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胃升降理论拓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原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31-432,共2页
目的从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探求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新思路,拓展根治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新途径.方法气机升降,脾胃为枢.人之脾胃居于中焦,主升清降浊.中焦健旺,则水谷清气上升于肺而灌溉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膀胱,... 目的从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探求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新思路,拓展根治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新途径.方法气机升降,脾胃为枢.人之脾胃居于中焦,主升清降浊.中焦健旺,则水谷清气上升于肺而灌溉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膀胱,从便溲而消.且肝气的升发,肺气的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也无不配合脾胃完成其升降运动,故脾胃是人体升降运动之中轴.胃失和降,Hp滋生之源.Hp的滋生繁殖必有与其相适应的环境STEE(1975)报道正常人体胃中发现Hp,说明正常人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环境存在根本差异.结合临床,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气机上逆,胃失和降.正常人胃液的pH值为0.9~1.5,十二指肠液pH值为7.6.升降窒阻,十二肠液反流入胃,胃窦部pH值首先随之升高.反馈地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大量促胃液素,胃泌酸量随之增加,久之,形成胃内高酸反馈链.加之胃肠的逆向蠕动,导致腐熟之水谷在胃内滞留,胃纳传送失其常度,时日持久,胃粘液的组织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内镜下所见的“肠上皮化生”,故胃液的生化改变和胃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为Hp的滋生繁殖提供了特定环境.枯枝遗根,复发之因.临床上用奥美拉唑和羟氨苄青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治疗 胃溃疡/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 螺杆菌感染/治疗 慢性病 脾胃升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