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297例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立成 张向立 +3 位作者 马为民 杨斌 李凯 王海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586-588,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297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临床经验。方法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全组共297例,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6例(其中主动脉根部拓宽主动脉瓣置换8例)、双瓣膜置换术(DV... 目的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297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临床经验。方法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全组共297例,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6例(其中主动脉根部拓宽主动脉瓣置换8例)、双瓣膜置换术(DVR)97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TR)者行DeVega或Kay成形术,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4例、行射频消融Maze手术治疗房颤1例。结果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3.4%,其中MVR、AVR、DVR的死亡率分别为2.6%、6.5%和3.1%。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可靠、有效手段。加强围术期处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保留二尖瓣下结构,积极处理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置换时,尽可能置入大一号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以利术后左室重构,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重症瓣膜病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人工瓣膜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俞晓立 张冬成 +2 位作者 林清文 于涛 秦显雨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9期18-20,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心功能Ⅲ级64例,Ⅳ级42例。二尖瓣替换35例,二尖瓣成形手术1例,主动脉瓣替换15例,双瓣替换5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41例和冠脉搭桥18例。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5.7%(6/106)。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室纤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脑梗死1例。100例出院患者中,随访89例,随访时间1个月~12年,死亡6例,死亡率6.7%(6/89),心功能I级48例,Ⅱ级36例,Ⅲ级5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应强调矫治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尽可能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积极治疗三尖瓣病变,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同时,还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好手术时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加强营养支持,这样就能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外科治疗 二尖瓣替换 主动脉瓣替换 三尖瓣成形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秦嘉丽 钟前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43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按是否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分为消融组和对照组。消融组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同...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43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按是否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分为消融组和对照组。消融组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同时行外科房颤射频消融,对照组单纯行瓣膜置换手术,对比其围术期及术后1个月临床资料,分析其早期疗效。结果 2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消融组体外循环时间较对照组长,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液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消融组20例(87%),对照组6例(30%);术后1个月转复窦性心率,消融组18例(78%),对照组5例(25%)。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术 射频消融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4
作者 俞晓立 张冬成 +2 位作者 林清文 于涛 秦显雨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心功能Ⅲ级64例,心功能Ⅳ级42例。...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1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65例,年龄29~73岁,平均(41.2±15.6)岁。心功能Ⅲ级64例,心功能Ⅳ级42例。二尖瓣替换35例,二尖瓣成形手术1例,主动脉瓣替换15例,双瓣替换5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41例和冠脉搭桥18例。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5.7%(6/10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室纤颤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脑梗塞1例。100例出院患者中,随访89例,随访时间1月~12年,死亡6例,死亡率6.7%(6/89),心功能Ⅰ级患者4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36例,心功能Ⅲ级患者5例。结论:重视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积极矫治心脏瓣膜病变,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围术期出现的肝、肾功能不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外科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围手术期治疗 二尖瓣替换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三尖瓣修复
下载PDF
平衡超滤法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盛裕萍 高福民 +3 位作者 姚登福 陈荫椿 尤庆生 沈施仁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6期416-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超滤法及1,6-二磷酸果糖(FDP)对CPB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置换术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平衡超滤(BUF)组及BUF+FDP组.在CPB开始、CPB30nim、CPB结束和术后2h抽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 目的:观察平衡超滤法及1,6-二磷酸果糖(FDP)对CPB中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置换术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平衡超滤(BUF)组及BUF+FDP组.在CPB开始、CPB30nim、CPB结束和术后2h抽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各类炎性介质的浓度随转流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P<0.01);BUF组各时点各炎症介质的浓度的增高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BUF+FDP组个时点炎性介质的浓度变化不明显,CPB结束、术后2h炎性介质的浓度与BUF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0.01).结论:平衡超滤法能降低CPB时体内炎性反应,在等量回输的林格氏液中加入FDP能进一步减少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置换术 平衡超滤 1 6-二磷酸果糖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 被引量:6
6
作者 雷虹 严中亚 +1 位作者 严宇 朱正艳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2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对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采用Medtronic公司的射频消融系统对11例合并房颤的心脏瓣... 目的对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采用Medtronic公司的射频消融系统对11例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其中包括双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4例。结果术毕转为窦性心律11例,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室速,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无心房穿孔出血,1例术后低心排死亡,随访3~12个月,10例均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6个月出现房颤复发,余10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明显缩小。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在治疗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手术中安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迷宫手术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何江 孙海云 蔡珺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18~64岁,使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C组,n=25)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5)。