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结构的海量数据管理系统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费江涛 张晓清 潘清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0年第1期166-169,184,共5页
简述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阐述Bigtable系统的数据模型,分析Bigtable和Hypertable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功能和关键技术,总结对比两系统的差异和优缺点。
关键词 BIGTABLE hypertable 体系结构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分布式海量数据管理系统Hypertable元数据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智海 张晓清 +1 位作者 潘清 费江涛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年第8期105-107,115,共4页
介绍Hypertable的系统结构和表结构,分析元数据表的结构,阐述数据块的查找原理,最后通过介绍Bigtable系统的元数据表,对比两种元数据表结构的差异。
关键词 hypertable 元数据表 数据块定位 BIGTABLE
下载PDF
Hypertable底层存储结构的改进
3
作者 齐学玲 吕国斌 费江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8-1750,共3页
分析了Hypertable系统的底层存储结构CellStoreV0,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存储结构CellStoreV1。选用顺序转置的逻辑结构实现用户操作,采用单级索引和多重索引相结合的物理结构进行数据存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 分析了Hypertable系统的底层存储结构CellStoreV0,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存储结构CellStoreV1。选用顺序转置的逻辑结构实现用户操作,采用单级索引和多重索引相结合的物理结构进行数据存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able CellStore 转置结构 索引结构
下载PDF
分布式海量数据管理系统Hypertable底层存储结构分析
4
作者 程俊 杨卓宁 费江涛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7期94-96,共3页
通过分析Hypertable的源代码,描述了CellStore存储结构,介绍其读写流程,总结了该结构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思路。优化步骤主要包括:将关键字数据进行合并,建立关键字到数据值的索引结构;并设置一个关键字快表,用于存储访问频率较高... 通过分析Hypertable的源代码,描述了CellStore存储结构,介绍其读写流程,总结了该结构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思路。优化步骤主要包括:将关键字数据进行合并,建立关键字到数据值的索引结构;并设置一个关键字快表,用于存储访问频率较高的关键字数据。结果表明:该优化结构可减少冗余数据,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able CellStore 单元行 缺陷
下载PDF
分布式海量数据管理系统Hypertable主服务器故障恢复的实现
5
作者 王真真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7期53-54,共2页
分析了Hypertable和Bigtable系统的主服务器工作原理,通过借鉴Bigtable系统的数据恢复流程,利用检查点技术实现了主服务器的故障恢复。
关键词 hypertable BIGTABLE 主服务器 故障恢复 检查点
下载PDF
分布式海量数据管理系统Hypertable关键技术分析
6
作者 白敬培 潘清 +1 位作者 冯建峰 王映东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5期83-85,共3页
本文介绍了Hypertable系统的数据模型,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表结构组成,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Hypertable系统和Bigtable系统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hypertable BIGTABLE 系统结构 差异
原文传递
Distinctive roles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被引量:31
7
作者 Yu-Ting Chang Ming-Chu Chang +2 位作者 Chien-Chih Tung Shu-Chen Wei Jau-Min Wo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32期9534-9543,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how the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fluenc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developing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Primary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low and high conc... AIM: To investigate how the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fluences the susceptibility of developing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Primary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low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changes in the cytosolic Ca2+ signal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kinase C(PKC) were measur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including oleic acid, linoleic acid, palmitoleic acid,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arachidonic acid, induced a persistent rise in cytosolic Ca2+ concentrations in acinar cell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t low concentrations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cluding palmitic acid, stearic acid, and triglycerides, at low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were unable to induce a rise in Ca2+ concentrations in acinar cell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but not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duced intra-acinar cell trypsin activation and cell damage and increased PKC expression.CONCLUSION: At sufficie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able to induce acinar cells inju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ancreatiti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ay play a distinctive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ncreatitis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PKC family me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ATURATED FATTY ACID Saturated FATTY ACID hypert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曲歌乐 张仲迎 +2 位作者 李耘 魏占云 曹若瑾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311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n=151)及观察组(n=160),比较2组血糖...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311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n=151)及观察组(n=160),比较2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空腹血糖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对照组,24小时收缩压(24 h SBP)、日间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高于对照组,NSBP下降率低于对照组(t/P=82.908/0.000、4.921/0.027、9.633/0.002、7.392/0.007、12.583/0.000、6.682/0.010),2组的昼夜节律构成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6.765/0.034)。在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中,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比例逐渐升高(t/P=6.904/0.001,χ2/P=6.765/0.03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OR(95%CI)=1.157(1.016~1.318),P=0.028]。