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清朝
八旗制度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
2
作者
潘洪钢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发生在康熙、雍正时期福州、广州的两次八旗驻防汉军哗变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八旗内部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以及地方官员对驻防官员的监督。事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驻防的汉军八旗兵丁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所受到的歧视。
关键词
八旗驻防
汉军
哗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旗文化与满洲认同边限:以八旗汉军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晙永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于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入关后,八旗汉军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逐渐边缘化,到乾隆时期,乾隆帝...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于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入关后,八旗汉军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逐渐边缘化,到乾隆时期,乾隆帝实行八旗汉军旗的出旗政策,但汉军旗人的出旗并不意味着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排除整个汉军旗人。八旗有明显阶层区分的性质,该阶层区分逐渐固定化而成为世袭身份。国初编入八旗汉军的旗人仍然是满洲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可以享受朝廷的优待。清代旗人族谱是表示身份认同的重要凭证。因此,在《清代满族家谱选辑》中利用汉军旗人家谱,探讨满洲多民族共同体的演变中如何看待汉军旗人,以及在族谱中可发现的八旗共同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满洲认同
八旗文化
沈阳甘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顺治朝汉军官员入旗缘由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岳铭志
薛柏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被编入八旗汉军的缘由主要有降清时间、受降者身份的不同,降清前后的政治军事表现,自身经历与拥有的军事...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被编入八旗汉军的缘由主要有降清时间、受降者身份的不同,降清前后的政治军事表现,自身经历与拥有的军事资源,个人意愿等。这些入旗缘由,一方面是继承关外传统,另一方面是为应对入关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治朝
入旗
八旗汉军
政治群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可望及其家族
被引量:
1
5
作者
绵贯哲郎
《满语研究》
202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获义王爵位。康熙时,清廷取消孙氏家族异姓王爵位,准其降等承袭,并将其家族编入八旗汉军,承管两个勋旧牛录,使其保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通过分析孙氏家族爵位和身份变化,可揭示清朝规范八旗世爵的措施。
关键词
孙可望
慕义公
八旗汉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清代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基于汉军旗人家谱研究
6
作者
张德玉
李恕
王桂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0-18,共9页
清入关前编制八旗,汉军八旗即是其中之一。汉军八旗皆由汉人组成,但在八旗组织内深受满族文化影响,在汉满民俗文化持续交往交流过程中,在汉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满兼融的八旗汉军民俗文化。文章...
清入关前编制八旗,汉军八旗即是其中之一。汉军八旗皆由汉人组成,但在八旗组织内深受满族文化影响,在汉满民俗文化持续交往交流过程中,在汉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满兼融的八旗汉军民俗文化。文章以八旗汉军家谱为例,从清代晚期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形成的渊源、文化要素及特征诸方面,对八旗汉军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实质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八旗汉军
家谱
民俗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旗汉军鼓乐文化之源考
7
作者
王丽娟
关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1-68,141,共9页
八旗汉军是清王朝统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为汉人,但随着被编入旗,其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得以改变和提升。然而,在满人统治的天下,汉军旗人依然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尴尬的生存境遇下,烧香祭祖便是其寻求慰藉的唯一途...
