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的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言奎 罗兵 +2 位作者 王云 徐翮飞 戴淑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hpv16-dna hpv18-dna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D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占平 黄健辉 +5 位作者 石喆 杜娟 陈蔚麟 阮伶 戴文斌 唐德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8型感染与人乳腺癌病因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柳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PV 18 DNA。结果: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8型感染与人乳腺癌病因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柳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PV 18 DNA。结果: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HPV 18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8.0%、30.0%和16.7%。多种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有HPV 18 DNA的存在且以整合型感染为主。癌组中淋巴结转移组HPV 18 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结论本地区女性乳腺癌组织中有HPV18型感染的存在,HPV18型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 18 DNA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状瘤病毒 原位杂交 hpv18-dna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HeLa细胞活性及HPV18病毒载量影响的实验
3
作者 卢韦 肖雁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研究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HPV18DNA病毒载量的影响,为2种药物联合治疗HPV感染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单药、组合药对HeLa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得出乳酸菌发酵液... 目的研究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HPV18DNA病毒载量的影响,为2种药物联合治疗HPV感染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单药、组合药对HeLa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得出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和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DH3)分别检测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HeLa细胞凋亡、细胞迁移、HPV18 DNA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通过CCK-8法检测乳酸菌发酵液IC_(50)为5.5×10^(8)CFU/mL,瑞琳他抗IC_(50)为160 mg/mL。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作用48 h后,单药组均对HeLa细胞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且乳酸菌发酵液+瑞琳他抗组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瑞琳他抗组(F=164.810,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单药组均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乳酸菌发酵液+瑞琳他抗组对细胞的凋亡作用增加且大于瑞林他抗组(F=83.823,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单药组均可抑制细胞迁移,乳酸菌发酵液+瑞琳他抗组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大于瑞林他抗组(F=492.242,P<0.05);DH3法显示单药组均可明显下调HeLa细胞HPV18 DNA病毒载量,乳酸菌发酵液+瑞琳他抗组对细胞HPV18 DNA病毒载量的作用大于瑞林他抗组(F=284.769,P<0.05)。结论乳酸菌发酵液联合瑞琳他抗对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下调细胞HPV18 DNA病毒载量的作用优于瑞琳他抗,为临床治疗HP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瑞琳他抗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hpv18 dna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HPV16、18-DNA亚型检测早期诊断宫颈癌84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帅丽华 石寅 《九江医学》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HPV16、18-DNA亚型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84例标本分别采用FQ-PCR法和巴氏染色法。结果:HPV16、18-DNA阳性19例,阳性率为22.6%,19例HPV16、18-DNA阳性分泌物中4例为CIN2或以上。HPV16、18亚型是导致80%宫颈上皮瘤... 目的:探讨HPV16、18-DNA亚型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84例标本分别采用FQ-PCR法和巴氏染色法。结果:HPV16、18-DNA阳性19例,阳性率为22.6%,19例HPV16、18-DNA阳性分泌物中4例为CIN2或以上。HPV16、18亚型是导致80%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主要因素。讨论:HPV16、18-DN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能准确地预测宫颈癌发生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18-dna亚型 PCR 巴氏染色法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HPV 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翠芳 欧阳耀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989-2991,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HPV 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浸润型宫颈癌,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Ⅲ32例、C INⅡ40例、C INⅠ38例)及30例正常者的宫颈新鲜组织,用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用FQ—PCR检测HPV l6/18...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HPV 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浸润型宫颈癌,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Ⅲ32例、C INⅡ40例、C INⅠ38例)及30例正常者的宫颈新鲜组织,用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用FQ—PCR检测HPV l6/18DNA、用PCR方法对HPV 16/18 DNA阳性组织作HPV 16型致癌基因E 6、E 7检测。