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任建丽 刘建 《医学综述》 2013年第7期1253-1255,共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除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外,Hp还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如儿童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血液流变学变化、骨质疏松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癌、胆结石、口腔疾... 幽门螺杆菌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除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外,Hp还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如儿童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血液流变学变化、骨质疏松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癌、胆结石、口腔疾病、妇产科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该文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其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相关性疾病 感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三联根除疗法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蓉 周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981-298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耐药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史、疾病类型及组织学改变等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十二指肠溃疡(DU)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所有患者接受7 d的H.pylori根除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耐药性、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史、疾病类型及组织学改变等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十二指肠溃疡(DU)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所有患者接受7 d的H.pylori根除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H.pylori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和二倍平皿稀释法。结果 78例患者均分离出78株革兰阴性弯曲海鸥状弧形杆菌,其中14.1%对克拉霉素原发性耐药,69.2%对甲硝唑耐药,1.3%对阿莫西林耐药。Login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克拉霉素耐药的OR值分别为5.649[95%CI(1.3,24.6)]和8.520[95%CI(1.62,44.7)],与H.pylori根除呈正相关(P<0.05);DU的OR=0.119[95%CI(0.018,0.072)],与H.pylori根除呈负相关(P<0.05)。结论克拉霉素耐药、DU、患者的性别是影响H.pylori根除的相关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十二指肠溃疡 抗药性 细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丹 韩盛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对胃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的10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及14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行Hp检测,比较两组患者Hp检出阳性率。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组Hp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对胃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的10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及14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行Hp检测,比较两组患者Hp检出阳性率。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22.1%,慢性胃炎组Hp阳性率为4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反流的胆汁可能有抑制和杀灭H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下载PDF
不同种质子泵抑制剂组成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晓烽 周建波 +3 位作者 潘小红 施建英 邵彩儿 周哲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05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在相同条件下的抗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24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慢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分别以奥美拉唑(O)、兰索拉唑(L...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在相同条件下的抗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24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慢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分别以奥美拉唑(O)、兰索拉唑(L)、潘妥拉唑(P)、雷贝拉唑(R)4种PPI制剂与阿莫西林(A)和克拉霉素(C)组成三联疗法进行抗HP治疗,疗程7d。慢性胃炎病人停药至少4周后复查;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结束溃疡治疗至少4周后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取胃黏膜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查(改良美式试验),和13C-尿素呼气检查(13C-UBT)。三项均为阴性者为HP根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同时评判溃疡愈合情况。结果4组抗HP治疗结果以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发现R组与P组间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含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HP根除率较高;兰索拉唑抑酸起效较快,更适合作为短程方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新建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4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65)、B(n=62)、C(n=73)三组,B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治疗方案,C组患... 目的:观察并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65)、B(n=62)、C(n=73)三组,B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治疗方案,C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治疗方案,A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片+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方案,以上3组均7d为一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C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腹肿胀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其余症状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A组疗效构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B、C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较之三联疗法或单纯口服克拉霉素疗效更为显著,具备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储波 蒋丽蓉 +2 位作者 周莎 徐亚珍 殷敏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已被确立为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危险因素。Hp的致病性与毒力有关,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VcaA)是H...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已被确立为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危险因素。Hp的致病性与毒力有关,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毒素(VcaA)是Hp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该研究通过了解Hp菌株类型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探讨Hp感染的分型诊断是否有助于判断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1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Hp的血清学分型,并行胃镜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取胃窦黏膜经Harris配方苏木精染色观察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亚甲基蓝染色观察Hp感染情况。结果115例患儿中检出HpⅠ型菌株84例(73.0%),中间型菌株21例(18.3%),Ⅱ型菌株10例(8.7%);Ⅰ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分别为83例、1例;中间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中度炎症21例;Ⅱ型菌株引起胃窦黏膜轻度炎症2例,中度炎症8例,经统计学处理,各型菌株在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χ2=15.444,P<0.01),Ⅰ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重,Ⅱ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轻;而在活动性、萎缩的发生率上,各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上,各型差异有显著性(χ2=10.171,P<0.01)。各型菌株引起胃镜下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儿童Hp感染以Ⅰ型菌株最为多见。各型菌株100%存在胃窦黏膜组织学改变。Ⅰ型菌株感染所致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最重,且引起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最高。Hp感染的分型诊断无助于对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的判断,但有助于对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病情的判断,Ⅰ型菌株感染者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对于Hp感染的儿童无论其血清分型如何,均应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十二指肠疾病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空泡毒素蛋白 儿童
