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BV-DNA定量检测与凝血指标对乙肝患者病情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立章 薛静 +1 位作者 刘立亚 李战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分型及血清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472例为研究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BV—DNA含量,比较临床分型各组的PT、INR、...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临床分型及血清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472例为研究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BV—DNA含量,比较临床分型各组的PT、INR、APTT、TT和FIB的关系以及不同血清HBV—DNA含量组中PT、INR、APTT、TT和FIB的关系。结果男性的FIB(2.31±0.90)明显小于女性FIB(2.67±1.50)(P〈0.05)。慢性乙肝(轻型)组和慢性乙肝(中型)组的PT、APTT、TT均明显低于l陧性乙肝(重型)、肝炎肝硬化(未失代偿)、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的PT(P〈0.01)。男性与女性对照组的FIB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以及慢性乙肝(重型)、肝炎肝硬化(未失代偿)、肝硬化失代偿期组(P〈0.01)。按血清HBV-DNA定量分组患者APTT、TT、FIB值与正常对照组和乙肝患者HBV—DNA含量〈103copy/m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103copy/mL〈HBV—DNA〈10scopy/mL时,P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血清中HBV—DNA含量分组与PT有正相关性(r=0.159,P=0.000),HBV—DNA含量与FIB呈负相关(r=-0.144,P=O.001)。结论乙肝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随临床分型的加重而加重,凝血功能的异常随着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PT值的检测是反映乙肝患者凝血功能的灵敏指标。对于HBV—DNA含量在10^5-10^6copy/mL的患者,应该随时监测凝血功能,把握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临床分型 凝血功能 hbv-dna含量
下载PDF
HBV携带产妇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珍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HBV携带产妇的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含量,以期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取HBV携带产妇10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血清、乳汁中HBV-DNA含量。结果:HBsAg、HBeAg双阳性组和HBsAg单阳性组中血清HBV-DNA含量、阳性率均高于乳汁,... 目的:探讨HBV携带产妇的血清及乳汁中HBV-DNA含量,以期指导母乳喂养。方法:选取HBV携带产妇10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血清、乳汁中HBV-DNA含量。结果:HBsAg、HBeAg双阳性组和HBsAg单阳性组中血清HBV-DNA含量、阳性率均高于乳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乳汁HBV-DNA阳性率随着母血清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00例产妇中乳汁HBV-DNA检测阴性及血清病毒含量<104copy/ml的母乳喂养儿未见婴儿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结论:HBV携带产妇乳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乳汁的传染性低于血液,血清HBV-DNA阳性产妇在哺乳时应进行HBV-DNA检测,以保证婴儿的安全哺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母乳喂养 hbvdna含量 血清 乳汁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血液中IL-12和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焦凤萍 田兆菊 +1 位作者 田景惠 赵兴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HBV-DNA含量、IL-12和IL-18水平与发生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HBsAg阳性孕妇39例,正常对照组为HBsAg阴性孕妇8例。将HBsAg阳性孕妇按HBV-DNA含量分成三组:105copy/m l组、106copy/m l组、107copy/m l组,采用E...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HBV-DNA含量、IL-12和IL-18水平与发生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HBsAg阳性孕妇39例,正常对照组为HBsAg阴性孕妇8例。将HBsAg阳性孕妇按HBV-DNA含量分成三组:105copy/m l组、106copy/m l组、107copy/m l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12、IL-18含量。新生儿脐静脉血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用ELISA法检测其HBsAg。结果 HBsAg阳性孕妇的三组中IL-12、IL-18含量分别为:105copy/m l组为759.6±30.3,950.1±83.4;106copy/m l组为403.1±23.3,800.1±80.9;107copy/m l组为356.3±43.4,708.7±89.7;IL-12、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copy/m l组和107copy/m l组IL-12、IL-18水平明显低于105copy/m 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检测结果:107copy/m l组宫内感染率为66.7%,明显高于106copy/m l组(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外周血IL-12、IL-18可以预测胎儿宫内感染率,IL-12、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胎儿HBV宫内感染与Th1/Th2免疫平衡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宫内感染 IL-12 IL-18 hbv-dna定量
下载PDF
孕妇HBV-DNA定量对监测母婴HBV传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广洲 陈延娥 +3 位作者 林坚 廖莳 伍春兰 康春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080-3081,共2页
