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付倩 钟振环 +2 位作者 乔晓阳 苏小霞 苏庆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评价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4月-2019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儿科90例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钙剂与维生素D,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联合... 目的评价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4月-2019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儿科90例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钙剂与维生素D,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2组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并采用改良的SPIEGEL睡眠量表评估患儿的睡眠质量,评价啼哭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4.449、46.204、56.476,P值均<0.001);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4.7±0.9)分比(8.3±1.4)分,t=14.715]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舌苔与指纹异常无明显变化(χ^2值分别为0.403、0.401,P值均>0.05)。观察组啼哭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2.2%(2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7,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为48.9%(2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0,P<0.01)。结论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可有效改善小儿夜啼心脾积热证患儿的中医证候,缓解睡眠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疗法 热敷疗法 心脾积热 夜啼 睡眠异常 中医病因证候
原文传递
穴位注射联合火针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甜甜 孙立虹 +2 位作者 卢红 佟柳 孙冬凯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火针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并联合火针点刺溃疡面进行治疗;对照组肌肉...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火针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并联合火针点刺溃疡面进行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转移因子,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B2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及体征分值变化,以及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复发情况,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烧灼感、口干口渴、大便、舌象分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与火针联合应用在改善口腔溃疡情况和相关症状、缓解疼痛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炎 口疮型 口腔溃疡 心脾积热 水针 火针疗法
下载PDF
清心脾颗粒治疗小儿口疮心脾实热证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健 胡具雄 《中医儿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清心脾颗粒治疗小儿口疮心脾实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口疮心脾实热证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清... 目的观察清心脾颗粒治疗小儿口疮心脾实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口疮心脾实热证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清心脾颗粒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10水平升高,TNF-α及CRP水平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脾颗粒治疗小儿口疮心脾实热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口疮 心脾实热证 清心脾颗粒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积分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及加味黄连甘草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金昀 徐玲霞 +5 位作者 杨月 李国陵 朴雪梅 吴香香 李奔 胡建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加味黄连甘草汤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积热型ROU患者,观察中医症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加味黄连甘草汤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积热型ROU患者,观察中医症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2R、IL-6、IL-10)水平,并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中医症状积分与TNF-α、IL-2R、IL-6、IL-10的相关性。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极低剂量维生素B2片(维生素B210%的药量);对照组维生素B2片+极低剂量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含加味黄连甘草汤10%的药量),疗程为2周。评价患者的证候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TNF-α、IL-6较正常值明显升高,IL-2R明显降低(均P<0.05);而IL-10无明显差异。经相关性分析,溃疡症状积分与TNF-α、IL-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IL-2R、IL-10无明显相关性。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IL-6值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IL-2R较前增加而对照组较前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IL-10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ROU溃疡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对心脾积热型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R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加味黄连甘 草汤 心脾积热
原文传递
清脾泻热汤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63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徐文雄 张康忠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清脾泻热汤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和儿科门诊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患儿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清脾泻热汤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和儿科门诊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患儿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口泰洗液饭后清洗口腔、利巴韦林气雾剂口腔喷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清脾泻热汤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56/63),治疗组为98.41%(6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腔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清脾泻热汤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心脾积热证,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疱疹性口腔炎 心脾积热证 清脾泻热汤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心脾积热证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于峰伟 刘建东 王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3037-3040,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心脾积热证疱疹性咽峡炎(HA)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医院就诊的心脾积热证HA患儿11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干扰素组(58例,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和中药组(59例,采用加味升降...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心脾积热证疱疹性咽峡炎(HA)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医院就诊的心脾积热证HA患儿11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干扰素组(58例,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和中药组(59例,采用加味升降散联合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患儿退热、疱疹消失、流涎停止、食欲恢复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干扰素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干扰素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高于干扰素组(P<0.05);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8.31%)高于干扰素组(84.48%)(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治疗HA心脾积热证患儿,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炎症水平和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心脾积热证 小儿 加味升降散 炎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丁素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亚翠 丁素先 王红梅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2期2073-2075,共3页
丁素先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概括为四类:一是心脾湿热,壅滞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舌;二是肝郁气滞,郁火循肝经燔灼炎上,伤津耗液,灼伤黏膜;三是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上炎口舌;四是气血两虚,血虚生热化燥,血热... 丁素先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概括为四类:一是心脾湿热,壅滞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舌;二是肝郁气滞,郁火循肝经燔灼炎上,伤津耗液,灼伤黏膜;三是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上炎口舌;四是气血两虚,血虚生热化燥,血热妄行可致黏膜下瘀斑、出血。心脾蕴热证方用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肝郁气滞证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肾阴虚证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气血不足证方用炙甘草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心脾蕴热证 肝郁气滞证 肝肾阴虚证 气血不足证 丁素先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52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吴磊 许经纶 《中医儿科杂志》 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 观察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金华市第五医院口腔科和儿科门诊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 目的 观察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金华市第五医院口腔科和儿科门诊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C片口服,西瓜霜喷剂喷涂溃疡表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双黄连口服液口服。2组均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45/52),治疗组为98.08%(51/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88%(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复发性口腔溃疡 心脾积热证 双黄连口服液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介绍
9
作者 缪旺冬 罗维军 +6 位作者 王芹 谢婧 张维晴 赖铭波 陆文松 陈进升 王忠武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3期139-143,共5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ROU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笔者临床上采用中医序贯疗法治疗ROU,取得良好疗效,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认为其发病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ROU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笔者临床上采用中医序贯疗法治疗ROU,取得良好疗效,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认为其发病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证型包括心脾积热、脾胃气虚、阴虚火旺等。治疗上采用分期治疗,分发作期和间歇期。心脾积热证发作期以清热泻火为基本治法,予泻心导赤散为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养阴为主,兼以清热,拟用麦冬、淡竹叶、生甘草代茶饮。脾胃气虚发作期以厚土伏火为治法,采用补土伏火汤为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补益脾土为首要,气滞者予香砂六君子丸理气健脾,湿阻者予参苓白术丸健脾渗湿。阴虚火旺发作期以滋阴降火为治法,予三才封髓丹主方加减治疗;间歇期重滋补肾水,多运用六味地黄丸中成药调治。提出发作期予中药汤剂治疗,直至患者疼痛消失、溃疡愈合;间歇期根据患者体质,使用茶饮或口服中药丸剂治疗,缓缓图之,以防复发。强调临证必须要做到审证求因,知常达变,灵活加减应用,方能效彰。中医序贯疗法治疗ROU,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理念,可为ROU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序贯疗法 心脾积热 脾胃气虚 阴虚火旺 发作期 间歇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