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2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acy of influenza vaccination (H5N1) in chicken by using extrac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 (ECMS) 被引量:5
1
作者 RAJPUT Zahid Iqbal XIAO Chen-wen +2 位作者 HU Song-hua ARIJO Abdullah G. SOOMRO Noor Mohammad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1-337,共7页
Seeds of 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lant, Cochinchina momordica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fluenza vaccine (HSN 1) in chicken. Crude extraction from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 (ECM... Seeds of 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lant, Cochinchina momordica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fluenza vaccine (HSN 1) in chicken. Crude extraction from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 (ECMS) was obtained by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In experiment No. 1, two weeks old chickens were immunized with influenza vaccine (HSN1) alone or combined with ECMS (5, 10, 20, 40 and 80 μg/dose). Serum IgG antibody levels (by ELISA) as well as effects on dally weight gain were measured on 0, 7, 14 and 28th day after immuniz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l ECMS groups numerically increased the antibody levels while 10 and 20 μg/dose groups significantly (P〈0.05) enhanced total IgG antibody on day 28,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20 μg/dose ECMS group. Adjuvant effect was also confirmed in experiment No. 2 when chickens were immunized with 20 μg/dose ECMS and antibody titer was measured through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 It is concluded that ECMS has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immune responses and deserve further study as an adjuv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inchina momordica ECMS ADJUVAnT ChICKEn Avian influenza h5n 1) Bird flue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血凝素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桂军 邵红霞 +1 位作者 金文杰 秦爱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3988-13990,共3页
[目的]研究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血凝素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以BamHI和NotI双酶切插入pFastBacI载体构建pFast-H5HA转移载体质粒,然后将pFast-H5HA转入含有穿梭质粒的感受态DH10Bac中发生转座作用,... [目的]研究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血凝素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以BamHI和NotI双酶切插入pFastBacI载体构建pFast-H5HA转移载体质粒,然后将pFast-H5HA转入含有穿梭质粒的感受态DH10Bac中发生转座作用,在含有X-gal、IPTG、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的琼脂平板上筛选白色菌落,通过连续传代4次后获得稳定的重组质粒reBac-mid-H5HA。[结果]将重组质粒reBacmid-H5HA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有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证实H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物能够凝集鸡红细胞,并能被抗H5N1 HA单抗所抑制。[结论]重组血凝素蛋白在杆状病毒中能获得正确表达,为研制AIVH5亚型检测抗原和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 血凝素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_5N_1对人类的威胁和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志檬 孔晓飞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 控制
下载PDF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被引量:114
4
作者 Jinhua Liu et al.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下载PDF
中国大陆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与确认 被引量:61
5
作者 余宏杰 陈裕旭 +19 位作者 舒跃龙 李俊华 高占成 胡世雄 董捷 张红 向妮娟 张烨 胡英惠 徐翠玲 高立冬 王敏 李中杰 周蕾 刘志涛 李德新 王茂武 王子军 王宇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目的确认2005年10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姐弟二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重现病家暴露环境及发病时间序列,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咽拭子,... 目的确认2005年10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姐弟二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重现病家暴露环境及发病时间序列,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咽拭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A/H5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姐(病例1)弟(病例2)二人分别在其家鸡开始死亡2天和4天后出现发热和肺炎症状,病例1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2痊愈。病例1病后第8天的血清A/H5抗体阴性,病例2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192名密切接触者中,仅1名(接诊过病例1的医生)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但血清标本经微量中和试验阴性。结论病例2为中国大陆第一例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病例,病例1为临床诊断病例。二者发病最可能是感染了相同家庭环境中病死禽传播的H5N1病毒,调查中未发现两病例之间有互相传播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 家庭聚集性
原文传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在H5N1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启明 马学军 +3 位作者 高寒春 周蕊 匡治州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4,共7页
