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魏六朝郊祀歌辞句式、韵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敦庆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于儒家经典。尽管如此,若将《诗经.周颂》与汉魏六朝郊祀歌辞相比较,汉魏六朝郊祀歌辞无论是句式还是韵式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郊祀歌辞 句式 韵式 新变化
下载PDF
汉六朝时期的民族官印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谷口房男 李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62,共6页
本文探讨了《后汉书》、《华阳国志》等文献史料中所载的南方少数民族称呼与现存的中国古代民族官印中的民族称呼之间的关系,指出从这些官印上的民族称呼可以确知这些古代民族的存在,而这些民族官印是赐与少数民族领袖的,更证明汉六朝... 本文探讨了《后汉书》、《华阳国志》等文献史料中所载的南方少数民族称呼与现存的中国古代民族官印中的民族称呼之间的关系,指出从这些官印上的民族称呼可以确知这些古代民族的存在,而这些民族官印是赐与少数民族领袖的,更证明汉六朝时期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着有效的统治,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六朝时期 民族官印 民族称呼 民族关系
下载PDF
也谈汉代与六朝的镇墓神兽——石辟邪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卫 《华中建筑》 2003年第6期84-87,共4页
从文献、图像两方面对汉代和南朝石辟邪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比较学的方法比较辟邪与天禄、麒麟,辟邪与貔貅、穷奇等渊源关系,从而加深、加强人们对辟邪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 中国汉代与六朝 镇墓神兽 石辟邪 麒麟 天禄 貔貅
下载PDF
重庆市涪陵区古坟堡两座墓葬的发掘
4
作者 林必忠 李潇 +2 位作者 肖碧瑞 上官林全 白九江 《南方民族考古》 2017年第2期1-15,312-316,共16页
2015年7—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涪陵区博物馆对涪陵区古坟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座砖石混筑墓及一座宋代土坑墓,出土陶、瓷、铜器共10件。其中,砖石混筑墓墓室双室并列,中以过道连接,是研究汉代合葬习俗的典型实物载体;... 2015年7—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涪陵区博物馆对涪陵区古坟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座砖石混筑墓及一座宋代土坑墓,出土陶、瓷、铜器共10件。其中,砖石混筑墓墓室双室并列,中以过道连接,是研究汉代合葬习俗的典型实物载体;墓内出土一方'军假侯印',结合铜印和墓葬形制,对研究墓主身份、墓地选择以及汉代职官制度等问题具有一定价值。M2右室发现的汉阙图案为研究汉代墓葬装饰艺术及丧葬礼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东汉晚期至六朝 合葬墓 军假侯印
原文传递
汉魏六朝史书词语考释
5
作者 刘百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159-162,共4页
通过引证汉魏六朝史书以及同期其他文献的例子 ,抉发词语尚未被辞书收录、学界尚未解释的新义 ,考察词语。
关键词 汉魏六朝史书 词语 考释 词义 源流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叙事 被引量:3
6
作者 阳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8,共4页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预验休咎"的故事类型,它既凸显出"神道设教"的传统内涵,又展示出佛道"自神其教"的叙事策略;而从根本意义上看,它表达出了人们探知命运和前途的生命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志怪 预叙叙事 故事类型
下载PDF
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的神异叙事 被引量:1
7
作者 阳清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2-76,共5页
分析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的神异叙事,认为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其一,对以阴阳灾异、感生神话、谶纬之术等为基本形态的"政治神学"进行集中展示;其二,对神仙、方术以及人仙遇合传说进行不同程度地叙述;其三,对佛教神话或者反映佛教... 分析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的神异叙事,认为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其一,对以阴阳灾异、感生神话、谶纬之术等为基本形态的"政治神学"进行集中展示;其二,对神仙、方术以及人仙遇合传说进行不同程度地叙述;其三,对佛教神话或者反映佛教信仰文化的"人佛感通"灵验进行宗教演绎;其四,对各种神、民间鬼神以及人神交通之事进行重点记载。如此种种,既是周秦之际史传创作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时又吸收了中古造神运动的时代成果。其文化效应,在于参与并影响着我国早期叙事的文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魏晋南北朝 正史 神异叙事
下载PDF
虚构与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从《雷焕别传》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共6页
检视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多如《雷焕别传》,常羼杂有虚构性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这些具有虚构性质的内容和情节凸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具有了明显的虚构性特征。可以说,虚构性已是汉魏六朝杂传的重要特征。而虚构性无疑使得汉魏六朝杂传渐... 检视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多如《雷焕别传》,常羼杂有虚构性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这些具有虚构性质的内容和情节凸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具有了明显的虚构性特征。可以说,虚构性已是汉魏六朝杂传的重要特征。而虚构性无疑使得汉魏六朝杂传渐离史传,并在不知不觉中趋进了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焕别传》 汉魏六朝杂传 虚构性 小说化倾向
下载PDF
