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证据权法在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志旺 李端有 王湘桂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68-1273,共6页
采用证据权法对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进行了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数据源主要包括地质图、SPOT5多光谱卫星影像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利用RS和GIS的数据提取和分析功能,分别提取了地质(岩性和构造)、地形(坡度、坡向、水系... 采用证据权法对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进行了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数据源主要包括地质图、SPOT5多光谱卫星影像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利用RS和GIS的数据提取和分析功能,分别提取了地质(岩性和构造)、地形(坡度、坡向、水系、高程、沟壑缓冲区、沟壑密度)、水文地质(植被指数)和破坏动力(河流缓冲区)等对研究区滑坡发育影响较大的影响因子的信息。将上述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分级,建立若干证据层;然后根据已知滑坡在不同证据层中的分布,确定相应证据层的权重值;最后根据不同影响因子权重值的叠加来确定具体某一个单元滑坡发育的概率。分析结果与现有滑坡的分布情况比较吻合。采用证据权法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各种影响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并据此进行滑坡危险度评价因子(证据因子)的选择及危险度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度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证据权法
下载PDF
区域滑坡空间预测方法研究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桂荣 殷坤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4297-4302,共6页
区域滑坡空间预测是通过分析滑坡在区域空间分布的丛集性及规律性,圈定出滑坡相对危险性区域。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的滑坡灾害分析系统,采用半定量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浙江省永嘉县区域滑坡进行了预测。半定量方法采用反映历史... 区域滑坡空间预测是通过分析滑坡在区域空间分布的丛集性及规律性,圈定出滑坡相对危险性区域。通过MAPGIS软件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的滑坡灾害分析系统,采用半定量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浙江省永嘉县区域滑坡进行了预测。半定量方法采用反映历史滑坡强度的袭扰系数和滑坡易发程度指数来评价,编制了危险性预测分区图;定量化方法采用信息量模型来评价,采用规则网格作为预测单元,运用该模型对永嘉县区域滑坡进行了空间定量预测,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划决预测分区图,为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规策、避免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和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滑坡 空间预测 袭扰系数 信息量模型 危险性区划
下载PDF
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区划 被引量:27
3
作者 万石云 李华宏 胡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4,共5页
根据云南滑坡泥石流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素选取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年大雨日数、年暴雨日数和临界雨强作为影响因子;利用2000-2011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滑坡泥石流灾害样本和1:25万云南省地形资料,计算了这些因子相应属性对滑坡泥... 根据云南滑坡泥石流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素选取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年大雨日数、年暴雨日数和临界雨强作为影响因子;利用2000-2011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滑坡泥石流灾害样本和1:25万云南省地形资料,计算了这些因子相应属性对滑坡泥石流的敏感系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区划模型,对各影响因子滑坡泥石流敏感性进行了集成计算,借助于GIS工具最终完成了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危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与云南滑坡泥石流活动情况是相符的,并探讨了有关区域滑坡泥石流的气象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敏感系数 主成分分析 危险区划 云南省
下载PDF
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性区划 被引量:23
4
作者 廖小平 徐风光 +2 位作者 蔡旭东 周文皎 魏家旭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121-129,共9页
针对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在详细的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其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边坡灾害的基本地质条件、自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灾... 针对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在详细的道路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其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提出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边坡灾害的基本地质条件、自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灾害历史记录等完整信息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与因素累积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基于GIS平台完成了香丽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区划。为指导香丽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及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类似山区道路等线性工程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线性工程 边坡灾害 易发性评价 灾害区划
下载PDF
