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建及问卷初步编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发稳 张智 李丽菊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17,47,共7页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文化认同是多侧面的,包含4个维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文化认同理论...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文化认同是多侧面的,包含4个维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文化认同理论体系比较合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构想效度,可以作为评定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状况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青少年学生 文化认同 问卷编制
下载PDF
入群与出圈:哈尼族奕车人“册塔扎”文化研究
2
作者 吕丽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14,共6页
“册塔扎”是红河县哈尼族奕车人社会中在亲朋、邻里甚至同事之间通过分批分量地集资并轮流使用的形式,实现守望相助的一种资金互助组织或民间信贷组织。任何急需资金者均可向信任之人发出“册塔扎”邀请,而后由10~12人组建而成。“册... “册塔扎”是红河县哈尼族奕车人社会中在亲朋、邻里甚至同事之间通过分批分量地集资并轮流使用的形式,实现守望相助的一种资金互助组织或民间信贷组织。任何急需资金者均可向信任之人发出“册塔扎”邀请,而后由10~12人组建而成。“册塔扎”组织每年聚会两次,每次聚会每人集资3,000~10,000不等数额,供当次获得“册塔扎”集资款之人使用,从而实现“册塔扎”资金互助的功能。然,红河县哈尼族奕车人的“册塔扎”组织,不仅是为了集资,更多是借“册塔扎”搭建的社交平台实现互帮互助,加强人际往来。他们崇尚合群为荣,离群为耻,“册塔扎”成为他们当仁不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奕车人 册塔扎 功能
下载PDF
墨江县哈尼族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左梅 赵一 +6 位作者 刘岚 李国晖 孙承欢 崔文龙 黄友 李芹 蔡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 分析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族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墨江县1 402名≥60岁哈尼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墨江农村哈尼族老年人睡眠障碍率为42.2%,女性高于男性(49.8%和3... 目的 分析云南省墨江县哈尼族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墨江县1 402名≥60岁哈尼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墨江农村哈尼族老年人睡眠障碍率为42.2%,女性高于男性(49.8%和33.9%,χ^(2)=36.354,P<0.001)。睡眠障碍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_(趋)=29.402,P<0.001),文化程度越低者其睡眠障碍率越高(χ^(2)=3.914,P<0.05)。调查人群社会支持总分为39.59±6.39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9.52±2.18分,主观支持得分21.86±3.42分,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8.20±2.24分。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男性均高于女性(t=6.362、t=8.399和t=7.290,P<0.001),医疗服务可及性好者均高于医疗服务可及性差者(t=-2.627、t=-3.400和t=-3.013,P<0.05)。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者(t=-8.052、t=-9.864、t=-2.408和t=-8.864,P<0.05)和高家庭年人均收入者(t=-5.372、t=-3.300、t=-7.479和t=-6.221,P<0.05)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OR=0.972,95%CI=0.955~0.990)和主观支持得分(OR=0.932,95%CI=0.892~0.974)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即社会支持度越高者其睡眠质量越好。结论 云南墨江哈尼族老年人睡眠障碍率较高,加强社会支持干预有助于改善少数民族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哈尼族 农村 睡眠障碍 社会支持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列诗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哈尼族有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通常以舞蹈的形式予以展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就成为哈尼族人的语言情感的载体。由此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特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更好的了解... 哈尼族有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通常以舞蹈的形式予以展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就成为哈尼族人的语言情感的载体。由此以哈尼族民间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特质、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哈尼族的民间舞蹈、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民间舞蹈 艺术特质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哈尼族生态适应与社区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钦 陈学礼 黄丰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人类的生态适应使一定时空内人的生存需求和其生活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并体现于不同民族的社区资源管理和利用当中.对哈尼族资源管理方式的调查研究得出:该民族独特的社区资源管理方式的形成是生态适应的结果,这种传统的良... 人类的生态适应使一定时空内人的生存需求和其生活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并体现于不同民族的社区资源管理和利用当中.对哈尼族资源管理方式的调查研究得出:该民族独特的社区资源管理方式的形成是生态适应的结果,这种传统的良性社区资源管理模式可为今天的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生态适应 社区资源 可持续管理
下载PDF
