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硝基金刚烷生成热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飞 许晓娟 +1 位作者 肖鹤鸣 张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39-1943,共5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 6 3 1G 水平下 ,通过不破裂金刚烷分子骨架 (即选择金刚烷作为参考物 )的等键反应设计 ,比较精确地计算了系列多硝基金刚烷的生成热 .经验性基团加和法和半经验MO法 (AM1,PM3 ,MNDO ,MINDO/ 3 )均不适用于... 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 6 3 1G 水平下 ,通过不破裂金刚烷分子骨架 (即选择金刚烷作为参考物 )的等键反应设计 ,比较精确地计算了系列多硝基金刚烷的生成热 .经验性基团加和法和半经验MO法 (AM1,PM3 ,MNDO ,MINDO/ 3 )均不适用于标题物生成热的估算 .4种半经验MO方法中 ,以PM3计算结果略好些 .探讨了生成热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发现桥头C上硝基使生成热减小 ,而偕二硝基使生成热增大 .运用生成热、前沿轨道能级差和C—NO2 键级等计算结果 ,阐明了标题物的相对稳定性 ,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材料 (HE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硝基金刚烷 生成热 稳定性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等键反应 键级 分子结构
下载PDF
N_6H_6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毛双 蒲雪梅 +2 位作者 李来才 舒远杰 田安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429-143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15种分子式为N6H6的氮氢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且应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eBondOrbital,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InMolecules,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15种分子式为N6H6的氮氢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且应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eBondOrbital,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InMolecules,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NBO分析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主要因素,AIM计算的氮氮键的键临界点电荷密度与键长呈反比关系.而且,NBO的立体和超共轭分析表明立体交换排斥能和超共轭作用对这些分子的相对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G3MP2计算结果表明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并且环状分子的能量和生成热都高于链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氢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相对稳定性 键长 生成热
下载PDF
3,6-二叠氮基-1,2,4,5-四嗪的合成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小童 庞思平 +1 位作者 于永忠 罗运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1-976,共6页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为原料,经过肼解反应和重氮化反应,制得了3,6-二叠氮基-1,2,4,5-四嗪(DAT).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了DAT的分子几何、IR光谱和热力学性质.计算模拟IR光谱和实测IR光谱的对比表明DAT在固...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为原料,经过肼解反应和重氮化反应,制得了3,6-二叠氮基-1,2,4,5-四嗪(DAT).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了DAT的分子几何、IR光谱和热力学性质.计算模拟IR光谱和实测IR光谱的对比表明DAT在固态下不发生叠氮-四唑互变异构反应.根据IR光谱计算了DAT的热容、焓、熵等热力学参数,也给出了这些参数和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不破坏四嗪环和叠氮基的原则下通过构建等键反应求得了DAT的精确生成热为1088kJ?mol—1.爆轰性能计算表明DAT爆速D=8.45km?s-1,爆压P=31.3GPa,高于TNT和HM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嗪 叠氮基 量化计算 生成热
下载PDF
苯及其含氮等电子体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晓琴 蒲雪梅 +1 位作者 舒远杰 田安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57-2064,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aug-cc-pvDZ基组上研究了13种苯及其含氮等电子体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能量和异构体相对稳定性,重点考察了含氮量对化合物含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原子数增加分子的总能量降低,且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aug-cc-pvDZ基组上研究了13种苯及其含氮等电子体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能量和异构体相对稳定性,重点考察了含氮量对化合物含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原子数增加分子的总能量降低,且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采用G3方法对分子的生成热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分子中氮原子个数增加,各含氮等电子体化合物的生成热将增大,其中六嗪、五嗪的生成热较大,它们成为含能材料的潜力较大.对各异构体分析显示,氮原子位置与总能量和生成热的关系均为:(邻)间位<(邻)对位<邻位.此外,通过NBO方法分析了分子的超共轭作用和立体排斥能对异构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共轭作用是影响各异构体构型相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及其含氮等电子体 密度泛函理论 能量 生成热
下载PDF
