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收祭:礼敬自然与永续生态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小康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6期58-63,共6页
丰收节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需要整合的文化仪式建构。这种仪式建构的意义在于通过传统农业社会的"丰收"意象,建构起土地与身体、生存与发展、当代与历史贯通的文化精神表现与互享方式。传统的丰收祭祀与庆祝仪式包含着对食... 丰收节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需要整合的文化仪式建构。这种仪式建构的意义在于通过传统农业社会的"丰收"意象,建构起土地与身体、生存与发展、当代与历史贯通的文化精神表现与互享方式。传统的丰收祭祀与庆祝仪式包含着对食物收获的分享喜悦与感恩情感,丰收意象有对自然敬畏节制的礼敬态度与生生不息的生命永续意义。现代社会在"过冲"发展中面临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危机。利益冲突的激化和复杂化是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现实困境,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构可超越经济、政治、族群断层线的文化互享关系。丰收节对于当代人心灵的意义在于,让当代城市化生活中的人们重构人与大地关系的深层意象。丰收庆祝仪式也是对辛苦劳作的礼敬,在呈现传统的丰收意象中激活和重构更加丰富而有生命力的永续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收节 礼敬 自然永续 生态意识 文化精神
下载PDF
灯酒社火:新建县的传统节日概论
2
作者 钟玲 徐忠民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6期96-104,共9页
"灯酒社火"是主要分布在新建县的"上八乡"松湖、石岗、流湖、西山、生米、石埠、望城、长堎等乡镇(即所谓"上新建")的传统节日。"灯酒社火"一个显著特点是受到了许真君崇拜的道教文化影响,而... "灯酒社火"是主要分布在新建县的"上八乡"松湖、石岗、流湖、西山、生米、石埠、望城、长堎等乡镇(即所谓"上新建")的传统节日。"灯酒社火"一个显著特点是受到了许真君崇拜的道教文化影响,而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庆丰收,归根结蒂是"社日"的"秋报"。其时代感和世俗的色彩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新民俗,并且辐射到了周边市县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日 二十气 社火 丰收祭 万寿宫庙会
下载PDF
“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探微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160,共7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设立农民丰收节,是新时期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对中国传统农本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它是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设立农民丰收节,是新时期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对中国传统农本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它是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它是对农业社会人们形成的优秀品德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它是对乡土文化的记忆和再造,有利于具有各地特色的充满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新农村的建设。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地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对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农业强大、农民富裕,农村美丽的乡村振兴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本思想 农耕文化 文化传承 农民丰收节
下载PDF
北京“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春兰 秦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50-54,共5页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之一。透过北京市12个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庆典活动考察,对比分析北京市12个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同主题特色活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促进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之一。透过北京市12个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庆典活动考察,对比分析北京市12个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同主题特色活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丰收节” 乡村振兴 影响 分析
下载PDF
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乞巧民俗文化活动”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婷 秦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省西和县为响应党中央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了“乞巧民俗文化活动”,赋予了传统乞巧文化新的内涵。在该背景下,文章首先将“乞巧节”与...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省西和县为响应党中央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了“乞巧民俗文化活动”,赋予了传统乞巧文化新的内涵。在该背景下,文章首先将“乞巧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两种节日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然后就甘肃省西和县以“乞巧节”为原型创办“乞巧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了探析,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丰收节更好地举办,为丰收节增加文化底蕴,而且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最后从经济发展渠道、群众基础、文化底蕴三个方面,分析了“乞巧民俗文化活动”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丰收节 乞巧节 乞巧民俗文化活动 乡村文化振兴
下载PDF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郑银平 刘淑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集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其设立既是对传统“社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弘扬生态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继承粮食文化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集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其设立既是对传统“社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农民丰收节”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弘扬生态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继承粮食文化观提供了重要载体、为发展乡土文化提供了重要阵地。然而,当前其文化价值的实现面临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宣传力度不足和文化链条构建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从挖掘文化内涵,加深文化深度;加强宣传,拓宽文化广度;构建场域,提升文化厚度等方面来助力文化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丰收节 文化价值 农耕文化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农民丰收节与民族文化传承——基于广西·拥里农民丰收节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爱坤 徐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化作现代文化的养分进行传承,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民丰收节通过把中国乡村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极具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化作现代文化的养分进行传承,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大挑战。农民丰收节通过把中国乡村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既树立了各民族文化的自信,又展示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丰收节 民族文化 壮族
