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骨体部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郜永斌 田光磊 殷耀斌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钩骨体部骨折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策略。方法报告41例钩骨体部骨折病例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效果。根据骨折线的方位和对钩骨-掌骨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型:横行骨折(I型)和纵行骨折( II型),后者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II A型... 目的:探讨钩骨体部骨折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策略。方法报告41例钩骨体部骨折病例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效果。根据骨折线的方位和对钩骨-掌骨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型:横行骨折(I型)和纵行骨折( II型),后者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II A型为钩骨冠状面劈裂骨折;II B型骨折线为斜形,涉及钩骨关节面背侧较大部分;II C型为钩骨背侧撕脱骨折。本组I型骨折2例,II A型骨折9例, II B型骨折21例,II C型9例。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35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4~48个月,平均(21.2±12.2)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所有患者对治疗的主观评价为满意或非常满意。骨折愈合率100%,术后握力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平均握力(40.41±6.18) kg,健侧平均握力(40.26±5.13) kg,P=0.613。没有出现感染、肌腱粘连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钩骨体部骨折预后较好,II A型和II B型骨折由于稳定性差,一般需要手术治疗,II C型骨折则需评估合并损伤情况和腕掌关节复位后的稳定性来决定是否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腕骨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原文传递
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患者的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忠哲 郜永斌 田光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介绍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55例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患者。采用Cain分型,其中ⅠA型8例,ⅠB型27例,Ⅱ... 目的介绍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55例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患者。采用Cain分型,其中ⅠA型8例,ⅠB型27例,Ⅱ型13例,Ⅲ型7例。应用2.3 mm Stryker微型直钢板,切开复位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并跨钩骨和4,5腕掌关节固定,手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4个月去除钢板。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5年。55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周。术后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评价,优39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3%。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脱位复发。结论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复位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关节活动,无术后脱位复发和关节不稳定的风险,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掌骨 骨折固定术 腕掌关节
原文传递
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勇 武竞衡 +5 位作者 孙丽颖 李文军 李忠哲 陈山林 田文 田光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采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患者17例,均为男性;年龄18~43岁,平均(28.9±7.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5年6月采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患者17例,均为男性;年龄18~43岁,平均(28.9±7.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30d,平均(10.6±7.4)d。根据Ebraheim钩骨体冠状面骨折分型,A型2例,B型5例,C型10例。术中均采用腕掌关节背侧入路显露,骨折与脱位复位后,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放置于掌骨干和钩骨体的背侧以固定钩骨体骨折与腕掌关节脱位。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腕关节评分、患侧和健侧手部握力,以及环、小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同时随访摄腕关节X线片。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18.1±7.2)个月;钩骨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1±1.1)周。除2例超过6个月外,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4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DASH评分0-10.8分,平均(1.9±3.5)分;VAS评分0-3分,平均(0.5±0.9)分;Mayo腕关节评分65-100分,平均(93.8±10.7)分。末次随访时,手部握力患侧(42.4±4.8)kg,健侧(41.6±2.9)kg;环指与小指总的活动度患侧分别为280°±5°和271°±6°,健侧分别为281°±3°和272°±4°,握力和活动度患侧与健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钩骨体冠状面骨折可采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该术式固定牢靠,有助于维持关节复位,术后骨折愈合及手部功能良好,是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临床方案
原文传递
