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高鑫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2,共6页
夷夏之辨是汉代公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到形成公羊学的关键人物董仲舒,再到公羊学的集大成者何休,他(它)们的夷夏观具体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公羊传》继承了先秦儒家严夷夏之别的思想,却凸显... 夷夏之辨是汉代公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到形成公羊学的关键人物董仲舒,再到公羊学的集大成者何休,他(它)们的夷夏观具体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公羊传》继承了先秦儒家严夷夏之别的思想,却凸显了礼义文化这一区分夷夏的标准;董仲舒发展了《公羊传》的思想,不但对夷夏的分辨更为精细,强调“从变从义”,而且从王者一统的角度肯定德化四夷的必要性;何休对公羊学的夷夏之辨所作的发展,则是将其历史“三世”说与夷夏之辨相结合,用一种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夷夏关系,肯定“太平”之世是一个没有夷夏之别的天下一统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观 《公羊传》 董仲舒 何休
下载PDF
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樊文礼 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3,共7页
贾谊民族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强烈的"尊王攘夷"意识。他提出的"三表"、"五饵"之术,是儒家传统的"修文德"、"来远人"、"怀柔"四夷的民族思想的应用,但其中也参杂了法家&qu... 贾谊民族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强烈的"尊王攘夷"意识。他提出的"三表"、"五饵"之术,是儒家传统的"修文德"、"来远人"、"怀柔"四夷的民族思想的应用,但其中也参杂了法家"术"的成分;董仲舒继承了汉初以来的"和亲"思想,并从大一统思想出发,提出"王者爱及四夷"的主张,但这并不等于各民族完全平等,华夷仍有亲疏贵贱之分,这是与他的阴阳五行说相辅相成的;何休主张的"夷狄进至于爵",其前提实际上就是"用夏变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董仲舒 何休 大一统 华夷观
下载PDF
坐标内外的董仲舒——评黄铭《推何演董:董仲舒〈春秋〉学研究》
3
作者 刘禹彤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1-177,190,共8页
在哲学和史学等领域,董仲舒研究已然成果丰硕。2023年出版的黄铭《推何演董:董仲舒〈春秋〉学研究》一书,则明确回到传统经学研究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董仲舒的另一个面相。《春秋》是属辞比事之学,故黄铭认为辞例是理解《春秋》的不二... 在哲学和史学等领域,董仲舒研究已然成果丰硕。2023年出版的黄铭《推何演董:董仲舒〈春秋〉学研究》一书,则明确回到传统经学研究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董仲舒的另一个面相。《春秋》是属辞比事之学,故黄铭认为辞例是理解《春秋》的不二法门。董仲舒作为汉代景、武之际的《春秋》学博士,但董生《春秋繁露》中的辞例向来不受重视,因此不同于以往研究,黄铭首先梳理董仲舒的辞例,并以之为统贯董氏《春秋》学的纲领。同时,何休《公羊解诂》作为两汉唯一一套完善的《春秋》辞例之学,必须依托何休才能更好地理解董仲舒,此即黄铭所谓“推何演董”。诚然,回到经学研究的视野中,何休便是董仲舒研究最重要的参考坐标,但在何休的观照下,董仲舒的《春秋》决狱以及天哲学等问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历史偏差,值得我们进一步省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铭 董仲舒 何休 《春秋》 公羊学 《春秋》决狱 天学
原文传递
论何休日月时例中的详与略
4
作者 赵友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公羊》学者何休从详与略的角度对《春秋》的日月时例作了大量的阐发。何休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对日、月、时这三个要素作两两对待,即日、月相对,日为详,月为略;月、时相对,月为详,时为略。何休从日月时的详略轻重出发,阐发蕴含其中的... 《公羊》学者何休从详与略的角度对《春秋》的日月时例作了大量的阐发。何休基于二元对立的思维,对日、月、时这三个要素作两两对待,即日、月相对,日为详,月为略;月、时相对,月为详,时为略。何休从日月时的详略轻重出发,阐发蕴含其中的褒贬大义,但何休并没有采取二元对立的思维来阐明褒贬,即并不是详书日月以示褒,略书就意味着贬;其实有很多情况,日月时的详略表明的是褒、贬程度的浅深。也正因为日月时的详略在意义的阐发上具有程度上的深浅轻重等的变化关系,因此能很好地与其三世进化说相结合,从而具有王道进化的意义。而随着三世的演进,王道的逐渐实现,日月时的详略轻重的差异渐趋消弥,从而完成了它的王道进化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日月时例 详略
下载PDF
《春秋》“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何、郑之争及其诠释学缘由
5
作者 闫春新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160,共9页
