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首批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与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纪文艳 卢莉 +12 位作者 吕敏 苗良 高婷 黄若刚 索罗丹 刘东磊 马蕊 虞睿 张朱佳子 刘维祥 曾阳 李晓梅 吴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与保护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95244名首批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受种者,开展安全性与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评价。结果95244名首批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 目的了解和掌握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与保护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95244名首批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受种者,开展安全性与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评价。结果95244名首批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员中,累计报告不良反应人数为193例,报告率为2.03‰;其中71.0%(137/193)的病例发生在接种后24h内。有81例不良反应确认与接种疫苗有关,其中78例(96.3%)属轻微反应。所有接种对象在接种后12周内未报告吉兰-巴雷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不考虑接种率的情况下保护率可达到80.9%。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安全性 保护效果
原文传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红玲 章文 黄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1-815,共5页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4月本院分离出的15株甲型H1N1病毒分离株,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采用PCR方法扩增15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和NA全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4月本院分离出的15株甲型H1N1病毒分离株,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采用PCR方法扩增15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和NA全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利用软件Bioedit和MEGA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绘制种系发生树,采用邻位相临法构建进化树。结果 15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为低致病性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对金刚烷胺类呈耐药性。实验毒株HA基因序列与国内和国外毒株同源性为99.1%-99.7%。该地区流感毒株抗原变异程度较大,其中毒株HA发生14个氨基酸点位改变,分别为:A215E,D127E,E235K,E374K,G170E,H138R,L161I,I321V,L191I,P83S,R45K,S185T,S203T和V234I。其中第83位和第321位与国内代表株相同,但是与国外代表株不同。NA发生15个氨基酸点位改变,分别为A20V,N44S,V83M,V106I,E128G,H144Y,I188T,V241I,S247N,N248D,S334N,N369K,N449K,D451G和G454S。其中所有毒株均发生V106I和S247N的变化。结论通过对HA和NA基因序列对比分析,该地区流感疫苗对当地居民有保护作用,但是毒株与疫苗株间发生相对抗原漂移,需要进一步观察毒株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基因序列分析 疫苗评价
原文传递
中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寒青 李倩 +6 位作者 何奔 高雯洁 姚凤燕 蒋雪峰 沈月根 周建红 陈恩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8所中学14883名学生,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组6334人,对照组(未接种)8549人,随访观察一个流行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流感样病例、甲型H1N... 目的了解中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8所中学14883名学生,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组6334人,对照组(未接种)8549人,随访观察一个流行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季节性流感病例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累计观察7441.75人年。接种组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度为21.47/1000人年,低于对照组(22.69/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密度为0,低于对照组1.64/1000人年,两者率差为-1.64/1000人年(95%CI:-3.0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接种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发病密度为6.63/1000人年,低于对照组(7.02/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乙型流感发病密度为6.63/1000人年,高于对照组(5.38/1000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保护效果良好,但对于其他季节性流感可能无交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保护性效果 评价
原文传递
广州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云雪霞 许建雄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136-1137,1140,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孕妇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及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黄埔区、增城区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门诊及住院部抽取孕产妇25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有62.55...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孕妇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及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黄埔区、增城区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门诊及住院部抽取孕产妇25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有62.55%的孕妇表示如果免费接种本人愿意接种甲流疫苗,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性质、不同文化程度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愿意接种的原因,有60.58%的孕妇是因为害怕影响胎儿健康,有46.22%的孕妇希望家人接种疫苗从而保护自身及胎儿不受感染。结论为防止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导致重症病例的出现,应加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从而在疫苗接种阶段提高其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孕妇
原文传递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人群的血清抗体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艺韵 鲁恩洁 +3 位作者 李铁钢 蒋力云 狄飚 吴新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后,人群中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年龄已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HI... 目的: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后,人群中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不同年龄已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人群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HI滴度),HI滴度≥1∶40判定为阳性,同时调查采样对象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史。结果: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57.4%(402份/700份),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6;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与GMT较高的是10~30岁组人群,较低的是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30~90天,GMT水平达到高峰(1∶56);随着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人群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与GMT值反而降低。结论:青少年与成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比儿童和老年人的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人群的保护作用能持续90天左右;甲型H1N1流感抗体在0~10岁组,10~30岁组人群中持续的时间比30~60岁,>60岁组人群长;多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能会影响甲型H1N1流感抗体的产生。建议对儿童和老年人开展双倍剂量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最好在流行期前1~3月内,并且应每年接种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疫苗 血凝抑制实验 抗体