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即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该技术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51份实验感染动物及病毒培养标本的... 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即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检测。该技术使用特异对应于靶序列中8个基因区段的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对51份实验感染动物及病毒培养标本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区进行了RT-LAMP检测,并以SYBR Green I为反应指示剂进行了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对该反应进行实时监控,经对扩增产物做内切酶验证和测序分析,证明RT-LAMP技术的特异性;同时,用10倍系列稀释的RNA样品对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利用RT-LAMP技术成功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HA、NA基因区,且RT-LAMP与Real-time PCR结果呈现很好的一致性。此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能检测10个拷贝RNA分子水平。因此,RT-LAMP技术应用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实时监控
下载PDF
在DNA芯片平台上探测AIV不同亚型cDNA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秀荣 邓国华 +5 位作者 于康震 石锐 刘丽玲 乔传玲 陈化兰 孔宪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398,共5页
对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所使用的病毒为A/Goose/Guangdong/1/96(H5N1)、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 A/Turkey/Wisconsin/1/66(H9N2)。通过RT-PCR获得大约500... 对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所使用的病毒为A/Goose/Guangdong/1/96(H5N1)、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 A/Turkey/Wisconsin/1/66(H9N2)。通过RT-PCR获得大约500 bp的禽流感病毒基因cDNAs片段,克隆,从重组质粒扩增DNA片段,并点到玻璃载体上,制成芯片。在病毒RNA反转录过程中,用Cy5标记样品 cDNAs。样品 cDNAs是一个包括禽流感病毒HA和M基因的混合物。依据M基因鉴别型,依据HA基因鉴别亚型。扫描芯片上探针结合位点,杂交信号与预期设想基本一致。结果显示,DNA芯片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AIV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鉴别 M基因 DnA芯片 快速诊断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 hA基因 AIV 禽流感病毒 h5n1
下载PDF
H5N1 avian influenza in China 被引量:37
8
作者 CHEN HuaLan Animal Influenza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Veterinary Biotechnology, Harbin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01,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5期419-427,共9页
H5N1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was first detected in a goose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in 1996. Multiple genotypes of H5N1 vir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apparently healthy waterfowl since 1999. ... H5N1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was first detected in a goose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in 1996. Multiple genotypes of H5N1 vir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apparently healthy waterfowl since 1999. In the years 2004-2008, over 100 outbreaks in domestic poultry occurred in 23 provinces and caused severe economic damage to the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 Beginning from 2004, a culling plus vaccination strateg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the control of epidemics. Since then, over 35420000 poultry have been depopulated, and over 55 billion doses of the different vaccines have been used to control the outbreaks. Although it is logistically impossible to vaccinate every single bird in China due to the large poultry popula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rearing styl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increased vaccination coverage has resulted in decreased disease epidemic and environmental virus loading.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suggests that vaccin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poultry from H5N1 virus infection, the reduction of virus load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H5N1 virus transmission from poultry to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An InFLUEnZA h5n1 COnTROL China
原文传递
人呼吸道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趋势(英文)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增峰 樊晓晖 +7 位作者 李康生 黄楷 罗殿中 冯振博 韦敏怡 管轶 陈鸿霖 张锦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7-1393,共7页
禽类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受体识别特异性,分别与唾液酸α-2,3Gal和α-2,6Gal受体分子结合而感染各自的宿主细胞.这种受体结合特异性是流感病毒在禽类和人类之间跨种属传递的主要障碍.应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人呼... 禽类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受体识别特异性,分别与唾液酸α-2,3Gal和α-2,6Gal受体分子结合而感染各自的宿主细胞.这种受体结合特异性是流感病毒在禽类和人类之间跨种属传递的主要障碍.应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人呼吸道各解剖学部位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唾液酸α-2,3Gal受体,即禽类流感受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的呼吸部即呼吸细支气管和肺泡,而在主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仅少量分布.相反,人类流感病毒受体,唾液酸α-2,6Gal受体在气管、支气管呈高密度分布,随着支气管分级逐渐降低分布减少,至肺泡分布最少.但比较人呼吸道发育成熟过程中,唾液酸α-2,3Gal和α-2,6Gal受体的表达,未发现明显差别.禽流感H5N1病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肺泡上皮较支气管和气管上皮易感染,与唾液酸α-2,3Gal受体分布特点相符合.结果提示,人呼吸道可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目前H5N1病毒极少发生人传人的特点,可能与个体间上呼吸道唾液酸α-2,3Gal受体表达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唾液酸 SAα2 6Gal受体 SAα2 3Gal受体 h5n1病毒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应国 宋建领 +2 位作者 胡媛媛 王金萍 张富强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0-604,共5页
