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QTL(qHTH5)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志斌 谢红卫 +3 位作者 聂元元 毛凌华 李永辉 蔡耀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对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荷花塘3号为供体、籼稻(O.sativassp.indica)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构建的种间近等基因系群体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在近等基因导入系YJ10-03-01中鉴定了一个抽穗扬花期... 对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荷花塘3号为供体、籼稻(O.sativassp.indica)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构建的种间近等基因系群体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在近等基因导入系YJ10-03-01中鉴定了一个抽穗扬花期耐热QTL。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360个SSR标记检测近等基因系YJ10-03-01和籼稻恢复系蜀恢527,共获得9个多态性标记。单标记分析表明第5染色体短臂上的多态性标记与抽穗扬花期耐热性极显著相关。进一步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条件下处理YJ10-03-01与蜀恢527杂交得到F2分离群体(1027个单株)并进行SSR标记分析,以水稻结实率为耐热指标,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第5染色体短臂上检测到一个抽穗扬花期耐热性QTL,暂命名为qHTH5。该QTL在F2及F3世代分别解释8.6%和19.4%的表型变异。在F3世代,继续利用目标区间标记RM7320和RM7444之间的SSR标记鉴定纯合重组体,利用置换作图法将QTL定位在约304.2kb之内(RM592-RM17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耐热性 QTL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荷斯坦牛耐热性RAPD和SCAR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光华 胡雄贵 +2 位作者 燕海峰 肖兵南 张元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8-1284,共7页
以52头高产耐热组和41头高产不耐热组中国荷斯坦牛的DNA为材料,选用200条RAPD引物,利用RAPD-PCR技术,对荷斯坦牛的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使用S441引物和S463引物在高产耐热组中分别发现了581 bp(RAPD-S441标记)和680 bp(RAPD-S463标... 以52头高产耐热组和41头高产不耐热组中国荷斯坦牛的DNA为材料,选用200条RAPD引物,利用RAPD-PCR技术,对荷斯坦牛的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使用S441引物和S463引物在高产耐热组中分别发现了581 bp(RAPD-S441标记)和680 bp(RAPD-S463标记)2条特异性片段。通过测序和序列比较显示:581 bp的片段与KCNN2基因的同源性达90%;680 bp片段与NW_001024067.1|BtUn_WGA9442_2的同源性达99%。根据已知KCNN2基因的功能,初步判断KCNN2基因为影响耐热性能的候选基因。得到GenBank登录号EF123743和EF123744。利用NCBI的ORF finder在581 bp中没有发现ORF,与预测其是KCNN2基因内含子3的结论相符合。在680 bp中发现4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ORF1、ORF2、ORF3、ORF4。这4个阅读框分别编码48AA、34AA、45AA、34AA。根据RAPD-S441、RAPD-S463标记的测序结果,利用Premier 5.0软件设计对应的SCAR引物。成功将RAPD-S441标记转化为耐热SCA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 耐热性 RAPD-PCR KCNN2基因
下载PDF
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耐热性QTL的定位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志斌 李瑶 +4 位作者 曾博虹 毛凌华 蔡耀辉 吴晓峰 袁林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为亲本构建的栽培稻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5-23为材料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采用垩白粒率高温钝感值为评价指标,对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进行检测。【结果】在BC6F2分离群体,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与垩白粒率耐热性状极显著正相关(P=0.0005)。进一步利用BC6F3和BC6F4分离群体,采用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RM5796区间重复检测到一个灌浆期垩白粒率耐热性QTL,命名为qHTCGR5,分别解释11.4%和17.5%表型变异。根据BC6F4分离群体的纯合重组体表型分组,利用置换作图方法将目标QTL同样定位在SSR标记RM1200-RM5796之间,遗传图距为1.3 cM,物理图距约为333.4 kb。【结论】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性的qHTCGR5是一个能够用于稻米外观品质育种的新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粒率 耐热性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辣椒自噬相关基因CaATG16的表达特性及耐热功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可 杨巧敏 +3 位作者 陈涛 梁敏敏 雍康 逯明辉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4-1464,共11页