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熊革 戴鲁飞 +2 位作者 郑炜 孙燕琨 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的钩骨钩骨折合理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2例钩骨钩骨折的病例,依据损伤特点和预后将其分为三型:工型为钩骨钩尖端的撕脱骨折,Ⅱ型为钩骨钩中段的骨折,Ⅲ型为钩骨钩基底的骨折... 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的钩骨钩骨折合理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2例钩骨钩骨折的病例,依据损伤特点和预后将其分为三型:工型为钩骨钩尖端的撕脱骨折,Ⅱ型为钩骨钩中段的骨折,Ⅲ型为钩骨钩基底的骨折。依据这一分型,本组病例中工型1例、Ⅱ型7例、Ⅲ型4例。其中保守治疗3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钩骨钩切除5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2例Ⅱ型,1例Ⅲ型),合并小指指屈肌腱损伤2例(均为Ⅱ型骨折),合并豆三角关节脱位1例(Ⅱ型骨折)。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以及临床分型与术前并发症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4~16个月,平均(8.4±3.9)个月。进行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中有2例Ⅱ型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他5例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至最终随访时均对疗效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其疼痛评分、握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均完全缓解。采用钩骨钩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Ⅱ型骨折术前并发症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都较其他两型高。结论钩骨钩骨折的总体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对Ⅰ型骨折和无移位的Ⅲ型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Ⅲ型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Ⅱ型骨折,由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尽早行钩骨钩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腕钩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吴学强 刘会仁 刘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报告1例腕钩骨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男,30岁。体格检查:右腕尺背侧有直径约1.5 cm的隆起包块,局部无红肿,压痛明显;肿物触之质硬,局部皮温不高,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右腕关节屈曲正常,背伸70°。右腕关节正位... 报告1例腕钩骨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男,30岁。体格检查:右腕尺背侧有直径约1.5 cm的隆起包块,局部无红肿,压痛明显;肿物触之质硬,局部皮温不高,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右腕关节屈曲正常,背伸70°。右腕关节正位X线片示钩骨变形,中心大面积囊变,仅存薄层软骨下骨。CT冠状面重建示右腕钩骨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改变,其内可见骨嵴。冠状面MRI示右腕钩骨T1WI、T2WI呈混杂信号。入院诊断为右腕钩骨肿物。手术活检可见钩骨背侧皮质变薄,呈深蓝色;骨皮质质软,用手术刀可轻易划开。开窗后可见钩骨内充满暗红色软组织及血液,骨质破坏,残存部分游离松质骨块。组织病理学报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二期手术行右腕钩骨摘除,取髂骨植骨于原钩骨位置,克氏针固定;予头钩关节及第4、5腕掌关节融合。术后石膏固定6周。随访15个月,无复发。既往文献中涉及腕骨ABC很少,均为个案报告。腕部ABC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超过75%的病例发病年龄低于30岁。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疼痛,部分病例伴有局部轻度肿胀,腕关节活动受限以及患侧手握力减弱。X线片、CT及MRI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改变。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横断面可见液平面。腕骨ABC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腕骨摘除术和病灶内刮除植骨术。破骨样多核巨细胞、骨化区和被纤维间隔分隔的囊腔是诊断ABC的标志性表现。腕骨ABC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骨 钩骨 骨囊肿 动脉瘤样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中节指骨基底缺损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广峰 金文虎 +5 位作者 王达利 魏在荣 聂开瑜 邓呈亮 张子阳 李书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例12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应用螺钉微型支架固定,术后2周限制性功能锻炼,4~6周根据骨折愈... 目的 探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例12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修复重建中节指骨基底,应用螺钉微型支架固定,术后2周限制性功能锻炼,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逐渐加强主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6~ 18个月,中节指骨基底骨折均Ⅰ期愈合,关节畸形矫正,近指间关节活动满意,手指关节总活动度为180°~260°.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6指,良3指,中2指,差1指;优良率75%.结论 部分钩骨关节面移植是治疗中节指骨基底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案之一,早期限制性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指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背侧支撑钢板治疗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凯 巨积辉 +2 位作者 金光哲 郭礼平 郭全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报告背侧支撑钢板治疗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7年5月,我们对7例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背侧支撑钢板、克氏针治疗。