下载PDF
我院医务人员接种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杰松 吴久鸿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1-12月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24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接种人员一般情况、注射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1-12月接种H1N1流感疫苗的24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接种人员一般情况、注射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9例接种者中发生不良反应64例,发生率为25.70%。不良反应表现以全身反应为主,主要有发热、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男女接种者发生率分别为17.31%(9/52)和27.92%(55/197)(χ2=2.4303,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563,P>0.05)。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或中等,大多数患者均能自愈(59/64),少数经过对症治疗痊愈(5/64)。结论:H1N1流感疫苗总体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疫苗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医务人员
下载PDF
134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胜前 杨思芸 +1 位作者 曾友志 李林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目的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34例首批接种甲型HINt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8例接种者发生ADR,发生率为20.9%,共38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7例次,全身反应为31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 目的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34例首批接种甲型HINt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8例接种者发生ADR,发生率为20.9%,共38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7例次,全身反应为31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和任何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第1d(71.4%)或第2d(25.0oA);不良反应病程主要为1~2d,其中23倒不良反应者(82.1%)为自行缓解,5例(17.9%)曾使用药物治疗,所有不良反应发生者均治愈。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能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一般很快自愈,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不良反应 监测分析
下载PDF
349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友志 李胜前 +2 位作者 李光明 杨思芸 谢春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评价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349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临床指标(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血生化、血常规)监测。结果:53例接种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共79例... 目的:评价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349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临床指标(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血生化、血常规)监测。结果:53例接种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共79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20例次,全身反应为59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81.0%),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和任何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d1(67.9%)或d2(24.5%);不良反应病程主要为1~2d(77.4%),其中42例(79.2%)不良反应者为自行缓解,11例(20.8%)曾使用药物治疗,所有不良反应发生者均治愈。接种3d后接种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导致少数患者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一般很快自愈,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工作毒种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方捍华 袁力勇 +2 位作者 邵铭 刘书珍 李长贵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和WHO"人用大流行流感疫苗制备的指导原则"相关要求,以及各企业的申报规程,对全国10家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工作毒种A/Californ ia/07/2009 NYMC X-179A进行毒种检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和WHO"人用大流行流感疫苗制备的指导原则"相关要求,以及各企业的申报规程,对全国10家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工作毒种A/Californ ia/07/2009 NYMC X-179A进行毒种检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和各企业申报规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工作毒种 鉴别
下载PDF
包河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凌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包河区健康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居民甲型H1N1流感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38名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HI)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人群中,接种疫苗人群... 目的研究包河区健康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居民甲型H1N1流感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38名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HI)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人群中,接种疫苗人群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与未接种人群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发生大流行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抗体 血清学 疫苗
原文传递
香港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控制
11
作者 李绍鸿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5-327,共3页
2009年5月1日香港确诊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也根据疫情发展而进行了调整。疫情初期采用"控疫策略",主要是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和及早隔离患者,尽快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目的... 2009年5月1日香港确诊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也根据疫情发展而进行了调整。疫情初期采用"控疫策略",主要是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和及早隔离患者,尽快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目的是将小区传播的可能性及速度减至最低。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小区扩散,策略便调整为"缓疫措施",取消隔离和追踪,医院只治疗严重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其他非严重的甲型H1N1流感病人安排到指定的门诊诊所接受达菲治疗及在家隔离,目的是使疫情的扩散速度减慢,社会损失减至最少。传染病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本地域危机可影响全球,全球危机亦可影响本地域,所以有必要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确保尽早进行预防及控制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监测 合作 疫苗