基于证据权法的滑坡危险性区划探索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艳南 牛瑞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在传统的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中,评价因素的选取及其权重取值存在主观和随意性。该文选择三峡库区巫山县城作为研究区,引入在矿产资源评价预测中广泛应用的证据权法,以贝叶斯条件概率为基础,研究评价滑坡的控制因素(地层、岩性、构造、... 在传统的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中,评价因素的选取及其权重取值存在主观和随意性。该文选择三峡库区巫山县城作为研究区,引入在矿产资源评价预测中广泛应用的证据权法,以贝叶斯条件概率为基础,研究评价滑坡的控制因素(地层、岩性、构造、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和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和水系等),利用ArcGIS计算并叠加各因素的证据权重,得到滑坡危险性区划图。经分离样本法验证,危险性区划准确率为81%(其中65%分布在极高和高危险区,16%分布在中危险区),表明证据权法可用于评价因素的选取及其权重取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权法 滑坡 危险性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澜沧江中下游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与危险区划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川 朱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06期84-92,共9页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通过调查,研究区发育滑坡泥石流灾害点1152处,严重影响航道畅通、水利水电建设和城镇发展。本文分析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规律、影响滑坡泥石流形成发展的静态环境因素组合和动态因素组合。开...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通过调查,研究区发育滑坡泥石流灾害点1152处,严重影响航道畅通、水利水电建设和城镇发展。本文分析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规律、影响滑坡泥石流形成发展的静态环境因素组合和动态因素组合。开展滑坡泥石流危险区划评价,是为了进一步认识该地区滑坡泥石流活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流域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因子叠置法、极差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研究区滑坡泥石流危险度进行综合区划,划分出高、中、低危险区和危险江段,为制定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滑坡泥石流减灾防灾中长期规划提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 滑坡 泥石流 区域分布 控制因素 危险区划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法的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志旺 廖勇龙 李端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B08期1451-1454,共4页
滑坡危险度区划能降低由于滑坡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巴东-带滑坡灾害发生的环境和基本特征,选取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坡度、坡向、距离河流远近、沟壑密度、高程、植被条件等作为研究区滑坡灾害危险度分... 滑坡危险度区划能降低由于滑坡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巴东-带滑坡灾害发生的环境和基本特征,选取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坡度、坡向、距离河流远近、沟壑密度、高程、植被条件等作为研究区滑坡灾害危险度分区评价因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因素图件栅格化为400m×400m的单元共7461个。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对研究区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度分区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区现有滑坡的分布情况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度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逻辑回归
下载PDF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初探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端有 王志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共4页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该研究中,多要素庞大数据信息的获取以及巨大的运算和繁琐的图件形成都限制着研究的发展。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该研究中,多要素庞大数据信息的获取以及巨大的运算和繁琐的图件形成都限制着研究的发展。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有效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RS和GIS技术的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中的主要流程,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度区划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重庆甑子岩崩塌落石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敬辉 石豫川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重庆市南川区甑子岩危岩体面临的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不同高度、不同规模的危岩体对东侧居民区的落石风险及危害性。以甑子岩处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崩塌落石特征确定模型尺寸,运用RocFall软件对崩塌落石的... 针对重庆市南川区甑子岩危岩体面临的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不同高度、不同规模的危岩体对东侧居民区的落石风险及危害性。以甑子岩处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面发育情况及崩塌落石特征确定模型尺寸,运用RocFall软件对崩塌落石的能量、速度、运动轨迹、落点位置及冲击力等进行模拟计算。以此对崩塌落石区进行落石风险评估,根据崩塌落石的动量和动能,按最危险原则法将崩塌落石的危险性分区,分为Ⅰ危险性极大、Ⅱ危险性大、Ⅲ危险性一般、Ⅳ危险性较小、Ⅴ无危险五个分区,并将此分区应用于甑子岩危岩体,评价崩子岩危岩体居民区的落石风险及危险性,确保居民安全。通过对崩塌落石区的危险性分区,可以用来指导居民区的安置和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落石 RocFall软件 危险性分区
下载PDF
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以跳石镇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孝松 林庆 +2 位作者 王梅力 赵燕 李溢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6,共7页
山洪对山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的一系列山洪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为研究范围,针对山区镇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构建了由微地貌类型... 山洪对山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的一系列山洪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为研究范围,针对山区镇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构建了由微地貌类型、地形坡位、汇流累积量和植被覆盖度等组成的山区镇域山洪危险分区指标体系,并在Arc GIS平台支持下,通过相应方法获取研究区危险分区指标数据,利用建立的镇域山洪危险分区模型计算得到各评价网格单元山洪危险综合指数并据此进行了综合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跳石镇山洪灾害以低危险和中危险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12%和34.23%,而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共占总面积的47.37%;居民房屋位于中危险和高危险区范围内的面积达846427.9 m2,占房屋总面积的45.40%;在汛期,跳石镇防治山洪的任务较繁重。研究成果可为跳石镇的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分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危险分区 镇域 跳石镇
下载PDF
基于GIS的新源县滑坡灾害分析与区划 被引量:14
11
作者 常顺利 张钟月 +1 位作者 孙志群 张毓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6-221,共6页