钩骨骨折均为CainⅡ型不稳定骨折,其中ⅡA型1例、ⅡB型4例、ⅡC型2... 目的报告背侧支撑钢板治疗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7年5月,我们对7例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背侧支撑钢板、克氏针治疗。钩骨骨折均为CainⅡ型不稳定骨折,其中ⅡA型1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其中2例第四、五掌骨基底均有骨折,2例仅第四掌骨基底骨折。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个月,手部各关节屈伸活动功能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3例。结论背侧支撑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第四、五腕掌关节骨折脱位,可提供多平面、多方位牢靠的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腕掌关节 骨折 脱位
原文传递
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钩骨钩骨折 被引量:3
8
作者 熊革 肖滋润 +2 位作者 张春林 杜传超 郑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钩骨钩骨折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3例新鲜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病例,在C臂机透视导引下,采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术后第2天即在医生指... 目的 探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钩骨钩骨折的可行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3例新鲜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病例,在C臂机透视导引下,采用背侧经皮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术后第2天即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手及腕部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都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5±1.8和0.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患肢握力分别为健侧的(54.3±13.5)%和(89.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135.7± 11.0)°和(153.3±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均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4个月.结论 背侧入路经皮使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在临床工作中是可行的,比传统的方法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加压螺钉
原文传递
人体腕骨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9
作者 殷兵 李升 +2 位作者 郭家良 王建朝 张英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人体腕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62岁男性、58岁男性、45岁女性),将右侧腕骨软组织剥离后,用慢速锯分别在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切取厚3 mm的骨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人体腕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62岁男性、58岁男性、45岁女性),将右侧腕骨软组织剥离后,用慢速锯分别在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切取厚3 mm的骨组织标本。舟骨选取舟骨结节、腰部内外侧和舟骨体部,月骨选取腕关节面、掌侧面、背侧面和远端,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选取外层皮质不同区域,应用德国KB-5型显微维氏硬度仪测试标本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f力加载50 s、维持12 s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硬度值测定,每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骨硬度值。观察不同骨骼间及骨骼内部不同区域的骨硬度值差异。结果3具标本中共取得舟骨、月骨、头状骨、钩骨、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标本切片18片,测量位点255个。腕骨不同骨骼骨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钩状骨(39.04±5.79)HV、头状骨(38.98±6.17)HV、舟骨(37.72±5.85)HV、大多角骨(35.89±4.75)HV、月骨(33.65±5.42)HV及小多角骨(31.82±5.54)HV,不同骨骼间总体骨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3,P<0.01)。舟骨、月骨内部不同区域骨硬度分布近似,舟骨结节、腰部外侧、腰部内侧和舟骨体部骨硬度分别为(37.07±5.77)、(37.51±6.39)、(40.00±5.64)、(36.31±5.47)HV,其中腰部内侧骨硬度最大,舟骨体部骨硬度最小,4部位间骨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9,P>0.05)。月骨腕关节面、掌侧面、背侧面和远端骨硬度分别为(33.57±3.61)、(34.58±6.04)、(35.47±5.24)、(30.97±5.88)HV,其中背侧骨硬度最大,远端骨硬度最小,4个部位间骨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0,P>0.05)。结论健康人腕骨不同骨骼间硬度各有不同,舟骨和月骨内部各部位骨硬度分布均匀一致。测量腕骨显微骨硬度值,了解其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腕骨微观生物力学性能,亦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骨 维氏硬度 显微硬度 舟骨 月骨 头状骨 钩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原文传递
