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徐六妹 吴宝红 +4 位作者 陈素青 李桂英 翁丹英 曾文英 王辉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3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编号,1~100为心理护理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101~200为同伴教育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同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3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编号,1~100为心理护理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101~200为同伴教育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同伴教育;201~300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组,除常规用药指导外,全程实施连续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由固定小组成员负责随访,采集患者信息,评价所有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2个月后,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同组前后比较分别为:心理护理组(P=0.003),同伴教育组(P=0.001),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组(P〈0.001),不同组间效果比较(P=0.033),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载量同组前后对比统计值分别为:心理护理组(P〈0.01),同伴教育组(P〈0.01),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组(P〈0.01),不同组间效果比较为(P=0.538),3组的病毒载量值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规范服药,重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心理护理 同伴教育 依从性
下载PDF
广州市MSM“互联网+艾滋病综合预防服务体系”对HIV/AIDS关怀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古羽舟 程伟彬 +8 位作者 王艾斯 钟斐 蔡衍珊 罗业飞 韩志刚 何蔚云 刘奇 刘杰伟 徐慧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MSM“互联网+艾滋病综合服务体系”对HIV/AIDS关怀效果.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广州市MSM HIV/AIDS报告及随访数据,分析2008-2014年(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前)的HIV/AIDS随访转介情况和治疗前随访依从性、2017-2... 目的分析广州市MSM“互联网+艾滋病综合服务体系”对HIV/AIDS关怀效果.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广州市MSM HIV/AIDS报告及随访数据,分析2008-2014年(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前)的HIV/AIDS随访转介情况和治疗前随访依从性、2017-2018年(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后)的HIV/AIDS治疗转介情况.按照不同服务类型,分为互联网+服务组、艾滋病咨询检测组和医疗服务组.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研究对象每年随访保持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各组30 d治疗转介率的差异.结果在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前,互联网+服务组在确诊后90d内,有90.6%(707/780)接受了首次随访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检测,其随访转介率是医疗服务组的1.19倍(95%CI:1.14~1.25).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后,首次CD4≤200个/ul的研究对象30 d治疗转介率,互联网+服务组是医疗服务组的1.71倍(95%CI:1.03~2.83);首次CD4>200个/ul的研究对象30d治疗转介率,咨询检测服务组是医疗服务组的1.37倍(95%CI:1.20~1.56).结论广州市MSM“互联网+艾滋病综合服务体系”能促进HIV/AIDS确诊后尽快接入规范化随访,促进早期转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 关怀服务 互联网
原文传递
HIV/AIDS Related Discrimination in Health Care Service: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Gejiu City,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11
3
作者 YUAN WANG KAI-NING ZHANG KONG-LAI ZH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WH) and its impacts. Methods Forty people who were either HIV positive (7/40) or had high risk behavior (33/40) were interviewed. Focus ...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WH) and its impacts. Methods Forty people who were either HIV positive (7/40) or had high risk behavior (33/40) were interviewed. Focus group discussion was held in the interview with people who were suspected to be infected with HIV, and in-depth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in the survey of HIV positive persons whose privacy was strictly protected to ensure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Results It was identified that six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 occurred in health care service in Gejiu, including speaking to patients in an insulting manner, refusing to provide health care service, delaying treatment, treating differently, uncovering patients' privacy, and over-protecting themselves against patient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 greatly affected their health conditions. Conclusion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 health service has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DISCRIMINATION Health care service Gejiu
下载PDF