L1_0-TiA l金属间化合物Mn,Nb合金化电子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律 彭平 +3 位作者 李贵发 胡艳军 周惦武 张为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面内的原子间键合强度,掺入Nb还降低了层间的原子间键合强度,而掺入Mn,则使层间原子间键合强度增加。整体上来讲,掺入Mn有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而掺入Nb,不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势平面波方法 电子结构 Mulliken聚居数 合金形成热 室温脆性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材料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婧婧 高洪伟 +1 位作者 卫涛 王朝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7-3344,共8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系列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生成热.结果显示:—N3取代基在增加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生成热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标题化合物的最弱键离解能发现:—NH2或—N3取代基非常...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系列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生成热.结果显示:—N3取代基在增加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生成热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标题化合物的最弱键离解能发现:—NH2或—N3取代基非常有利于增加衍生物的热稳定性.计算的爆速(D)和爆压(p)数值表明:—NO2或—NF2取代基有利于提高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的爆轰性能.综合爆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计算结果,3种3,3′-偶氮-1,2,4,5-四嗪衍生物可以作为潜在的品优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候选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3 3′-偶氮-1 2 4 5-四嗪 生成热 键离解能 爆轰性能
下载PDF
由原子化反应法求算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 被引量:11
7
作者 邱丽美 贡雪东 +1 位作者 郑剑 肖鹤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7-651,668,共6页
基于DFT-B3LYP/6-31G*及HF/6-31G*水平的理论计算结果,借助原子化反应及严格的物理化学公式,对49种已有实验值的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进行了计算。与实验值的关联比较表明B3LYP/6-31G*水平的计算结果(x)与实验值(y)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基于DFT-B3LYP/6-31G*及HF/6-31G*水平的理论计算结果,借助原子化反应及严格的物理化学公式,对49种已有实验值的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进行了计算。与实验值的关联比较表明B3LYP/6-31G*水平的计算结果(x)与实验值(y)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对49个标题物,线性方程为y=-75.79+0.98x,相关系数R=0.990,标准偏差SD=28.21。以此线性方法预测了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小,表明B3LYP/6-31G*结合原子化反应是兼顾适用性和可靠性的计算高能化合物生成热的较好方法。基于HF/6-31G*水平的原子化反应法不适于计算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生成热 高能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子化反应
下载PDF
硝酸酯几何构型、生成热和电子结构的PM3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贡雪东 王剑 肖鹤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817-1820,共4页
用PM3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得到39个硝酸酯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生成热和电子结构。与实验结果和AM1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关键词 硝酸酯 生成热 电子结构 PM3法
全文增补中
Au-Cu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谢佑卿 张晓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A531-A539,共9页
依据建立在统计热力学和金属电子理论基础上的合金综合理论──合金相的特征晶体理论,对Au-Cu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特征性质(势能和体积)的相互作用方程,各特征原子的电子结构及演变特点;计算了合金的形成... 依据建立在统计热力学和金属电子理论基础上的合金综合理论──合金相的特征晶体理论,对Au-Cu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特征性质(势能和体积)的相互作用方程,各特征原子的电子结构及演变特点;计算了合金的形成热、混合Gibbs自由能和晶格常数随成分的变化.这些性质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晶格常数 铜合金 金属学
下载PDF
甲胺分子的同步辐射光电离解离质谱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正发 王振亚 +7 位作者 孔祥蕾 张先燚 李海洋 周士康 王娟 武国华 盛六四 张允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在超声射流冷却条件下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 ,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对CH3 NH2 分子在 6 0— 14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电离解离进行了研究 .主要动力学过程为母体离子的解离过程 .CH2 NH2 +和CH3 +由CH3 NH2 +在高能量时解离生成 ,而CH2 NH2+的 1,1... 在超声射流冷却条件下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 ,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对CH3 NH2 分子在 6 0— 14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电离解离进行了研究 .主要动力学过程为母体离子的解离过程 .CH2 NH2 +和CH3 +由CH3 NH2 +在高能量时解离生成 ,而CH2 NH2+的 1,1脱H2 过程则产生其他离子 .CH3 NH2 分子的电离势 (IP)为 9 16± 0 0 1eV ,和分子轨道能量计算的理论值符合得非常好 ,并获得CH3 NH2+和CH2 NH2+的生成热分别为 86 0± 0 5kJ mol和 75 4 1kJ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光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电离势 生成热 甲胺分子 CH3NH2 解离过程
原文传递