研究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A型、H5、N1、H9、N2亚型特异性RT-PCR及H5/N1、H9/N2、A/H5/N1多重RT-PCR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或同时检测和鉴别A型及H5N1、H9N2亚型AIV.所建立的RT-PCR和多重RT-PCR从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到产物分析在3~4h内即... 研究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A型、H5、N1、H9、N2亚型特异性RT-PCR及H5/N1、H9/N2、A/H5/N1多重RT-PCR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或同时检测和鉴别A型及H5N1、H9N2亚型AIV.所建立的RT-PCR和多重RT-PCR从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到产物分析在3~4h内即可完成,经对36株AIV及相关病毒分离物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且与相关病毒或其他亚型无交叉反应.采用多重RT-PCR检测80份棉拭子样品,并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比较,二者H5N1、H9N2亚型的鉴定结果完全吻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为临诊样品中AIV型及H5N1、H9N2亚型鉴定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多重RT-PCR h5n1亚型 hgn2亚型
下载PDF
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被引量:32
11
作者 舒跃龙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大流行 监测 h5n1病毒 流感病毒亚型 感染病例 地方性流行 国际社会 人禽流感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罗开健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共4页
以禽流感病毒 ( AIV) H5 N4株、H7N3 株为抗原 ,分别研制了 H5 N4、H7N3 油乳剂灭活疫苗 ,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3种抗原含量不同的 H5 N4疫苗在免疫后 3周~ 9个月对 AIV- H5... 以禽流感病毒 ( AIV) H5 N4株、H7N3 株为抗原 ,分别研制了 H5 N4、H7N3 油乳剂灭活疫苗 ,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3种抗原含量不同的 H5 N4疫苗在免疫后 3周~ 9个月对 AIV- H5 N4攻击均获 8/ 8保护 ,H7N3 疫苗在免疫后 3周与 3个月时对 AIV- H5 N4攻击则分别保护 6 / 8与 3/ 7。疫苗 4℃保存 15个月 ,其免疫效力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AIV-h5n4 AIV-h7n3 油乳剂灭活疫苗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郑其升 张晓勇 +2 位作者 刘华雷 李鹏 陈溥言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AIV)血凝素 (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1基因 ,将该片段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_32a(+)中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_HA1。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BL2 1(DE3) ,经IPTG诱... 根据GenBank公布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AIV)血凝素 (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1基因 ,将该片段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_32a(+)中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_HA1。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BL2 1(DE3) ,经IPTG诱导 ,HA1基因获得表达 ,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改变IPTG的浓度和诱导时间 ,确定了表达HA1基因的最佳诱导条件 :IPTG终浓度为 0 8mmol L ,诱导时间为 3h。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H5亚型AIV抗体的iHA_ELISA方法。结果表明 ,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 4 μg mL ,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 1∶2 0 0 ,阳性标准初步定为 :OD待检血清>0 5 ,且OD待检血清 OD阴性血清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原核表达 ihA—ELISA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鸭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超男 刘明 +2 位作者 张云 刘春国 高雪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目的】为了验证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是否具有致病作用。【方法】对2003年某地方养鹅场发病鹅群分离的一株H5N1亚型流感病毒A/Goose/HLJ/QFY/200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对不仅对鸡具有高致病性(... 【目的】为了验证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是否具有致病作用。【方法】对2003年某地方养鹅场发病鹅群分离的一株H5N1亚型流感病毒A/Goose/HLJ/QFY/200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对不仅对鸡具有高致病性(IVPI=3),而且对鸭也具有高致病性。雏鸭人工感染该病毒后临床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脑膜点状出血,肝脾肿大并见有坏死灶,肺脏严重充血、出血,消化道粘膜弥散性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全身各脏器以出血、充血、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感染鸭死亡集中在感染后的4~6d,致死率75%。雏鸭在病毒感染后2~4d的气管、泄殖腔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均可分离到病毒。虽然攻毒后14d耐过鸭血清中可检测到1∶16的HI抗体;但是此时胰腺中仍然可分离到低水平的病毒。【结论】本研究继从野鸟分离到对鸭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之后,首次证实家禽中也存在对鸭具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鸭流感 鹅源 h5n1亚型
下载PDF