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风险高于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其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糖尿病 2型 血压昼夜节律 空腹血糖 中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伍新诚 郑景辉 +2 位作者 马晓聪 卓小媛 张新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48-1355,I0001,共9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 目的:探讨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15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28条代谢通路。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10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代谢通路,分别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6代谢、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半乳糖代谢、维生素C代谢、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结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病理机制涉及到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代谢及其代谢通路。本研究从分子水平阐述了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发病机制,并为其寻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药物作用靶点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痰湿壅盛证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颖 沃剡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142例符合 WHO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病人 ,分析其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 (L VH)、心肌缺血及左房增大 (L AH)的关系。结果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142例符合 WHO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病人 ,分析其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 (L VH)、心肌缺血及左房增大 (L AH)的关系。结果 :142例高血压病人检出 L VH6 8例 ,占 47.9% ;检出 L AH98例 ,占 6 9%。左房增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室肥厚发生率。检出室性心律失常 92例 ,占 6 4.7% ;检出房性心律失常 116例 ,占 81.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室肥厚患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及 ST- T无改变者。结论 :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左房增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房增大 左室肥厚 心律失常
下载PDF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n tuina for prim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iver-fire flaming-up 被引量:5
11
作者 Zhu Bin-ye Li Xue Peng Ji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tuina at Taichong (LR 3), Neiguan (PC 6) and Qiaogong (Extra) to screen the best tuina protocol for prim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iver-fire flaming-up. Methods: A 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tuina at Taichong (LR 3), Neiguan (PC 6) and Qiaogong (Extra) to screen the best tuina protocol for prim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iver-fire flaming-up. Method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iver-fire flaming-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aichong (LR 3) group, a Neiguan (PC 6) group and a Qiaogong (Extra)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received 4-week tuina treatm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cupoint respectively. The blood pressure was recorded by ben chtop mercury sphygmoma no meter before tuina, immediately after tuina treatment, 30 min and 60 min after tuina treatment with the patient in a supine position in a quiet treatment room.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of the three groups all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ll P<0.05). The decrease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Qiaogong (Extra) group and the Taichong (LR 3)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Neiguan (PC 6) group (all P<0.05). Qiaogong (Extra) group had the highest total effective rate 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e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 elusion: Treati ng primary hypertensi on due to liver-fire flami ng-up with tuina at Taich ong (LR 3), Neigua n (PC 6) and Qiaogong (Extra) can reduc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respectively, among which Qiaogong (Extra) has the highest total effectiv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INA Massage Point Taichong (LR 3) Point Neiguan (PC 6) Point Qiaogong (Extra) Liver-fire Flaming-up hyperte nsion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星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二维超声检测68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33例,非肥厚组35例)的左房大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并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结果高血压...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二维超声检测68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33例,非肥厚组35例)的左房大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并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左房明显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明显增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及其流速积分显著减小,舒张晚期充盈速度及其流速积分显著增高,IVRT显著延长。高血压组中,左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比较:肥厚组左房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E峰、Ei减小,A峰、Ai增高,IVRT延长均较非肥厚组明显。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室肥厚者舒张功能的损害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舒张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血压昼夜模式与年龄及血压的关系
13