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的体会。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我们对5例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孔克氏针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18个月,平... 目的探讨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的体会。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我们对5例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孔克氏针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18个月,平均15.6个月。所有患者对疗效满意,活动范围及握力基本恢复正常,均恢复原有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5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值为背伸51°、掌屈55°、桡偏15°、尺偏28°。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带孔克氏针旋转加压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钩骨钩部Ⅱ、Ⅲ型骨折疗效满意,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固定术 旋转加压 张力带
原文传递
经第四五腕掌关节钢板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丽颖 杨勇 +1 位作者 李忠哲 田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820-826,共7页
目的评估使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至2018年9月,采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患者24例,均为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29.6±7.9)岁=根据Ebrahei... 目的评估使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至2018年9月,采用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固定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患者24例,均为男性;年龄18-51岁,平均(29.6±7.9)岁=根据Ebraheim钩骨体冠状面骨折的分型,A型3例.B型8例,C型13例均采用腕背侧入路,复位骨折与脱位后,将微型钛板经第四、五腕掌关节背侧跨关节固定钩骨体骨折与腕掌关节脱位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腕关节评分、手部握力.以及环、小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价患者术后功能、结果24例均获得13~44个月的随访.平均(18.5±8.3)个月;钩骨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6.9±1.1)周”除2例外.其余22例均于术后3~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DASH评分0~10.8分,平均(1.7±3.1)分;VAS评分0~3分,平均(0.5±0.9)分;Mayo腕关节评分65~100分,平均(94.2±10.0)分。手部握力患侧(42.0±4.4)kg,健侧(41.1±2.8)kg;环指与小指总的活动度患侧分别为(281±3)°和(271±6)健侧分别为(28±3)。和(272±4)°;末次随访时.活动度和握力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钩骨体冠状面骨折可采用微型钛板经腕掌关节固定。该术式固定牢固,术后骨折愈合及手部功能良好,是治疗钩骨体冠状面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腕骨
原文传递
应用Mimics软件构建钩骨3D可视化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明杰 徐永清 +6 位作者 罗浩天 吴一芃 王毅 张旭林 吴欢 许育健 袁礼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新鲜上肢标本12例,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钩骨及其血供。结果钩骨有3个非关节面。背侧... 目的利用Mimics软件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人新鲜上肢标本12例,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钩骨及其血供。结果钩骨有3个非关节面。背侧和掌侧表面呈三角形,掌侧面尺侧向掌侧延伸形成钩骨钩。钩骨钩分为顶部,中部及基底部。钩骨远端关节面与第4、5掌骨基底部形成腕掌关节,桡侧与头状骨形成关节,尺侧与三角骨形成关节。在背侧非关节面由微小动脉网分支成数根滋养血管进入钩骨体内,并在各方向分支营养钩骨体。在掌侧非关节面钩骨体钩骨钩移行处,即钩骨钩基底部桡侧1-2根滋养血管直接或分支进入骨内,并分别向钩骨体及钩骨钩内走行。部分标本钩骨钩基底部尺侧出现滋养血管由此进入骨内并向钩骨钩内分支走行。钩骨钩顶端有单独的小血管进入并在骨内分支。钩骨钩基底部桡侧滋养血管骨内分支分别与由钩骨体背侧及钩骨钩顶端滋养血管骨内分支相互吻合。结论钩骨体和钩骨钩内血供丰富,较难发生缺血性坏死。钩骨钩骨折保守治疗不愈合可能是由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较大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骨内血管 解剖学 MIMICS软件
下载PDF
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合并近指间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山洪 熊革 +4 位作者 郑炜 郜永斌 朱槿 张春林 戴鲁飞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合并近指间关节(PIPJ)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7月,笔者对7例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脱位的患者(4例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3例来自北京... 目的探讨采用半钩骨移植结合伸肌腱松解治疗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合并近指间关节(PIPJ)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7月,笔者对7例陈旧性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脱位的患者(4例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3例来自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先行伸指肌腱松解,根据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缺损大小,切取半钩骨移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从疼痛、患指近指间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随访,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4±2.3)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骨折达到X线愈合标准的时间为(2.7±0.7)个月,6例病例关节面平整。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3±1.1)分和(0.9±0.7)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PIPJ的主动ROM分别为(35.7±11.3)°和(83.6±14.6)°,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指PIPJ主动伸直受限(7.1±10.7)°。结论充分的伸指肌腱松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陈旧中节指骨掌侧骨折合并PIPJ脱位患者的术中复位,并有利于其术后早期全ROM的功能锻炼,可以考虑与半钩骨移植术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钩骨 肌腱松解 近指间关节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钢板跨关节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效果
