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重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率过快和心率波动中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祖孝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重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率过快和心率波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6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据心率程度及波动范围分为四组,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以优化重组技术评估各组各支冠脉可评价率。结果四组自动重组后各支血管图像质... 目的探讨优化重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率过快和心率波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96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据心率程度及波动范围分为四组,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以优化重组技术评估各组各支冠脉可评价率。结果四组自动重组后各支血管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于其他三组(P<0.01);再次优化重组后各支血管图像质量比较,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动重组和再次优化重组后,B、C、D组各支可评价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64层螺旋CT优化重组技术可有效提高影像图像可评价率,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检查前有效控制心率及心率波动可提高可评价率和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重组技术 冠心病 心率过快 心率波动
下载PDF
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莲 王珅 +2 位作者 朱桂杰 龚媛媛 刘东昭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22例心率波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大螺距扫描组(行大螺距双期模式头颈... 目的:分析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心率波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22例心率波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大螺距扫描组(行大螺距双期模式头颈心CTA一站式扫描)和常规扫描组(行头颈CTA减影扫描和冠状动脉CTA扫描),每组61例。比较两组CTA检查图像的主观评分、头颈CTA检查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以及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结果:两组CTA检查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常规扫描组头颈CTA检查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标准偏差(SD)指标均高于大螺距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8,t=13.613,t=15.888;P<0.05)。常规扫描组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的CNR、SD高于大螺距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03,t=7.821;P<0.05)。大螺距扫描组对比剂用量、有效辐射剂量(E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96,t=15.575,t=29.132;P<0.05)。结论:大螺距双期模式下行头颈和冠状动脉CTA扫描在心率波动患者中具有应用可行性,而较低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即可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大螺距双期模式 心率波动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 头颈血管
下载PDF
使用Range算法及SD算法计算的心率波动离散度与CCTA主观评价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子健 李若梅 +1 位作者 何家伟 聂见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5-808,共4页
目的在诸多分析心率变化程度与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CCTA)的图像主观评价相关性研究中,对心率变化离散程度的统计方式并未有统一的计算标准,本研究目的是使用Range算法及SD算法分别统计心率波动离散度,再使用SPSS计算两者与CCTA主观... 目的在诸多分析心率变化程度与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CCTA)的图像主观评价相关性研究中,对心率变化离散程度的统计方式并未有统一的计算标准,本研究目的是使用Range算法及SD算法分别统计心率波动离散度,再使用SPSS计算两者与CCTA主观评价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文献中使用最多的Range算法和SD算法,分别为69例CCTA患者的图像统计心率变化离散度(Range:11.94±7.74;SD:6.11±4.02),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与CCTA主观评价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皆与CCTA主观评价呈负相关(Pearson:Range=-694,SD=-695,P<0.01)。而对SD值与Range值大小分组(A组:SD<5、Range<10;B组:SD≥5、Range≥10)的t检验显示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RAC:P=0.002;LAD:P=0.001;LCX:P=0.001)。结论综上所述,在对心率变化与CCTA图像主观评价相关性研究中,Range算法与SD算法都能一定程度反映心率波动离散度,均可用于CCTA检查前评估与后续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波动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 标准差 极差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64排CT冠脉检查中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秀君 黄胜周 梁洪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遴选60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选用综合护理),统计两组造影图像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率波动、... 目的:探讨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遴选60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选用综合护理),统计两组造影图像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率波动、心理状态。结果:造影图像质量:观察组I级(73.33%)高于对照组(50.0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波动:观察组(6.67%)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64排CT冠脉检查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亦可提高造影图像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64排CT冠脉检查 满意度 心率波动 心理状态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脉氧下降率和心率波动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勇 王颖 +3 位作者 陈勋 林蔚 张凯 丁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185-4190,4195,共7页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呼吸暂停事件相关的ODR和心率波动率(HRFR)可能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目的探讨ODR及HRFR与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ODR及HRFR对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2021年1—6月对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病门诊就诊的36例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信息。以心律失常事件数的中位数为截断值,把患者分为少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和多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各18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ODR、HRFR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发心律失常组患者ODR和HRFR高于少发心律失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心律失常事件数与年龄、ODR、单位时间心率变化幅度(ΔHR)、HRFR呈正相关(r_(s)=0.472、0.719、0.360、0.3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R〔OR=77.849,95%CI(5.250,1154.301),P<0.05〕和HRFR〔OR=9.981,95%CI(1.000,105.600),P=0.05〕是OSAH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ODR和HRFR预测多发心律失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95%CI(0.830,0.941)〕和0.753〔95%CI(0.590,0.916)〕。结论ODR和HRFR与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能够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律失常 脉氧下降率 心率波动率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下载PDF
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张婷婷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36),分别提供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全方位舒... 目的探究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36),分别提供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心率波动幅度、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心率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术中舒适度及心率波动幅度,提高其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全方位舒适护理 舒适度 心率波动幅度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