结果:宫颈癌组中端粒酶阳性38例(95.00%)(HPV 16/18+39例,17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2例(HPV 16/18+1例,无E 6、E 7表达):C INⅢ级中端粒酶阳性28例(87.5%)(HPV 16/18+30例,22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4例(2例HPV16/18+);C INⅡ级中端粒酶阳性12例(30%)(HPV 16/18+16例,4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28例(4例HPV 16/18+);C INⅠ级中端粒酶阳性3例(7.89%)(HPV 16/18+5例,无E 6、E 7表达):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仅有2例(6.67%)端粒酶活性表达,1例HPV也为阳性而无E 6、E 7表达。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 INⅢ)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频率(P<0.01)和HPV 16/18感染率(P<0.01)及其致癌基因表达(P<0.01)显著高于良性病变(C INⅠ和C INⅡ)和正常对照。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子宫颈损伤中端粒酶激活与HPV感染及其致癌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对于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端粒酶活性 hpv 16/18 PCR
下载PDF
FHI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戈丽薇 王月 高志安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例正常宫颈、3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例正常宫颈、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50例宫颈鳞癌封存标本进行FHIT蛋白表达及HPV16/18 DNA检测。结果 (1)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以及宫颈鳞癌中,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100%)、10(83.3%)、16(59.3%)、11(22%)。其中,正常组与CINⅡ~Ⅲ之间、ICC有明显差异性,CINⅠ与ICC之间有明显的差异,CINⅡ~Ⅲ与ICC有明显差异。(2)宫颈病变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PV16/18 DNA阳性表达率呈现负相关(r=-0.446,P=0.006)。结论 宫颈癌中FHIT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 DNA呈现明显负相关,FHIT蛋白和HPV16/18 DNA联合检测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蛋白表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hpv16/18dna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耀灵 卢亚祖 +2 位作者 高清萍 居文惠 王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2期43-44,58,共3页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FQ-PCR对本院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可疑患者1337例(男404例,女933例)同时检测HPV6/11 DNA和HPV16/18 DNA。结果 1337例患者HPV6/11和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0.34%和14.36%(χ2=16.69,P=4.40E-...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FQ-PCR对本院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可疑患者1337例(男404例,女933例)同时检测HPV6/11 DNA和HPV16/18 DNA。结果 1337例患者HPV6/11和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0.34%和14.36%(χ2=16.69,P=4.40E-5),其中男性分别为20.05%和13.37%(χ2=6.48,P=0.011),女性分别为20.47%和14.79%(χ2=10.37,P=0.0013);两组病毒载量分别为5.46±1.71和5.20±1.40(t=1.76,P=0.078),男性分别为5.40±1.65和4.94±1.48(t=1.64,P=0.10),女性分别为5.49±1.73和5.30±1.36(t=1.07,P=0.29)。近九年间,两组病毒感染率及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变化。年龄均以21~35岁为主要人群,各年龄段两组病毒感染率及载量也无统计学差异。阳性患者HPV6/11病毒载量以5.00-7.99为多见,而HPV16/18病毒载量以4.00-6.99多见。结论 HPV6/11感染率高于HPV16/18,两组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差异,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也存在相似特征;阳性患者年龄以21~35岁为主;HPV 6/11以急性感染率多见,HPV16/18以慢性感染率多见;近九年间HPV感染状况较稳定,无明显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6/11dna hpv16/18dna 感染率 病毒载量 流行病特点
原文传递
宫颈癌中CyclinD1、Ki-67、P53的表达及与HPV16/18DNA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云 彭玉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43-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Ki-67、P53和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HPV16/18感染与CyclinD1、Ki-67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Ki-67、P53和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HPV16/18感染与CyclinD1、Ki-67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22例宫颈CIN以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yclinD1、Ki-67、P53蛋白和 HPV16/18D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D1、Ki-67、P53蛋白和 HPV16/18DNA在宫颈癌及 CIN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84.0%、60.0%、80%;63.6%、68.2%、54.5%、72.7%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0.0%、15.0%、0.0%、10.0%。且四者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且呈递增趋势(P<0.05),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因素无关(P>0.05),另外 HPV16/18DNA表达与 CyclinD1、Ki-67和 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CyclinD1、Ki-67和P53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HPV16/18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与CyclinD1、Ki-67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四者均可作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18dna
下载PDF
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在检测宫颈癌中HPV18DNA的应用
9
作者 陈蔚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3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引物介导 原位标记技术 宫颈癌 hpv18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