江西省首例高致病性H_5N_1人禽流感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伟 温乐英 +14 位作者 陆敏 熊宇 钱克俭 邓爱花 郭路生 肖祖克 赵新生 段书敏 谢志刚 高子芬 李敏 邵宏权 王国干 刘大为 高占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0-306,共7页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2005年12月在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改变、病理变化和治疗等多方面...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对2005年12月在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改变、病理变化和治疗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方法和病毒分离确诊为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前有禽流感环境暴露史,以发热、畏寒起病,伴流感样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脓痰和脓血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腹泻和呼吸困难,伴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大量尿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明显异常及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发病第6天后痰培养多次发现耐苯唑西林肺炎球菌,在病情明显加重后,痰培养出现其他细菌和真菌。发病初期(第5天)胸部影像学可见右肺中下高密度病灶,继之迅速发展至双肺,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样肺部表现。经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于发病后第27天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理表现为双肺弥漫性肺泡损伤合并感染,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心肌水肿、空泡变性;肾小管广泛坏死。结论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病变进展为ARDS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时,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弥漫性肺泡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陆普选 周伯平 +3 位作者 朱文科 陈心春 叶如馨 郑广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高致病性 h5n1人禽流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5
17
作者 郑艳 郭卉 +3 位作者 王荣华 林燕 杨静 贾豫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人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 目的分析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人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痰、呼吸困难,胸片示双肺炎变,白细胞数目先下降后升高,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病例有明确的野禽接触史,但感染来源不清晰,其密切接触者未发生H5N6禽流感传播;当地的活禽市场广泛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结论云南省首次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 首例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H5N1 influenza viruses: outbreak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被引量:22
18
作者 Gabriele Neuman Hualan Chen +2 位作者 George F Gao Yuelong Shu Yoshihiro Kawaok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1-61,共11页
All known subtypes of influenza A viruses are maintained in wild waterfowl, the natural reservoir of these viruses. Influenza A viruses are isolated from a variety of animal species with vary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 All known subtypes of influenza A viruses are maintained in wild waterfowl, the natural reservoir of these viruses. Influenza A viruses are isolated from a variety of animal species with vary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More importantly, influenza A viruses cause respiratory disease in humans with potentially fatal outcome. Local or global outbreaks in humans are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excess hospitalizations and deaths. In 1997,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of the H5N1 subtype emerged in Hong Kong that transmitted to humans, resulting in the first documented cases of human death by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 new outbreak started in July 2003 in poultry in Vietnam, Indonesia, and Thailand, and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H5N1 influenza viruses have since spread throughout Asia and into Europe and Africa. These viruses continue to infect humans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cause worldwide concern of a looming pandemic. Moreover, H5N1 virus outbreaks have had devastating effects on the poultry industries throughout Asia. Since H5N1 virus outbreaks appear to originate from Southern China, we here examine H5N1 influenza viruses in China, 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biolog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 h5n1 China human infections hA PB2 nS1
下载PDF
职业暴露人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军礼 张子根 +1 位作者 王凤英 吴晓虹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99-800,F0003,F0004,共4页
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PHAI(H5N1)]疫情形式仍十分严峻,人间HPAI(H5N1)疫情风险将持续存在,从事禽类养殖及活禽市场交易工作的人员是HPAI(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发生疫情后的应急应对模式难以应对当前和未来不断增大的... 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PHAI(H5N1)]疫情形式仍十分严峻,人间HPAI(H5N1)疫情风险将持续存在,从事禽类养殖及活禽市场交易工作的人员是HPAI(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发生疫情后的应急应对模式难以应对当前和未来不断增大的疫情风险挑战。开展职业暴露人群人感染PHAI(H5N1)风险管理,在减少人感染病例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本课题组在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职业暴露中人感染HPAI(H5N1)的风险因子及风险评估方法,为加强职业暴露人群人感染HPAI(H5N1)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风险 职业暴露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HPLC测定不同植物中莽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22
20
作者 边清泉 汪红 +1 位作者 罗英 刘家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85-1487,共3页
关键词 莽草酸 hPLC测定 高致病性禽流感 植物 h5n1亚型 国际卫生组织 禽流感疫情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