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铟锌浸出渣硫酸溶液中铟的浸出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帆 魏昶 +3 位作者 邓志敢 李兴彬 李存兄 李旻廷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研究含铟锌浸出渣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过程动力学,考察搅拌转速、硫酸浓度、三价铁浓度、反应温度和矿物粒度等对铟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可用没有固体产物层生成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研究含铟锌浸出渣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过程动力学,考察搅拌转速、硫酸浓度、三价铁浓度、反应温度和矿物粒度等对铟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可用没有固体产物层生成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Ea=47.14 k J/mol,对硫酸浓度与三价铁浓度的表观反应级数分别为0.985和-0.096,含铟锌浸渣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速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铟锌浸出渣 动力学 浸出 硫酸溶液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在氨性和硫酸溶液中的浸出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敦钫 王成彦 +1 位作者 杨卜 杨永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采用焙烧、浸出的方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有价金属进行选择性分离。在氨性溶液中,焙烧残渣中的Co与Cu可在浸出时分离,Cu进入溶液中,Co留在滤渣中;在H2SO4溶液中,焙烧残渣中的Cu和部分Co同时溶解,不能实现Cu与Co的有效分离。经H2SO4溶液... 采用焙烧、浸出的方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有价金属进行选择性分离。在氨性溶液中,焙烧残渣中的Co与Cu可在浸出时分离,Cu进入溶液中,Co留在滤渣中;在H2SO4溶液中,焙烧残渣中的Cu和部分Co同时溶解,不能实现Cu与Co的有效分离。经H2SO4溶液浸出后,LiCoO2中的Li可被全部浸出,Co则主要以Co3O4的形式留在滤渣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氨性溶液 h2so4溶液 浸出
下载PDF
化学镀Ni-Mo-P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信义 候小梅 徐立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0-72,共3页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 X R D、 S E M 、 X P S等研究了化学镀 Ni M o P 合金在 H2 S O4 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Ni M o P合金的结构由磷含量决定,高磷合金为非晶结构,耐蚀性能优异,钼含...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 X R D、 S E M 、 X P S等研究了化学镀 Ni M o P 合金在 H2 S O4 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Ni M o P合金的结构由磷含量决定,高磷合金为非晶结构,耐蚀性能优异,钼含量提高改善了合金的钝化性能。 Ni M o P 合金表面形成的由 Ni( O H)2、 Ni2( P O4)2 及少量 M o O2 组成的稳定表面膜,是合金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重要原因。在 20℃—60℃范围内,合金在中等浓度硫酸中的耐蚀性能优于其在较稀浓度硫酸中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P合金 耐蚀性能 h2so4溶液
下载PDF
镍奥氏体铸铁在H_2SO_4液中的冲刷腐蚀及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屠静雯 孙兰 +1 位作者 刘玉珍 熊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8-172,共5页
通过冲刷腐蚀实验研究5组Ni含量不同的奥氏体铸铁在2%的H2SO4、含砂量为15%的酸性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同时采用CS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对比研究低镍铸铁与高镍铸铁的抗冲刷腐蚀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2%的H2... 通过冲刷腐蚀实验研究5组Ni含量不同的奥氏体铸铁在2%的H2SO4、含砂量为15%的酸性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同时采用CS型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对比研究低镍铸铁与高镍铸铁的抗冲刷腐蚀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2%的H2SO4溶液中,高、低镍铸铁的极化曲线形状相似,均出现一个钝化区域。石墨为B+A型的Ni含量为8.36%、Mn含量为6.57%的奥氏体铸铁的耐冲刷腐蚀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均为低镍铸铁中最好,与高镍奥氏体铸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铸铁 h2so4溶液 冲刷腐蚀 电化学腐蚀 极化曲线
下载PDF
