卵镜检、寄生虫理论知识... 目的了解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疟原虫、蠕虫检测能力及寄生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赛,竞赛内容包括疟原虫厚薄血膜制作染色与疟原虫镜检读片、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与常见蠕虫卵镜检、寄生虫理论知识。结果全省17个市共51名选手参赛。血片制作平均分为14.8±3.3分,及格率为82.4%;疟原虫镜检读片平均分为19.2±9.3分,及格率为29.4%;加藤片制作平均分为9.3±0.7分,及格率为100%;蠕虫卵镜检平均分为28.0±2.6分,及格率为100%;寄生虫理论知识平均分为76.3±11.9分,及格率为88.2%。男女性、初中级职称血片制作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县市级单位、经济好差地区选手寄生虫理论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蠕虫检测能力和寄生虫理论知识掌握较好而疟原虫检测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疟原虫 蠕虫 技术竞赛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典 王桂堂 +3 位作者 吴山功 邹红 习丙文 李文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2-488,共7页
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区206尾鲤(Cyprinus carpio)肠道中检获蠕虫11种,其中复殖吸虫3种,线虫5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总体感染率为45.63%,平均感染丰度为4.23±12.65,平均感染强度为9.29±17.48,其中饭岛盾腹吸... 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区206尾鲤(Cyprinus carpio)肠道中检获蠕虫11种,其中复殖吸虫3种,线虫5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总体感染率为45.63%,平均感染丰度为4.23±12.65,平均感染强度为9.29±17.48,其中饭岛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ijimai)的总感染率(25.24%)和平均感染丰度(1.76±6.46)最大,瓣睾鲫吸虫(Carassatrema lamellorchis)的感染强度(25.00±46.68)最大。除部分平均感染丰度较低的线虫如鲤带巾线虫(Cucullanus cyprini)外,其他蠕虫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63,均匀度指数为0.60,对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各季节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波动较大,并无明显变化规律。每尾鲤感染蠕虫种数多在1—4种之间,所有感染的11种蠕虫中优势种为饭岛盾腹吸虫;次优势种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瓣睾棘吸虫和鲤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cyprini);非优势种为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鲤带巾线虫、鲤杆咽吸虫(Rhabdochona cyprini)、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在种间协调关系方面,鲤杆咽线虫和瓣睾鲫吸虫、鲤长棘吻虫和饭岛盾腹吸虫、对盲囊线虫和木村小棘吻虫、鲤长棘吻虫和木村小棘吻虫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关联。对优势种和次优势种蠕虫中种群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鲤寄生蠕虫各组分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秋、冬季节的感染水平普遍比较高,而到春夏则急剧下降,但中华许氏绦虫无显著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群落 季节动态
下载PDF
2015年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瑞敏 李素华 +9 位作者 张雅兰 邓艳 陈伟奇 杨成运 刘颖 钱丹 赵玉玲 蔺西萌 张红卫 许汴利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抽样,选取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8个县(市)的26个调查点进行土源性线虫... 目的了解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抽样,选取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8个县(市)的26个调查点进行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肠道原虫感染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肠道蠕虫卵,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6岁儿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分析不同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检查6706人,检出8种寄生虫,其中蠕虫3种、原虫5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9%,蠕虫和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92%和0.49%,3~6岁儿童肛拭蛲虫感染率为3.93%。查出的3种蠕虫分别为蛔虫、蛲虫和枝双腔吸虫,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为2.68%(χ^2=306.362,P<0.05);5种原虫分别为哈门氏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人芽囊原虫,其中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0.24%(χ^2=23.842,P<0.05)。8个县(市)中蠕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汝阳县(13.47%),主要为蛲虫感染;原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新安县(1.55%),主要为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各县(市)蠕虫(χ^2=357.525,P<0.05)和原虫感染率(χ^2=38.79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蠕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05),但男性肠道原虫感染率高于女性(χ^2=12.946,P<0.05)。0~9岁年龄组人群蠕虫感染率最高(6.60%),以蛲虫感染为主(χ^2=62.600,P<0.05)。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05)。蠕虫在学龄前儿童中感染率最高(8.43%),主要为蛲虫感染;蛔虫感染主要发生于农民,感染率为0.31%;不同职业人群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33,P<0.05)。文盲人群肠道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病 蠕虫 原虫 流行病学调查 秦巴山地生态区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