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丹顶鹤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婷婷 彭昭杰 +1 位作者 周大庆 鲁长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2000至2017年丹顶鹤栖息地选择和生境适宜性相关文献,分析了丹顶鹤在繁殖期、迁徙期、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发现丹顶鹤在这三...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搜集和整理2000至2017年丹顶鹤栖息地选择和生境适宜性相关文献,分析了丹顶鹤在繁殖期、迁徙期、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发现丹顶鹤在这三个时期的最偏好生境均为芦苇沼泽或芦苇滩,回避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居民点、道路、盐田等生境。通过梳理丹顶鹤繁殖地、中途停歇地、越冬地的栖息地变化及其原因,发现丹顶鹤栖息地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以人为因素为主。本研究希望为科学评价栖息地变化对丹顶鹤野生种群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选择 人类活动 繁殖期 迁徙期 越冬期 丹顶鹤
原文传递
梵净山保护区食蟹獴(Herpestes urva)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丞 王亚强 +4 位作者 李海波 冉伟 杨朝辉 樊涵 张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3-1612,共10页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和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和...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和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和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食蟹獴(Herpestes urva)的栖息地选择和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食蟹獴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出现频率最高,在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出现频率最低,并集中出现于中低海拔区域;(2)在8种栖息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为针阔混交林、海拔、水源地和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4种。其中,食蟹獴明显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β=1.79±1.19 SE),明显排斥针阔混交林(β=-1.93±1.30 SE),海拔高度、离水源地的距离与占用率呈明显负相关;(3)年活动节律显示,食蟹獴在雨季活动明显增多,4—9月的活动频次在全年活动中占比达83.50%;(4)食蟹獴为完全昼行性物种,日活动时间分配较为平均,在9:00—10:00和13:00—14:00活跃度低,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1:00—13:00。梵净山地区作为食蟹獴分布区的北端,其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与其他分布区存在显著差异,并面临不同的捕食风险和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食蟹獴对栖息地的选择方式和活动节律也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獴 栖息地选择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梵净山保护区
下载PDF
梵净山保护区主要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丞 冉伟 +6 位作者 杨朝辉 毕兴 粟海军 胡灿实 石磊 张明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142,共9页
【目的】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的雉类繁殖期的4—7月,利用60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了3个样区,每个样区布... 【目的】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雉类的繁殖期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的雉类繁殖期的4—7月,利用60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了3个样区,每个样区布设20台,并基于占域模型研究了4种主要雉类的栖息地选择模式。【结果】1)红外相机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82张,记录到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7种雉类。2)占域模型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4种主要雉类的占用率的主要因素,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3种雉类的占用率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而红腹角雉的占用率与海拔呈明显正相关,呈现不同的海拔分布格局。其中,灰胸竹鸡主要栖息于海拔1100 m以下,白颈长尾雉主要栖息于1500 m以下,红腹锦鸡适应不同的海拔,红腹角雉主要栖息于1500 m以上。3)4种主要雉类表现出2种相异的植被类型选择模式,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明显倾向于选择针阔混交林栖息,并明显不倾向选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而白颈长尾雉和红腹角雉倾向于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栖息,并明显不倾向选择针阔混交林。在坡度的选择上,白颈长尾雉和红腹角雉选择相似,与坡度表现明显的正相关;而灰胸竹鸡和红腹锦鸡表现较弱的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在梵净山保护区利用占域模型探讨了4种主要雉类在繁殖期的栖息地选择及其空间分布差异,初步揭示了在梵净山保护区同域共存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保护区 红外相机 占域模型 栖息地选择 雉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共存时空格局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崇清 田基鹏 +2 位作者 杨光美 彭彩淳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4期71-77,共7页
了解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近缘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主要有蹄类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 了解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近缘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主要有蹄类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的时空共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4种有蹄类动物活动时间总体分化不大,具有较高的时间重叠,其中中华鬣羚和毛冠鹿的重叠程度最高(△=0.88);在空间上,各物种间都表现为重叠关系而回避关系不明显,不过对栖息地的选择差异,避免了生存资源的强烈竞争。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有蹄类在习水保护区同域共存的模式,可为后续生态研究与保护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同域共存 活动模式 栖息地选择 红外相机