LiNH_2-X(X=Mg,Al,Ti,Nb)体系解氢性能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江 周惦武 +1 位作者 彭平 侯德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15-1720,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iNH2-X(X=Mg,Al,Ti,Nb)体系的晶体与电子结构及稳定性能.负合金形成热与H原子解离能的计算发现:合金化元素X在LiNH2中少量置换固溶时,体系结构稳定性发生变化,合金化增强了体系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iNH2-X(X=Mg,Al,Ti,Nb)体系的晶体与电子结构及稳定性能.负合金形成热与H原子解离能的计算发现:合金化元素X在LiNH2中少量置换固溶时,体系结构稳定性发生变化,合金化增强了体系的解氢能力,其中Nb提高LiNH2体系解氢效果最好,理论计算预测合金化提高体系解氢性能与他人结果一致.电子态密度(DOS)与电子密度分析发现:X(X=Mg,Al,Ti,Nb)合金化提高LiNH2解氢能力的主要原因是X导致LiNH2体系Fermi能级附近能隙值发生变化以及Li与NH之间的成键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势平面波 LiNH2 合金形成热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拓扑指数^mP在预测无机物理化性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士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受Randic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mX的启发,构建了拓扑指数mP.用mP的0和1阶指数分别与2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生成焓ΔfH m、离子水化能ΔhG m、晶格能U1、气态碱金属卤化物核间距R0,20种碱土金属卤化物的晶格能U2,51种金属离子水合焓ΔhH m关联... 受Randic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mX的启发,构建了拓扑指数mP.用mP的0和1阶指数分别与20种碱金属卤化物的生成焓ΔfH m、离子水化能ΔhG m、晶格能U1、气态碱金属卤化物核间距R0,20种碱土金属卤化物的晶格能U2,51种金属离子水合焓ΔhH m关联,拟合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指)数为m和80种离子标准生成焓ΔfH 0.9753(0.9834)、0.9761(0.9816)、0.9964(0.9986)、0.9967(0.9967)、0.9789(0.9890)、0.9901和0.9805,满足优级或良级标准.预测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指数 回归分析 生成焓 离子水化能 离子水合焓 离子标准生成焓
下载PDF
Potential energy sequences of characteristic atoms on basis of heats of formation of disordered Au(1-x)Cux alloys(Part 2) 被引量:7
13
作者 XIE You-qing LI Xiao-bo LIU Xin-bi PENG Hong-jian NIE Yao-zhua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09年第6期44-57,共14页
关键词 加热区 子序列 合金 无序 特征 势能 基础 潜在能量
下载PDF
Zn元素含量对高熵合金AlFeTiCrZn_(x)Cu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兰馨 姚山 温斌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已有研究表明AlFeTiCrZnCu高熵合金是简单的立方晶体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基于平面波赝势,并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从头计算的方法,在立方结构晶胞的单个原子上用虚拟晶体近似(VCA)的方... 已有研究表明AlFeTiCrZnCu高熵合金是简单的立方晶体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基于平面波赝势,并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从头计算的方法,在立方结构晶胞的单个原子上用虚拟晶体近似(VCA)的方法建立高熵合金的长和固溶体结构模型,计算了高熵合金AlFeTiCrZn_(x)Cu在Zn元素含量不同时的晶格常数及密度、弹性模量及生成热。计算结果表明,随着Zn元素含量的增加,高熵合金AlFeTiCrZn_(x)Cu的密度增大晶格常数减小;减小或是不含有Zn元素会提高高熵合金AlFeTiCrZn_(x)Cu的力学稳定性;高熵合金AlFeTiCrZn_(x)Cu的脆/韧性也因为Zn元素含量不同或是判断依据不同而有所差异;高熵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随着Zn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整体体系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第一性原理 生成热
原文传递
N5H5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伯华 李来才 +1 位作者 王欣 田安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5H5氮氢化合物异构体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23种稳定异构体,并研究了这些异构体间可能的互变异构情况.为了讨论N5H5异构体作为含能材料候选物质的可能性,还采用了G3B...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5H5氮氢化合物异构体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23种稳定异构体,并研究了这些异构体间可能的互变异构情况.为了讨论N5H5异构体作为含能材料候选物质的可能性,还采用了G3B3方法计算了能量,并且计算了异构体的生成热("Hf,298).结果表明,在23种异构体中链状异构体最稳定,四元环四氮烷异构体最不稳定,存在一个N"N双键的异构体较同类异构体能量低,较为稳定;N5H5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其中异构体E1生成热最高.估算了N5H5的摩尔体积,由密度公式!=MT/Vmol,得到E1的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氢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相对稳定性 生成热 过渡态
下载PDF
N8H8环状异构体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丽 李来才 +1 位作者 王欣 田安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7-1316,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8H8氮氢环状化合物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74种稳定异构体,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计算了各异...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N8H8氮氢环状化合物可能存在的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74种稳定异构体,应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G3MP2方法计算了各异构体的能量及生成热.研究结果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主要因素;N8H8环状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为:六元环>七元环>八元环,五元环>三元环>四元环,六元环是这些N8H8环状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最不稳定的是四元环,G19是所有环状异构体中能量最低的;M3能量最高,稳定性最差,A7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氢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能量 生成热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高能氧化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晴 卢艳华 何金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从提高固体推进剂比冲的技术途径出发,将高能氧化剂按元素组成、结构及性能特征分为四大类,对每类氧化剂的合成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了适应固体推进剂的高能氧化剂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氧含量、质量生成焓、燃气平均分子量及密度,且... 从提高固体推进剂比冲的技术途径出发,将高能氧化剂按元素组成、结构及性能特征分为四大类,对每类氧化剂的合成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指出了适应固体推进剂的高能氧化剂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氧含量、质量生成焓、燃气平均分子量及密度,且晶体质量、稳定性、感度、相容性等需要满足推进剂配方的要求。固体推进剂AP替代物的研制需要开发具有高密度含氧(原子)源且质量生成焓远大于AP的氧化剂;有机高能氧化剂作为固体推进剂的辅助氧化剂,追求零氧平衡基础上的高质量生成焓、高氢含量基础上的高质量生成焓。组成和结构与部分性质(如热稳定性、相容性、感度等)要求是矛盾的,设计和筛选中应作一定的权衡。加快氧化剂的研发效率,建立高能氧化剂数据库及高通量的筛选程序、提高性能(生成焓、感度)预测的准确性等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氧化剂 合成 固体推进剂 比冲 生成焓 氧平衡