新源县是新疆滑坡灾害的多发区。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整合与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近年新源县449个滑坡灾害点的监测数据,探讨了该区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滑坡灾害形成的基本因素,降雨是滑坡灾害... 新源县是新疆滑坡灾害的多发区。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整合与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近年新源县449个滑坡灾害点的监测数据,探讨了该区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条件是滑坡灾害形成的基本因素,降雨是滑坡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也是促发滑坡灾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为避免滑坡灾害,减少在上述地形地质条件下的不合理人类活动、合理安排牲畜数量以减少环境负荷是决策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GIS 区划 证据权重法 新源县
下载PDF
基于FLO-2D与冲量模型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贾涛 唐川 王纳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5,171,共5页
鉴于正确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对合理规划布局泥石流堆积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采用FLO-2D模型对泥石流的运动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求得泥石流堆积扇上流速、流深分布及以格网为单位的泥石流体流速和流深的时间变化过程,结合GIS技术对计... 鉴于正确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对合理规划布局泥石流堆积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采用FLO-2D模型对泥石流的运动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求得泥石流堆积扇上流速、流深分布及以格网为单位的泥石流体流速和流深的时间变化过程,结合GIS技术对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泥石流体冲量为分区指标,建立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区模型,并以四川省石棉县马颈子沟泥石流为例,模拟该沟百年一遇泥石流运动堆积过程。结果表明,模拟堆积范围与实际堆积面积吻合度达86.16%;根据格网内泥石流体冲量模长,可将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度分为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危险区四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分区 FLO-2D模型 冲量
下载PDF
隧道岩溶病害危险性分区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柳治国 乔东华 +1 位作者 李跃伟 徐建业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4-128,146,共6页
针对厦蓉高速公路沙井街隧道岩溶的发育特点,提出了"隧道岩溶病害危险性分区"概念,并应用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根据中导洞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对隧道岩溶病害危险性分区进行了修正,以指导主洞的超前预报工作,从而提高了预报... 针对厦蓉高速公路沙井街隧道岩溶的发育特点,提出了"隧道岩溶病害危险性分区"概念,并应用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根据中导洞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对隧道岩溶病害危险性分区进行了修正,以指导主洞的超前预报工作,从而提高了预报工作的针对性并突出了重点;同时,基于高密度电法对不同介质电阻率的敏感性,在预报方法上将地表高密度电法与洞内地质雷达法相结合,提高了对重大岩溶病害预报的准确性。实际开挖结果显示: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病害 危险性分区 超前地质预报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封建民 杨波 +2 位作者 谢瑞莲 祝苓玉 王艳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2期78-82,120,I0006,共7页
汶川地震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灾害增加,为了评估震后略阳县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和范围,利用GIS、R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在ArcGIS中对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76.5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坡度15°~40°范围内;从地质岩组的... 汶川地震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灾害增加,为了评估震后略阳县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和范围,利用GIS、R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在ArcGIS中对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76.5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坡度15°~40°范围内;从地质岩组的角度分析,松散岩组地区是灾害发生的集中地区,占比达33.03%;从地形起伏度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小起伏地区(20~75 m),占区内总灾害数量的79.4%;在距离水系、断层较近的地区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距离越远灾害发生概率越少;灾害点的空间分布和危险度分区有较强的相关性。信息量模型结合GIS技术评价地质灾害结果客观,研究成果可以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区划 信息量模型 ARCGIS 略阳县
下载PDF
基于PCA与改进AHP-CRITIC法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神木市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嘉昊 谢婉丽 +2 位作者 严明 刘琦琦 何高锐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472-487,共16页
神木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严重阻碍着居民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建设,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多因子综合作用对评价精度的影响,根据神木市地质... 神木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严重阻碍着居民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建设,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多因子综合作用对评价精度的影响,根据神木市地质环境及社会经济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分别建立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判断、提取主成分来避免因子间相关性的干扰,计算各因子综合分值得到危险性区划图;首次将改进层次分析(AHP)-CRITIC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应用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当中,通过该方法计算因子综合权重得到各乡镇易损指数。叠加危险区划图和易损指数图完成神木市地质灾害风险性分区,将风险区划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五个等级,分别占全市面积的5.31%、7.72%、14.17%、17.08%和55.72%,表明研究区风险等级中等偏低。可为同类型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主成分分析 危险性分区 组合赋权法 易损指数 黄土高原地区
下载PDF