下载PDF
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 夏冰 +2 位作者 杨艺 李瑾 夏华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探讨宿主遗传因素对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探讨宿主遗传因素对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RFLP方法,检测21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包括73例慢性胃炎、78例十二指肠溃疡及59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264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 308、LT-α Nco Ⅰ、AspH Ⅰ双等位基因型分布.Hp感染检测血清Hp Ab-IgG.结果: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Hp阳性率9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1%(P<0.000 1,Odds ratio=5.793,95%CI:3.431~9.780).LT-α Nco Ⅰ A/G基因型在Hp阳性非贲门胃癌患者(64.0%)高于Hp阳性的正常对照组(4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9 7,OR=2.026,95%CI:1.080~3.803),该基因型与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无相关性.TNF-α 308、LT-α AspH Ⅰ与Hp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疾病亦无相关性.结论:LT-α Nco Ⅰ A/G基因型与中国湖北汉族人群非贲门胃癌Hp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肿瘤坏死因子 淋巴毒素 胃癌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琦 董志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的临床特点?椒ā⊙≡褚蚺谎蚝诒?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216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岀...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的临床特点?椒ā⊙≡褚蚺谎蚝诒?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216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岀血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岀血前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病史、HP感染及内镜特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多见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病史,以粘膜糜烂及胃溃疡居多,HP感染增加了NSAIDs相关性胃黏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上消化道岀血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华 樊寿根 许惠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2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检测法测定冠心病组(138例)和非冠心病组(95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确诊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C3、C4及用血液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 目的探讨慢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检测法测定冠心病组(138例)和非冠心病组(95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确诊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C3、C4及用血液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44.2%和28.4%,P<0.05);②冠心病组中慢性HP感染者CRP、FIB、C3分别明显高于非HP感染者(P<0.001、P<0.001、P<0.01);③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家族史无关。结论慢性HP感染与冠心病相关;HP感染可能通过促进CRP、C3、FIB水平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感染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膜性肾病患者HP感染情况及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文龙 李云生 +6 位作者 程勇军 柯颖杰 郝世军 戴再友 吴光华 王卫军 吴忠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调查膜性肾病(MN)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选取我院M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方法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比较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1)82... 目的:调查膜性肾病(MN)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选取我院M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方法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比较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中医证候的差异。结果:(1)82例MN患者中61例存在HP感染,感染率为74.39%。(2)两组本虚证中的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及阴阳两虚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感染组湿热证比例(52.46%)显著高于非HP感染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组瘀血证比例(18.03%)显著低于非HP感染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患者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无论是否伴有HP感染,MN的中医证候仍以本虚证为主,但伴有HP感染者的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不伴HP感染者标实证以瘀血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中医证候
下载PDF
法莫替丁、铋剂加两种抗生素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静 刘江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法莫替丁20 mg、胶体果胶铋2粒、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法莫替丁20 mg、胶体果胶铋2粒、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为2周。对照组46例,服用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和HP检测。4周后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病变形态改变,HP检测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胶体金法)阳性定为HP感染,阴性定为HP根除。结果4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91.5%),高于对照组(89.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目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两种抗生素疗效相当,但价格较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果胶铋 幽门螺旋杆菌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晓艳 张育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6期1233-1235,共3页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其确切的致癌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引起胃黏膜急、慢性炎性反应,细胞增生与凋亡平衡失调,胃癌相关基因变异,氧化性损伤...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其确切的致癌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引起胃黏膜急、慢性炎性反应,细胞增生与凋亡平衡失调,胃癌相关基因变异,氧化性损伤,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增加,人端粒酶RNA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增加,环氧合酶表达增加,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对CD44v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茂修 刘洋 +2 位作者 孙善会 汪运山 贾继辉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评估螺杆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球形体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对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及其球形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共生培养,免疫组化、RT-PCR检测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螺杆状Hp及其球形体感染人胃黏膜... 