下载PDF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n heats of formation for polyisocyanocubanes——Looking for typical high energetic density material(HEDM)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鹤鸣 张骥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2年第1期21-29,共9页
The heats of formation (HOP) for all the 21 polyisocyanocubanes are calculated systematically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B3LYP and semiempirical MO(MINDO/3, MNDO, AM1 and PM3) methods. First, the accurate HO... The heats of formation (HOP) for all the 21 polyisocyanocubanes are calculated systematically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B3LYP and semiempirical MO(MINDO/3, MNDO, AM1 and PM3) methods. First, the accurate HOFs for the 8 title compounds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designed isodesmic reactions at DFT-B3LYP/6-31G* level, and the cubane cage skeleton has not been broken (i.e. choosing cubane as a reference compound) to produc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OFs calculated using the B3LYP/6-31G* and four semiempirical MO methods, respectively, and all of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more than 0.9971. The HOFs obtained from PM3 calculation are the best among the four semiempirical MO methods. Then, the accurate HOFs at B3LYP/6-31G* level of other 13 polyisocyanocubanes are obtained by systematically correcting their PM3-calculated HOFs. Polyisocyanocubanes have very high HOFs, and the HOFs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isocyano groups in a molecu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lyisocyanocubanes are the new generation explosives with highly potential and exploitabl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isocvanocubane heat of form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isodesmic reaction.
原文传递
6,6′-二氨基氧化偶氮-1,2,4,5-四嗪-1,1′,5,5′-四氧化物(DAATO5)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秋汉 李玉川 +3 位作者 祁才 刘威 孙成辉 庞思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4,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DFT-B3LYP/6-31G*水平下,对6,6′-二氨基氧化偶氮-1,2,4,5-四嗪-1,1′,5,5′-四氧化物(DAATO5)进行理论计算,求得DAATO5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和IR光谱,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等键反应,求得DAATO5的理论生成热为713kJ/mol。按...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DFT-B3LYP/6-31G*水平下,对6,6′-二氨基氧化偶氮-1,2,4,5-四嗪-1,1′,5,5′-四氧化物(DAATO5)进行理论计算,求得DAATO5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和IR光谱,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等键反应,求得DAATO5的理论生成热为713kJ/mol。按照Kamlet-Jacobs方程计算了DAATO5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DAATO5符合HEDM能量要求,密度为1.904g/cm3,爆速为9.33km/s,爆压为40.0GPa。N-氧化反应能够有效改善DAAT的氧平衡,并能提高密度、爆速、爆压等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6 6′-二氨基氧化偶氮-1 2 4 5-四嗪-1 1 ′5 5′-四氧化物 量化计算 生成热 爆轰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DFT Study on Molecule C_(20)H_(10): Five Carbon-carbon Single Bonds Linking Two Pentaprismane Cages 被引量:6
20
作者 LIUFeng-Ling GUOWei-Ling ZHAIYu-Qing FENGShuai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5-750,735,共7页
Using geometry optimization and DFT method at the B3LYP/6-31G* level for C20H10, an equilibrium geometry is identified to have the form of polyhedral hydrocarbon with five carbon-carbon single bonds linking two pentap... Using geometry optimization and DFT method at the B3LYP/6-31G* level for C20H10, an equilibrium geometry is identified to have the form of polyhedral hydrocarbon with five carbon-carbon single bonds linking two pentaprismane cages. Thus, C20H10 is a tri-cage molecule with three pentaprismane cages.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nd infrared spectrum are computed at the same level. The heat of formation for this molecule has also been estima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age molecule C20H10 B3LYP/6-31G* vibrational frequency heat of for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