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CyclinD1、MI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曹世堂 易小兵 +1 位作者 王玉华 杨立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经胃镜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胃癌标本60例,根据是否发生Hp感染分...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经胃镜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胃癌标本60例,根据是否发生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各30例,另以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为正常黏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p27、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组p27阳性率低于Hp阴性组和正常黏膜组,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和正常黏膜组(P<0.05),Hp阴性组与正常黏膜组上述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CyclinD1、MIF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患者Hp感染与p2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CyclinD1、MI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p27与CyclinD1、MIF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中p27、CyclinD1、MIF蛋白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p27、CyclinD1、MIF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癌癌组织 P27 CYCLIND1 MIF 相关性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三联5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丽安 李点玲 张桂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89-3791,共3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5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三联治疗5d及奥美拉唑三联7d,随后两组停用抗生素,单用抗酸剂3周,于治疗后35 ̄42d复查胃镜HP尿素酶法及14C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5日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三联治疗5d及奥美拉唑三联7d,随后两组停用抗生素,单用抗酸剂3周,于治疗后35 ̄42d复查胃镜HP尿素酶法及14C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分别为87.10%、80.00%,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00%,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70.97%、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的比较分别为(1.3±0.8)d,(2.1±0.9)d,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5日疗法的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奥美拉唑三联7日疗法差异无显著性。雷贝拉唑对疼痛的缓解明显快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组成的三联5日疗法是一种短程、安全、有效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的根除HP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雷贝拉唑三联5日疗法治疗成本优于奥美拉唑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5日疗法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糖对结直肠腺瘤行内镜下切除术患者腺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江国 汪之沫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Hp感染和高血糖在结直肠腺瘤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2004年6月~2016年6月在蛇口人民医院及南山人民医院首次结肠镜检查中切除结直肠腺瘤的患者,然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直至结直肠腺瘤复发或随访的最后期限。结果 Hp阳性... 目的探讨Hp感染和高血糖在结直肠腺瘤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2004年6月~2016年6月在蛇口人民医院及南山人民医院首次结肠镜检查中切除结直肠腺瘤的患者,然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直至结直肠腺瘤复发或随访的最后期限。结果 Hp阳性的患者其结直肠腺瘤复发率为74/99(74.7%),Hp阴性的患者其结直肠腺瘤的复发率为38/143(24.6%),有明显差异(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OR(95%CI)4.18(2.44~7.15)]、Hb A1c≥6.5%[OR(95%CI)1.92(1.04~3.55)]、BMI≥25 kg/m2[OR(95%CI)7.63(3.14~18.53)]、饮酒[OR(95%CI)3.73(2.17~6.42)]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Hp感染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性进行性增加。结论 Hp感染与高血糖在结直肠腺瘤复发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高血糖 结直肠腺瘤 复发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芹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9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及胃癌前病变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该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40例患者做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按其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按照Forres...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及胃癌前病变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该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40例患者做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按其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按照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分为:Ⅰ_a组49例,Ⅰ_b组54例,Ⅱ_a组45例,Ⅱ_b组43例,Ⅲ组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进行活检,然后将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和Hp的感染情况以及癌前病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按照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_a组阳性例数有45例,Ⅰ_b组阳性例数有42例,Ⅱ_a组阳性例数有31例,Ⅱ_b组阳性例数有24例,Ⅲ组阳性例数有21例,由此可见,上消化道出血情况与Hp检出率呈正相关性,即出血越严重,检出率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4 1、2.365 1、2.156 9、2.064 8、2.013 5,P<0.05);上消化道出血情况也和胃黏膜癌前病变情况成正相关性,出血情况越严重,越容易发生病变,Ⅰ_a组,Ⅰ_b组,Ⅱ_a组,Ⅱ_b组,Ⅲ组的患者中的病变情况越来越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2 1、5.369 4、3.549 7,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和HP的检出率以及病变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癌 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经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君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6期92-93,96,共3页
目的了解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法将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三联疗法治疗,比对2... 目的了解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法将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三联疗法治疗,比对2组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7.50%,较40例对照组的77.50%更高,(χ2=7.314;P=0.023);对照组8例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仅2例发生(χ2=4.114;P=0.043);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00%,与对照组的7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04)。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例选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黄连素 三联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军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方法借助于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2017年1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纳入标准选择适宜的研究资料,之后通过Jadad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方法借助于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2017年1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纳入标准选择适宜的研究资料,之后通过Jadad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价,之后采用协作网当中的Rev 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纳入的17项随机对照实验,1 800例患者,按照意向分析,铋剂四联疗法的根治率为87.59%,序贯疗法的根治率为87.93%,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序贯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铋剂四联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7%,序贯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5)。结论按照研究文献可以证明铋剂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不良反应和有效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剂四联疗法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