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峰峰矿区新构造特征及其煤炭资源开发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曹代勇 占文峰 +7 位作者 张军 杨森丛 张路锁 范和平 黄佩 乔军 刘德民 常明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天然地震震源分析等手段,对邯郸-峰峰矿区的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伸展滑脱的区域构造背景条件的控制,邯郸-峰峰矿区的先存断裂在新生代不同程度地重新活动,同时形成一些新断裂.矿区新构... 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天然地震震源分析等手段,对邯郸-峰峰矿区的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伸展滑脱的区域构造背景条件的控制,邯郸-峰峰矿区的先存断裂在新生代不同程度地重新活动,同时形成一些新断裂.矿区新构造格架由NNE-SSW向构造线与NWW-SEE向构造线组合而成,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是底板突水、瓦斯突出等矿井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段.在华北新生代伸展变形区,新构造,尤其是活动断裂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峰峰矿区 新构造 煤田构造 矿井安全生产
下载PDF
邯峰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曹代勇 占文峰 +4 位作者 张军 杨森丛 张路锁 刘太福 常明华 《中国煤田地质》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共轭剪节理应力反演方法,恢复了邯郸—峰峰矿区晚古生代以来的3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而探讨了煤田构造的演化历史,将其分为4大阶段:①中生代早期近NS向挤压,煤系后期改造初动期;②中生代晚期SE-NW向挤压,奠定煤田构造格架的基础;③中... 采用共轭剪节理应力反演方法,恢复了邯郸—峰峰矿区晚古生代以来的3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而探讨了煤田构造的演化历史,将其分为4大阶段:①中生代早期近NS向挤压,煤系后期改造初动期;②中生代晚期SE-NW向挤压,奠定煤田构造格架的基础;③中生代末至古近纪NW-SE向拉张,煤田构造格架定型;④新近纪以来近东西向拉张,煤田构造的现代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构造演化 煤田构造 邯郸-峰峰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