铅在硫酸电解质中电化学振荡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胜涛 袁颖 《电池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142-143,共2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掠射式椭圆偏振谱学法,研究了Pb在H2SO4电解液中阳极氧化生成PbSO4的过程。实验表明:由于半渗透PbSO4钝化膜的形成和溶解,在铅阳极过程中有明显的电化学振荡现象产生,它对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铅在硫酸电解质 电化学振荡行为 铅酸蓄电池 掠射椭偏术
下载PDF
Ni,Fe及Ni-Fe合金阳极在H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华 郭红霞 +2 位作者 汤云晖 王群 王澈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4,3,共3页
电镀过程中,通常采用镍板和铁板单金属联合阳极,其调整较为繁琐,以镍铁合金作阳极,方便生产,但过去鲜见Ni-Fe合金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的报道。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Ni-Fe合金阳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阳极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不... 电镀过程中,通常采用镍板和铁板单金属联合阳极,其调整较为繁琐,以镍铁合金作阳极,方便生产,但过去鲜见Ni-Fe合金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的报道。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Ni-Fe合金阳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阳极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不同Cl-浓度对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对Ni-Fe合金阳极活化溶解区起主要的活化作用,而稳定钝化区主要是由金属Ni的钝化作用引起的;Ni-Fe合金阳极溶解是一种不可逆的电极过程,阳极溶解速度受电化学极化控制;Cl-对Ni-Fe合金阳极具有活化作用,其临界活化浓度为0.1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合金阳极 Ni阳极 Fe阳极 阳极钝化 h2so4溶液 Cl-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Dealloying of Cr48.24Cu51.76 Alloy in H2S04 Solution and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7
作者 Danyang Xie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5年第7期314-318,共5页
关键词 腐蚀机理 超声振动 硫酸溶液 合金化 X射线荧光光谱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h2so4溶液
下载PDF
0Cr18Ni15Mo4不锈钢在稀硫酸介质中的表面钝化膜研究
8
作者 刘晓东 刘焕安 吴维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0-214,共5页
采用AES和XPS表面分析技术,测定了OCr18Ni15Mo4奥氏体不锈钢在20%H_2SO_4和模拟湿法冶金铜电解液(20%H_2SO_4+35g/L Cu^(2+))中表面膜的合金元素分布、组态和结构。实验表明,表面钝化膜形成外层为氢氧化物和内层为氧化物的双层结构。... 采用AES和XPS表面分析技术,测定了OCr18Ni15Mo4奥氏体不锈钢在20%H_2SO_4和模拟湿法冶金铜电解液(20%H_2SO_4+35g/L Cu^(2+))中表面膜的合金元素分布、组态和结构。实验表明,表面钝化膜形成外层为氢氧化物和内层为氧化物的双层结构。在还原性稀硫酸中,钝化膜中形成以Mo(Ⅵ)和Cr^(3+)为主的含N氧化物、氢氧化物,当溶液中增加Cu^(2+)离子的去极化作用时,Mo元素的钝化作用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本 不锈钢 表面膜 硫酸 钝化
下载PDF
Influence of NaCI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Cu-Cr Alloy in H2SO4 Solutions
9
作者 Yan Chen Ying Li +2 位作者 Guirong Peng Jianhua Liu Ruijun Zha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8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铜铬合金 硫酸溶液 腐蚀行为 氯化钠 X射线衍射仪 低浓度溶液 温度升高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V(IV)/V(V)电对在碳纸电极上的阻抗特性
10
作者 岳鹿 李伟善 +1 位作者 赵灵智 莫烨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用交流阻抗结合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硫酸溶液中V(IV)/V(V)电对在碳纸电极上的阻抗特性。结果表明,碳纸电极在开路电位[0.2V(vs.SCE)]下仅表现为–COH/–C=O电对的氧化还原行为。在极化电位0.7-1.2V下测得的交流阻抗是由于V(IV)/V(V)电对... 用交流阻抗结合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硫酸溶液中V(IV)/V(V)电对在碳纸电极上的阻抗特性。结果表明,碳纸电极在开路电位[0.2V(vs.SCE)]下仅表现为–COH/–C=O电对的氧化还原行为。在极化电位0.7-1.2V下测得的交流阻抗是由于V(IV)/V(V)电对的氧化还原行为引起的。极化电位对V(IV)/V(V)电对的交流阻抗参数影响很大,电荷转移电阻及双电层电容在0.9V的极化电位下出现最小值,而扩散电容在此电位下则有极大值,这种影响规律与通过控制V(IV)和V(V)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比例能构筑不同开路电位的钒电解液中所得的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V)/V(V) 碳纸电极 硫酸溶液 交流阻抗
