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器溃疡患者杜克雷氏链杆菌、梅毒螺旋体及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血清学检测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师前 Mlyomi M.Hamisi Godfrey Msemwa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血清杜克雷氏链杆菌抗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并探讨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目的:检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血清杜克雷氏链杆菌抗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抗体,并探讨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IV抗体,并以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进行确认;采用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筛查梅毒,对螺旋体感染患者进一步进行梅毒螺旋体红细胞凝集试验(TPHA);采用Westernblot测定人类单纯疱疹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采用酶免法(EIA)测定抗杜克雷氏链杆菌抗体IgA及IgG。结果:杜克雷氏链杆菌IgG或/及IgA阳性共计30例(30.61%);梅毒RPR或/及TPHA阳性51例(52.04%);单纯疱疹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阳性17例(17.35%)。98例患者中,HIV抗体阳性47例(47.96%)。30例软下疳患者中19例HIV抗体阳性(63.33%),51例梅毒病例中21例(41.18%)呈HIV感染,17例单纯疱疹病毒2型特异糖蛋白抗体阳性者中7例(41.18%)HIV抗体阳性;三者之间HIV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有易感倾向。结论:杜克雷氏链杆菌、梅素螺旋体及单纯疱疹2型感染所致的女性生殖器溃疡与HIV感染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雷氏链杆菌 梅素螺旋体 人体单纯疱疹2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锡宝 费实 +4 位作者 邓文国 曹文苓 朱慧兰 孟锦秀 颜景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 近年来 ,国内不断有软下疳病例报告 ,但无 1例有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因此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 .ducreyi)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 ,是目前我国性病防治工作的迫切要求。方法 : 根据杜克雷嗜血杆菌... 目的 : 近年来 ,国内不断有软下疳病例报告 ,但无 1例有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因此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 .ducreyi)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 ,是目前我国性病防治工作的迫切要求。方法 : 根据杜克雷嗜血杆菌的特异性 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对两株参考菌株进行PCR扩增 ,其扩增产物以 1.5 %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并测序证实。并用其它的同源或相关病原微生物进行PCR扩增 ,证实其特异性。再以不同浓度菌悬液扩增检测其敏感性。结果 : 所试两株不同来源的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扩增呈现单一扩增区带 ,电泳片段位置与预期结果 438bp相符 ,测序结果与基因库序列一致 ,并用具有同源及相关的微生物共 19种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 ,除杜克雷嗜血杆菌外 ,均未扩增出预期片断 ,测试的最高敏感度可达 10 - 6 ng μl。 结论 : 应用PCR技术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具有迅速、特异、敏感、简便的特点 ,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 ,PCR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是诊断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雷嗜血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实验诊断
下载PDF
杜克雷嗜血杆菌血红蛋白受体和其部分蛋白片段的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虹 张辛艳 +5 位作者 费军伟 王津 姚伟 郭兆标 段琼 杨瑞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制备纯化杜克雷嗜血杆菌血红蛋白受体(HgbA)及其部分蛋白片段(HgbAF),免疫家兔获得rHgbA和rHgbAF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临床软下疳病原学诊断。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HgbA和HgbAF基因,诱导表达并纯化rHgbA和rHgbAF;用rHgbA和... 目的:制备纯化杜克雷嗜血杆菌血红蛋白受体(HgbA)及其部分蛋白片段(HgbAF),免疫家兔获得rHgbA和rHgbAF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临床软下疳病原学诊断。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HgbA和HgbAF基因,诱导表达并纯化rHgbA和rHgbAF;用rHgbA和rHgbAF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测定抗体免疫活性;建立杜克雷嗜血杆菌HgbA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系统,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经诱导表达获得纯化杜克雷嗜血杆菌rHgbA及其部分重组蛋白片段;免疫家兔获得rHgbA和rHgbAF特异性抗血清,经饱和硫酸氨盐析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其能与rHgbA和rHgbAF特异性结合;建立的杜克雷嗜血杆菌HgbA双抗体夹心ELISA,对杜克雷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其他7种生殖器溃疡相关的细菌进行检测,发现除杜克雷嗜血杆菌呈现强阳性反应外,其余8种菌均为阴性结果,无交叉反应发生;上述ELISA检测纯化rHgbA灵敏度为1.56 ng/ml,杜克雷嗜血杆菌检测灵敏度为2×105cfu/ml,脓汁模拟样本中杜克雷嗜血杆菌检测的灵敏度为1×106cfu/ml。结论:成功制备了杜克雷嗜血杆菌血红蛋白受体及其部分蛋白片段,免疫家兔所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与杜克雷嗜血杆菌特异性结合,而与流感嗜血杆菌及其他7种生殖器溃疡相关的细菌无交叉反应,表明建立的ELIS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上述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水平不能满足临床所有标本中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检测,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该方法的建立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雷嗜血杆菌 软下疳 血红蛋白受体(HgbA) rHgbAF
下载PDF
杜克雷嗜血杆菌与人类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体外的相互作用
4
作者 徐婷婷 Hinda J.Ahmed +3 位作者 Kristina Eriksson Karin Ahlman 杨永弘 Teresa Lagergard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 (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将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 (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 (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 (HdCDT)共育 ,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 4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 (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将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 (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 (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 (HdCDT)共育 ,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 4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分泌情况 ;将抗原作用后的细胞与自体CD4 + T淋巴细胞共育 ,测定T淋巴细胞增生及 48h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1 3的水平。结果 :约 6%~ 2 7%的DCs和 1 4%~ 2 6%的MQs吞噬杜克雷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及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杜克雷菌的不同菌株诱导DCs、MQs分泌大量的TNF α、IL 6、IL 8(P <0 .0 5 ) ;LOS诱导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细菌低 5 0 %~ 67% ;HdCDT不诱导任何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种细菌作用后的DCs、MQs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IFN γ ,并诱导产生相似的T淋巴细胞增生 ,HdCDT无此作用。提示 :杜克雷菌能影响APCs活化T细胞的能力 ,并有助于Th1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雷嗜血杆菌 人类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发病机制 吞噬试验
