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族青少年脚型结构特点研究
1
作者
张林杉
曹栖墚
+3 位作者
孙晓虹
李若依
晏诗阳
杨璐铭
《中国皮革》
CAS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利用Infoot3D足部扫描仪对58名藏族青少年和20名与其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汉族青少年进行脚型特点对比分析,共测量了与长度向、高度向、围度向以及角度相关的30组数据。分析2组青少年脚型特点的差异,以及组间、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
利用Infoot3D足部扫描仪对58名藏族青少年和20名与其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汉族青少年进行脚型特点对比分析,共测量了与长度向、高度向、围度向以及角度相关的30组数据。分析2组青少年脚型特点的差异,以及组间、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藏族青少年的舟上弯点、前跚骨突点、踵心全宽、拇趾厚度、外踝骨下缘点高度数据显著大于汉族青少年;藏族青少年的足部特征显示,男性足部围度、宽度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显著大于女性对应数据;藏族青少年患锤状足的比例明显大于汉族。由于藏族与汉族青少年的脚型特点有明显差异,在设计与制作鞋类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人群的脚型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青少年
足部结构特征
性别
锤状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
被引量:
64
2
作者
温建民
桑志成
+5 位作者
林新晓
张洪美
刘劲松
蒋科卫
翁春华
程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 :报告 5 35例 ( 986足 )外翻合并囊炎 ,采用小切口手法治疗 ,行骨赘削磨、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粘膏外固定方法 ,术后病人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 ,...
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 :报告 5 35例 ( 986足 )外翻合并囊炎 ,采用小切口手法治疗 ,行骨赘削磨、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粘膏外固定方法 ,术后病人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 ,可下床适当活动 ,6周后去固定。随访时间为 7~ 81个月 ,平均 41个月。结果 :优 46 6例 ,86 0足 ,占 87.1% ;良 6 1例 ,114足 ,占 11.4% ;差 8例 ,12足 ,占 1.5 %。优良率达 98.5达 %。结论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是一种矫形满意 ,畸形不易复发 ,痛苦少 ,术后生活能自理 ,恢复快 ,无明显合并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MU外翻
手法
跖骨头下疼痛
锤状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新成
陈雁西
+1 位作者
俞光荣
周家钤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6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评价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在该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糖尿病伴锤状趾、爪形趾及多发足趾畸形患者及32例健康自愿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组成、...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评价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在该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糖尿病伴锤状趾、爪形趾及多发足趾畸形患者及32例健康自愿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近似,且经规范的行走训练后,应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系统(F-scan Mobile,Tekscan,USA),测量对比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足底总峰值压力及足拇趾、第1~5跖骨头、中足、后足等7个解剖区域平均峰值压力分布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在一个步态周期中的足底总峰值压力、第1~5跖骨头及后足的平均峰值压力存在较大差异(P<0.05),其中病例组第1、2跖骨头底部压力(302.5±34.8kPa,375.2±47.1 kPa)较对照组(242.8±19.3 kPa,253.7±22.1 kPa)明显增高;两组中足平均峰值压力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后足平均峰值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伴足趾畸形可使跖骨头下的压力增高。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可早期检测该病理力学变化,从而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
压力
糖尿病足
锤状趾
爪形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Weil截骨合并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旭
耿翔
+4 位作者
张超
王晨
陈立
黄加张
马昕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61-565,共5页
背景: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手术治疗众多,如何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改良Weil截骨结合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1例第2趾锤状趾畸形患者的临床资...
背景: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手术治疗众多,如何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改良Weil截骨结合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1例第2趾锤状趾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72例;年龄42~82岁,平均(57.3±3.4)岁。均为单侧手术,左足50例,右足41例;改良Weil截骨24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24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近节趾间关节融合12例,改良Weil截骨+近节趾间关节融合+屈肌腱移位21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跖板修复10例。记录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AOFAS前足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9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7个月,平均(21.4±2.7)个月。AOFAS前足评分,术前平均(48.6±8.5)分,术后平均(85.0±10.6)分。术后并发症:漂浮趾6例,跖趾关节半脱位10例,跖趾关节僵硬4例,复发3例,未见足趾坏死。结论:第2趾锤状趾畸形是前足常见的足趾畸形,病因复杂。改良Weil截骨合并软组织平衡可以有效解决该畸形存在的矢状面与横断面不稳定,但是畸形复发、漂浮趾畸形、跖趾关节半脱位仍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趾
截骨
肌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亮
李晓强
+1 位作者
王金华
李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松解结合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的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松解、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协会足踝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6月,所有...
