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坊钰 崔泽 +9 位作者 潘利 孙纪新 王也 曹亚景 余程东 于继刚 蒋晨晨 张玲 何慧婧 单广良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骨骼健康状况、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抽取3707名20~80岁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跟骨骨密度... 目的了解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骨骼健康状况、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抽取3707名20~80岁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跟骨骨密度测量。结果河北省3707名20~80岁汉族居民中,男性1518人(40.95%),女性2189人(59.05%)。河北省不同性别20~80岁汉族居民比较,男性居民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值[(74.42±20.30)dB/MHz]高于女性居民[(71.91±22.28)dB/MHz](t=3.56,P<0.001),在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BMI)和居住地后,男性居民BUA值[(74.32±0.53)dB/MHz]仍高于女性居民[(72.00±0.44)dB/MHz](t=11.23,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80岁和目前吸烟是河北省男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危险因素;年龄50~80岁、戒酒和已绝经是河北省女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中学文化程度和目前饮酒是河北省女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结论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受年龄、月经等生理因素和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密度 影响因素 汉族居民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吸烟状况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于继刚 崔泽 +7 位作者 潘利 孙纪新 曹亚景 王也 余程东 张玲 何慧婧 单广良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吸烟状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承德市、保定市抽取3828名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北省3828名20~80岁城乡... 目的了解河北省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吸烟状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承德市、保定市抽取3828名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北省3828名20~80岁城乡汉族居民中,现在吸烟者894人,现在吸烟率为23.3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区居民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曾经吸烟的1206名城乡汉族居民中,戒烟者312人,戒烟率为25.88%;不同特征城乡汉族居民比较,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曾经吸烟居民戒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现在吸烟城乡汉族居民的日均吸烟量为(16.36±10.42)支;不同特征城乡汉族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区现在吸烟居民日均吸烟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现在吸烟城乡汉族居民的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1.12±6.57)岁;不同特征城乡汉族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现在吸烟居民开始吸烟平均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河北省城乡居民吸烟率较高、戒烟率较低、开始吸烟年龄早,其中男性和农村居民是控烟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状况 汉族居民 城乡
原文传递
孔庆宗时期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对在藏汉人的管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6,共10页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蒙藏委员会,1940年4月成立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代表中央政府的驻藏机构。该机构在藏存在期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促进了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其中,争取和加强对在藏汉人的管辖,是...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蒙藏委员会,1940年4月成立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代表中央政府的驻藏机构。该机构在藏存在期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促进了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其中,争取和加强对在藏汉人的管辖,是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台湾地区新公布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等史料,记录了孔庆宗担任首任驻藏办事处处长的四年中(1940年4月—1944年7月),驻藏办事处对在藏汉人管辖工作的展开过程和积极效果。孔庆宗时期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工作,显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管辖,政治上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庆宗 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 在藏汉人 管辖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体型变化研究:基于组群分析的视角
4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3 位作者 宋丽萍 武东明 蔡睿 王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基于组群法比较1979年与2013年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特征,并探讨体型变化原因。方法:2013年从北京、上海、杭州等5个城市的城区随机抽取城市户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相关身体形态指标,并以1979年全国城市汉族居... 基于组群法比较1979年与2013年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特征,并探讨体型变化原因。方法:2013年从北京、上海、杭州等5个城市的城区随机抽取城市户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相关身体形态指标,并以1979年全国城市汉族居民体质调查结果为常模。根据Martin法对体型分型,比较1979年与2013年体型差异。结果:20~24岁城区居民体型34年前后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躯干长度由长躯干型转变为中躯干型,肩部分型由中肩型转变为窄肩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体型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骨盆分型由窄骨盆转变为中骨盆,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躯干分型由长躯干转变为中躯干,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矮胖型。结论:34年来,城市汉族居民体型发生了较大变化。1979年20~24岁与2013年20~24岁同龄组居民体型差异主要是由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变化所导致;而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同一组群居民体型差异原因还包括人类寿命自然生长的增龄效应,以及增龄效应与组群效应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汉族居民 体型变化 Martin分型法
下载PDF
2015年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现况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恬 李佳琦 +2 位作者 张佐 虎伟娟 李天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了解2015年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现状。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对1 155名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 目的了解2015年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现状。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对1 155名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45.06%,其中,城市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68%,农村居民为40.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汉族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48.38%,回族居民为4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汉族居民高于回族居民(P<0.05)。城乡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总正确率为25.26%,城市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为36.28%,农村居民为15.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汉族居民的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为27.03%,回族居民为23.76%,汉族居民高于回族居民(P<0.05)。口腔健康知识的获得以医务人员讲解(35.35%)和口腔科宣传栏(24.42%)等院内途径为主。结论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健康行为正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望通过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及口腔健康行为指导,以改善目前宁夏海原县城乡居民口腔健康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回汉居民 口腔健康知识 口腔健康行为 现况调查
下载PDF
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意 王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本文以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与蒙古、哈萨克牧民的共生关系及其记忆为例,从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角度对记忆的生成和重塑过程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认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日常生活中经济、社会与文... 本文以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与蒙古、哈萨克牧民的共生关系及其记忆为例,从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角度对记忆的生成和重塑过程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认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日常生活中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是共生关系及其记忆生成的基础。这些记忆可以被唤起和再现,成为民族团结记忆的一部分。共生关系及其记忆在新疆有广泛、深厚和牢固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与之相关的研究对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关系 记忆的生成与重塑 新疆阿勒泰 老户儿家汉人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