何休作为《公羊》学固守派,从《公羊》学的立场出发,质疑《穀梁传》传文对经文“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解释;郑玄则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古,对何休的质疑作出批驳。由何、郑二人的争论,可管窥《春秋》经的言简义深与两汉《春秋》学... 何休作为《公羊》学固守派,从《公羊》学的立场出发,质疑《穀梁传》传文对经文“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解释;郑玄则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古,对何休的质疑作出批驳。由何、郑二人的争论,可管窥《春秋》经的言简义深与两汉《春秋》学以传解经的时代风尚,并可见今古文经传诠释之风貌。两人交锋的学术缘由,与当时的今古文官学纷争及各自治学有关,更与学界尚少探讨的汉代学理上的相互辩难的经学时风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郑玄 “尊鲁君” “尊王” 今古文之争
原文传递
从宗传到宗经——王闿运春秋学的解经特色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怡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21,共11页
王闿运的经学具有“突破传注 ,返回经文”的特色 ,但他有一个从宗传到宗经的过程 ,早年时期的王闿运是笃信传文的 ,到了他作《春秋公羊传笺》和《春秋例表》的时候 ,开始返回经文。《春秋公羊传笺》中的返传与返经情形 ,一是对何休《解... 王闿运的经学具有“突破传注 ,返回经文”的特色 ,但他有一个从宗传到宗经的过程 ,早年时期的王闿运是笃信传文的 ,到了他作《春秋公羊传笺》和《春秋例表》的时候 ,开始返回经文。《春秋公羊传笺》中的返传与返经情形 ,一是对何休《解诂》思想的舍离 ,这表现最明显的 ,是他的灾异观 ,二是对传文的质疑与超越。《春秋例表》的著作动机是出于宗经 ,而由前后两个版本的不同点 ,更可以看出他的返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宗经 春秋学 解经 何休
下载PDF
谶纬叙事与何休灾异说之新变
7
作者 孙玲玲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1-14,380,共15页
受东汉谶纬解经风气的影响,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也广泛征引谶纬文献解说经传,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数其征引“春秋说”解说灾异的现象。经过考证,何休频繁征引的“春秋说”乃是《春秋》纬的一个泛称,而非某部确切的谶纬文献。而何休... 受东汉谶纬解经风气的影响,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也广泛征引谶纬文献解说经传,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数其征引“春秋说”解说灾异的现象。经过考证,何休频繁征引的“春秋说”乃是《春秋》纬的一个泛称,而非某部确切的谶纬文献。而何休在征引“春秋说”时也多是引用其中的叙事来解说灾异,这一征引方式与何休灾异说出现新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说 何休 灾异说 谶纬叙事
下载PDF
论何休《春秋》王鲁说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从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4,共5页
《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欲当王之法,于是便产生《春秋》新王说。《春秋》以鲁为主,继而又产生《春秋》王鲁说。《春秋》新王说重在说明孔子作《春秋》的目的,而《春秋》王鲁说则突出了孔子作《春秋》的具体手段。董仲舒对《春秋》... 《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欲当王之法,于是便产生《春秋》新王说。《春秋》以鲁为主,继而又产生《春秋》王鲁说。《春秋》新王说重在说明孔子作《春秋》的目的,而《春秋》王鲁说则突出了孔子作《春秋》的具体手段。董仲舒对《春秋》王鲁的观点作了较详尽的阐述,认为《春秋》是周之后的一新正统,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对《春秋》王鲁义理作了具体的阐释:褒贬诸侯,赞颂王化;褒内贬外,尊鲁拥王;王者当自正,恩信天下等。何休阐释《春秋》王鲁义理时有的是直承经传本意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则曲解了经传本意而随意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公羊传》 董仲舒 何休
下载PDF
何休与董仲舒公羊灾异理论的差异及产生原因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全顺 杜瞻湫 《泰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1-87,共7页
何休与董仲舒灾异理论表面的差异是由于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同,何休重"异",董仲舒重"灾"。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二者对"君"、"天"关系认识的分歧。董仲舒"屈君申天",而何休则"... 何休与董仲舒灾异理论表面的差异是由于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同,何休重"异",董仲舒重"灾"。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二者对"君"、"天"关系认识的分歧。董仲舒"屈君申天",而何休则"君天并尊",这是二者思想的深层差异。认识产生分歧的原因是由于时代背景及学术风气的不同:董仲舒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以理论论证汉王朝代秦的合法性;而何休面对的则是汉末皇权衰落,地方士族豪强林立的现状,而且面对古文经学的挑战,何休也要证明今文经学的利用价值,因此要以《公羊》的"尊君"宣扬君臣大义,并在公羊思想中融合谶纬以证明刘氏政权的神圣性、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董仲舒 灾异理论 君天关系
下载PDF