原文传递
375位医务人员接种甲流疫苗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金兰 黄红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40-241,共2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观察该医院375名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的ADR,统计分析ADR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结果:375例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者中发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观察该医院375名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的ADR,统计分析ADR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转归等。结果:375例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者中发生ADR10例,发生率2.7%。均为一般ADR,所有的ADR经对症治疗后均可治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总体ADR以轻度ADR为主,均可治愈,疫苗的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北京市300例孕妇对甲流相关信息知信行的调查
13
作者 姜莹 游川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4期462-463,483,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及其疫苗的知识、信念、行为.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妇产医院门诊,随机分层抽取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就诊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300名孕妇,其中早孕54人,中孕123人,晚孕12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孕妇对甲型H1N1流感及其疫苗的知识、信念、行为.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北京妇产医院门诊,随机分层抽取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就诊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300名孕妇,其中早孕54人,中孕123人,晚孕123人.有77.0%的孕妇认为感染甲流会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有69.3%的人认为甲流疫苗有保护作用,有21.67%的人认为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有10.0%的人愿意接种甲流疫苗,只有2.0%的人自身接种了甲流疫苗.人们对疫苗安全性的顾虑是影响甲流疫苗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 孕妇对甲流危害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甲流疫苗的认识不足,我们应广泛利用大众媒体,并发挥临床医生面对面的交流作用,以提高孕产妇接种甲流疫苗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甲流疫苗 孕妇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人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两种免疫方法动物免疫效果比较
14
作者 惠琦 付博 +5 位作者 范宇红 官淑红 王平 刘辉 张楠 姜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疫苗0d一针免疫方法与0、21d二针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同时观察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后是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性。方法: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分别按0d一针及0、21d二针2种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首针免疫...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疫苗0d一针免疫方法与0、21d二针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同时观察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后是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性。方法: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分别按0d一针及0、21d二针2种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首针免疫后14、21、28、35及42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HI)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甲型H1N1特异性抗体滴度,比较2种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用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小鼠,14、28d后采血分离血清,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采用HI法测定季节性流感疫苗抗血清是否能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进行非特异性结合。结果:二针免疫的方法在第21天加强免疫一次后,第28、35及42天时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一针免疫方法的抗体滴度,且第42天时的抗体滴度约为一针免疫方法抗体滴度的4倍。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采用HI法测定季节性流感疫苗抗血清,未测出甲型H1N1交叉抗体。结论:0、21d二针免疫的方法在第28天后抗体滴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明显高于0d一针免疫的方法。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季节性流感疫苗 特异性抗体 交叉免疫保护性
下载PDF
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分析——一个医学专业网站的调查
15
作者 王琰 夏文美 +1 位作者 张云 张靖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及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为了进一步明确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设计此次主要针对一线卫生服务人员的网络问卷调查。方法根据疫苗说明书的相关内容,结合各国疫苗不良事件... 目的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及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为了进一步明确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设计此次主要针对一线卫生服务人员的网络问卷调查。方法根据疫苗说明书的相关内容,结合各国疫苗不良事件报道系统所报告的不良反应事件,制作匿名问卷调查表,上挂丁香园首页调查中心,经过40 d调查,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867份合格问卷,其中425人(49.0%)出现各种不同症状及次数的不良反应,219人(25.3%)出现共293例次的局部不良反应,323人(37.1%)出现共812次的全身不良反应。接种后有19.7%(n=171)出现感冒症状,3例被确诊为甲流,7例被定为疑似病例,34例为未确诊病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未发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对于目前流感的预防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疫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及乙肝疫苗对中学生心身症状影响比较
16
作者 李晓宏 付彩儒 +3 位作者 贺红丽 李云 李雅丽 朱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中学生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及乙肝疫苗对其心身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庆阳市城区2所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772名,自行设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问卷,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中学生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差... 目的研究中学生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及乙肝疫苗对其心身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庆阳市城区2所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772名,自行设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问卷,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中学生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差异较大,并有较高需求;SCL-90量表总评分显示,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组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组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u=-0.1903,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5.854,P<0.01),接种乙肝疫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4.4195,P<0.01);SCL-90量表不同因子评分亦有不同程度差异。结论中学生群体接种疫苗对其心身有一定影响,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的影响大于接种乙肝疫苗,提示对学校学生进行群体预防接种前务必对中学生做好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告知及心理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h1n1甲型流感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心身症状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17
