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驯养鼋繁殖习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洪孝友
朱新平
+3 位作者
陈辰
赵建
叶朝阳
仇全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4-799,共6页
鼋(Pelochelys cantorii,1864)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相对匮乏,2015和2016年连续2年对人工驯养的4只亲鼋(2雌2雄)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夜间产卵,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
鼋(Pelochelys cantorii,1864)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相对匮乏,2015和2016年连续2年对人工驯养的4只亲鼋(2雌2雄)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夜间产卵,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鼋产卵过程可分为Ⅳ个阶段。2只雌鼋2015年共产卵10窝,每窝32—50枚,共406枚,受精273枚,受精率为67.24%,孵出稚鼋140只,孵化率为51.28%;2016年共产卵11窝,每窝40—55枚,共489枚,受精353枚,受精率为72.19%,孵出稚鼋212只,孵化率为60.06%。鼋卵圆形,刚性,均重(16.82±1.99)g,卵直径(3.10±0.18)cm,刚孵出稚鼋均重(13.60±0.85)g,在人工控温下平均孵化期为(64.94±3.47)d。繁殖数据表明这2对鼋处于生育盛年期。针对2016年的繁殖数据分析,2只雌鼋每窝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卵均重和卵直径间有显著相关性,雌鼋1个体体重大于雌鼋2,前者产的卵均重显著大于后者,孵出稚鼋的初重差异也显著,卵大,稚鼋也大。孵出的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人工养殖周年,均重可以达(510.30±82.77)g。研究旨在为鼋繁育生物学提供基础性数据,为其资源保护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鼋
繁殖
人工孵化
稚鼋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孵化温度影响中华鳖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和幼体的早期生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义莲
许雪峰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1-24,36,共5页
为了检测孵化温度是否影响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质量,本研究设置了4个恒定温度(21,24,28,32℃)和一个波动温度孵化中华鳖卵。孵化温度影响孵化期和多数孵出幼体的表型特征,21,24,28,32?C和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75.9、7...
为了检测孵化温度是否影响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质量,本研究设置了4个恒定温度(21,24,28,32℃)和一个波动温度孵化中华鳖卵。孵化温度影响孵化期和多数孵出幼体的表型特征,21,24,28,32?C和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75.9、74.9、46.0、39.4和49.4天。五个孵化温度孵出幼体的湿重、背甲宽和腹甲宽差异显著,而背甲长差异不显著,来自波动孵化温度的孵出幼体较其它温度的个体要小。温度诱导的幼体形态大小对幼体的早期生长有重要影响,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和腹甲宽在第一个越冬季前差异显著,较低温度孵出(21和24℃)的幼体比较高温度(28、32℃和波动温度)的幼体体重轻,背甲长、背甲宽和腹甲宽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孵化温度
卵孵化
幼体表型
幼体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薇
周文玉
张富乐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对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与水温、激素催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注射LHRH -A2 ,可加快繁殖频率 ,注射剂量为 0 .8~ 1.0 μg/kg(♀体重 )时 ,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此外 ,对亲鱼年龄...
对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与水温、激素催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注射LHRH -A2 ,可加快繁殖频率 ,注射剂量为 0 .8~ 1.0 μg/kg(♀体重 )时 ,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此外 ,对亲鱼年龄与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及不同批次苗种生长的研究结果显示 ,2~ 4龄亲鱼产的卵 ,其孵化率在 6 0 %~ 70 % ;而在 2 6~ 2 8℃情况下 ,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差异不大 ;在自然水温条件下 ,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斑鱼
人工繁殖
繁殖频率
水温
激素
相关关系
孵化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驯养鼋繁殖习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洪孝友
朱新平
陈辰
赵建
叶朝阳
仇全波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佛山市高明区万绿源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4-799,共6页
基金
农业部财政项目--物种资源保护项目(#2130135/2/1)资助。
文摘
鼋(Pelochelys cantorii,1864)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相对匮乏,2015和2016年连续2年对人工驯养的4只亲鼋(2雌2雄)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夜间产卵,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鼋产卵过程可分为Ⅳ个阶段。2只雌鼋2015年共产卵10窝,每窝32—50枚,共406枚,受精273枚,受精率为67.24%,孵出稚鼋140只,孵化率为51.28%;2016年共产卵11窝,每窝40—55枚,共489枚,受精353枚,受精率为72.19%,孵出稚鼋212只,孵化率为60.06%。鼋卵圆形,刚性,均重(16.82±1.99)g,卵直径(3.10±0.18)cm,刚孵出稚鼋均重(13.60±0.85)g,在人工控温下平均孵化期为(64.94±3.47)d。繁殖数据表明这2对鼋处于生育盛年期。针对2016年的繁殖数据分析,2只雌鼋每窝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卵均重和卵直径间有显著相关性,雌鼋1个体体重大于雌鼋2,前者产的卵均重显著大于后者,孵出稚鼋的初重差异也显著,卵大,稚鼋也大。孵出的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人工养殖周年,均重可以达(510.30±82.77)g。研究旨在为鼋繁育生物学提供基础性数据,为其资源保护做贡献。
关键词
鼋
繁殖
人工孵化
稚鼋生长
Keywords
Pelochelys
cantorii
Reproductive
Incubation
hatchings
growth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孵化温度影响中华鳖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和幼体的早期生长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义莲
许雪峰
机构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1-24,36,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产学研项目资助(KJ2011B118)
文摘
为了检测孵化温度是否影响孵化成功率、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质量,本研究设置了4个恒定温度(21,24,28,32℃)和一个波动温度孵化中华鳖卵。孵化温度影响孵化期和多数孵出幼体的表型特征,21,24,28,32?C和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75.9、74.9、46.0、39.4和49.4天。五个孵化温度孵出幼体的湿重、背甲宽和腹甲宽差异显著,而背甲长差异不显著,来自波动孵化温度的孵出幼体较其它温度的个体要小。温度诱导的幼体形态大小对幼体的早期生长有重要影响,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和腹甲宽在第一个越冬季前差异显著,较低温度孵出(21和24℃)的幼体比较高温度(28、32℃和波动温度)的幼体体重轻,背甲长、背甲宽和腹甲宽小。
关键词
中华鳖
孵化温度
卵孵化
幼体表型
幼体生长
Keywords
Pelodiscus
sinensis
incubation
temperature
egg
incubation
hatch
ing
phenotype
hatch
ing
growth
分类号
Q95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黄薇
周文玉
张富乐
机构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对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与水温、激素催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注射LHRH -A2 ,可加快繁殖频率 ,注射剂量为 0 .8~ 1.0 μg/kg(♀体重 )时 ,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此外 ,对亲鱼年龄与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及不同批次苗种生长的研究结果显示 ,2~ 4龄亲鱼产的卵 ,其孵化率在 6 0 %~ 70 % ;而在 2 6~ 2 8℃情况下 ,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差异不大 ;在自然水温条件下 ,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存在差异。
关键词
淡水石斑鱼
人工繁殖
繁殖频率
水温
激素
相关关系
孵化率
Keywords
Cichlasoma
managuense
Breeding
frequency
Water
temperature
Acceleration
of
maturation
hatch
ing
rate
growth
分类号
S96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驯养鼋繁殖习性研究
洪孝友
朱新平
陈辰
赵建
叶朝阳
仇全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孵化温度影响中华鳖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和幼体的早期生长
吴义莲
许雪峰
《滁州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黄薇
周文玉
张富乐
《水产科技情报》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