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家乡土村落体育的文化表达与存适之道——清流长校村“板凳龙”的田野考察
1
作者 徐新建 郭学松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35-40,共6页
采用文献检索、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对客家乡土体育进行研究。以传统客家信仰民俗活动“板凳龙”为个案,从村落体育的视角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闽西客家乡土村落体育的文化表达,比较客家乡土体育的亚体育文化形态与现代化体育文... 采用文献检索、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法对客家乡土体育进行研究。以传统客家信仰民俗活动“板凳龙”为个案,从村落体育的视角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闽西客家乡土村落体育的文化表达,比较客家乡土体育的亚体育文化形态与现代化体育文化之间差异。从文化地位、制度、自身问题、传承方式、发展误区五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困境,并从强化制度、丰富形式、拓展教育、多渠道传承四个方面分析了客家乡土村落体育的存适之道,提出客家乡土体育发展的适应性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客家民俗 乡土体育 存适
下载PDF
粤东民俗“七盏灯”吹打乐研究
2
作者 董晓梅 罗钢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3-25,22,共4页
"七盏灯"是一种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送灯"民俗仪式活动,经常在当地客家人的婚宴、寿庆、安龙转火等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七盏灯"民俗仪式拥有一套独特的吹打乐曲牌,曲牌的音调既保留了中原曲调粗狂豪放的... "七盏灯"是一种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送灯"民俗仪式活动,经常在当地客家人的婚宴、寿庆、安龙转火等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七盏灯"民俗仪式拥有一套独特的吹打乐曲牌,曲牌的音调既保留了中原曲调粗狂豪放的特点,又融合了当地山歌、汉剧中抒情悠扬的音调成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人文内涵。对粤东民俗"七盏灯"吹打乐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粤东民俗仪式和器乐曲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地区 七盏灯吹打乐 客家民俗 音乐研究
下载PDF
左村客家民俗与妇女家庭生活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锦芬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6-75,共10页
描述了粤北一个客家小乡村———曲江县大塘镇左村在 194 9年以前的社会生活 ,重点集中在民俗和妇女家庭生活方面。 194 9年以前的左村仍然属于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 ;194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民俗 妇女 家庭生活 广东 左村 婚姻
下载PDF
客家民俗“锣花舞”仪式音声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钢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4-20,共7页
"锣花舞"是一种降神驱邪、祈福禳灾的客家民俗仪式,常常出现在客家人的宗族祭祀和节日庙会等活动中。"锣花舞"仪式文本的建构是南北文化互动的结果,仪式文本的多元性体现了客家移民文化的典型特征。作为一种客家传... "锣花舞"是一种降神驱邪、祈福禳灾的客家民俗仪式,常常出现在客家人的宗族祭祀和节日庙会等活动中。"锣花舞"仪式文本的建构是南北文化互动的结果,仪式文本的多元性体现了客家移民文化的典型特征。作为一种客家传统文化,"锣花舞"仪式中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在宣扬客家文化、规范客家传统道德观念和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锣花舞"仪式音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符号",给予了客家民众精神上众多的期许,同时在客家族群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认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锣花舞” 客家民俗 仪式音声 文化认同 文化解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赣州竹产业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思路
5
作者 高友英 温德华 黄红兰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2期55-60,共6页
赣州是我国南方毛竹重点产区之一,孕育着独特的客家民俗竹文化,如何搭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转型发展值得探讨。概述赣州竹资源特征与竹产业现状,分析竹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探讨赣州竹产业与客家文化融... 赣州是我国南方毛竹重点产区之一,孕育着独特的客家民俗竹文化,如何搭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转型发展值得探讨。概述赣州竹资源特征与竹产业现状,分析竹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探讨赣州竹产业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俗 竹文化 生态文明 客家文化 融合发展 赣州
下载PDF
传统客家地区的树木崇拜习俗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起华 钟俊昆 《龙岩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10,共5页
传统客家地区的树木崇拜习俗,具有明显的客家地方特色,崇拜形式及崇拜对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一习俗渗透到了客家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它源于万物有灵思想,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民众渴望人丁兴旺、祛灾纳祥的心理诉求。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民俗 树木崇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