14
作者 高军军 党亚军 +1 位作者 姚永锋 王延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跨关节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4例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跨掌腕关节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32.4±...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跨关节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4例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跨掌腕关节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32.4±2.9)岁。术后平均随访(11.6±1.7)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得到愈合,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方法,优11例,良3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切开复位钢板跨关节固定治疗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稳定性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钢板跨关节固定 掌骨基底部骨折 钩骨 总主动活动度
下载PDF
钩骨腕掌关节移位重建指骨间关节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海明 范存义 +2 位作者 姜佩珠 蔡培华 曾炳芳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钩骨腕掌关节移位、修复和重建手的功能性关节的解剖学基础。方法22侧冷冻成人手腕标本,解剖观测钩骨腕掌关节和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形态、结构特点,测量各关节面的尺桡径、掌背径、关节面凹面的深度及关节面面积。将所得数据... 目的探讨钩骨腕掌关节移位、修复和重建手的功能性关节的解剖学基础。方法22侧冷冻成人手腕标本,解剖观测钩骨腕掌关节和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形态、结构特点,测量各关节面的尺桡径、掌背径、关节面凹面的深度及关节面面积。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钩骨腕掌关节和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在形态、结构特点、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的相似度。结果钩骨腕掌关节的尺桡径(13.54mm±1.15mm,钩骨腕掌关节尺桡侧缘中点的距离)和示、中、环指中节与拇指远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尺桡径(关节面尺桡侧缘中点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1,对应t值分别为2.7670、-2.0720、2.1608、1.2189);钩骨腕掌关节的掌背径(10.71mm±0.93mm,钩骨底嵴的两顶点间距离)和环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掌背径(关节面掌背侧缘中点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1,t=1.6170);钩骨腕掌关节的尺侧凹面深度(1.30±0.08)mm、桡侧凹面深度(0.95±0.05)mm、面积(139.89±5.44)mm2和示、中、环、小指中节指骨、拇指远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凹面深度(尺、桡侧关节面掌背缘中点为支点测量深度)及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钩骨腕掌关节可作为一个新的良好关节供区,用于修复和重建各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 腕掌关节 指骨 解剖学
原文传递
钩骨钩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斌 胡建威 +5 位作者 张学柏 杨焕友 马铁鹏 赵金海 尹佳丽 刘德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对钩骨钩进行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为临床诊治钩骨钩和尺神经深支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自愿捐献成人尸体上肢标本52侧,其中防腐标本40侧,新鲜标本12侧;对钩骨钩及其邻近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随机取其中24侧尸体标本,和正常健... 目的对钩骨钩进行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为临床诊治钩骨钩和尺神经深支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自愿捐献成人尸体上肢标本52侧,其中防腐标本40侧,新鲜标本12侧;对钩骨钩及其邻近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随机取其中24侧尸体标本,和正常健康成人12名24侧手为研究对象,行CT三维重建,测量相关数据。采用共用的24侧标本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钩骨钩是腕尺管和腕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尺神经深支在管内紧邻钩骨钩的前内侧。环、小指屈指深肌腱在腕管的最内侧,与钩骨钩的外侧紧密相邻。钩骨位于头状骨和三角骨之间,呈楔形。内、外侧和前侧均为关节面。钩骨钩大体近似扁板状,将其与钩骨体部相移行的部位命名为"钩骨钩基底",钩骨钩中部命名为"钩骨钩腰部",钩骨顶端膨大部命名为"钩骨钩冠部"。基底短径均大于腰部短径。钩骨钩的冠部长径比基底长径和腰部长径大,是钩骨钩的最大长径。两种方法检测钩骨钩的形状和各部解剖特点基本一致,其基底长径、基底短径、腰部长径、腰部短径、冠部长径、钩骨钩高和顶腰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骨钩可分为冠部、腰部和基底部;钩骨骨折分为钩骨体骨折、钩骨钩骨折、钩骨体和钩骨钩均有骨折3型;钩骨钩骨折或骨折不愈合易损伤尺神经深支和环、小指屈指深肌腱;CT三维影像测量值可直接作为临床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骨钩 骨折 尺神经深支 应用解剖 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