目的:探讨软组织松解结合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的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松解、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协会足踝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6月,所有患者锤状趾畸形矫正满意,近侧趾间关节残余动度平均为15度。AOFAS评分:术前平均为43.5分,术后平均为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组织松解结合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畸形,临床效果满意,畸形无复发,是保守治疗无效的僵硬性锤状趾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趾
关节成形术
畸形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射学分析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显军
张建中
王路军
《中国医药》
2011年第7期822-824,共3页
目的 探讨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121例(167足)拇外翻合并或不合并第2趾锤状趾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3岁)的负重位X线片,将其分为拇外翻组(51例,76足),半脱位组(47例,68足),脱...
目的 探讨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121例(167足)拇外翻合并或不合并第2趾锤状趾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3岁)的负重位X线片,将其分为拇外翻组(51例,76足),半脱位组(47例,68足),脱位组(23例,23足).将3组的拇外翻角(HVA),1、2跖骨间角(M1M2),1、5跖骨间角(M1M5),2、5跖骨间角(M2M5)、第2跖骨的突出度(M2.1)、拇外翻角与1、2跖骨间角的差值(HVA-M1M2),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拇外翻组、半脱位组、脱位组的HVA分别为(31.0±7.7)°、(38.5±9.7)°、(44.2±6.0)°,M1M2分别为(12.4±2.5)°、(13.6±2.9)°、(15.4 4±4)°,HVA-M1M2分别为(18.6±6.5).、(24.9±8.9)°、(28.8±5.5)°,各指标的总体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post hoe(KSD)统计检验,发现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3组的M1M5、M2M5、M2-1各指标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外翻伴发第2趾锤状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拇外翻角渐进增大,拇趾对第2趾向外挤压的应力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第2趾锤状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女性
锤状趾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族青少年脚型结构特点研究
1
作者
张林杉
曹栖墚
孙晓虹
李若依
晏诗阳
杨璐铭
机构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皮革》
CAS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150215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2013-1792-9-8)
文摘
利用Infoot3D足部扫描仪对58名藏族青少年和20名与其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汉族青少年进行脚型特点对比分析,共测量了与长度向、高度向、围度向以及角度相关的30组数据。分析2组青少年脚型特点的差异,以及组间、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藏族青少年的舟上弯点、前跚骨突点、踵心全宽、拇趾厚度、外踝骨下缘点高度数据显著大于汉族青少年;藏族青少年的足部特征显示,男性足部围度、宽度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显著大于女性对应数据;藏族青少年患锤状足的比例明显大于汉族。由于藏族与汉族青少年的脚型特点有明显差异,在设计与制作鞋类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人群的脚型结构特点。
关键词
藏族
青少年
足部结构特征
性别
锤状足
Keywords
Tibetan
teenagers
foot
morphology
gender
hammer
toes
分类号
TS94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
被引量:
64
2
作者
温建民
桑志成
林新晓
张洪美
刘劲松
蒋科卫
翁春华
程桯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金
人事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
课题编号 :国中医药科成 1 997.62号
文摘
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方法 :报告 5 35例 ( 986足 )外翻合并囊炎 ,采用小切口手法治疗 ,行骨赘削磨、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矫正畸形、“8”字绷带、粘膏外固定方法 ,术后病人用硬底、前开口的矫形鞋 ,可下床适当活动 ,6周后去固定。随访时间为 7~ 81个月 ,平均 41个月。结果 :优 46 6例 ,86 0足 ,占 87.1% ;良 6 1例 ,114足 ,占 11.4% ;差 8例 ,12足 ,占 1.5 %。优良率达 98.5达 %。结论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是一种矫形满意 ,畸形不易复发 ,痛苦少 ,术后生活能自理 ,恢复快 ,无明显合并症 。
关键词
小切口
MU外翻
手法
跖骨头下疼痛
锤状耻
中西医结合
Keywords
Minimal
incision
Hallux
valgus
Manipulations
Plantar
pain
hammer
toe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新成
陈雁西
俞光荣
周家钤
机构
上海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6期488-493,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评价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在该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糖尿病伴锤状趾、爪形趾及多发足趾畸形患者及32例健康自愿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近似,且经规范的行走训练后,应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系统(F-scan Mobile,Tekscan,USA),测量对比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足底总峰值压力及足拇趾、第1~5跖骨头、中足、后足等7个解剖区域平均峰值压力分布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在一个步态周期中的足底总峰值压力、第1~5跖骨头及后足的平均峰值压力存在较大差异(P<0.05),其中病例组第1、2跖骨头底部压力(302.5±34.8kPa,375.2±47.1 kPa)较对照组(242.8±19.3 kPa,253.7±22.1 kPa)明显增高;两组中足平均峰值压力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后足平均峰值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伴足趾畸形可使跖骨头下的压力增高。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可早期检测该病理力学变化,从而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足底