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天天 金依霖 +7 位作者 蒋涛 朱政 胡雁 杨中方 韩舒羽 温环 张林 卢洪洲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4期2294-2299,共6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感的体验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感染者需求角度给出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VCT门诊就诊的2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感的体验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感染者需求角度给出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VCT门诊就诊的2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表现、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的主观原因、艾滋病感染者社会疏离的客观原因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期盼。结论除了社会各界在反歧视上的努力外,医护工作者是协助感染者减少社会疏离的重要推手。建议从艾滋病感染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在定点诊疗机构门诊中设置隐秘性良好的心理咨询室,医护人员及时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初期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并设立长期咨询机制改变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疏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 社会疏离 歧视 病耻感 质性研究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服药训练对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晓璟 李雁凌 +1 位作者 赵霞 赵艳伟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12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服药训练对提高初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39例初始服药治疗艾滋病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训练,在治疗第4周、12周、24周和48周后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及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治疗第4周、12周、24周、48周时... 目的探讨服药训练对提高初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39例初始服药治疗艾滋病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训练,在治疗第4周、12周、24周和48周后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及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治疗第4周、12周、24周、48周时服药依从性≥95%的患者占97.43%~100%。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时所有患者病毒均完全抑制。结论服药训练可以提高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护理
下载PDF
贵阳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辛美哲 张家喜 +1 位作者 胡绍源 袁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 2 0 0 2年贵州省贵阳市实施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城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根据贵阳市的具体情况 ,采取开发决策层 ,动员大众媒体参与 ,组织社... 目的 总结分析 2 0 0 2年贵州省贵阳市实施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项目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城市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根据贵阳市的具体情况 ,采取开发决策层 ,动员大众媒体参与 ,组织社会各部门合作 ,建立感染者自助组织 ,构建社区支持与关怀网络的措施 ,开展感染者生产自救 ,引导家庭、社区和感染者周围人群关心因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人。结果 通过关怀与支持项目的开展 ,使媒体和社区人群对艾滋病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自愿检测咨询人数增加 ;部分感染者家庭理解接纳了感染者 ,感染者自身的态度转变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提出建议和想法。结论 开展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 ,可以使社区群众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消除对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的歧视。但试点工作是初步的 ,尚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社区支持 策略 关怀
下载PDF
HIV/AIDS病人心理关怀现状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颜明金 吴均林 +2 位作者 陈城 葛琴 陈晶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
对HIV/AIDS病人的心理关怀和支持不仅影响着其生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对HIV/AIDS心理关怀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笔者分析当前国外在对HIV/AIDS病人实施全面关怀的具体做法和国内一些... 对HIV/AIDS病人的心理关怀和支持不仅影响着其生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对HIV/AIDS心理关怀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笔者分析当前国外在对HIV/AIDS病人实施全面关怀的具体做法和国内一些地区的尝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为中心、全社会参与的心理关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心理关怀 现状
下载PDF
预防艾滋病关爱HIV感染者师资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冰 季成叶 +1 位作者 何忠虎 星一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学校开展艾滋病(AIDS)预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对81名骨干教师进行2 0学时以预防AIDS、关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主题的培训,通过前后问卷比较作近期效果评价。结果 受训者知识有较大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但... 目的 深入探讨学校开展艾滋病(AIDS)预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对81名骨干教师进行2 0学时以预防AIDS、关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主题的培训,通过前后问卷比较作近期效果评价。结果 受训者知识有较大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但不同地区受训者提高幅度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伴随知识提高、态度转变,对学校健康教育需求相应增加。结论西北地区更需加大以关爱HIV感染者为主题、TOT(Trainingoftrainers)模式为主的师资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学校健康教育 骨干教师 关爱
下载PDF
医疗机构中艾滋病歧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陆蓉 李静 +3 位作者 游晶 李佳霜 李先斌 付泓锐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2期279-283,共5页
