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_(180)肉瘤及K_(56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长福 王冰 +4 位作者 任淑婷 张健 孙颖 莫立平 韩水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绞股蓝总皂甙 (GP)对小鼠S180 肉瘤及K562 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180 肉瘤生长状况、肿瘤坏死面积 (TNA)与肿瘤总面积 (TTA)的比率、瘤周瘤内免疫活性细胞浸润状况及荷瘤小鼠脾脏的影响 ;通... 目的 绞股蓝总皂甙 (GP)对小鼠S180 肉瘤及K562 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180 肉瘤生长状况、肿瘤坏死面积 (TNA)与肿瘤总面积 (TTA)的比率、瘤周瘤内免疫活性细胞浸润状况及荷瘤小鼠脾脏的影响 ;通过细胞培养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K562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重复实验证实 ,GP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 肉瘤的生长 ,TNA与TTA的比率显著增加 ,瘤周尤其是瘤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 ,荷瘤小鼠脾重增加、脾白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同时证实 ,GP对K562 细胞株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GP的抑瘤作用主要是直接杀伤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gp S180肉瘤 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 抑瘤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莉 吴光亮 +1 位作者 陈小义 齐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0-3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 Pulsinelli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保...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 Pulsinelli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 (反映 DNA和 RNA含量 )明显减弱 ,GP2 0 0 mg/ kg ig给药组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血管性痴呆模型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GP可明显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 DNA和 R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血管性痴呆 大鼠 大脑皮层 海马 影响 中药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齐刚 张莉 +3 位作者 宋月英 汪超 陈小义 李积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 (反映 DNA和 RNA含量 )明显减弱 ,GP10 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GP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 齿状回 脑保护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与阿霉素、5-氟尿嘧啶联用的抑瘤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长福 杨艳萍 +3 位作者 王冰 罗崎 苟伟 白元让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的重复实验证实,绞股蓝总皂甙(GP)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坏死比率(肿瘤坏死面积TNA/肿瘤总面积TTA×100%)显著增加,瘤周瘤内淋巴细胞、巨噬... 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的重复实验证实,绞股蓝总皂甙(GP)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坏死比率(肿瘤坏死面积TNA/肿瘤总面积TTA×100%)显著增加,瘤周瘤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荷瘤鼠脾重明显增加,脾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大。阿霉素(ADM)或5-氟尿嘧啶(5-Fu)与GP联用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分别单用,且GP能明显减轻阿霉素、5-氟尿嘧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阿霉素 5-氟尿嘧啶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AGEs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唐灵 周康 +1 位作者 王艳 张秋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78-4481,共4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M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阳性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诱导和干预,模型组、药物组、阳性...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M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阳性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诱导和干预,模型组、药物组、阳性组均采用200mg/L的AGEs诱导HMCs,药物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25、75、150mg/L)的GP干预,阳性组同时给予0.1mmol/L的氨基胍盐酸盐(AG)干预,培养72h。采用MTT法观察各组中HMCs的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m 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中,AGEs能够诱导HMCs增殖、促进NF-κB活化及上调TGF-β1、PDGF-BB 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中,GP可以抑制AGEs诱导的HMCs增殖、NF-κB活化及下调TGF-β1、PDGF-BB m 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对AGEs培养条件下的HMCs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GP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及下调TGF-β1、PDGF-BB m RNA的表达,进而减少ECM的分泌和聚集,达到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核因子-ΚB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
原文传递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绞股蓝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尚菲 魏希颖 +1 位作者 刘竹 马彩霞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19-521,共3页
从药用植物绞股蓝根部分离内生真菌,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菌株并对其成分进行初步检测,鉴定目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绞股蓝根部内生真菌;DPPH法和Fe3+还原力测定抗氧化能力;TLC和HPLC检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绞股蓝皂苷;分子生物学方法进... 从药用植物绞股蓝根部分离内生真菌,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菌株并对其成分进行初步检测,鉴定目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绞股蓝根部内生真菌;DPPH法和Fe3+还原力测定抗氧化能力;TLC和HPLC检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绞股蓝皂苷;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分离得到的10株内生真菌中G4菌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经检测发现G4的胞内产物中含有绞股蓝皂苷,鉴定其为柔膜菌目(Heloti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内生真菌 抗氧化 绞股蓝皂苷
原文传递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之镨 玉波罕 +3 位作者 黄押稳 彭友良 杨志杰 马伟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应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对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用柱层析法研究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对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以及洗脱参数。... 应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对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的含量;用柱层析法研究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对绞股蓝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以及洗脱参数。结果:西双版纳产绞股蓝总皂苷含量较高,为6.55%,绞股蓝总皂苷比吸附量达30.3mg/g,50%乙醇的解吸率为83.05%,绞股蓝总皂苷纯度可达8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HPD100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去分化作用的miRNA研究
8
作者 束波 冯赞杰 +1 位作者 朱欣婷 余春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2-619,共8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苷(GP)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去分化过程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以及目标miRNA。方法miRNA芯片检测胆固醇(CH)诱导的去分化VSMC以及GP作用后细胞miRNA的表达差异,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转染目标miR...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苷(GP)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去分化过程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以及目标miRNA。方法miRNA芯片检测胆固醇(CH)诱导的去分化VSMC以及GP作用后细胞miRNA的表达差异,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转染目标miR-150模拟物以及抑制剂,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olt检测miR-150转染对GP抑制去分化过程中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CH诱导细胞去分化以及GP干预过程中miRNA表达差异都有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CH组上调22个、下调7个miRNA。与CH组相比,GP组上调6个、下调13个miRNA。GP干预CH诱导细胞去分化过程中,转染miR-150 mimic后细胞分化型标志蛋白SM-actin的表达降低,去分化标志蛋白Epiregulin表达增高;而miR-150 inhibitor转染组蛋白表达变化与之相反。提示GP抑制VSMC去分化作用在过表达miR-150后被降低,干扰miR-150表达后被加强。结论CH诱导VSMC去分化以及GP干预后细胞miRNA差异表达明显,GP抑制去分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miR-150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去分化 microRNA芯片 microRNA-150 (miR-15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