作者 杨馥如 于海 +5 位作者 王斌 黄梦 马继红 温峰 周艳君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了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流感病毒rPan09(HA和NA来自A/California/04/09,其余6个片段来自PR8的重组病毒)的HA基因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其密码子优化为哺乳动物体内偏嗜性密码子opti-HA,同未优化的rP... 为了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流感病毒rPan09(HA和NA来自A/California/04/09,其余6个片段来自PR8的重组病毒)的HA基因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其密码子优化为哺乳动物体内偏嗜性密码子opti-HA,同未优化的rPan09的HA基因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CA-optiHA和pCA-HA转染293T细胞,48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HA基因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A-optiH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pCA-HA。为评价这两种重组质粒的免疫及保护效力,选取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将质粒pCA-HA、pCA-optiHA以100μg/只的剂量,进行后腿肌肉多点注射,同时设立空载体pCAGGS对照,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结果表明DNA疫苗pCA-optiHA可显著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三免2周后用107.45EID50的rPan09采用滴鼻方式进行攻毒,用Real-time PCR及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检测DNA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表明,pCA-optiHA免疫组的保护效力明显高于pCA-HA免疫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甲型流感病毒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hA基因 密码子优化 DnA疫苗
下载PDF
国外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及利用分析
18
作者 阿丽塔 姜柯羽 +4 位作者 王敏 欧阳昭连 孙晓北 李扬 池慧 《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11期60-64,共5页
本文总结归纳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WHO、欧盟、美国、日本、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和组织采取的一系列有关疫苗研发、生产、接种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并对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效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尽管各国建立了不同的快速审批过程,但是甲... 本文总结归纳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WHO、欧盟、美国、日本、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和组织采取的一系列有关疫苗研发、生产、接种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并对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效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尽管各国建立了不同的快速审批过程,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生产周期亟待缩短;疫苗生产能力地区差异性较大,不同国家之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差距在疫苗的可及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各国制定了疫苗优先接种人群,同时各国及各公司根据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评价的结果,逐步调整优先接种人群和接种剂量;不同国家疫苗接种率存在较大差异,疫苗接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疫苗 研发 效果
下载PDF
老年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张保平 王敬琦 +1 位作者 韩伟奇 孙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目的:比较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部在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106例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分别在接种时、接种后30min、1h、2h、24h... 目的:比较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部在前后两个阶段分别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106例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分别在接种时、接种后30min、1h、2h、24h、48h、1周、2周、1个月进行不良反应观察,并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季节性流感疫苗组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性流感疫苗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4例(3.8%),甲型H1N1流感疫苗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5例(4.7%),两组均无少见、罕见及极为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季节性流感疫苗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甲型h1n1流感疫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特异性CD4+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
20
作者 陈珺汝 夏洪波 +3 位作者 陈淑芬 王少慧 姚新生 孙万邦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疫苗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择31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47个月后的儿童,取静脉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细胞培养中滴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同时设不加疫苗... 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疫苗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择31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47个月后的儿童,取静脉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细胞培养中滴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同时设不加疫苗刺激的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疫苗特异刺激组为29.85%,对照组为39.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CD4+初始T细胞实验组为74.32%,对照组为70.08%(P〉0.05);CD4+记忆T细胞实验组为28.54%,与对照组25.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T细胞分中央型与效应型记忆T细胞,检测结果:CCR7和CD62L单阳性记忆T细胞亚群实验组分别为72.52%、29.85%,对照组分别为84.0%、93.44%,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儿童初始T细胞比例都较高;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的产生,可是为数较少,当中主要是中央型记忆CD4+T细胞,其中CCR7+和CD62L+记忆T细胞数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 记忆T细胞 免疫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