自噬(autophagy)在辣椒耐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自噬相关蛋白ATG16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6)在辣椒耐热中的分子作用尚不明确。CaATG16与番茄、烟草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且包含ATG16蛋白的保守结构域ATG16和WD40重复。CaAT... 自噬(autophagy)在辣椒耐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自噬相关蛋白ATG16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16)在辣椒耐热中的分子作用尚不明确。CaATG16与番茄、烟草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且包含ATG16蛋白的保守结构域ATG16和WD40重复。CaATG16定位于细胞质,并在辣椒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基因表达量在热胁迫下呈下调趋势。与对照植株相比,CaATG16基因沉默株系的耐热性降低,表现为热胁迫下萎蔫程度加重,相对电导率升高,总叶绿素含量降低,H_(2)O_(2)和死细胞积累增多,且耐热标记基因的上调表达受到抑制。与野生型Col-0和突变体atg16相比,热胁迫下过表达CaATG16的拟南芥幼苗的存活率更高。这些结果表明CaATG16对辣椒的耐热性具有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aATG16 自噬 耐热性 基因沉默 基因过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KASP技术开发检测水稻耐高温TT1基因型的分子标记
5
作者 姚瑶 李瑶 +7 位作者 程灿 孙滨 周继华 张安鹏 牛付安 黄祎雯 曹黎明 储黄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340-6345,共6页
高温是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非洲栽培稻CG14中的OgTT1等位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耐高温特性。为了更高效利用OgTT1等位基因选育耐高温水稻品种... 高温是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非洲栽培稻CG14中的OgTT1等位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耐高温特性。为了更高效利用OgTT1等位基因选育耐高温水稻品种,根据OgTT1等位基因的功能性SNP位点设计了一个高通量分子标记TT1-KASP。利用该分子标记对来源于NIL(CG14)分别与申恢26、申6B杂交的F_4代重组自交系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F_4代重组自交系的65个株系中,4个株系不含OgTT1等位基因,53个株系OgTT1等位基因纯合,而其余的8个株系为杂合基因型。对65个F_4代重组自交系株系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得到的基因序列与TT1-KASP标记所得序列完全一致。该结果表明TT1-KAS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耐高温水稻新品种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耐高温 TT1基因 KASP分子标记
原文传递
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中钐 许端祥 +3 位作者 杜文丽 徐同伟 林碧英 高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1-738,共8页
【目的】研究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为耐热苦瓜育种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份苦瓜自交系进行苗期耐热性评价,以耐热苦瓜自交系‘0974’、不耐热苦瓜自交系‘1590’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和B2共6个世... 【目的】研究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为耐热苦瓜育种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份苦瓜自交系进行苗期耐热性评价,以耐热苦瓜自交系‘0974’、不耐热苦瓜自交系‘1590’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和B2共6个世代遗传群体,运用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软件研究苦瓜苗期耐热性遗传规律。【结果】苦瓜苗期耐热性的遗传是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模型),控制苦瓜苗期耐热性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分别为-0.846 8、-0.503 3,显性效应分别为0.099 2和-0.451 7,上位性效应以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F2世代中分别为65.71%、61.20%、71.58%。【结论】分离材料应在早期世代进行人工定向选择,选择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小区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耐热性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菜心SSH cDNA文库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培国 王直亮 +5 位作者 夏岩石 许兰桂 李荣华 黄红弟 张华 郑岩松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发现与菜心耐热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以耐热性强的“四九19号菜心”和耐热性弱的“3T6”作实验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温胁迫下在“四九19号菜心”中特异表达的SSH cDNA基因文库.该文库共有154个conti... 为发现与菜心耐热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该研究以耐热性强的“四九19号菜心”和耐热性弱的“3T6”作实验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温胁迫下在“四九19号菜心”中特异表达的SSH cDNA基因文库.该文库共有154个contigs,经测序和拼接获得99条unique ESTs.这些EST序列长度在122~819 bp之间,平均344 bp.BLAST分析发现99条ESTs代表81个基因,其中68个基因有功能注释、9个无功能注释和4个未匹配的新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菜心的耐热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耐热 SSH CDNA文库 基因
下载PDF
黄瓜苗期耐热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强 庄影 +2 位作者 卢俊成 齐晓花 陈学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28-5133,共6页