目的:对患乙肝母亲和新生儿血清中HBV-DNA定量检测,探讨HBV-DNA定量检测在母婴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价值,指导临床,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95例乙肝血清标志阳性的孕妇及其婴儿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目的:对患乙肝母亲和新生儿血清中HBV-DNA定量检测,探讨HBV-DNA定量检测在母婴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价值,指导临床,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95例乙肝血清标志阳性的孕妇及其婴儿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分析母婴血清中HBV-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大三阳'组孕妇37例,血清HBV-DNA含量范围为6.00~9.90,均值为7.57±1.27,母婴传播率为91.9%;'小三阳'组孕妇44例,血清HBV-DNA含量范围为<2.00~6.25,均值为4.13 ±1.64,母婴传播率为52.3%;单一HBcAb阳性组孕妇14例,血清HBV-DNA含量范围为<2.00~4.71,均值为3.17±1.54,母婴传播率为14.3%,HBV母婴宫内传播率随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的增高而增加.结论:母婴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率与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呈正相关性(r=0.351,P<0.01),当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6.00时,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率显著增加(增加39.3%),提示有效控制患乙肝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可明显减少宫内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hbvdna含量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传播
下载PDF
三种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修伙 罗贤鑫 +1 位作者 陈兴 陈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2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50例,分别行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50例,分别行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HBV-DNA含量、肝功能评分(Child-Pugh)、HBeAg阴转率,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间HBV-DNA含量、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HBV-DNA含量、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A组HBV-DNA含量、Child-Pugh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eAg阴转率为36.0%,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毒副作用小,有利于促进HBeAg阴转,其中恩替卡韦效果更为突出,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hbv-dna 含量 肝功能评分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HBV-DNA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小琦 杜琼 +1 位作者 杨明清 王丽华 《西部医学》 2008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分别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三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486例,健康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分别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三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BV DNA含量。分析PT、APTT、FIB等指标在不同血清HBV—DNA含量组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除HBV—DNA〈10^3copy/ml含量组的PT值与正常对照无差异外,其它各组P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特别是10^3copy/ml〈HBV—DNA〈10^7copy/ml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具有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患者APTT值与正常对照组和乙肝患者HBV—DNA含量〈10^3copy/m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当HBV—DNA〉10^3copy/ml时,与正常对熙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HBV—DNA含量分组之间PT、APTT、FIB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病人凝血功能的异常随着病人体内HBV—DNA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对于HBV—DNA含量在10^4~10^6copy/ml病人,应该随时监测病人的凝血功能,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出血和把握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凝血功能 hbvdna含量
下载PDF
孕妇HBV-DNA定量与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卓 俞洋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孕妇母婴阻断后的HBV宫内感染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86例HBs Ag阳性孕妇分为研究组143例,其中乙肝大三阳46例,乙肝小三阳45例,HBs Ag阳性者52例,HBV-DNA定量均高于正常值或几倍不等;对照组143例,其中乙肝大三阳47...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孕妇母婴阻断后的HBV宫内感染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86例HBs Ag阳性孕妇分为研究组143例,其中乙肝大三阳46例,乙肝小三阳45例,HBs Ag阳性者52例,HBV-DNA定量均高于正常值或几倍不等;对照组143例,其中乙肝大三阳47例,乙肝小三阳50例,HBs Ag阳性者46例,HBV-DNA定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于孕28、32、36周分别肌注HBIG 200 IU,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新生儿的五项指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新生儿脐血检测结果 HBs Ag阳性率分别为34.2%、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三阳性率分别为10.9%、1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HBIG能够有效阻断HBs Ag阳性和乙肝小三阳的母婴传播,但不能阻断乙肝大三阳和HBV-DNA定量异常的乙肝小三阳和HBs Ag阳性患者的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含量 HBS Ag阳性孕妇 乙肝免疫球蛋白 母婴垂直传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乙肝病毒DNA载量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汤恋花 李晶 +1 位作者 彭忠秀 尹艳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感染产妇的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孕妇产前血清的HBV-DNA载量检测,按照载量分为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每组婴儿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以5.0×10~2 co...