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 被引量:158
1
作者 王兰 廖舒文 赵晓菁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共6页
健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关注,一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突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化造成的空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需要物质空间支撑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文献研究,明确健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 健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关注,一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突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化造成的空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需要物质空间支撑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文献研究,明确健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空间要素,分析不同路径下各类空间要素与健康的相关性。基于减少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和促进锻炼两种路径,从土地使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绿地及开放空间四方面阐述各规划要素与公共健康的关联,以期为健康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研究路径 规划要素
原文传递
健康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应对 被引量:74
2
作者 王兰 李潇天 杨晓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06,120,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城乡规划学科的思考:如何提升城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城市空间的健康促进作用?文章立足城市社区层面,选取国内外重要案例,分析其针对传染性疾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应对。在此基础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城乡规划学科的思考:如何提升城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城市空间的健康促进作用?文章立足城市社区层面,选取国内外重要案例,分析其针对传染性疾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应对。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推动的生活圈规划,论证如何将健康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出规划需要在日常健康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疫情应急的相关机构和设施,从而提高社区的健康促进作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健康社区 社区防疫 社区规划
下载PDF
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社区规划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一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为应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学界赋予了健康城市新的内涵,并在全球展开了建设健康城市的行动。社区作为落实健康城市战略的基本单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提出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社区规划应关注满足活动需求与... 为应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学界赋予了健康城市新的内涵,并在全球展开了建设健康城市的行动。社区作为落实健康城市战略的基本单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提出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社区规划应关注满足活动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社区的评价和规划策略:以城市更新促进用地混合,提升社区经济与就业;通过合理选址与联合使用,发挥学校的社会效用;活动策划与交通组织相结合,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能源管理与部门协作,推进资源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社区规划 规划策略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驱动下的未来人居--来自新城市科学和未来城市等视角 被引量:62
4
作者 龙瀛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一方面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建成环境研究提供了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的观察,围绕颠覆性技术驱动下的未来人居主题,提出来自...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一方面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建成环境研究提供了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的观察,围绕颠覆性技术驱动下的未来人居主题,提出来自城市大数据、城市科学、新城市科学、健康城市、智慧城市和未来城市视角的6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大数据 智慧城市 健康城市 第四次工业革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及理论思考 被引量:59
5
作者 傅华 玄泽亮 李洋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走过了探索和实质性发展两个阶段。它以健康促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为主线,成为了当前开展健康促进的典范。健康城市能呈现实质且快速发展的势头,政府主导是其重要的特点。它既符合中... 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走过了探索和实质性发展两个阶段。它以健康促进的理念为指导,以“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人群”为主线,成为了当前开展健康促进的典范。健康城市能呈现实质且快速发展的势头,政府主导是其重要的特点。它既符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和现状,也是以“上游策略”来解决全人群健康问题创新性举措。中国健康城市推行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为当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赋予了先进的内涵,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曼谷宪章”的核心精神是完全相符的,成为了引领中国公共卫生汇入国际现代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头兵。但是,它的茁壮成长仍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呵护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公共卫生 政府
下载PDF
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纲要 被引量:47
6
作者 许从宝 仲德 李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2-59,共8页
在当今世界,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的城市问题,而由WHO倡导的健康城市运动,正是旨在寻求这一问题的整体化解决。当我们加入其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要点,以及我们的可作为处。基于此,本文以总体性引介为目的,对健康城市运动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的城市问题,而由WHO倡导的健康城市运动,正是旨在寻求这一问题的整体化解决。当我们加入其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要点,以及我们的可作为处。基于此,本文以总体性引介为目的,对健康城市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成就要点进行了概括;随后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对健康城市的规划理论作出了框架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运动 健康城市规划
下载PDF
强化应急治理能力的韧性社区营造策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启示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世福 黎子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5,共4页