下载PDF
多重PCR同时检测苍白密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及杜氏嗜血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爱英 袁玲玲 +2 位作者 王琳娜 颜怀秀 王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用于同时检测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杜氏嗜血菌。方法根据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的DNA聚合酶基因、苍白密螺旋体47×103膜蛋白基因及杜氏嗜血菌16S rRNA... 目的建立多重PCR用于同时检测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杜氏嗜血菌。方法根据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的DNA聚合酶基因、苍白密螺旋体47×103膜蛋白基因及杜氏嗜血菌16S rRNA基因序列,自行设计3对特异寡核苷酸引物,建立同时检测3种病原体DNA的多重PCR。结果各特异性引物仅扩增相应的病原体DNA,即苍白密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杜氏嗜血菌扩增靶DNA片段分别为202、2521、52 bp;各病原体DNA连续10倍稀释,可检测的DNA最低量为0.012ng;其他几种生殖道常见菌及人基因组DNA不被上述引物扩增。结论多重PCR同时检测苍白密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杜氏嗜血菌DN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将可能为患者提供敏感、快速和准确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苍白密螺旋体 单纯疱疹病毒 杜氏嗜血菌
原文传递
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病因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
6
作者 朱慧兰 胡斌 +3 位作者 李润祥 林路洋 熊斯颖 赖维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HD)的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C-FQ-PCR)方法,并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TP、HSV和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3株参考株进行扩... 目的建立检测梅毒螺旋体(TP)、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HD)的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C-FQ-PCR)方法,并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TP、HSV和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3株参考株进行扩增,证实其特异性;再设计探针做三种参考株的双色荧光定量PCR;以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同时检测320份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标本,每份标本同时进行暗视野显微镜(D-F)、梅毒血清学试验(STS)、HD培养和酶免疫法(EIA)检查HSV抗原。结果用FQ-M-PCR检测TP、HSV和HD 3株参考株均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27bp、233bp和238bp;其敏感度为10拷贝/μl。将DC-FQ-PCR用于检测320例生殖器溃疡分泌物标本,与D-F、TPHA、EIA法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58、0.797、0.703)。结论DC-FQ-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检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HD的方法,可用于临床GUD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 单纯疱疹病毒 杜克雷嗜血杆菌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7
作者 朱慧兰 胡斌 +3 位作者 赖维 曹文苓 武明昌 颜景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方法 ,并作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根据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 2株参考株进行扩增 ,证实其特异性 ;再以 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 ;同时检测 76份生殖...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方法 ,并作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根据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 2株参考株进行扩增 ,证实其特异性 ;再以 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 ;同时检测 76份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标本 ,每份标本同时作HD涂片和培养。结果 :2株不同来源的HD参考株均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 ,扩增片段大小为 6 0bp ;其敏感度为 10拷贝 /μ1。将FQ PCR用于检测 76例HD培养阴性的生殖器溃疡分泌物标本 ,结果4例阳性。结论 :FQ 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检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HD的实验诊断方法 ,可用于临床诊断HD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杜克雷嗜血杆菌 诊断
下载PDF
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杜克雷嗜血杆菌的运送、分离及保存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5
8
作者 尹跃平 叶顺章 +1 位作者 戴秀芹 苏晓红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对软下疳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的运输、分离及保存培养基进行评价和筛选,建立中国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开展软下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手段。方法 通过接种培养杜克雷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对其菌落数量及大小进行评价... 目的 对软下疳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的运输、分离及保存培养基进行评价和筛选,建立中国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开展软下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手段。方法 通过接种培养杜克雷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对其菌落数量及大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适目的培养基。结果 杜克雷嗜血杆菌标准菌株:(1)在增养淋球菌培养基和碳琼脂培养基中经过3次传代均能保持良好生长;(2)在改良的Stuart培养基中,置4℃ 9天,仍能保持其活性便于运输;(3)在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保存培养基中-70℃保存180天,活性大于脱脂牛奶培养基。结论 研究表明增养淋球菌、碳琼脂两种培养基,改良的Stuart培养基及二甲基亚砜和甘油培养基分别为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最佳分离、运送及低温保存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下疳 杜克雷嗜血杆菌 培养基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