结合信息熵改进的证据权法与滑坡危险度区划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可明 郭海会 +2 位作者 钱小丽 王建超 张丹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8,F0003,共6页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危害性极大,科学地划分滑坡危险度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主动预测预警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GIS技术与信息熵理论,充分利用熵值法特别适合于确定同一个指标下不同因素相对权重的特点,开展了滑坡危险度区划模型中...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危害性极大,科学地划分滑坡危险度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主动预测预警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GIS技术与信息熵理论,充分利用熵值法特别适合于确定同一个指标下不同因素相对权重的特点,开展了滑坡危险度区划模型中证据权法的改进研究,并以台湾地区为实验区,在综合考虑滑坡的形成要素并提取滑坡危险度评价因子后,实现了研究区滑坡危险度区划。通过定性和定量等精度检验和对比分析,证明了结合信息熵改进的证据权法所获得的滑坡危险度区划结果更准确且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证据权法 信息熵 危险度区划 ARCGIS
下载PDF
灾害危险叠加分异视角下避难场所的配置和布局——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威涛 运迎霞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50,共10页
多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在于灾害危险的叠加和危险程度的分异同时存在,这种状况在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尤为典型。目前,我国大部分港口城市的避难场所规划对多灾害危险分布复杂性的应对不足。基于多灾害危险性的评价与分区,提出分区内组合配置... 多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在于灾害危险的叠加和危险程度的分异同时存在,这种状况在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尤为典型。目前,我国大部分港口城市的避难场所规划对多灾害危险分布复杂性的应对不足。基于多灾害危险性的评价与分区,提出分区内组合配置多种类型避难场所、分区间差异化安排避难场所等级的建议,并据此分解和细化了避难场所布局准则,包括容量有效、分布充分、防灾专用交通可达、防灾服务就近支援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灾害避难场所布局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GIS软件工具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核心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地震、风暴潮、火灾三类避难场所在不同危险性分区中的配置及布局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害 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分区 避难场所布局 沿海港口城市
原文传递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秀珍 孔纪名 +1 位作者 王成华 王震宇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在对多态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将基于矩阵分析的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定量评价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利用多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不仅可以... 在对多态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将基于矩阵分析的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定量评价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利用多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不仅可以得出各子区域所处的主要危险区和次主要危险区,而且还可以得出各子区域处于不同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可靠度(即可能性大小)。该方法基本克服了目前危险性评价方法中评价指标分级和量化以及危险性程度分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具有分级标准统一、评价因素和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不受区域条件限制、适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区划 多态系统 可靠性分析 矩阵分析方法
下载PDF
3S技术下滑坡危险性区划及监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乙峰 刘志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100,共6页
针对传统知识驱动型滑坡灾害研究多依赖专业人员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滑坡致灾因子评价及危险性区划的方法。采用证据权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准确性与高效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较为精确... 针对传统知识驱动型滑坡灾害研究多依赖专业人员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滑坡致灾因子评价及危险性区划的方法。采用证据权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准确性与高效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较为精确的滑坡易发性及危险性区划;利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高危险区滑坡点在线预警监测。3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危险性区划及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及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准确评价滑坡致灾因子权重及危险性区划,还能够精准、高效实现滑坡点实时监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滑坡 危险性区划 物联网 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敏 闻德保 周苏娅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59-65,共7页
针对丹巴县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状况以及区域分布的特点,对丹巴公路边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环境概况与公路地质灾害特征,选取坡度、岩土类型、降雨、河网密度、植被覆盖率和地震6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 针对丹巴县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频发状况以及区域分布的特点,对丹巴公路边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环境概况与公路地质灾害特征,选取坡度、岩土类型、降雨、河网密度、植被覆盖率和地震6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影响因素叠加法构建危险性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云模型-层次分析法(CM-AHP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ENVI 5.2与ArcGIS 10.2软件计算生成《丹巴县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指数图》,同时考虑公路工程特点,划分了II低危险区、III中度危险区、IV高危险区和V极高危险区4个等级16个灾害区,依据定量区划范围并结合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丹巴县公路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公路边坡灾害实际情况吻合,可为四川省丹巴县公路边坡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地质灾害 ARCGIS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