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子边:明清民国时期太原城内的一处滨水空间(1436-1937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嘎 王雅秀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微观尺度的研究应该成为未来历史城市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太原城内东南隅的海子边就是这样一方微观区块,它是由文瀛湖和邻近地带共同组成的一处滨水空间。文瀛湖最迟在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既已形成,雨洪蓄积是其形成的主要驱... 微观尺度的研究应该成为未来历史城市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太原城内东南隅的海子边就是这样一方微观区块,它是由文瀛湖和邻近地带共同组成的一处滨水空间。文瀛湖最迟在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既已形成,雨洪蓄积是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在明清传统时代(1436—1885年),贡院、文昌行宫、纯阳宫是坐落在文瀛湖畔的主要建筑,此时的海子边已经具备一定的景观价值和游赏功能;主要建筑的功能特点,决定了该区域带有突出的科举文化特征。进入晚清民国时代(1885—1937年),海子边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与社会变迁相呼应的重大变化,直接针对海子边的景观营建行动明显增多,此地已经成为太原城区最为闻名的游赏空间;因为有着庞大的人流量,海子边也是很多民众赖以谋生的重要场所,百业杂陈;这里还是太原城内最为重要的政治空间,见证着民众与国家的合作与对抗。与海子边的功能转变相一致,晚清民国时期此方区域的国家力量逐步成长。海子边是一方微观空间,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一个宏观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尺度 滨水空间 城市社会 海子边 明清民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