“行权”与“尊君”的牵合--论董仲舒“丑父欺晋”的诠释困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靖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围绕《公羊传》逢丑父欺晋而存君一事,董仲舒讥丑父“欺而不中权”,何休却认为本于“王法”丑父不得称贤,但自齐观之犹可谓善,徐彦更将董仲舒讥丑父的观点归于“背经”之属。考察董、何对于“丑父欺晋”的不同诠释,可以发现:董仲舒将《... 围绕《公羊传》逢丑父欺晋而存君一事,董仲舒讥丑父“欺而不中权”,何休却认为本于“王法”丑父不得称贤,但自齐观之犹可谓善,徐彦更将董仲舒讥丑父的观点归于“背经”之属。考察董、何对于“丑父欺晋”的不同诠释,可以发现:董仲舒将《公羊传》中于晋而言的“法斮”理解为抽去国家立场的“当斮”,从总体上贬抑丑父。同时,经由“权变”范畴的引入,并通过比较“丑父欺晋”与“祭仲许宋”二事,董仲舒试图将国君之尊荣设定为臣子“行权”的边界,引起了“行权”与“尊君”的冲突。不过,立足于董仲舒“执权存国”的主张以及其与黄老、法家思想的亲缘,则其以“尊君”来限定臣子“行权”的立论虽然未必合于经义,但也并非不可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权 尊君 逢丑父 董仲舒 何休
下载PDF
汉代京氏易学与何休公羊灾异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有为 王承略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6-54,共9页
汉代京氏易学与《公羊》学都十分注重对灾异的诠释,而何休作为《公羊》学的集大成者,对灾异进行诠释时吸收了《京氏易》诠释灾异的内容。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京氏易学诠释灾异的影响力,也是理解何休灾异理论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 京氏易 何休 《公羊》学 灾异
原文传递
论董、何的“三世异辞”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郜积意 陈绪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并重,是理解其余二科六旨的重要线索。董、何的三世说,含恩情、王化义;董、何的异辞说,含微辞、托辞例。由微辞、托辞,知恩情、王化之分;由恩情、王化之分,知三统与内外说之所指,则三科九旨可以相互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何休 三世异辞 三科九旨 《公羊》学
下载PDF
论东汉何休的《诗经》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华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8-75,共8页
东汉后期何休的《诗经》学并非陈乔枞所言之《齐诗》学或王先谦等所言之《鲁诗》学,而是兼通今古文《诗经》学,尤其重视《毛诗》和《韩诗》。何休所用《韩诗》包括《韩诗内传》《韩诗外传》和《韩诗序》,用以阐发其公羊学大义与礼制。... 东汉后期何休的《诗经》学并非陈乔枞所言之《齐诗》学或王先谦等所言之《鲁诗》学,而是兼通今古文《诗经》学,尤其重视《毛诗》和《韩诗》。何休所用《韩诗》包括《韩诗内传》《韩诗外传》和《韩诗序》,用以阐发其公羊学大义与礼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今文经学大师的何休反复称引《毛传》和"古毛诗说"以诠释其公羊学所涉之礼制与文字,而此事发生于郑玄笺《毛诗》之前,这表明《毛诗》不仅在古文经学界流布,还为东汉今文经学家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诗经》学 礼制 微言大义
下载PDF
以阐释为创造:中国传统释义学的一个特点——以何休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汝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3,167,共11页
《公羊传》以阐释为创造的做法在何休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何休对他之前的汉代公羊学作了创造性的总结,使公羊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何休释例,不是为了简单地总结和归纳《春秋》的义例,而是为了通过释例来阐发义理,提出他自... 《公羊传》以阐释为创造的做法在何休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何休对他之前的汉代公羊学作了创造性的总结,使公羊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何休释例,不是为了简单地总结和归纳《春秋》的义例,而是为了通过释例来阐发义理,提出他自己的公羊学思想。三科九旨的有关思想虽然前人也有提到,但何休却将它们系统地阐发为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理论,这是何休最大的理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学 何休 大一统 张三世 异内外 释义学
原文传递
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训释讹误两例——兼论清代学者纠改之失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仰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对《公羊传》字词的训释时有讹误,清代学者曾力加纠匡,但仍有纠而未安或正而不是者。本文以僖二年“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与襄二十六年“剽之立于是未有说也”为例,辨析何休训解中的讹误所在,同时指陈... 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对《公羊传》字词的训释时有讹误,清代学者曾力加纠匡,但仍有纠而未安或正而不是者。本文以僖二年“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与襄二十六年“剽之立于是未有说也”为例,辨析何休训解中的讹误所在,同时指陈孔广森、何若瑶、俞樾、陈立、王闿运、皮锡瑞相关纠改的是非得失,最后提出新的解说,以求合乎经传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公羊传》 纠误