以黄瓜GY2(P_1)、BY3(P_2)为亲本,通过杂交、杂交后回交与自交配制F1、BC1、BC2和F2世代,并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来研究黄瓜苗期耐热性状的遗传模型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黄瓜苗期耐热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 以黄瓜GY2(P_1)、BY3(P_2)为亲本,通过杂交、杂交后回交与自交配制F1、BC1、BC2和F2世代,并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来研究黄瓜苗期耐热性状的遗传模型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黄瓜苗期耐热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第1对主基因加、显性效应分别为0.603 6、0.302 4,第2对主基因的加、显性效应分别为0.653 6、0.118 1;2对主基因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较大;多基因的加、显性效应分别为0.345 7、-0.2080。在BC1、BC2和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5.29%、49.44%和53.87%。对该性状的选育,宜在较高世代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热性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原文传递
与大白菜耐热性相关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洪昌 李丽 +1 位作者 郑晓鹰 Samuel S.Sun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6-92,共7页
依次经过抽提、分步硫酸铵沉淀、二乙氨乙基纤维素(DEAECelulose)柱层析,以及聚丙烯酰胺自然胶制备电泳(PreparativePAGE)等分离步骤,从耐热性较强的“白阳”大白菜品种的黄化种苗中,分离和纯化了... 依次经过抽提、分步硫酸铵沉淀、二乙氨乙基纤维素(DEAECelulose)柱层析,以及聚丙烯酰胺自然胶制备电泳(PreparativePAGE)等分离步骤,从耐热性较强的“白阳”大白菜品种的黄化种苗中,分离和纯化了与耐热性密切相关的一个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同工酶。通过SDSPAGE电泳,纯化的酶样品在29KD处呈现一个显著条带。推测此酶为细胞质来源。我们还同时纯化了与耐热性无关的另一个细胞质PGM同工酶。结果表明,它们只有自然电泳迁移率(电荷量)的不同,而没有明显分子大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PGM 同工酶 蛋白质纯化 微测序 耐热基因
下载PDF
水稻PFP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东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到1个与水稻苗期耐热相关的基因PFP,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7,获得9个转基因阳性植株,与对照相比,T1代转基因植株的苗期耐热性明显增强。33个代表性地方水稻品种的耐热表型与... 采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到1个与水稻苗期耐热相关的基因PFP,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7,获得9个转基因阳性植株,与对照相比,T1代转基因植株的苗期耐热性明显增强。33个代表性地方水稻品种的耐热表型与PFP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FP基因的基因型与品种的耐热表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中还分析了该基因在盐、4℃低温、PEG和ABA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热基因PFP 过氧化物酶 基因克隆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小麦部分多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耐热性获得的关系
11
作者 赵爱菊 李亚军 +2 位作者 高增玉 刘玉萍 陈希勇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77-79,共3页
采用两个耐热性有差异的小麦亲本Sturdy(感热)和Mustang(耐热)及其正反交组合,在热击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引物和家族基因引物均能扩增出热击条件下的差异表达条带。包括父本特异表达型、母本特... 采用两个耐热性有差异的小麦亲本Sturdy(感热)和Mustang(耐热)及其正反交组合,在热击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引物和家族基因引物均能扩增出热击条件下的差异表达条带。包括父本特异表达型、母本特异表达型和正反交特异表达型。表明耐热性获得与热击蛋白的表达和其它基因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热击 耐热性 热击蛋白 家族基因 耐热性获得
下载PDF
大豆耐热机制的自然积累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和平 袁星星 +3 位作者 陈新 陈华涛 崔晓艳 张红梅 《大豆科技》 2013年第1期5-11,共7页
选择基础耐热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岔路口1号和金大332,耐热性中等材料苏丰和58-161,耐热性较差材料苏系5号和苏豆1号,探讨大豆在连续高温逆境栽培下耐热性的积累情况。1990年将上述材料全部繁种后分成2份,1份每隔1年在南京6月10—20日播种... 选择基础耐热性较强的大豆品种岔路口1号和金大332,耐热性中等材料苏丰和58-161,耐热性较差材料苏系5号和苏豆1号,探讨大豆在连续高温逆境栽培下耐热性的积累情况。1990年将上述材料全部繁种后分成2份,1份每隔1年在南京6月10—20日播种,开花时间稳定在7月底8月初,让其在连续10年的高温条件下接受自然驯化;另1份存放于冷库内,与2000和2010年各种植1次。2011年在高温胁迫栽培下比较高温驯化材料和未驯化材料的耐热机制积累效应。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籽粒产量增加了69.38%,基础耐热性较强、中等、较差的材料分别增产40.50%、47.44%和114.25%。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以6个品种的综合表现看,经过高温驯化的品种,在高温胁迫栽培下,单株产量、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分别比未驯化材料增加了62.89%、43.70%和13.37%,百粒重则下降了2.74%。经过高温驯化的材料,抵抗高温逆境的能力明显增强,最终导致了产量的明显上升。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株荚数的贡献最大,第二位是每荚粒数,百粒重呈轻度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热性 沉默基因的激活 获得性遗传 自然驯化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Heat Tolerant Two-Line Hybrid Rice Restorer Line Carrying Dominant Locus of OsHTAS