下载PDF
高浓度H_2SO_4体系中Cl^-和SO_4^(2-)对N235萃取钒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谌纯 张一敏 +1 位作者 黄晶 包申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39,58,共5页
采用加盐萃取法从高酸浸出液中直接分离富集钒,考察了酸度、N235浓度、氯化钠浓度、硫酸钠浓度对N235萃取分离高浓度硫酸溶液中钒的影响,并确定了萃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Cl^-和SO_4^(2-)对硫酸体系钒的萃取均有一定提高,但Cl^-的作用... 采用加盐萃取法从高酸浸出液中直接分离富集钒,考察了酸度、N235浓度、氯化钠浓度、硫酸钠浓度对N235萃取分离高浓度硫酸溶液中钒的影响,并确定了萃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Cl^-和SO_4^(2-)对硫酸体系钒的萃取均有一定提高,但Cl^-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在不加盐的条件下,采用20%N235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硫酸浓度1mol/L,萃取时间10min,相比A/O=1∶1,经单级萃取,硫酸体系中钒萃取率仅为30%左右;加入一定量的NaCl、Na_2SO_4后,钒萃取率分别达到80%、47%。Cl-作用于硫酸体系时,与钒以离子缔和形式形成萃合物(R_3N)_x·(VO_2^+·Cl^-)_y;SO_4^(2-)的加入可促进VO_2SO_4^-的形成,使萃取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Cl^- so4^2- 高浓度硫酸体系 溶液萃取
下载PDF
六次甲基四胺对铝箔化学腐蚀扩容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毅红 玉日泉 +1 位作者 蔡湘孟 聂成肖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8,40,共5页
利用添加了六次甲基四胺的盐酸-硫酸体系对铝合金箔进行腐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循环伏安法计算,研究了六次甲基四胺的添加浓度、腐蚀温度及腐蚀时间对腐蚀后铝合金箔表面状况及面积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成分为2.0 mol/L HCl+0.2... 利用添加了六次甲基四胺的盐酸-硫酸体系对铝合金箔进行腐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循环伏安法计算,研究了六次甲基四胺的添加浓度、腐蚀温度及腐蚀时间对腐蚀后铝合金箔表面状况及面积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成分为2.0 mol/L HCl+0.2 mol/L H2SO4的腐蚀液中添加0.1 g/L六次甲基四胺,腐蚀温度为55℃,腐蚀时间为70 s时,腐蚀后的铝合金箔表面呈海绵状腐蚀孔,面积比容量为268.5×10–6F/cm2,较未添加六甲基四胺时提高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次甲基四胺 盐酸-硫酸体系 铝合金箔 缓蚀作用 比容量 扫描电镜 循环伏安法
原文传递
regeneration of thermally deactivated commercial V-W-Ti catalysts 被引量:3
13
作者 Xuesong SHANG Jianrong LI +2 位作者 Xiaowei YU Jinsheng CHEN Chi HE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8-46,共9页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thermally deactivated commercial monolith SCR 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Two types of regenerated solutions, namely NH4C1 (l mol/L) and dilute H2SO4 (0.5 tool/L), were ...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thermally deactivated commercial monolith SCR 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Two types of regenerated solutions, namely NH4C1 (l mol/L) and dilute H2SO4 (0.5 tool/L), were employed to treat the used catalys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on the structural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elemental analysi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atase phase of the used catalyst is maintained after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s. Some of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restored after regeneration. The catalyst regenerated by aqueous NH4C1 had a higher activity than that of the catalyst treated by dilute H2SO4.