浅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形态——以汉魏六朝小说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建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在各个方面制约了作品的文学性,其情节、形式乃至艺术... 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在各个方面制约了作品的文学性,其情节、形式乃至艺术手法往往成为某种文化形式或著述动机的附着因素。文学史写作应格外注意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多元文化形态 汉魏六朝小说
下载PDF
汉魏六朝辞赋与志怪 被引量:1
10
作者 阳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汉魏六朝辞赋的叙事性和虚构性,决定了其与同时代志怪的必然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以意象、情节和题材为典型,表现为辞赋作品描绘神祇鬼怪、虚构人神同游、幻想神仙意趣、伪托人鬼交通等。而上述表现,特别是以神女为中心意象的传统主题及... 汉魏六朝辞赋的叙事性和虚构性,决定了其与同时代志怪的必然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以意象、情节和题材为典型,表现为辞赋作品描绘神祇鬼怪、虚构人神同游、幻想神仙意趣、伪托人鬼交通等。而上述表现,特别是以神女为中心意象的传统主题及其表达模式的文学嬗变,客观上证明:其一,汉魏六朝辞赋是早期辞赋在新时代的拓展;其二,汉魏六朝辞赋在吸收志怪叙事特定信息的同时,又对志怪叙事产生积极作用,以致影响着文言小说的时代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辞赋 志怪 叙事
下载PDF
论汪中重扬汉魏六朝文风
11
作者 余莉 《武陵学刊》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汪中推崇汉魏六朝文风与他对汉魏六朝士风的自觉追寻有密切关系。汪中不仅在性情上与六朝士风有契合之处,而且在文章写作上特别青睐、有意追寻汉魏六朝风韵。汪中文章中的六朝风韵至少有三个表象:生命思索和悲悯意识、自我感伤情绪、重... 汪中推崇汉魏六朝文风与他对汉魏六朝士风的自觉追寻有密切关系。汪中不仅在性情上与六朝士风有契合之处,而且在文章写作上特别青睐、有意追寻汉魏六朝风韵。汪中文章中的六朝风韵至少有三个表象:生命思索和悲悯意识、自我感伤情绪、重学问根柢和经史情怀。此外,关于汪中"土苴韩欧,以汉、魏、六朝为则"的说法实欠准确,汪中推崇汉魏六朝文风,但并不局限于此,他对唐宋文章的成功之处也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中 六朝文风 自觉追寻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赋文本的“人神同游”及其它
12
作者 阳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源于道家之哲学思维,兴于《楚辞》之文学创始,汉魏六朝诗赋文本的"人神同游",一方面在文学形态上涵括散体大赋、骚体赋、乐府古辞、文人乐府、游仙诗等,另一方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展出程度不等、方式不同的传承和创变。不仅... 源于道家之哲学思维,兴于《楚辞》之文学创始,汉魏六朝诗赋文本的"人神同游",一方面在文学形态上涵括散体大赋、骚体赋、乐府古辞、文人乐府、游仙诗等,另一方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展出程度不等、方式不同的传承和创变。不仅如此,"人神同游"隐含着某种固定的表达模式,其"游"中寓"忧",它往往通过文学幻想和时代演绎,表达出主体对客观世界和有限自我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汉赋 乐府 游仙诗 人神同游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叙事
13
作者 阳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q...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预验休咎"的故事类型,它一方面凸显出"神道设教"的传统内涵,另一方面展示出佛道"自神其教"的叙事策略;而从根本意义上看,它表达出了人们探知命运和前途的生命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志怪 预叙叙事 故事类型
下载PDF
汉魏六朝老学发展的特点及其解释学意义
14
作者 刘玲娣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汉魏六朝时期,老学空前繁荣,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在阶段性上,汉魏六朝的老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着远远超出后世的巨大影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在特殊性上则表现为大量老学作品问世、研究老子的阶层非常广泛、研究形式趋于... 汉魏六朝时期,老学空前繁荣,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在阶段性上,汉魏六朝的老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着远远超出后世的巨大影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在特殊性上则表现为大量老学作品问世、研究老子的阶层非常广泛、研究形式趋于多样化、人们对老子其人不断作出新的解释,形成独具特色的老子观等方面。而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汉魏六朝的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老学 汉魏六朝 解释学
下载PDF
重庆及湖北库区东汉至六朝时期砖室墓与石室墓比较研究
15
作者 何佳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341-357,共17页
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重庆及湖北库区东汉至六朝时期各区域的砖室墓及石室墓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该两类墓葬在分布区域、数量、墓葬形制、砖室墓青砖花纹、随葬品及葬式方面均存在上下两库区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于两库区所处地理环... 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重庆及湖北库区东汉至六朝时期各区域的砖室墓及石室墓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该两类墓葬在分布区域、数量、墓葬形制、砖室墓青砖花纹、随葬品及葬式方面均存在上下两库区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于两库区所处地理环境、文化因素、宗族观念、汉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动荡程度等不同因素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库区 湖北库区 砖室墓 石室墓 东汉至六朝时期 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