下载PDF
盘羊国内研究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裴佩 《绿色科技》 2017年第8期16-17,19,共3页
参阅前人研究成果,对盘羊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及简单总结,包括其分类及分布、栖息地选择、食性及采食节律研究、活动节律等。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为保护盘羊略尽绵力。
关键词 盘羊 栖息地选择 食性 活动节律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春夏取食地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共6页
2006年3~5月和2007年7,8月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春夏取食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采用Vanderloeg&Scavia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方法分析表明:春季褐马鸡取食生境主要偏向于低海拔、沟底、乔木密度小于5个/100m^2、乔木... 2006年3~5月和2007年7,8月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春夏取食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采用Vanderloeg&Scavia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方法分析表明:春季褐马鸡取食生境主要偏向于低海拔、沟底、乔木密度小于5个/100m^2、乔木直径大于20cm、草本盖度小于50%的针阔混交林;夏季主要偏向于高海拔、坡度小于20°、草本高度大于20cm和隐蔽级小于10%的阔叶林.褐马鸡春夏季取食地在植被类型、坡向、坡位、海拔、地理性、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乔木密度、乔木胸径、乔木高度、灌木盖度、灌丛高度、草本盖度、草本高度和隐蔽级上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随着北方地区春夏季食物数量和质量的剧烈变化,褐马鸡对取食生境的利用对策也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取食地选择 资源选择函数 春季 夏季
下载PDF
动物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172
7
作者 颜忠诚 陈永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9,共7页
动物的生境选择颜忠诚陈永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HabitatSelectioninAnimals.YanZhongcheng,ChenYonglin(InstituteofZoology,Aca... 动物的生境选择颜忠诚陈永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HabitatSelectioninAnimals.YanZhongcheng,ChenYonglin(InstituteofZoology,AcademiaSinica,Beij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生境结构 生境选择
下载PDF
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8
作者 杨维康 钟文勤 高行宜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71-78,共8页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是动物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领域 ,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植被类型为基础。在不同空间尺度上 ,影响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素亦不相同 ;在不同的季节和生活史阶段 ,鸟类对栖息地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季节性变...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是动物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领域 ,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以植被类型为基础。在不同空间尺度上 ,影响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素亦不相同 ;在不同的季节和生活史阶段 ,鸟类对栖息地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季节性变化的植被因素和鸟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栖息地的不同需求 ;而鸟类的繁殖栖息地选择取决于小尺度上的植被结构。目前 ,人造巢实验被广泛运用于鸟类巢址栖息地选择分析和巢卵捕食率研究 ,但这一实验方法尚需改进。文章亦探讨了栖息地破碎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及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栖息地选择 人造巢 栖息地破碎化
原文传递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88
9
作者 魏辅文 周昂 +2 位作者 胡锦矗 王维 杨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作者通过设置167个20×2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东、南坡向,坡度平缓(... 作者通过设置167个20×2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在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东、南坡向,坡度平缓(小于10°),上层乔木郁闭度较大(大于50%)的大叶筇竹林中觅食,并且对于基径较粗(大于10mm)、幼竹比例较高(大于5%)、密度适中(10~30株/m2)的大叶筇竹林更加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山系 大熊猫 生境选择 微生境
下载PDF
相岭山系大熊猫和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83
10
作者 魏辅文 冯祚建 王祖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7-63,共7页
1994年至 1 996年 ,作者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点 ,对同域分布、以同种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和小熊猫的生境利用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微生境利用方式明显不同 ,主要表现如... 1994年至 1 996年 ,作者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点 ,对同域分布、以同种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和小熊猫的生境利用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微生境利用方式明显不同 ,主要表现如下 :大熊猫喜欢选择坡度平缓的山坡 ,小熊猫则喜欢选择较陡的山坡 ;大熊猫喜欢选择密度适中的竹林 ,小熊猫则选择较密的竹林 ;大熊猫常选择竹子基径较粗、老笋或幼竹比例较高的竹林 ,小熊猫则选择竹子较矮且较细的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 生境选择 微生境 相岭山系
下载PDF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张泽钧 胡锦矗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的历史 ,对不同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并在物种水平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归纳 .