13
作者 Mehmood Jan Gulmeena Shah +5 位作者 Huang Yuqing Liu Xuejiao Zheng Peng Du Hao Chen Hao Tu Jumin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99-108,共10页
In order to create novel germplasm resources for breeding heat tolerant variety,we transferred a dominant allele OsHTAS,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and cloned from a high-temperature tolerant local variety HT54,which was... In order to create novel germplasm resources for breeding heat tolerant variety,we transferred a dominant allele OsHTAS,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and cloned from a high-temperature tolerant local variety HT54,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the rice production area of southern China,into a high-temperature sensitive intermediate breeding line HT13 through six rounds of successive backcross by us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The molecula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covery of genetic background of a resultant near isogenic line(NIL),MHT13,was around 99.8%.The OsHTAS gene introduced in the MHT13 expressed normally in the HT13 genetic background,mediating heat tolerance and phenotyp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donor parent HT54.The major agronomic traits of MHT13 resembled those of the recurrent parent HT13.Moreover,MHT13 had high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and its rice quality reached the grade 3 standard of edible high-quality rice issued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hich greatly improved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ric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heat tolerance high temperature YIELD near isogenic lin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grain quality OsHAT gene
下载PDF
芝麻热胁迫响应基因SiHsfB-2b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14
作者 田媛 苏小雨 +7 位作者 王东勇 李丰 张鹏钰 付锦州 戎亚思 王龙 高桐梅 吴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5,共8页
为探究B类热激转录因子(HSFs)在芝麻耐热性中的分子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鉴定到的编码B类HSF家族蛋白HsfB2b的基因序列,以郑太芝3号耐热白芝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了芝麻SiHsfB-2b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 为探究B类热激转录因子(HSFs)在芝麻耐热性中的分子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鉴定到的编码B类HSF家族蛋白HsfB2b的基因序列,以郑太芝3号耐热白芝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了芝麻SiHsfB-2b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芝麻不同器官和热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iHsfB-2b基因CDS序列全长为93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iHsfB-2b与松蒿、独脚金和锈鳞木樨榄的同源蛋白关系较近,含保守DNA结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SiHsfB-2b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13类顺式作用元件,其中与胁迫响应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各有3类。RT-qPCR分析结果显示,热胁迫可诱导SiHsfB-2b在芝麻根、茎和叶中上调表达,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持续高温胁迫下,SiHsfB-2b在芝麻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胁迫后期的叶中表现出显著上调,而根中的表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推测,SiHsfB-2b基因可能通过介导胁迫和激素信号等通路积极响应热胁迫,这可为后期深入研究芝麻耐热性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耐热性 SiHsfB-2b基因 基因克隆 定量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C.–1388 A>G polymorphism in chicken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3 gene on heat tolerance 被引量:1