八旗汉军是清王朝统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为汉人,但随着被编入旗,其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得以改变和提升。然而,在满人统治的天下,汉军旗人依然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尴尬的生存境遇下,烧香祭祖便是其寻求慰藉的唯一途径。因久与满人杂居,汉军旗人或客观熏染或主观模仿,其传统的祭祖习俗逐渐融入大量满人原始萨满的信仰元素,简单、淳朴的奠祭之仪披上了华丽而神秘的外衣,形成了一种既异于满又别于汉的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鼓是该仪式的核心祭器,从鼓之形制至贯穿始终的鼓乐中,均蕴含有许多满族原始萨满信仰的痕迹,但真正传递的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承袭下来的“中和”的处事智慧与“孝亲”的伦理观念,这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鼓乐
“中和”思想
“孝亲”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静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文摘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清朝
八旗制度
满族
Keywords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Qing
Dynasty
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
2
作者
潘洪钢
郭福亮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摘
发生在康熙、雍正时期福州、广州的两次八旗驻防汉军哗变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八旗内部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以及地方官员对驻防官员的监督。事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驻防的汉军八旗兵丁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所受到的歧视。
关键词
八旗驻防
汉军
哗变
Keywords
garrison
of
eight
banners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mutin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旗文化与满洲认同边限:以八旗汉军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金晙永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融合视域下清代汉军旗人国家认同研究"(编号:15BZS062)
文摘
清代八旗是多民族群体,因而八旗内共存女真、蒙古、汉族等多元文化。该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八旗文化。八旗文化的形成过程,相当于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入关后,八旗汉军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逐渐边缘化,到乾隆时期,乾隆帝实行八旗汉军旗的出旗政策,但汉军旗人的出旗并不意味着在满洲民族共同体中排除整个汉军旗人。八旗有明显阶层区分的性质,该阶层区分逐渐固定化而成为世袭身份。国初编入八旗汉军的旗人仍然是满洲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可以享受朝廷的优待。清代旗人族谱是表示身份认同的重要凭证。因此,在《清代满族家谱选辑》中利用汉军旗人家谱,探讨满洲多民族共同体的演变中如何看待汉军旗人,以及在族谱中可发现的八旗共同文化特点。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满洲认同
八旗文化
沈阳甘氏
Keywords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Manchu
identity
eight
banners
Culture
Gan
family
in
Shenyang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治朝汉军官员入旗缘由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岳铭志
薛柏成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满族伦理思想研究”(16BZX083)。
文摘
在清军统一中原的战争中,顺治朝编入八旗汉军的中原汉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满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发现中原汉官被编入八旗汉军的缘由主要有降清时间、受降者身份的不同,降清前后的政治军事表现,自身经历与拥有的军事资源,个人意愿等。这些入旗缘由,一方面是继承关外传统,另一方面是为应对入关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
关键词
顺治朝
入旗
八旗汉军
政治群体
Keywords
the
Shunzhi
period
entering
the
the
eight
banners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political
group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可望及其家族
被引量:
1
5
作者
绵贯哲郎
机构
日本大学通信教育部
出处
《满语研究》
202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文摘
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获义王爵位。康熙时,清廷取消孙氏家族异姓王爵位,准其降等承袭,并将其家族编入八旗汉军,承管两个勋旧牛录,使其保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通过分析孙氏家族爵位和身份变化,可揭示清朝规范八旗世爵的措施。
关键词
孙可望
慕义公
八旗汉军
Keywords
Sun
Kewang
the
rank
of
nobility
Yi
Duke
Mu
han
army
in
the
eight
banner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清代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基于汉军旗人家谱研究
6
作者
张德玉
李恕
王桂红
机构
不详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档案系
本溪市图书馆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0-1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国内外满族民间家谱总目与数据库建设”(19VJX026)。
文摘
清入关前编制八旗,汉军八旗即是其中之一。汉军八旗皆由汉人组成,但在八旗组织内深受满族文化影响,在汉满民俗文化持续交往交流过程中,在汉族民俗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满族民俗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满兼融的八旗汉军民俗文化。文章以八旗汉军家谱为例,从清代晚期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形成的渊源、文化要素及特征诸方面,对八旗汉军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实质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晚清
八旗汉军
家谱
民俗文化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genealogy
folk
cultur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旗汉军鼓乐文化之源考
7
作者
王丽娟
关杰
机构
哈尔滨音乐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1-68,141,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YJC850012)。
文摘
八旗汉军是清王朝统治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虽为汉人,但随着被编入旗,其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得以改变和提升。然而,在满人统治的天下,汉军旗人依然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这种尴尬的生存境遇下,烧香祭祖便是其寻求慰藉的唯一途径。因久与满人杂居,汉军旗人或客观熏染或主观模仿,其传统的祭祖习俗逐渐融入大量满人原始萨满的信仰元素,简单、淳朴的奠祭之仪披上了华丽而神秘的外衣,形成了一种既异于满又别于汉的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鼓是该仪式的核心祭器,从鼓之形制至贯穿始终的鼓乐中,均蕴含有许多满族原始萨满信仰的痕迹,但真正传递的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承袭下来的“中和”的处事智慧与“孝亲”的伦理观念,这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
八旗汉军
鼓乐
“中和”思想
“孝亲”观念
Keywords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drum
music
thought
of“harmony”
concept
of“filial
piety”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J609.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9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
潘洪钢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八旗文化与满洲认同边限:以八旗汉军为中心
金晙永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顺治朝汉军官员入旗缘由研究
岳铭志
薛柏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孙可望及其家族
绵贯哲郎
《满语研究》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清代八旗汉军民俗文化——基于汉军旗人家谱研究
张德玉
李恕
王桂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八旗汉军鼓乐文化之源考
王丽娟
关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