下载PDF
汉代三统论之演进--从董仲舒到何休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瑞杰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3期92-103,197,198,共14页
汉儒董仲舒创三统说,强调圣王受命应天,必须依据黑白赤三统循环往复,实兼礼仪象征义与实质变革义;又将《春秋》纳入三统谱系中,以《春秋》当新王,存商、周为二王后,并匹配一整套政教制度设计,使得《春秋》可为汉治所取法。然其强调汉治... 汉儒董仲舒创三统说,强调圣王受命应天,必须依据黑白赤三统循环往复,实兼礼仪象征义与实质变革义;又将《春秋》纳入三统谱系中,以《春秋》当新王,存商、周为二王后,并匹配一整套政教制度设计,使得《春秋》可为汉治所取法。然其强调汉治亦当用夏教,实无法摆脱其失道覆亡之命运。经过纬书、《白虎通》诸说之推阐,直至汉末,何休《春秋》三统说在凸显三正之政教意涵的基础上,强调《春秋》兼通三王之义,又将文质论纳于三世说体系内,使《春秋》之法文质兼备,无失道之弊,堪为汉世所取法。自此,汉代今文学视域下的三统论思想更为成熟,影响可谓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三统论 文质论 《春秋》 何休
下载PDF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苏东 《北方论丛》 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
《汉书·儒林传》所载《春秋》公羊弟子嬴公的师承问题向存争议。由于《儒林传》武帝以前部分是班固在《史记·儒林列传》的基础上改笔而成,通过对改笔部分的系统梳理以及《汉书》中"自有传"体例的考察,可知班固所增... 《汉书·儒林传》所载《春秋》公羊弟子嬴公的师承问题向存争议。由于《儒林传》武帝以前部分是班固在《史记·儒林列传》的基础上改笔而成,通过对改笔部分的系统梳理以及《汉书》中"自有传"体例的考察,可知班固所增弟子嬴公应师从胡毋生。在此基础上重新检视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的撰作动机,可知何休感于东汉官学章句繁冗、迂曲之弊,故援据严、颜二家所承胡毋生《条例》之学以纠其失,与扬雄、桓谭、班固等"不为章句"、专究大义的治学风气以及马融、郑玄、卢植等复兴西汉传诂旧体的解经风气之间存在重要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董仲舒 胡毋生 何休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下载PDF
董仲舒《春秋》学之“异外内”--以何休为参照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晓东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1-37,共7页
“异外内”之说,是两汉公羊学最为核心的义旨之一。由于两汉公羊师说大多失传,董仲舒之说相对零散,唯有何休留下系统性的公羊“异外内”说。何休的“异外内”说,在董仲舒那里大体已具。董仲舒的论说虽然语焉不详,但通过以何休为参照系,... “异外内”之说,是两汉公羊学最为核心的义旨之一。由于两汉公羊师说大多失传,董仲舒之说相对零散,唯有何休留下系统性的公羊“异外内”说。何休的“异外内”说,在董仲舒那里大体已具。董仲舒的论说虽然语焉不详,但通过以何休为参照系,则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大体上说,董、何对“异外内”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在对一些《春秋》经传具体文本的理解上,董、何虽然均以“外内”之辞言之,但其指向又颇有异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何休 《公羊传》 《春秋》 异外内
下载PDF
孔广森与何休的经学之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开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孔广森被有的学者视为清代第一位有《公羊》学著述的人物,但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与何休的《公羊》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之异就在于孔广森否定何休的王鲁说,自立三科九旨,没有对《公羊》学微言的阐发,只有《公羊》书法、大义的发明... 孔广森被有的学者视为清代第一位有《公羊》学著述的人物,但他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与何休的《公羊》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之异就在于孔广森否定何休的王鲁说,自立三科九旨,没有对《公羊》学微言的阐发,只有《公羊》书法、大义的发明,从而使孔广森的经学著作虽以《公羊》命名,却对清代《公羊》学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推进。然而,孔广森的经学还是有其新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广森 何休 经学 三科九旨 中国 哲学思想
下载PDF
论何休灾异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从祥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9-51,共3页
何休认为异先于事而灾后于事,异是警示而灾是惩罚。何休是以天人感应说为理论基础,以阴阳说为理论武器来解说灾异的,认为灾异是阴阳失衡或错位的结果。何休常借助对灾异的解说表现出对一统王权、君权的拥护,对僭王、弑君、强臣专权等行... 何休认为异先于事而灾后于事,异是警示而灾是惩罚。何休是以天人感应说为理论基础,以阴阳说为理论武器来解说灾异的,认为灾异是阴阳失衡或错位的结果。何休常借助对灾异的解说表现出对一统王权、君权的拥护,对僭王、弑君、强臣专权等行为多加谴责。何休的灾异说表现出浓郁的民本思想:一是对民生的关注,另一是对民声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公羊学 《春秋公羊传解诂》 灾异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