15
作者 ZHANG Wen-wu KONG Li-na +3 位作者 ZHANG De-xiang JI Cong-liang ZHANG Xi-quan LUO Qing-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808-1815,共8页
Heat stres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lfuence poultry production.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re known to affect heat tolerance. The formation of HSPs is regulated by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3 (HSF3) i... Heat stres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lfuence poultry production.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re known to affect heat tolerance. The formation of HSPs is regulated by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3 (HSF3) in chicken. A DNA pool was established for identify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f the chicken HSF3, and 13 SNPs were detected. The bioinforma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8 SNPs had the capacity to alter 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HSF3. The dual luciferase report gene assay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ifcant difference (P<0.01) in the Firelfy luciferase/Renil a luciferase ratio (F/R) of C.–1 703 A>G (S1) and C.–1 388 A>G (S4) sites at the 5′-untranslated region (UTR) of chicken HSF3. Th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showed that the S4 site was a transcription binding factor. The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1 and S4 sites with heat tolerance index revealed that the S4 site was signiif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D3+T cel , corticosterone, and T3 levels in Lingshan chickens and with the heterophil/lymphocyte value in White Recessive Rock.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4 site at the 5′ UTR of chicken HSF3 might have an impact on heat tolerance in summer and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marker for the selection of chicken with heat tolerance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CKEN heat shock factor 3 dual luciferase report gene heat tolerance
下载PDF
玉米ZmC2s基因家族鉴定及ZmC2-15耐热功能分析
16
作者 黄钰杰 张啸天 +2 位作者 陈会丽 王宏伟 丁双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1-2343,共13页
鉴定玉米ZmC2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遗传变异与玉米耐热性的关联性,为明确其在玉米耐热方面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使用C2蛋白结构域PF00168,利用hmmsearch从玉米全基因组中搜索ZmC2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 鉴定玉米ZmC2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遗传变异与玉米耐热性的关联性,为明确其在玉米耐热方面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使用C2蛋白结构域PF00168,利用hmmsearch从玉米全基因组中搜索ZmC2s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系统进化和基因家族复制。使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方法,对ZmC2s基因自然变异位点与玉米苗期耐热性进行关联分析,发现玉米ZmC2s基因家族重要的耐热候选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鉴定与玉米苗期耐热性最显著相关的ZmC2候选基因ZmC2-15在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中鉴定ZmC2-15-GFP的亚细胞表达部位,以及获得过表达ZmC2-15的转基因拟南芥并分析其耐热性。从玉米参考基因组B73中共鉴定出95个玉米ZmC2s基因,根据其物理坐标的先后顺序,将95个玉米ZmC2s基因命名为ZmC2-1~ZmC2-95。其蛋白长度为130~2141,等电点为4.1~10.8,分子量为14.1~230.1。通过构建玉米、水稻和高粱基因组C2基因的进化树,发现C2基因可以分为3个大的聚类分支,每个聚类分支又可以细分为2个小的聚类分支。分析玉米、水稻和玉米、高粱的全基因组共线性数据,发现了59个ZmC2s基因在水稻和高粱基因组均有一一对应的复制基因。ZmC2s基因家族关联分析表明ZmC2-15/60/91是重要的玉米耐热候选基因(P≤0.001,MLM),其中ZmC2-15与玉米苗期耐热性最显著相关(P≤0.000,01,MLM),且该基因的表达量在多种逆境胁迫处理下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ZmC2-15表达定位于细胞质、核膜和内质网。过表达ZmC2-15的转基因拟南芥提高了植物耐热性。ZmC2-15可作为调控玉米耐热性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热 C2基因家族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