艾滋病歧视是指由于艾滋病本身导致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es/acquirel immunodeficiency synairome,HIV/AIDS)人权的侵犯和区别对待。国内外医疗机构艾滋病歧视广泛存在,主要分为内化歧视... 艾滋病歧视是指由于艾滋病本身导致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es/acquirel immunodeficiency synairome,HIV/AIDS)人权的侵犯和区别对待。国内外医疗机构艾滋病歧视广泛存在,主要分为内化歧视、个人歧视和职业歧视;且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其潜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人层面、医疗机构和政策层面。我国医疗机构中歧视普遍存在,且消除歧视的重点人群在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歧视 医疗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HIV/AIDS治疗关爱综合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敏 彭宏伟 +6 位作者 陈曦 何平 谢元林 肖钢 张雪红 李晓萍 饶岁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适合湖南省会城市HIV/AIDS人群的治疗关爱综合管理模式。方法建立以定点治疗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网络,与各级综合医院、省市区CDC密切联系,及时将发现的HIV/AIDS人群纳入治疗关爱系统,为他们建档,定期追踪观察,提供...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适合湖南省会城市HIV/AIDS人群的治疗关爱综合管理模式。方法建立以定点治疗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网络,与各级综合医院、省市区CDC密切联系,及时将发现的HIV/AIDS人群纳入治疗关爱系统,为他们建档,定期追踪观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抗病毒治疗及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以及服药依从性督导。结果建立了由省市区各级综合医院、疾病控制中心、以及长沙市传染病医院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组建了由疾病预防医师、临床治疗医师、护士、药师以及社区同伴教员一起工作的团队,为HIV/AIDS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关爱服务,极大地提高了HIV/AIDS人群的随访率及治疗可及性,OIs发生率下降20%左右;AIDS病死率降低到4.92%。结论该模式的建立,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湖南省会长沙市丰富的医疗资源,在管理HIV传染源,延缓HIV/AIDS疾病的进程,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病死率,降低人均治疗费用,提高HIV/AIDS生活、生命质量以及阻断AIDS的迅速蔓延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治疗关爱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宁 王琳 +2 位作者 张林 叶虹 鲍美娟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临床病例以来,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临床病例以来,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护理者,也是群众了解HIV/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者,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艾滋病 疾病知识 护理意愿 护理教育
下载PDF
中国艾滋病防控中NGO的成功与瓶颈: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证分析——以中国“爱之关怀”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在艾滋病抗击领域,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国的NGO,不论是在防艾还是其他领域,普遍存在一个发展瓶颈的问题。个中原因,除了法规、政策等大环境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没有找到适宜组织发展的机制和运营模式。通过对中国&qu... 在艾滋病抗击领域,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国的NGO,不论是在防艾还是其他领域,普遍存在一个发展瓶颈的问题。个中原因,除了法规、政策等大环境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没有找到适宜组织发展的机制和运营模式。通过对中国"爱之关怀"的实证研究,探索其成功模式,试图为国内同类型组织提供一个良性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非政府组织 爱之关怀 艾滋病防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志坚 徐慧芳 +7 位作者 李燕 樊莉蕊 陈蔼端 何文雅 李亚勇 张燕燕 林鹏 李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社会工作(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AIDS)病人关怀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州市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做法与成效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估。结果动员并培养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目的探讨社会工作(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AIDS)病人关怀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州市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人关怀服务的做法与成效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估。结果动员并培养4个社工机构参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关怀服务。各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优势视角出发培养同伴教育员,开发了民政救助、生产自救、心理辅导等关怀服务,覆盖PLWHA超过800人次,培养了20多名同伴教育员,提高了病例随访率,服务对象对4个机构的满意度均超过80.0%。结论引入社工机构参与对PLWHA的关怀服务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使关怀服务更加专业、全面和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关怀 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贵阳市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社区支持与关怀生产自救自助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国芳 胡绍源 +2 位作者 袁飞 李美英 杨国堂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在城市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生产自救自助新模式。方法在贵阳市健康关爱苑建立厂房,创造条件购买生产垃圾塑料袋机,培训HIV/AIDS为生产技工,由HIV/AIDS生产加工垃圾塑料袋,组织贵阳市广大的... 目的研究在城市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生产自救自助新模式。方法在贵阳市健康关爱苑建立厂房,创造条件购买生产垃圾塑料袋机,培训HIV/AIDS为生产技工,由HIV/AIDS生产加工垃圾塑料袋,组织贵阳市广大的"防艾志愿者"进行义卖,增加HIV/AIDS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他们及家庭成员在生活、就业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并减轻压力,提高HIV/AIDS的生活技能,使之成为可持续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结果完成了以贵阳市健康关爱苑为平台,由HIV/AIDS生产垃圾塑料袋,组织HIV/AIDS及贵阳地区志愿者义卖,增加HIV/AIDS收入,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形成了以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生产垃圾塑料袋自救自助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垃圾塑料袋为主的(另还组织HIV/AIDS编织和义卖"防艾中国结")、生产自救自助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雏形。结论开展HIV/AIDS社区支持与关怀,其关键要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如何组织HIV/AIDS开展生产自救自助,同时还需要由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疾控部门在牵头、创思、支持、协调、督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支持与关怀 生产垃圾塑料袋 自救自助
原文传递