关键词 大熊猫 生境选择 微生境 保护 管理
下载PDF
白冠长尾雉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45
12
作者 徐基良 张晓辉 +1 位作者 张正旺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6,共6页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 20 0 1年 4~ 8月 ,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育雏期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野外共遇见 2 4个不同的家族群 ,平均大小为 (2 96± 0 35 )只。白冠长尾雉的家族群主要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 ,这些地方的坡向以东南方向居多、坡度较缓而坡位靠下 ,与林缘的距离大于 6 0m而与水源的距离通常小于 30m。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 ,与林缘的距离、乔木胸径、灌木盖度、草本植物的种类和高度等是影响白冠长尾雉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 ;植被结构 ,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特征 ,是影响家族群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方面。建议在对白冠长尾雉采取保护措施时 ,从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入手。注意保护现存栖息地 ,在育雏期保护好草本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群 白冠长尾雉 育雏期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鸟类冬春季生境选择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46
13
作者 葛振鸣 王天厚 +2 位作者 周晓 赵平 施文彧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50,共7页
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上海崇明东滩98海堤内200hm2次生人工湿地进行鸟类调查,在冬季统计到鸟类8目15科56种,以游、涉禽为主;在春季统计到鸟类10目19科55种,以涉禽为主。运用多元回归对鸟类种类数、数量、物种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和... 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上海崇明东滩98海堤内200hm2次生人工湿地进行鸟类调查,在冬季统计到鸟类8目15科56种,以游、涉禽为主;在春季统计到鸟类10目19科55种,以涉禽为主。运用多元回归对鸟类种类数、数量、物种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和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调查样点内水位、水面积、植被盖度、底栖动物密度、鱼类捕捞和人类干扰等环境因子进行鸟类生境选择分析。回归模型显示冬季鸟类种类数与植被盖度呈显著正相关,鸟类数量、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与水位高低、水面积比例以及鱼类捕捞强度等有关,底栖动物密度影响鸟类均匀度和数量;春季鸟类数量与鱼塘的水面积呈正相关,而种类和数量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明显受水位、水面积和植被盖度影响,鸟类科属多样性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相关,捕捞状况对春季鸟类群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次生人工湿地 鸟类群落 生境选择
下载PDF
朱鹮冬季觅食地的选择 被引量:38
14
作者 马志军 丁长青 +3 位作者 李欣海 路宝忠 翟天庆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无线电遥测的基础上 ,采用样方法对朱冬季觅食地进行了调查。朱冬季觅食地有冬水田、河流浅滩和水库 3种类型。成鸟与幼鸟的主要觅食地类型及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位于海拔 6 0 0~ 10 0 0m的低山区冬水田是朱成鸟冬季最重要的觅... 在无线电遥测的基础上 ,采用样方法对朱冬季觅食地进行了调查。朱冬季觅食地有冬水田、河流浅滩和水库 3种类型。成鸟与幼鸟的主要觅食地类型及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位于海拔 6 0 0~ 10 0 0m的低山区冬水田是朱成鸟冬季最重要的觅食地 ,幼鸟多在汉江流域的河流及浅滩中觅食。对冬水田的主要栖息地特征的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 :影响朱冬季觅食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为觅食地的海拔高度、开阔度、面积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觅食地 栖息地选择 因子分析 冬季
下载PDF
冶勒自然保护区林麝对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郭建 程晓峰 +4 位作者 巨云为 陈泳宏 胡锦矗 骆云 盛春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3-185,共3页
1995年在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 ,采用作者新近提出的临时空间样方法 ,以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林麝对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7~ 8月份 ,林麝喜欢活动于竹子密度不大 (n =0~ 15m-2 )、郁闭度为 0 .5 0~ 0 .7... 1995年在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 ,采用作者新近提出的临时空间样方法 ,以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对林麝对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7~ 8月份 ,林麝喜欢活动于竹子密度不大 (n =0~ 15m-2 )、郁闭度为 0 .5 0~ 0 .75、东南坡、海拔约 3 40 0~ 3 5 5 0m的竹林边缘活动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喜欢活动于 10°以下的平坦地带外 ,对坡度的选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研究表明 ,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适宜林麝生存活动的面积减小 ,这对林麝显然是不利的 .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临时空间样方 生境选择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红腹角雉取食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史海涛 郑光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1993年11月~1994年10月,在以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贵州省仙人山地区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的活动范围、栖息地选择及食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取食栖息地的选择作了探讨。红腹角雉遥测位点和粪便相对集... 1993年11月~1994年10月,在以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贵州省仙人山地区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的活动范围、栖息地选择及食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取食栖息地的选择作了探讨。红腹角雉遥测位点和粪便相对集中分布,表明对栖息环境存在明显的选择,对食物分布的样方分析表明其活动特点与食物密切相关。红腹角雉各季节主要活动于多灌木与草本植物的沟谷带上段,春冬季主要取食草本及蕨类植物,活动范围较大,并常在雨雾天到谷底小道上段取食;夏秋季主要取食成熟的灌木及乔木的果实,活动范围较狭小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角雉 食性 活动区 栖息地选择 无线电遥测