2020年初,在全国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防控前沿,在春节期间叠加严峻的防疫责任,这对于仍在逐步发育的社区治理而言,无疑是不堪重负的。韧性社区的理念有助于理解应急治理能力的强化对社区营造的重要意义,也是助... 2020年初,在全国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社区作为防控前沿,在春节期间叠加严峻的防疫责任,这对于仍在逐步发育的社区治理而言,无疑是不堪重负的。韧性社区的理念有助于理解应急治理能力的强化对社区营造的重要意义,也是助力疫情缓解并恢复健康常态的重要保障。国际视野中的健康城市为韧性社区营造的原则与策略提供了启示,为此文章借鉴相关理念,从设施空间硬件保障、治理服务资源匹配和治理能力体系建构三个方面,提出韧性社区营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社区 健康城市 资源匹配 治理能力
下载PDF
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兰 赵晓菁 +1 位作者 蒋希冀 唐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8,共10页
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与公共健康关系密切,20世纪初期作为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干预途径和方法出现。目前欧美对于健康城市规划的研究关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减少特定疾病的患病率,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起步。由于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与公共健康关系密切,20世纪初期作为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干预途径和方法出现。目前欧美对于健康城市规划的研究关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减少特定疾病的患病率,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起步。由于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雾霾(PM2.5,PM10等颗粒物)频发,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上升;非常有必要探究如何通过建成环境要素的规划和设计优化,减缓颗粒物对于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本文基于颗粒物分布、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空间要素三者关系的文献研究,以建成环境要素是否影响颗粒物浓度分布作为自变量选取原则,以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作为协变量,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个体病患分布和特定空间单元患病率作为因变量,建构在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并提出构建实证模型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空间要素 颗粒物 肺癌 理论框架 实证方法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9
9
作者 柴彦威 刘伯初 +3 位作者 刘瑜 马修军 塔娜 申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多源大数据,构建了整合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城市人口系统、城市运行系统、城市环境系统4个系统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体系。该指数体系分解为底力、动力、压力、活力4个维度,具有4个层次和12个时空间尺度。底力指数表征土地、人口等空... 基于多源大数据,构建了整合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城市人口系统、城市运行系统、城市环境系统4个系统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体系。该指数体系分解为底力、动力、压力、活力4个维度,具有4个层次和12个时空间尺度。底力指数表征土地、人口等空间单元基本属性,用以把握区域总体特征;动力指数通过企业发展状况、环境质量等反映了空间单元的发展状态;压力指数用以监测城市系统运行状况,起到风险评判与预警的作用;活力指数以活动和流的时空特征进行活动动态展现,反映空间单元的真实活力。最后以2016年4月6日为例,计算和展示了上海各街道的综合和各维度体征诊断指数,说明了体征诊断指数的可应用性和指数计算结果的稳健性。城市体征诊断指数可以辅助于城市网格化管理、压力预警等治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征 城市体征诊断指数 健康城市 多源数据 上海市
下载PDF
欧洲“健康城市”研究评述 被引量:32
10
作者 马祖琦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5,共4页
在明确“健康城市”相关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欧洲“健康城市”运动的发端,详细介绍了欧洲“健康城市项目”的运作流程,随后着重从老龄化、城市规划、社会因素三方面与城市健康之间的关系总结欧洲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成果,最后... 在明确“健康城市”相关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欧洲“健康城市”运动的发端,详细介绍了欧洲“健康城市项目”的运作流程,随后着重从老龄化、城市规划、社会因素三方面与城市健康之间的关系总结欧洲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成果,最后展开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运动 健康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儿童友好视角下建设健康城市的策略性建议 被引量:34
11
作者 任泳东 吴晓莉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24-29,共6页
健康城市建设经历了20多年的试点建设阶段后,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开始搭建实施体系的框架。儿童健康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健康城市的建设不能忽视儿童群体"。儿童友好"的城市建设侧重通过提高活动空间... 健康城市建设经历了20多年的试点建设阶段后,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开始搭建实施体系的框架。儿童健康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健康城市的建设不能忽视儿童群体"。儿童友好"的城市建设侧重通过提高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趣味性,优化社会关系网络与儿童社会参与及权利保障等多方面,增加儿童在公共空间的体育活动与交往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健康城市建设中的儿童健康问题,提出儿童友好与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具有高度共识,其策略可以作为细化健康城市规划策略的新维度,可通过补充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规划建设策略,推进健康城市实施框架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儿童友好 儿童友好型城市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如何影响居民生理健康?——中介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延吉 邓伟涛 +1 位作者 赵立珍 李苗裔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2-835,共14页
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路径仍藏于黑箱中,且既有片段式分析多未考虑居住自选择问题。基于福州市社会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通过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密度及多样性、道路通达性、形象维护管理、体育设施可达性均与生理健康... 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路径仍藏于黑箱中,且既有片段式分析多未考虑居住自选择问题。基于福州市社会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通过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密度及多样性、道路通达性、形象维护管理、体育设施可达性均与生理健康自评值存在正向关联;前三类建成环境特征主要经由社会资本、犯罪活动、居住安全感对休闲型步行产生间接正向效应,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则受到实体要素直接影响;通过饮食行为的中介作用,提高健康食物可达性能有效减少罹患慢性病的种类数。即使规避了自选择干扰,上述建成环境特征依然对生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证明建成环境优化确是改善公共健康的可行途径,需在城市规划中兼顾体育和食物环境两项重点、硬件和软件环境两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体力活动 饮食行为 健康城市 居住自选择
原文传递
“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 被引量:32
13
作者 萧明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8,共9页