下载PDF
活动感受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农民丰收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志成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0年第6期124-128,132,共6页
对活动感受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旅游活动的举办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充分探讨游客活动感受与满意度及活动参与程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以北京农民丰收节为例,通过构建个人感受模型,量化分析了活动感受... 对活动感受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旅游活动的举办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充分探讨游客活动感受与满意度及活动参与程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以北京农民丰收节为例,通过构建个人感受模型,量化分析了活动感受对游客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指出了活动体验对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存在正向影响,活动成本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存在负向影响,而活动效果对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北京农民丰收节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体验项目、降低成本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游客活动感受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感受 满意度 行为意向 农民丰收节 北京
下载PDF
台湾民族节俗与汉人节俗中的政府行为比较——以台湾原住民丰年祭节俗与汉人祭神民俗节庆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芝凤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13,共11页
在台湾现代生活中,节庆习俗是全台湾历史民俗文化遗产民间行为传承保护得比较完好的文化事象。但近十余年,台湾少数民族节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下,经过商业开发,许多节俗原真性的文化内涵逐步消失或正在消失。相反,自古至今一直由... 在台湾现代生活中,节庆习俗是全台湾历史民俗文化遗产民间行为传承保护得比较完好的文化事象。但近十余年,台湾少数民族节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下,经过商业开发,许多节俗原真性的文化内涵逐步消失或正在消失。相反,自古至今一直由民间行为传承的台湾汉人民俗节日,却一直红红火火进行,且有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走势。作者带领"闽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调查"课题组两年中多次赴台考察获得田野资料,据此对台湾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民俗节庆进行对比研究,将台湾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最盛大的丰年祭与包括客家人、闽南人、光复后入台的汉族在内的汉人节庆习俗进行比较,分析台湾政府在民间民俗节庆中的定位与责任问题,探讨海峡两岸在历史民俗节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共同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丰年祭 汉族节日 传承比较
下载PDF
台湾地区阿美族部落丰年祭舞蹈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10
作者 张嘉烜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
舞蹈不仅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更是一项具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阿美族拥有台湾地区最丰富的原住民乐舞体系。本文探讨的是阿美族丰年祭舞蹈所面临现代化的冲击,从现状的分析以及针对传统与创新的舞蹈动作的个性找寻舞蹈... 舞蹈不仅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更是一项具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阿美族拥有台湾地区最丰富的原住民乐舞体系。本文探讨的是阿美族丰年祭舞蹈所面临现代化的冲击,从现状的分析以及针对传统与创新的舞蹈动作的个性找寻舞蹈传统与创新之间发展的问题。许多部落为提升观光和吸引年轻学子返乡参与建设,不断改变舞蹈动作的形态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原住民都认同。希望经由此一反思,寻思其他可能出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族 丰年祭舞蹈 传统重要性 丰年祭舞蹈创新
原文传递
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形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煦 孟祥杰 +3 位作者 孙中华 李颗 丁姣龙 黄璜 《作物研究》 2021年第5期409-414,共6页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对象,研究了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表达形式。主要从稻作文化丰收象征、稻作文化物质层面、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对象,研究了湖南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的表达形式。主要从稻作文化丰收象征、稻作文化物质层面、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三个方面论述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表达,同时提出了稻作文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的发展机制。对庆祝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 表达形式 发展机制
下载PDF
秋分与民俗认同: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爱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6-61,88,共7页
秋分,核心符号为月神崇拜,具有丰收、收获寓意,民俗认同基础深厚。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每年的秋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强化节日效应,增进民俗认同,有必要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其可行路径为:精心设计一... 秋分,核心符号为月神崇拜,具有丰收、收获寓意,民俗认同基础深厚。中国农民丰收节设在每年的秋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强化节日效应,增进民俗认同,有必要构建中国农民丰收节符号体系,其可行路径为:精心设计一套全国性的节日仪式,深入挖掘、提炼各地秋分习俗、符号,整合、利用各种丰收符号,全面宣传推介节日习俗、符号,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办节精神,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 民俗认同 丰收寓意 符号体系
下载PDF
从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看新时代的文化治理
13