下载PDF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鬣羚春冬季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35
17
作者 吴华 胡锦矗 +2 位作者 陈万里 欧阳维复 鲜方海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5-360,共6页
1998年 3月~ 1999年 2月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对鬣羚 (Capricornissumatraensis)春冬季的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鬣羚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植被型、乔木距离、乔木密度、坡度、岩石距离、... 1998年 3月~ 1999年 2月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对鬣羚 (Capricornissumatraensis)春冬季的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鬣羚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植被型、乔木距离、乔木密度、坡度、岩石距离、乔木大小和坡位 ;影响其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为干扰、植被型、坡位、郁闭度、水源、乔木距离、乔木密度、乔木大小、灌木大小、岩石距离、坡向、动物干扰度 ;鬣羚春冬季对生境的选择分离主要表现为坡度、海拔、乔木大小、乔木距离、灌木距离、岩石距离、坡位、植被型、郁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生境选择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春冬季 保护
下载PDF
达乌尔鼠兔扩散过程中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梦军 钟文勤 +1 位作者 宛新荣 王广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8-405,共8页
通过调控牧压,研究了达乌尔鼠兔扩散过程中的生境选择。结果表明,放牧活动强化了草原植被的斑块性,改变了植被为鼠兔提供的资源条件,导致鼠兔斑块间的扩散,和扩散鼠兔对不同植被斑块的生境选择。扩散鼠兔首先粗略地选择茂盛郁闭植... 通过调控牧压,研究了达乌尔鼠兔扩散过程中的生境选择。结果表明,放牧活动强化了草原植被的斑块性,改变了植被为鼠兔提供的资源条件,导致鼠兔斑块间的扩散,和扩散鼠兔对不同植被斑块的生境选择。扩散鼠兔首先粗略地选择茂盛郁闭植被的斑块生境,此条件隐含了好的隐蔽状态和丰富的食物资源等信息。在此生境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斑块生境的优化选择,生境里植被中等程度的郁闭状态、丰富的越冬可贮存植物生物量、可食植物量和喜食植物量等状态是影响鼠兔扩散过程中移居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小叶锦鸡儿的分布影响着鼠兔的微生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鼠兔 斑块 扩散 生境选择
下载PDF
栗斑腹鵐的栖息地和巢址选择 被引量:30
19
作者 高玮 王海涛 孙丹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5-672,共8页
于 1 999到 2 0 0 1年 5月至 7月连续 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 ,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 ,对栗斑腹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鸟的繁殖是在草甸草原 +杏树环境下进行的 ,对栖息地样方和对照样方的对比分析得出 ,... 于 1 999到 2 0 0 1年 5月至 7月连续 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 ,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 ,对栗斑腹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鸟的繁殖是在草甸草原 +杏树环境下进行的 ,对栖息地样方和对照样方的对比分析得出 ,杏树最大高度、5 0 m半径圆内杏树数量、贝加尔针茅数量、大油芒数量、植物盖度、火绒草平均高度、贝加尔针茅最大高度、兴安胡枝子平均高度 8个因子是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通过对 46个巢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栗斑腹把巢建在贝加尔针茅下面 ,巢出入口方向多为东南 45°和西南 45°。对 46巢的 2 7个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结果发现植物盖度、火绒草高度、鸢尾数量、巢出入口方向、1 0 m内杏树数量、30 m内杏树数量、裸地面积这 6个因子是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对 46巢 2 6个巢址和非巢址因子进行判别分析 ,植物盖度、大油芒、乳浆大戟高度、石竹数量、线叶菊高度和 30 m内杏树数量等 6个因子 ,为巢位选择的主要因子。两种分析结果基本相似。总之 ,栗斑腹喜欢在植被盖度大、杏树相对多、贝加尔针茅和大油芒的密度大、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内营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巢址选择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栗斑腹鵐 雀形目
下载PDF
岷山黑熊生境选择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鲁庆彬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3,共6页
1998年 3月末至 9月 ,作者在岷山山系对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设置了 40个2 0× 2 0m2 样方和 15个生态因子 ,以此为基准进行了定量分析。黑熊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 ,黑熊喜欢选择向阳、坡度较大、避风性适中、郁... 1998年 3月末至 9月 ,作者在岷山山系对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设置了 40个2 0× 2 0m2 样方和 15个生态因子 ,以此为基准进行了定量分析。黑熊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 ,黑熊喜欢选择向阳、坡度较大、避风性适中、郁闭度在 3 0 %~ 5 0 %之间的山嵴或山坡面 ,选择乔木密度和灌木密度适中、倒木密度和树桩密度较小的生境 ,其他如乔木距离、灌木距离、倒木距离和树桩距离以适中为准。主成分分析表明 ,影响黑熊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有 5种 ,依次为 :食物丰富度因子 (包括乔木密度、灌木密度、乔木距离和灌木距离 )、干扰因子 (包括倒木密度、树桩密度、倒木距离和树桩距离 )、地形因子 (包括郁闭度、地理性和坡位 )、气候因子 (包括避风性和坡向 )和海拔因子。其最适生境状况为 :乔木密度为 12 2 6~ 162 5根 /hm2 ,灌木密度为 142 5~ 1976根 /hm2 ,倒木密度为 12 0~ 2 40根 /hm2 ,树桩密度为 110~ 2 3 0根 /hm2 ,郁闭度为 3 5 9%~43 5 % ,地理性为 0 6~ 0 7(山坡面 ) ,坡位为 0 5~ 0 7(中坡位 ) ,避风性为 0 4~ 0 7(适中 ) ,坡向为 49 8°~15 3° (东坡 ) ,海拔高度为 1993~ 2 2 76m (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生境选择 定量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适生境 岷山山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