哈尼族自然崇拜文化略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绍明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人类童年时代就同自然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把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归功于某个自然力,并加以人格化。纵观哈尼族自然崇拜对象,可谓纷繁庞杂,崇拜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但集中表现在天地、日月、星...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人类童年时代就同自然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把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归功于某个自然力,并加以人格化。纵观哈尼族自然崇拜对象,可谓纷繁庞杂,崇拜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但集中表现在天地、日月、星辰、山石、树木、水、火等方面,其崇拜的唯一目的就是祈求崇拜对象保佑族人人丁昌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自然崇拜 文化
下载PDF
哈尼族作家文学语言的自指性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小平 《红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文学语言自指性是指语言在表达某个意思的同时又以表达本身为目的,尽力凸现自身以引起读者对它的注意。哈尼族作家文学语言的自指性通过语音、语法、语义的陌生化表现出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哈尼族 文学语言 自指性 特征
下载PDF
哈尼族的原始思维脞谈
8
作者 李浩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原始思维是指原始人的思维机制,是原始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个民族的原始思维又具有其相异性。原始思维可以归纳为原逻辑思维和互渗律,同英国人类学家的万物有灵假说针锋相对。本文拟从语言、信仰... 原始思维是指原始人的思维机制,是原始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个民族的原始思维又具有其相异性。原始思维可以归纳为原逻辑思维和互渗律,同英国人类学家的万物有灵假说针锋相对。本文拟从语言、信仰、民间故事等角度来浅析哈尼族的原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原始思维 原逻辑思维 互渗律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哈尼族史诗《十二奴局》
9
作者 韩颖琦 方蓉蓉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共4页
“人类中心”论由来已久,并长期在各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人类不断追求扩大化权利的同时,剥夺了自然生态的权利,并忽视了和谐共生的原则。人与自然长期二元对立导致的生态问题日益显露,传统自然伦理观重新回到文学的视野中,生态批评应运... “人类中心”论由来已久,并长期在各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人类不断追求扩大化权利的同时,剥夺了自然生态的权利,并忽视了和谐共生的原则。人与自然长期二元对立导致的生态问题日益显露,传统自然伦理观重新回到文学的视野中,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生态批评将文学、生态学和文化伦理学跨学科结合起来,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诗意体系。哈尼族是自然崇拜的一个民族,在长期的迁徙建寨和生产劳作中,他们从认识和了解自然,到与自然对立斗争,最后与自然和解,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哈尼族史诗《十二奴局》就是反映人与自然从二元对立到达成生态契约这一过程的史诗,从生态批评视野揭示哈尼族生态自然渊源,以及对自然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哈尼族 史诗 十二奴局
下载PDF
哈尼族丧舞中的神性研究
10
作者 张谛 杨维佳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在人类社会中,生与死可谓是人生之大事,不论哪个民族,对于生命来到与离去这个世界都非常重视。文章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终结时刻,在哈尼族中会有怎样的仪式,而在这些仪式中,舞蹈起到什么作用,舞蹈时人们的意识将会对神灵有着怎样的联... 在人类社会中,生与死可谓是人生之大事,不论哪个民族,对于生命来到与离去这个世界都非常重视。文章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终结时刻,在哈尼族中会有怎样的仪式,而在这些仪式中,舞蹈起到什么作用,舞蹈时人们的意识将会对神灵有着怎样的联系与祈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丧舞 神性
下载PDF
红河学院哈尼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11
作者 许薇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11,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浪潮的蓬勃兴起,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全球信息化的一种基本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不仅影响着个人学业的提高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也事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 随着信息技术浪潮的蓬勃兴起,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全球信息化的一种基本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不仅影响着个人学业的提高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也事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边疆安全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以红河学院哈尼族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其信息意识、信息检索、信息知识、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与传播、信息道德与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及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并提出可以从加强信息意识教育、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基础保障、增强文化适应性、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升哈尼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和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信息素养 现状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