作者 张东赞 《天中学刊》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重稳定、重和谐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人工化、欲望化以及个体主义化呈蔓延之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历史文化的体验,忽视了历史带给人们的启发,文化安全堤坝受到冲击。因此,加强文化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重稳定、重和谐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人工化、欲望化以及个体主义化呈蔓延之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历史文化的体验,忽视了历史带给人们的启发,文化安全堤坝受到冲击。因此,加强文化治理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华文明在接受现代化、工业化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文明的特质,让农业文明的稳定性综合工业文明发展创新的特点。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激活中华民族感恩自然、重视自然的文化基因,也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丰收节 传统文化 文化治理
下载PDF
佛山彩灯传承和创新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佛山彩灯的发展和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游神赛会等节庆活动繁多、地理位置便利、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经济富庶等因素都极大地提升了佛山彩灯的技艺和品质。秋色欢乐节是目前佛山彩灯最重要的... 佛山彩灯的发展和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游神赛会等节庆活动繁多、地理位置便利、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经济富庶等因素都极大地提升了佛山彩灯的技艺和品质。秋色欢乐节是目前佛山彩灯最重要的载体和展示平台,虽然其在举办时间、地点和巡游方式等方面遵循传统,但在巡游的组织方式、地理环境和空间等方面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参与者身份和心态的转变、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佛山彩灯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当下佛山彩灯的传承要在继承其扎作技艺和装饰特色的基础上,着力于培养当代人的传统审美体验、唤起本地民众历史传承的深层记忆。只有两者并行不悖,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佛山彩灯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彩灯 秋色赛会 秋色欢乐节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节日与欢歌--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民丰收节”音乐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燮 向晶晶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国家层面专门发布设立的一个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当地政府、坳瑶民众、游客等多元表征主体的共同参与互动下,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民丰收节音乐活动展现出地方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文化...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国家层面专门发布设立的一个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当地政府、坳瑶民众、游客等多元表征主体的共同参与互动下,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民丰收节音乐活动展现出地方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文化建构的积极行动。在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等综合元素文化互文的当代语境下,这一音乐活动是维系当地瑶族村落与族群和谐稳定内生秩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农民丰收节及其音乐文化实践不只是对传统的“再构”,更是在复兴着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丰收节 音乐文化 金秀坳瑶 意义表征 国家在场
下载PDF
深化新时代农民丰收节文化内涵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红 张英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源自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时代农民丰收节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源自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时代农民丰收节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农民丰收节对促进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弘扬新时代农耕文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人们对“道法自然”思想的认识;三是紧紧抓住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新时代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丰收节 农耕文明 现代文明
下载PDF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多元“农味”表达
17
作者 张婷 秦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以自我展示或农产品交易的方式共庆共享丰收的喜悦,获得物质精神的双丰收。农民通过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表庆祝的同时,也通过生产器具的展示与耕作场景的模拟以实... 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以自我展示或农产品交易的方式共庆共享丰收的喜悦,获得物质精神的双丰收。农民通过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表庆祝的同时,也通过生产器具的展示与耕作场景的模拟以实现农耕文化静态与动态的双重表达。基于此,文章从农民主体性表达、丰收象征性表达、农耕文化性表达、农商产品性表达、农事节庆性表达五个方面入手,对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多元“农味”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民 丰收 农耕文化
下载PDF
秦巴山区“丰收节”活动中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研究
18
作者 赵子越 王怡 郭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6-22,共7页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国内近年来最为“吸睛”的农事庆典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展现了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加活动。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游客参与“农民丰...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国内近年来最为“吸睛”的农事庆典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展现了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加活动。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游客参与“农民丰收节”的活动效果、活动体验和活动成本,以及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参加“丰收节”活动体验对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参加“丰收节”活动的成本与游客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是反向影响,可见游客活动体验越好、成本越低,越容易达到游客对个体旅游活动的期待,提升游客的出行满意度和行为意愿,而游客的活动效果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当不断完善活动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旅游项目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增加游客体验项目,提升游客在体验过程中的参与度;降低成本,提升游客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收节”活动 游客满意度 活动感受 行为意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