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感染产妇的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孕妇产前血清的HBV-DNA载量检测,按照载量分为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每组婴儿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以5.0×10~2 copies/ml和1.0×10~6 copies/ml为HBV-DNA载量的分界点(其中5.0×10~2 copies/ml又为HBV阴性和阳性的分界点),按照HBV-DNA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选取的240名产妇分为3组,各组人数分别为120、53和67,各组的脐血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7%(5/120)、11.32%(6/53)、35.82%(24/67)。HBV阴性和HBV阳性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阳性两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感染孕妇的HBV-DNA载量越大,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越大。孕妇孕期建议定期监测HBV-DNA,如血液HBV-DNA≥1.0×10~6 copies/ml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母婴垂直传播 hbv-dna载量
下载PDF
乙肝五项定性与HBV-DNA结果相关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连成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85例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含量。结果:139例HBsAg(+)、HBeAg(+)、抗-HBc(+)患者中有12... 目的:探讨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85例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含量。结果:139例HBsAg(+)、HBeAg(+)、抗-HBc(+)患者中有124例患者阳性(血清HBV-DNA含量≥103copy/ml为阳性),阳性率为89.2%;92例HBsAg(+)、HBeAb(+)、抗-HBc(+)患者中有43例阳性,阳性率为46.7%;27例HBsAg(+)、抗-HBc(+)患者中有10例性,阳性率为37%;10例HBsAg(+)、HBeAg(+)患者中有9例阳性,阳性率为90%;11例HBsAg(+)、HBeAg(±)、抗-HBc(+)患者中有9例阳性,阳性率81.8%,6例单独HBsAg(+)患者中有0例阳性,阳性率为0。结论:所有分组中HBeAg(+)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其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抗-HBe(+)、抗-HBc(+)患者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hbv-dna含量 乙肝血清标志物 ELISA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鞠胜芝 孙长华 +1 位作者 赵红梅 郭峥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50-551,共2页
目的 :探讨性激素对乙肝患者病毒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 PCR核酸扩增酶免定量技术进行血清 HBV- DNA含量 ,放射免疫法检测性激素含量。结果 :男性乙肝患者 HBV- DNA含量与血清睾酮 ( T)呈显著正相关 ( r=0 .5 2 ,P<... 目的 :探讨性激素对乙肝患者病毒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 PCR核酸扩增酶免定量技术进行血清 HBV- DNA含量 ,放射免疫法检测性激素含量。结果 :男性乙肝患者 HBV- DNA含量与血清睾酮 ( T)呈显著正相关 ( r=0 .5 2 ,P<0 .0 0 1 ) ,与雌二醇 ( E2 )、孕酮 ( P)呈显著负相关 ( r=- 0 .65 ,r=-0 .81 ,均 P<0 .0 0 1 ) ,女性患者 HBV- DNA含量与性激素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性激素对男性患者 HBV-DNA含量有调节作用 ,可以通过调整性激素平衡来控制人体 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性激素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与肝损程度、HBV DNA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俐 张家颖 +3 位作者 刘剑凯 杨成君 吴山力 马颖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83-1884,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含量与肝损程度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慢、重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共93例,28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sIL-2R。HBV DNA定...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含量与肝损程度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慢、重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共93例,28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sIL-2R。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各型乙肝患者血清中IL-2均有所下降,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肝损伤程度加重,含量随之增加。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系。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及HBV DNA含量可作为判断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免疫水平和细胞受损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dna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