压力
糖尿病足
锤状趾
爪形趾
Keywords
Plantar
Pressure
Diabetic
foot
Claw
toe
hammer
toe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Weil截骨合并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旭
耿翔
张超
王晨
陈立
黄加张
马昕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61-565,共5页
文摘
背景: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手术治疗众多,如何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改良Weil截骨结合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1例第2趾锤状趾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72例;年龄42~82岁,平均(57.3±3.4)岁。均为单侧手术,左足50例,右足41例;改良Weil截骨24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24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近节趾间关节融合12例,改良Weil截骨+近节趾间关节融合+屈肌腱移位21例,改良Weil截骨+趾长伸肌腱延长+跖板修复10例。记录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AOFAS前足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9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7个月,平均(21.4±2.7)个月。AOFAS前足评分,术前平均(48.6±8.5)分,术后平均(85.0±10.6)分。术后并发症:漂浮趾6例,跖趾关节半脱位10例,跖趾关节僵硬4例,复发3例,未见足趾坏死。结论:第2趾锤状趾畸形是前足常见的足趾畸形,病因复杂。改良Weil截骨合并软组织平衡可以有效解决该畸形存在的矢状面与横断面不稳定,但是畸形复发、漂浮趾畸形、跖趾关节半脱位仍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锤状趾
截骨
肌腱
Keywords
hammer
toe
Osteotomy
Tend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亮
李晓强
王金华
李忠
机构
兴文县人民医院骨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科
出处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07-50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软组织松解结合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的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松解、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协会足踝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6月,所有患者锤状趾畸形矫正满意,近侧趾间关节残余动度平均为15度。AOFAS评分:术前平均为43.5分,术后平均为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组织松解结合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畸形,临床效果满意,畸形无复发,是保守治疗无效的僵硬性锤状趾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锤状趾
关节成形术
畸形
外科治疗
Keywords
hammer
toe
Arthroplasty
Deformity
Surgery
分类号
R681.8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射学分析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显军
张建中
王路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1年第7期822-824,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121例(167足)拇外翻合并或不合并第2趾锤状趾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0~83岁)的负重位X线片,将其分为拇外翻组(51例,76足),半脱位组(47例,68足),脱位组(23例,23足).将3组的拇外翻角(HVA),1、2跖骨间角(M1M2),1、5跖骨间角(M1M5),2、5跖骨间角(M2M5)、第2跖骨的突出度(M2.1)、拇外翻角与1、2跖骨间角的差值(HVA-M1M2),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拇外翻组、半脱位组、脱位组的HVA分别为(31.0±7.7)°、(38.5±9.7)°、(44.2±6.0)°,M1M2分别为(12.4±2.5)°、(13.6±2.9)°、(15.4 4±4)°,HVA-M1M2分别为(18.6±6.5).、(24.9±8.9)°、(28.8±5.5)°,各指标的总体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经post hoe(KSD)统计检验,发现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3组的M1M5、M2M5、M2-1各指标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外翻伴发第2趾锤状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拇外翻角渐进增大,拇趾对第2趾向外挤压的应力逐渐增大,最终形成第2趾锤状趾.
关键词
拇外翻
女性
锤状趾
机制
Keywords
Pollex
valgus
Female
hammer
toe
Mechanism
分类号
R682.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族青少年脚型结构特点研究
张林杉
曹栖墚
孙晓虹
李若依
晏诗阳
杨璐铭
《中国皮革》
CAS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临床研究──附535例(986足)研究报告
温建民
桑志成
林新晓
张洪美
刘劲松
蒋科卫
翁春华
程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
6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糖尿病伴足趾畸形的三维动态足底压力分析
刘新成
陈雁西
俞光荣
周家钤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改良Weil截骨合并软组织平衡治疗第2趾锤状趾畸形的疗效分析
王旭
耿翔
张超
王晨
陈立
黄加张
马昕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侧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僵硬性锤状趾
赵亮
李晓强
王金华
李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放射学分析拇外翻合并第2趾锤状趾的原因
王显军
张建中
王路军
《中国医药》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