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艳 刘明艳 +7 位作者 陈英 杨干金 钟晓东 王波 雍正平 武文博 郑世凡 万绍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定量调查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选取四川省汉族地区艾滋病高、中、低...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定量调查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选取四川省汉族地区艾滋病高、中、低流行县(区)各1个,共调查180名HIV/AIDS,其社会支持总分为(29.28±8.45)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参与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社会支持总分(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HIV流行水平、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被检测报告时间、感染途径及是否被他人知晓感染状况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流行水平(β=0.530)、收入水平正常(β=0.214)是保护因素,较远的被检测报告时间(β=-0.158)是风险因素。结论四川省汉族地区HIV/AIDS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影响因素众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高流行区以及低收入HIV/AIDS的关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四川省 汉族 关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综合关怀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韦彩云 董文逸 兰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5期502-505,共4页
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内容,该文分析艾滋病关怀工作目前的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社会、多学科综合关怀、支持的模式和建议。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支持与关怀
下载PDF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云南省HIV/AIDS预防控制与关怀项目在开远的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宝生 王桂香 王文忠 《卫生软科学》 2002年第5期35-36,共2页
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项目工作,部门间相互配合,媒体及社会积极参与,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面广。重点介绍对长途卡车司机、娱乐服务业、戒吸毒人员三类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及其成效,项目还对驻军官兵、学生、妇女干部等其... 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项目工作,部门间相互配合,媒体及社会积极参与,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面广。重点介绍对长途卡车司机、娱乐服务业、戒吸毒人员三类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及其成效,项目还对驻军官兵、学生、妇女干部等其他人群开展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对新的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建档工作,对广大市民开展咨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云南 hiv/aids 预防 控制 开远市 aids 艾滋病
下载PDF
佛教团体参与艾滋病关怀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军 《卫生软科学》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探索佛教团体参与关怀的模式。[方法]采取宗教权威介入结合宗教仪式的方式开展工作。[结果]项目实施地目标人群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包括精神心理帮助、经济帮助、临终关怀、孤儿关怀... [目的]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探索佛教团体参与关怀的模式。[方法]采取宗教权威介入结合宗教仪式的方式开展工作。[结果]项目实施地目标人群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包括精神心理帮助、经济帮助、临终关怀、孤儿关怀等),生活及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减少了歧视。[结论]在全民信教的地区,宗教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这一成功的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者 佛教 关怀
下载PDF
降低医疗保健服务中HIV/AIDS相关歧视研究
19
作者 田丽春 姜润生 +1 位作者 胡世云 张开宁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3808-3809,3814,共3页
[目的]医疗保健领域中艾滋相关偏见与歧视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及众多艾滋病防治领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欧洲联盟资助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1年的行动性研究以探索如何降低医疗保健领域的偏见与歧视。[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通过对干... [目的]医疗保健领域中艾滋相关偏见与歧视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及众多艾滋病防治领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欧洲联盟资助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1年的行动性研究以探索如何降低医疗保健领域的偏见与歧视。[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自身变化量比较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的医务人员的知识总分比没有经过干预的医务人员高1.70分(P﹤0.01);对HIV阳性人群的接受程度高于未经过干预的医务人员(OR=1.98,P﹤0.01);未经过干预的医务人员愿意为HIV阳性患者提供卫生服务的比例低于被干预的医务人员(OR=0.41,P﹤0.01)。[结论]干预包对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对降低医疗服务中的歧视性行为效果尤为显著。尽管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部分医务人员HIV/AIDS专业性知识和防护技能还存在可提高的空间。医务人员对HIV感染者/疑似感染者的深层次权利的认识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歧视 医疗保健服务
下载PDF
降低医疗保健服务中HIV/AIDS相关歧视研究:背景、问题及研究框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开宁 田丽春 胡世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687-3688,共2页
医疗保健领域中艾滋相关偏见与歧视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及众多艾滋病防治领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欧洲联盟资助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1年的行动性研究以探索如何降低医疗保健领域的偏见与歧视。本文回顾了偏见与歧视的概念以及UNAIDS... 医疗保健领域中艾滋相关偏见与歧视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及众多艾滋病防治领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欧洲联盟资助下,设计并实施了一个为期1年的行动性研究以探索如何降低医疗保健领域的偏见与歧视。本文回顾了偏见与歧视的概念以及UNAIDS提出的医疗保健领域艾滋相关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本研究中的偏见与歧视的操作定义及范畴,并给出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歧视 医疗保健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