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18~64岁,使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C组,n=25)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5)。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5 min输注完毕,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泵注至术毕。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T_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泵注完毕(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切皮后(T_3)、劈胸骨后(T_4)、停CPB后(T_5)、术毕(T_6)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于T_0、T_5、T_6及术后6 h(T_7)、24 h(T_8)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并观察自动复跳情况和术后ICU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记录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停留ICU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T_1~T_4的HR减慢,MAP明显下降(P<0.05)。与T_0相比,两组T_5~T_8的血清CK、CK-MB活性及cTnI浓度均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D组CK、CK-MB及cTnI升高梯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开放主动脉后D组自动复跳率及术后ICU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停留ICU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瓣膜置换患者,可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瓣膜置换 心肌保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俞经生 葛建军 周正春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平均随访2年9个月,随访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02±0.66)。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结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控制INR在1.8~2.5范围,可以减少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易善永 乔衍礼 +1 位作者 陶中良 许玲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0d对病人进行精神神经功能9项测验。各测验项目术后...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0d对病人进行精神神经功能9项测验。各测验项目术后值与术前值相比功能降低等于或超过全部病人该项目术前值的1个标准差判断该项测验出现术后功能恶化;1个病人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术后出现功能恶化判断该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45%(9例)、干预组为20%(4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较好的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利于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精神神经功能 对照组 术后功能 0.05 围手术期 发生率 测验 病人 术前 标准差 项目 统计学 患者 恶化 出现
下载PDF
华法林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陶中良 易善永 罗金刚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及相应监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4年5月,本院3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除1例术后服药期间出现迟发性心包积血,2例出现...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及相应监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4年5月,本院3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除1例术后服药期间出现迟发性心包积血,2例出现皮肤瘀斑、青紫,调整用量后好转,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正确掌握抗凝治疗是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97例分析
11
作者 张雷 刘学刚 +4 位作者 刘戈 李新亚 王康武 唐震 王祖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加强左、右心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用一根2-0 Prolene双头针带小垫片的缝线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合并手术有:三尖瓣环De Vega环缩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5例。结果:术后瓣周漏1例,再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血栓、卡瓣等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缩短手术时间,采用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手术 心脏不停跳 连续缝合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三瓣膜同期置换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贵华 滕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4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期置换术患者制订术前干预措施:给予心理支持、肺功能训练、控制心衰等;术后干预措施:循环功能维护、心律失...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4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期置换术患者制订术前干预措施:给予心理支持、肺功能训练、控制心衰等;术后干预措施:循环功能维护、心律失常的监测与干预、有效氧疗和呼吸道管理、肾功能维护、抗凝监测等。结果随访3~20个月,本组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无血栓栓塞、抗凝相关出血及瓣周漏发生;1例术后死于肾功能衰竭。平均住院天数为(18±9)d。结论对三瓣膜同期置换的患者制订严密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负担,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金凤 王惠 +3 位作者 薛丽娜 黄竹君 唐文怡 杨凤妹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0期927-928,共2页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AKI的患者实施CBP治疗过程中,对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尿量、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维持CBP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CBP治...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AKI的患者实施CBP治疗过程中,对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尿量、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维持CBP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CBP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及中心静脉压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下降明显,存活患者中,除1例原有肾功能不全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未达到正常范围,其余肾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死亡;无CBP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严密监测病情,熟练严谨的操作是降低CBP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要保障,对改善瓣膜置换术后AKI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下载PDF
心脏瓣膜替换术体外循环搏动性血流灌注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德奎 曲翠香 +2 位作者 孙国林 孙玉安 潘玉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1999年第7期13-14,共2页
本文报道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替换或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膜替换术65例,用双盲法选择病例,其中体外循环搏动性血流灌注33例,平流灌注32例,两组比较:搏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提高,术中尿量明显增加,术后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 本文报道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替换或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膜替换术65例,用双盲法选择病例,其中体外循环搏动性血流灌注33例,平流灌注32例,两组比较:搏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提高,术中尿量明显增加,术后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肢体末梢皮肤温度恢复时间提前,应用心肌正性肌力药例数,时间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血红蛋白尿例数有所增高,血小板计数(PC)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搏动时间的延长,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呈进行性增高,平均每30min增高6m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研究证明搏动性血流灌注明显优于平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替换 体外循环 搏动性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