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志新
王美欢
+2 位作者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第5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5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第5节间长度变化
相关性
广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个籼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
被引量:
2
2
作者
苏相文
高方远
+6 位作者
任鄄胜
陆贤军
吕建群
刘利平
代明笠
任明鑫
任光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目的】研究4个水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亲本利用和培育广适性、高产稳产杂交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五山丝苗为对照,通过分期播种、遮光和自然光处理,分析成恢475、成恢593和成恢3018的光温反...
【目的】研究4个水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亲本利用和培育广适性、高产稳产杂交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五山丝苗为对照,通过分期播种、遮光和自然光处理,分析成恢475、成恢593和成恢3018的光温反应型,并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成恢475、成恢593、成恢3018和五山丝苗的短日出穗促进率分别是7.58%、9.38%、4.44%和8.84%,高温出穗促进率分别是6.99%、8.49%、8.00%和10.14%。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4个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有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供试材料经长日照处理的播始历期、主茎总叶片数、株高、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短日处理;在相同日照处理下,温度对4个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4个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成恢475、成恢593、成恢3018和五山丝苗都属于感光性弱、感温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性强的类别,其中成恢3018的感光感温性最弱,成恢475居中,成恢593和五山丝苗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光温反应特性
出穗促进率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衰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初步研究
3
作者
李志新
李华军
李晓方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聚合杂交选育的112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12个亲本为材料,分别在湖北荆州作中稻和广东广州作早稻种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齐穗后不同时期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日衰减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和荆州水稻齐穗后第11...
以聚合杂交选育的112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12个亲本为材料,分别在湖北荆州作中稻和广东广州作早稻种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齐穗后不同时期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日衰减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和荆州水稻齐穗后第11~16天的SPAD值日衰减量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水稻齐穗后第11~16天剑叶SPAD值日衰减量可作为其光温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在此期间,SPAD值日衰减量越大,光温敏感性越强,品种适应性越差,反之,适应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叶绿素日衰减量
相关性
广适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志新
王美欢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机构
长江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南国金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482)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Q20121212)资助
文摘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第5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5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第5节间长度变化
相关性
广适性
Keywords
Rice
heading
acceleration
percentage
Length
change
of
the
fifth
intemode
Correlation
Wide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个籼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
被引量:
2
2
作者
苏相文
高方远
任鄄胜
陆贤军
吕建群
刘利平
代明笠
任明鑫
任光俊
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7YFD0100200)
农业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CARS-01-08)
+1 种基金
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2016NYZ0028-3)
四川省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6ZYPZ-011)。
文摘
【目的】研究4个水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亲本利用和培育广适性、高产稳产杂交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五山丝苗为对照,通过分期播种、遮光和自然光处理,分析成恢475、成恢593和成恢3018的光温反应型,并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成恢475、成恢593、成恢3018和五山丝苗的短日出穗促进率分别是7.58%、9.38%、4.44%和8.84%,高温出穗促进率分别是6.99%、8.49%、8.00%和10.14%。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4个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有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供试材料经长日照处理的播始历期、主茎总叶片数、株高、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短日处理;在相同日照处理下,温度对4个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4个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成恢475、成恢593、成恢3018和五山丝苗都属于感光性弱、感温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性强的类别,其中成恢3018的感光感温性最弱,成恢475居中,成恢593和五山丝苗最强。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光温反应特性
出穗促进率
农艺性状
Keywords
Rice
Restorer
line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heading
acceleration
percentage
Agronomic
trai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衰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初步研究
3
作者
李志新
李华军
李晓方
机构
长江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0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1B04)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Q20121212)
文摘
以聚合杂交选育的112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12个亲本为材料,分别在湖北荆州作中稻和广东广州作早稻种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齐穗后不同时期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日衰减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和荆州水稻齐穗后第11~16天的SPAD值日衰减量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水稻齐穗后第11~16天剑叶SPAD值日衰减量可作为其光温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在此期间,SPAD值日衰减量越大,光温敏感性越强,品种适应性越差,反之,适应性越强。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叶绿素日衰减量
相关性
广适性
Keywords
rice
heading
acceleration
percentage
attenuati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
correlation
wide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李志新
王美欢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个籼稻恢复系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
苏相文
高方远
任鄄胜
陆贤军
吕建群
刘利平
代明笠
任明鑫
任光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衰减与出穗促进率的关系初步研究
李志新
李华军
李晓方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