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NH3 generated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NH4C1 at high temperatures can be adsorbed onto the catalyst which promotes the reaction. The aggregated V205 were partially re-dispersed during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and the intrinsic oxidation of ammonia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2 is a factorthat suppress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WO3/TiO2 catalysts thermal deactiva-tion REGENERATION Nh4C1 dilute h2so4 solution
原文传递
热压烧结Fe_3Si-10%Cu复合材料在稀H_2SO_4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雒向东 安亮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7,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粉/热压烧结制备了Fe3Si-10%Cu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0.4,0.6和0.8 mol·L-1的稀H2SO4中的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Fe3Si-10%Cu复合材料在稀H2SO4中表现出腐蚀失重,且随H2SO4浓度增加材料的腐蚀速率降低;复合材料中Fe...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粉/热压烧结制备了Fe3Si-10%Cu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0.4,0.6和0.8 mol·L-1的稀H2SO4中的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Fe3Si-10%Cu复合材料在稀H2SO4中表现出腐蚀失重,且随H2SO4浓度增加材料的腐蚀速率降低;复合材料中Fe3Si和Cu两相在H2SO4溶液中形成了一个腐蚀电池,其中Fe3Si相为阳极,发生腐蚀,Cu为阴极,得到保护;电化学腐蚀测试表明,Fe3Si-10%Cu复合材料在0.4,0.6和0.8mol·L-1的H2SO4溶液中自腐蚀电位相当,且在0.4 mol·L-1溶液中具有最低的自腐蚀电流和维钝电流.在0.6和0.8 mol·L-1的H2SO4溶液中,阳极反应产物以SiO2形态附着在Fe3Si-10%Cu材料表面导致腐蚀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Fe3Si-10%Cu 腐蚀失重 电化学腐蚀 h2so4
下载PDF
Cu-Cr合金在3.5%NaCl+H_2SO_4溶液中脱铬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力 王久亮 高月敏 《物理测试》 CAS 2003年第2期19-20,22,共3页
通过金相、扫描电镜(SEM/EXD),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u-Cr合金在3.5%NaCl+H2SO4溶液中脱铬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u-Cr合金脱铬腐蚀首先发生在Cr相的界面处,并向Cr相内继续扩展,随H2SO4浓度增大及温度升高,其脱铬腐蚀倾向加大。
关键词 CU-CR合金 脱铬腐蚀 氯化钠溶液 硫酸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低粒径纳米白炭黑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煜林 陈正行 李晓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2-304,308,共4页
为了制取极低粒径纳米白炭黑以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采用沉淀法,以稻壳灰为原料,研究白炭黑生成过程中水玻璃浓度和10%硫酸溶液的滴加速度对白炭黑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浓度为11.8%,10%硫酸溶液滴加速度为14.5mL/min时,产品的粒径... 为了制取极低粒径纳米白炭黑以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采用沉淀法,以稻壳灰为原料,研究白炭黑生成过程中水玻璃浓度和10%硫酸溶液的滴加速度对白炭黑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玻璃浓度为11.8%,10%硫酸溶液滴加速度为14.5mL/min时,产品的粒径为30nm,达到纳米尺寸;红外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产品为白炭黑;透射电镜分析表明,产品呈颗粒状的单层排列,因而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纳米白炭黑 水玻璃浓度 硫酸溶液的滴加速度 粒径
下载PDF
Study of a mass transfer-reaction model for SO_2 absorption process using LAS/H_2SO_4 solution
17
作者 Yue Changtao Li Shuyuan +3 位作者 Chen Weihong Guo Shaohui Yang Yuhua Sha Yingx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97-402,共6页
