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东东汉画像石中反映的饮食习俗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曹文心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
出处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8期16-19,共4页
-
文摘
汉画像石内容繁多,其中庖厨、宴饮、耕作、宰杀等场景,是汉代人们真实生活以及饮食习俗的再现。文章以山东地区东汉时期画像石所描绘的饮食器具、食物烹饪方式、饮食方式等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分析东汉时期山东地区的食品加工方式、烹饪方式和宴饮习俗等。通过与陕北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画像石相对比,发现山东与陕北的饮食文化特点虽有相似之处,但因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地域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
关键词
东汉
山东
画像石
饮食习俗
-
Keywords
Eastern han Dynasty
Shandong
stone portrait
diet custom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汉画像“孔子见老子”与喻“礼”图式资源
- 2
-
-
作者
王怀平
-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22-24,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朱光潜、宗白华、方东美美学思想形成与桐城文化关系研究(17ZDA018)
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重点项目:文学与图像视角下淮河文化资源研究(ACKY1723ZDB)
-
文摘
“孔子问礼于老子”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由多位学者参与演绎的文化事件。西汉后期和东汉中后期的汉画像“孔子见老子图”展现了故事中孔子、老子、相橐、子路等人物形象、孔子见老子多种场面景象。《史记》等相关文献典籍为后人梳理汉画像“孔子见老子图”的制作意愿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隐喻“礼”意是“孔子见老子图”画面制作的主要目的。尚“礼”的人物形象,问“礼”的故事图景,喻“礼”之图像符号都是汉画像“孔子见老子图”留给后人的图式文化资源。
-
关键词
汉画像
孔子
老子
问“礼”
图式资源
-
Keywords
han stone portrait
Confucius
Laozi
ask for rites
schematic resources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与汉代乐舞思想流变
- 3
-
-
作者
林涵
-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83-87,共5页
-
文摘
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作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和思想载体,具备重要的图像学价值。其所存留的乐舞资料,是考察汉代生活审美的线索,体现了汉代独特的乐舞思想的流变,呈现出包含在乐舞之内的传统音乐对其自身定位作出的探索与发展,对拓宽中国传统乐舞思想的研究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南阳
汉乐舞画像石
乐舞
-
Keywords
Nanyang
han music and dance stone portrait
music and dance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7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汉画像石(砖)上鸟啄鱼图象的意义探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单剩平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50-153,共4页
-
基金
2016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史前至魏晋时期文献中的鱼鸟组合母题研究(AHSKQ2016D133)
-
文摘
鸟啄鱼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的物象。汉代阴阳哲学盛行,汉代典籍中有明确将鱼鸟划归阴阳范畴的记载,鸟啄鱼基本的意义可以认为是阴阳的和合。在汉画像石不同主题情境中,这一基本意义有多重指向,如与祥瑞禽兽和神人仙兽一同出现的鸟啄鱼亦是一种祥瑞的象征,具有吉祥的寓意;出现在阙门顶部的鸟啄鱼可看作另一世界入口的标志;与作为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一同出现的鸟啄鱼与伏羲女娲交尾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象征宇宙的化生、人类的生殖繁衍;四川泸州出土的画像石棺上鸟啄鱼与作亲密状的男女人物并列,其阴阳和合的意义更明显地指向男女生殖,代表了在夫妇和合、子孙繁衍方面良好的祈愿。
-
关键词
汉画像石画像砖
鸟啄鱼
阴阳
-
Keywords
han stone relief and portrait brick
bird-pecking-fish pattern
Yin and Yang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