本文介绍了西方在全球性健康城市运动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的规划视角——支持积极生活方式的积极城市规划与设计。从交通与用地、公共开放空间、建筑设计、健康食物、环境评估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主要的设计原则和相关做法,并针对中国国情... 本文介绍了西方在全球性健康城市运动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的规划视角——支持积极生活方式的积极城市规划与设计。从交通与用地、公共开放空间、建筑设计、健康食物、环境评估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主要的设计原则和相关做法,并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借鉴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康体城市 积极的城市规划设计 积极的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城市建成环境对慢性病影响的实证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延吉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在慢性疾病已成为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下,建设健康城市为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学科的再合作提供了契机,而厘清城市建成环境对慢性病的影响则是科学规划的前提。大量既有的西方文献表明,城市规划完全有能力通过各类环境要素的优化,达到增加体... 在慢性疾病已成为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下,建设健康城市为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学科的再合作提供了契机,而厘清城市建成环境对慢性病的影响则是科学规划的前提。大量既有的西方文献表明,城市规划完全有能力通过各类环境要素的优化,达到增加体力活动、促进合理膳食、抑制慢性疾病,以及提升健康水平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围绕量化城市建成环境、建构影响路径框架、克服自选择机制等问题进行评述,为我国开展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体力活动 建成环境 慢性病 自选择
原文传递
“绿康城市”论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树华 康宁 +2 位作者 史舒琳 杨荣湉 姚亚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9,共6页
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 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城市 健康城市 绿康城市 园林绿地 身心健康
下载PDF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于海宁 成刚 +3 位作者 徐进 王海鹏 常捷 孟庆跃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年第12期30-33,共4页
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各城市的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对其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类、总结,并与WHO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到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建设的三十项共性指标;然而指标体系不应只... 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各城市的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对其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类、总结,并与WHO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到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建设的三十项共性指标;然而指标体系不应只包括结果指标,也应包括行动指标,同时建议将政策管理指标也纳入指标体系,对健康城市的建设进行监督指导,旨在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尤其是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指标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支路网:健康城市道路体系建设的关键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杨涛 周伟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共5页
我国城市支路网存在系统不完善、密度低、规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分级体系、采取合理的路网布局来引导城市支路网的建设和发展,不同地区的支路网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差别化对待,倡导采用小尺度、高密度的支路网模式。
关键词 支路网 健康城市 道路体系
下载PDF
国外的健康城市规划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丽萍 《规划师》 2003年第B06期40-43,共4页
健康城市关注城市的密集增长、土地的混合使用及公共休憩场所的建设,强调良好步行环境的营造及联系性道路网络的建设;关注各阶层之间利益分配的平衡。要建立健康城市体系,需做好危机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国外 城市规划 公共休憩场所 健康城市规划 印第安纳 拉丁美洲
下载PDF
健康与韧性理念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规划策略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翅 《风景园林》 2020年第8期114-119,共6页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重要问题,引发了对如何提升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思考。回顾公共健康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密切关系,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城市"和"韧性城市"理念,提出了应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重要问题,引发了对如何提升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思考。回顾公共健康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密切关系,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城市"和"韧性城市"理念,提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大空间规划策略:1)以城市与区域的国土整体空间评价为基础,构建区域冗余空间与韧性应对;2)建立以城市公园绿地、通风廊道、社区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开放空间体系;3)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公共卫生的应急准备和规划;4)完善信息数据交互平台,构建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从区域、城市、社区3个层级提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体系,并提出重视社区层面的规划与管理,加强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与社区居民共同塑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健康城市 韧性城市 空间规划策略
下载PDF
主观感知的城市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60个县市的大样本调查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兰 孙文尧 吴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4,共10页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纳入了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而主观感知的城市环境变量能够体现出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难以捕捉的健康影响...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纳入了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而主观感知的城市环境变量能够体现出客观测量的城市环境变量难以捕捉的健康影响效应,具体作用有待深入探究。本研究建立了个体、社区和城市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6年开展的"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状况"全国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探究主观感知的城市物质环境和服务环境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作用并识别显著影响要素。研究发现:感知的城市环境对居民自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居民对城市绿化、基础设施状况、住房保障和医疗服务的感知是影响自评健康较为主要的环境感知因素。最后本研究基于定量分析结果讨论对健康城市评价和研究的启示,推动健康城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评健康 城市环境 主观感知 健康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