目的评估螺杆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球形体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对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及其球形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共生培养,免疫组化、RT-PCR检测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螺杆状Hp及其球形体感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诱导CD44v6的表达与上调,且螺杆状Hp与球形体诱导CD44v6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杆状Hp及其球形体感染导致胃黏膜CD44v6表达增加,提示CD44v6在Hp相关性胃炎、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Hp球形体在Hp治疗复发的流行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球形体 CD44V6 胃癌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类抗体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明刚 晏军 +1 位作者 李咏冰 阮艳秋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50例肺癌与50例非肿瘤病人分组对照研究模式,用ELSI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类抗体(Hp-IgG)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IgG类抗体(Hp-CagA-IgG)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IgG...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50例肺癌与50例非肿瘤病人分组对照研究模式,用ELSI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类抗体(Hp-IgG)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IgG类抗体(Hp-CagA-IgG)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IgG类抗体,肺癌组阳性46例(92.0%),对照组阳性22例(44.0%),P<0.01;肺癌组HP-IgG含量250.72±193.02,对照组HP-IgG含量70.10±21.62,P<0.01。幽门螺杆菌Hp-CagA-IgG,肺癌组阳性44例(88.0%),对照组阳性10例(20.0%),P<0.01。肺癌病人中,Hp-IgG含量,鳞癌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P<0.05;但Hp-IgG及Hp-CagA-IgG阳性率,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并且在不同病理类型中感染程度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幽门螺杆菌 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秀杰(综述) 闻平(审校)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中cagA、vacA、ure、fla等重要毒力基因及其编码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细胞空泡毒素、尿素酶和鞭毛蛋白相关进展.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 cag-PAI VACA URE fla
下载PDF
胆汁反流与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展 周会新 +2 位作者 王双喜 张明亮 卿海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与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0位门诊胃镜检查患者,分别检测胆汁反流、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在胆汁反流阳性61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患者4例,Hp感染阳性患者8例,在胆汁反流阴性239例...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与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0位门诊胃镜检查患者,分别检测胆汁反流、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在胆汁反流阳性61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患者4例,Hp感染阳性患者8例,在胆汁反流阴性239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患者43例,Hp感染阳性患者83例。胆汁反流阳性患者Hp感染和消化性溃疡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结论胆汁反流可能抑制了Hp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康复新治疗溃疡病269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亚利 李建萍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7期1862-1863,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269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0例,康复新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129例,铋剂联合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1周。结果:治疗组溃疡痊愈率92.1%(... 目的:探讨康复新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269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0例,康复新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129例,铋剂联合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1周。结果:治疗组溃疡痊愈率92.1%(129/140),1年内复发率5.4%(7/129);对照组溃疡痊愈率80.6%(104/129),1年内复发率22.1%(23/1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Hp根除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康复新 奥美拉唑
下载PDF
胃肠B细胞淋巴瘤中幽门螺杆菌的基因表型
18
作者 尹洪芳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B细胞淋巴瘤中幽门螺杆菌(Hp)毒力决定簇vac A(s1、s2、m2)、cag A及ice A 1的表达以及各致病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PCR方法分析49例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胃肠B细胞淋巴瘤标本。结果:49例胃肠B细胞淋...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B细胞淋巴瘤中幽门螺杆菌(Hp)毒力决定簇vac A(s1、s2、m2)、cag A及ice A 1的表达以及各致病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PCR方法分析49例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胃肠B细胞淋巴瘤标本。结果:49例胃肠B细胞淋巴瘤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14例(胃8例,肠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5例(胃21例,肠14例)。在MALT-L中Hp毒力决定簇vac A s1,vac A s2,vac A m2,ice A 1及cag A的表达分别为50.0%,42.9%,50.0%,14.3%和85.7%;在DLBCL中,分别为57.1%,40.0%, 25.7%,5.7%和91.4%。结论:含cag A基因的高毒力Hp菌株在胃肠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而 Hp的vac A m2基因似乎与MALT-L关系更为密切。临床分期与各毒力基因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螺杆菌 幽门 基因型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三联治疗临床研究
19
作者 金宗平 刘玉华 +1 位作者 范慕蕾 孙素婉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分别用以雷尼替丁和胶体枸橼酸铋为主,另外加两种抗生素的2组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根除HP感染与胃炎好转的关系。方法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55例,随机分为A、B2... 目的分别用以雷尼替丁和胶体枸橼酸铋为主,另外加两种抗生素的2组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根除HP感染与胃炎好转的关系。方法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55例,随机分为A、B2组,接受三联治疗。A组用胶体枸橼酸铋6~8mg/(kg·d),每日2次;阿莫西林30mg/(kg·d),每日3次;克拉霉素10~15mg/(kg·d),每日2次。B组用雷尼替丁3~5mg/(kg·d),每日睡前服1次;阿莫西林30mg/(kg·d),每日3次;克拉霉素10~15mg/(kg·d),每日2次。2组均治疗2周停药,停药满4周以上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抗HPIgG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后HP根除率A组为63.3%,B组为88%(χ2=4.373,P<0.05)。两组患儿腹痛症状缓解时间A组为(5.1±3.0)d,B组为(4.3±3.5)d(P>0.05)。两组副反应均较轻,如腹泻、腹胀、恶心、纳差等胃肠症状,个别患者出现皮疹,均无肝肾、造血系统副作用,且于停药后均很快缓解,未影响治疗。2组血清抗HPIgG抗体阴转情况:A组1个月为56.7%,3个月73.3%,6个月90.0%,12个月96.7%;B组1个月为88%,3个月96.0%,6个月100.0%。结论儿童HP相关性胃炎经根除HP的治疗,可使胃炎好转。以雷尼替丁为主的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组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儿童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副反应小和HP根除率高等优点。血清抗HPIgG抗体检测可以作为监测HP根除效果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儿童 胃十二指肠疾病
原文传递
胃溃疡炎症机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谭琥 蔡光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淋巴瘤,也是胃癌的高危因子。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炎症反应是Hp致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后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作为第二信使始终参与这一过程。
关键词 胃溃疡 炎症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药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