A regenerative absorption process for removal of SOx from FCC off-gas using LAS/ H2SO4 solution as absorbant was studied and pilot-pla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 mass transfer- reaction model for the SO2 absorp... A regenerative absorption process for removal of SOx from FCC off-gas using LAS/ H2SO4 solution as absorbant was studied and pilot-pla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 mass transfer- reaction model for the SO2 absorption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pilot-plant experime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in the liquid film, and the partial pressure and mass transfer rate of SO2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was calculated from this mode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roved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describing the SO2 absorp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enerative absorption process sox cleanup LAS/h2so4 solution mass transfer-reactionmodel
下载PDF
以FeS为硫源合成超细Ti2SC粉体
18
作者 关春龙 赵子牵 +3 位作者 卢新坡 王顺 魏凤春 赵志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以FeS、Ti、TiC为原料,用微波加热法成功合成超细Ti2SC陶瓷粉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及TiC含量对Ti2SC制备的影响,并在1300℃温度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n(FeS)∶n(Ti)∶n(TiC)=1∶1∶1时,利用传统法合成样品中主相是T... 以FeS、Ti、TiC为原料,用微波加热法成功合成超细Ti2SC陶瓷粉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及TiC含量对Ti2SC制备的影响,并在1300℃温度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n(FeS)∶n(Ti)∶n(TiC)=1∶1∶1时,利用传统法合成样品中主相是TiC,发现少量目标相Ti2SC。而用微波加热,当温度达到1300℃,合成出Ti2SC粉体,另有较多的Fe及少量的TiC和TiS杂质相。当n(FeS)∶n(Ti)∶n(TiC)=1∶1∶0.95时,Ti2SC峰强度明显增强,产物中的TiC杂质的含量也有所减少,TiS杂质相消失。用硫酸对制得的样品进行处理,去除Fe杂质,最终得到含有少量TiC的超细Ti2SC陶瓷粉体,其颗粒平均尺寸为~7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Ti2SC粉体 硫酸处理
下载PDF
石墨与GIC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鸽平 夏保佳 +1 位作者 程新群 史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深入认识石墨与石墨层间化合物 (GIC)在H2 SO4 溶液中电化学嵌入 /脱嵌行为及有关影响因素 ,探讨其作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可能性 ,进行了循环伏安 (CV)测量与充、放电实验 .结果表明 ,H2 SO4 的浓度对两种电极的嵌入 /脱嵌容量、极... 为深入认识石墨与石墨层间化合物 (GIC)在H2 SO4 溶液中电化学嵌入 /脱嵌行为及有关影响因素 ,探讨其作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可能性 ,进行了循环伏安 (CV)测量与充、放电实验 .结果表明 ,H2 SO4 的浓度对两种电极的嵌入 /脱嵌容量、极化大小以及过氧化物的生成等均有较大影响 ;在H2 SO4 浓度相同时 ,石墨比GIC显示了更大的嵌入 /脱嵌容量 ,但反应中极化明显增大 ,而石墨的过氧化虽使容量增大 ,但可逆性变差 ,同时H2 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水溶液 石墨 GIS 电极 循环伏安特性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904L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嵩 杨阳 +3 位作者 何勇刚 刘松林 龚孝祥 胡亚楠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88,共5页
采用电化学和SEM、ED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在H2SO4和HF混酸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经不同时效处理后,其显微组织为完全奥氏体,并有一定数量孪晶。时效温度一定时,随着时效时... 采用电化学和SEM、ED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在H2SO4和HF混酸溶液中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经不同时效处理后,其显微组织为完全奥氏体,并有一定数量孪晶。时效温度一定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904L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阻抗值逐渐减小;904L不锈钢在760℃,保温1 h下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电荷转移电阻最大,极化后表面无明显变化,此工艺参数下,904L不锈钢耐腐蚀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4L不锈钢 时效 动电位极化 交流阻抗 混酸溶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