作者 金爱娟 王新鸣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模式与年龄及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8例老年人 (年龄≥ 6 0岁 ) 2 4h动态血压模式与年龄及血压的关系 ,并与同期 336例青中年人 (年龄 <6 0岁 )动态血压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同一年龄组中血压昼夜...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模式与年龄及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8例老年人 (年龄≥ 6 0岁 ) 2 4h动态血压模式与年龄及血压的关系 ,并与同期 336例青中年人 (年龄 <6 0岁 )动态血压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同一年龄组中血压昼夜变化模式与血压高低无明显关联 ,老年组无论血压正常与否其昼夜变化模式均较青中年组明显减弱 ,尤其伴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结论 :血压昼夜变化模式与增龄有关 ,与血压高低无关 ,降压治疗同时要注意改善靶器管的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血压昼夜模式 高血压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75
14
作者 东贵荣 张宣 +1 位作者 李丹 韩荣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5,共3页
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东贵荣,张宣,李丹,韩荣河(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轴承厂职工医院;哈尔滨铁路局中心医院)主题词头针,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针灸疗法Researchon... 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东贵荣,张宣,李丹,韩荣河(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轴承厂职工医院;哈尔滨铁路局中心医院)主题词头针,高血压/并发症,脑出血/针灸疗法ResearchonScalpAcupunctur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高血压 脑出血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美爱 陈晓龙 +1 位作者 贾连旺 张金良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66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33例为A组,在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B组33列,...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66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33例为A组,在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B组33列,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而B组TC、LDL-C下降不明显(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值(FMD)在A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A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I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见复方丹参滴丸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老年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游小钧 邓琼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二维超声检测高血压组 72例 (左室肥厚 3 5例、非肥厚组 3 7例 )、对照组 3 0例的左房大小、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IVRT)...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二维超声检测高血压组 72例 (左室肥厚 3 5例、非肥厚组 3 7例 )、对照组 3 0例的左房大小、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IVRT)。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左房明显扩大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明显增厚 ,E峰、Ei显著减小 ,A峰、Ai显著增高 ,IVRT显著延长。高血压组中 ,左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比较 :肥厚组左房扩大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 ,E峰、Ei减小 ,A峰、Ai增高 ,IVRT延长均较非肥厚组明显。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左室肥厚者舒张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研究 室间隔厚度
下载PDF
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晓红 熊旭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又按随机原则各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A组采用改良的右心导管测定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收... 目的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又按随机原则各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A组采用改良的右心导管测定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B组取心肺称重,计算右心室自由壁重/左心室加室间隔重、肺湿重/体重、肺干重/体重,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B两组中,中药组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肺湿重/体重、肺干重/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右心室自由壁重/左心室加室间隔重与模型组无差异。结论泻肺定喘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高压,逆转肺血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泻肺定喘注射液 野百合碱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莹 吴相得 贾连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657-659,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0例,年龄61~81岁,随机分为脑心通、硝苯地平两组,其中35例为脑心通组,在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硝苯地...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0例,年龄61~81岁,随机分为脑心通、硝苯地平两组,其中35例为脑心通组,在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硝苯地平组35例,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脑心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硝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值在脑心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脑心通组FMD改善程度优于硝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脑心通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脑心通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老年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殿功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3期1805-1808,共4页
正常腹腔内压力主要是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当腹内压>10mmHg(1mmHg=0.133kPa)时,即为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定义是任何原因引起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35mmHg,引起腹腔内脏及腹外系... 正常腹腔内压力主要是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当腹内压>10mmHg(1mmHg=0.133kPa)时,即为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定义是任何原因引起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35mmHg,引起腹腔内脏及腹外系统器官等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可引发腹腔内高压,部分患者(10%)可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在诊治SAP过程中注意防治腹腔内高压,对提高SAP的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腔高压 腹腔间室综合征
下载PDF
钙拮抗剂对高血压脑出血局部脑血流的影响及其临床变化作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富强 杨友松 +6 位作者 宋文忠 余能伟 陈明曦 周波 谢红军 代红源 许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行SPECT和临床疗效的动态观察。图像的处理和临床疗效的评定采用盲法分析。结果:治疗组在SPECT... 目的:动态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行SPECT和临床疗效的动态观察。图像的处理和临床疗效的评定采用盲法分析。结果:治疗组在SPECT和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局部脑血流下降和伴随的临床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尼莫地平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