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肿瘤血管靶向肽CGNSNPKSC的结合受体 被引量:3
1
作者 贺莉 吴开春 +10 位作者 惠晓莉 陈瑜 梁树辉 陈蓓 曹姗姗 闫堃 韩宇 姚芳芳 杨利萍 韩英 樊代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肿瘤血管靶向肽GX1(CGNSNPKSC)的结合受体。方法:化学合成生物素标记的GX1,培养内皮细胞并收集细胞膜蛋白;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进行免疫磁珠分离,富集能与血管特异性短肽GX1结合的蛋白质;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进行wester... 目的:筛选和鉴定肿瘤血管靶向肽GX1(CGNSNPKSC)的结合受体。方法:化学合成生物素标记的GX1,培养内皮细胞并收集细胞膜蛋白;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进行免疫磁珠分离,富集能与血管特异性短肽GX1结合的蛋白质;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进行western blot免疫检测,筛选出能和GX1结合的目的条带;利用液相色谱-二级质谱(LC-MS/MS)对能与血管特异性短肽GX1结合的蛋白质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获得了能与GX1结合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为13KDa。利用LC-MS/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8个候选蛋白:cDNA FLJ40018fis,clone STOMA2006398,cytochromeP45019A1,probable 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ASH1L,adenylyl 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2(CAP2),similar toankyrin repeat domain20A,diacylglycerol kinase iota(DGKI),isoform2of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type1,similar to annexinA2isoform1。结论:利用免疫沉淀-质谱法获得了8个GX1结合受体的候选蛋白,为进一步寻找血管抑制治疗的靶标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1 脐静脉内皮细胞 免疫沉淀 LC-MS/MS 受体
下载PDF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惊涛 惠晓丽 +5 位作者 刘秦元 刘洋 方如塘 李明 殷继鹏 吴开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29-732,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方法: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99Tcm-NGR,由尾静脉分别注入荷瘤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两组小肽在胃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方法: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99Tcm-NGR,由尾静脉分别注入荷瘤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两组小肽在胃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NGR,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两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均可见放射性浓聚,T/NT比值随时间延长总体呈递增趋势。99Tcm-GX1组自8h起,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即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99Tcm-NGR组8h-18h肿瘤部位放射性分布均低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至24h其肿瘤部位放射性明显浓聚,并超过心血池本底,T/NT比值增高至1.34。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18h,99Tcm-GX1组其比值持续高于99Tcm-NGR组,但至24h小时,99Tcm-NGR组比值迅速升高并高于99Tcm-GX1组。结论:99Tcm直接法标记NGR,标记率大于90%,比活度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完全可以满足SPECT显像的要求。99TcmGX1、99Tcm-NGR均能够靶向到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99Tcm-NGR相比,99Tcm-GX1灵敏度更高,适合早期实时探测,而99Tcm-NGR在晚期实时探测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靶向 胃癌 gx1 NGR
下载PDF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如塘 惠晓丽 +1 位作者 殷继鹏 吴开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275-1277,1301,共4页
目的:观察GX1短肽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无特异性结合及对其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无GX1短肽受体表达,并比较GX1作用组与对照组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突破视网膜内界膜... 目的:观察GX1短肽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无特异性结合及对其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无GX1短肽受体表达,并比较GX1作用组与对照组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及视网膜铺片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GX1短肽能与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且GX1作用后,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密度及迂曲程度较对照组减低,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减少。结论:GX1短肽具有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抑制蛋白质类 @gx1
下载PDF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用于胃癌近红外活体成像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想 殷继鹏 +2 位作者 聂勇战 吴开春 王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6期3010-3013,3027,共5页
目的:以肿瘤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吲哚菁绿(ICG)的载体,合成近红外荧光探针GX1-HSA-ICG,研究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荷人胃癌裸鼠活体中的靶向成像能力。方法:以HSA作为ICG的载体,通过化学修饰与GX1共价连接,合成GX... 目的:以肿瘤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吲哚菁绿(ICG)的载体,合成近红外荧光探针GX1-HSA-ICG,研究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荷人胃癌裸鼠活体中的靶向成像能力。方法:以HSA作为ICG的载体,通过化学修饰与GX1共价连接,合成GX1-HSA-ICG纳米颗粒探针;使用SDS-PAGE对探针合成进行鉴定;采用探针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及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Co-HUVEC进行结合和竞争抑制试验,验证探针和Co-HUVEC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皮下荷胃癌小鼠进行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验证探针在体内的胃癌靶向性。结果:成功合成GX1-HSA-ICG。细胞结合与竞争抑制实验显示GX1-HSA-ICG可与Co-HUVEC细胞特异性结合;荷瘤小鼠活体成像也显示出GX1-HSA-ICG较ICG有更长体内的循环时间,并且胃癌组织局部较HSA-ICG有更强的聚集。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HSA为荧光染料载体的胃癌血管靶向探针,成功对荷胃癌裸鼠进行了活体成像。使用HSA为载体的探针较单纯使用ICG的肿瘤局部滞留能力显著提高,GX1增加了探针的胃癌靶向特异性。该探针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1 分子影像 胃癌 近红外成像
原文传递
体内示踪技术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特异靶向胃癌新生血管 被引量:3
5
作者 惠晓丽 梁树辉 +2 位作者 刘洋 刘惊涛 吴开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与胃癌新生血管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内靶向性。方法:化学合成BioGX1展示肽;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组将Bio-GX1展示肽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体内循环8h、12h、18h、24h时处死裸鼠,B组将GX1噬菌体经... 目的:评价噬菌体展示肽GX1与胃癌新生血管结合的特异性及体内靶向性。方法:化学合成BioGX1展示肽;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组将Bio-GX1展示肽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分别于体内循环8h、12h、18h、24h时处死裸鼠,B组将GX1噬菌体经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体内,于体内循环8min时处死裸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噬菌体及展示肽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构建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于移植瘤术后第5天、第10天经尾静脉注入Bio-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X1与胃癌血管体内结合的特异性及靶向性。结果: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24h,GX1噬菌体体内循环8min,可特异靶向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血管,而与肝、心、脾、肾(脑)、肺、肌肉组织等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GX1展示肽体内循环8h,可特异靶向小鼠肾包膜下胃癌移植瘤模型肿瘤血管,与对照组织血管未见明显结合。结论:GX1噬菌体及展示肽均可在体内特异靶向胃癌血管,具有体内胃癌血管靶向性,可作为胃癌血管靶向治疗及诊断的有效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靶向 噬菌体展示肽 gx1 体内示踪技术
下载PDF
一种基于Geode Gx1整合型芯片的嵌入式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04年第5期78-80,共3页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定义及技术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eodeGx1整合型芯片的嵌入式应用平台,最后展望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X86架构 实时操作系统 GEODE gx1
下载PDF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惠晓丽 刘惊涛 +4 位作者 刘洋 殷继鹏 方如塘 李明 吴开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的显像差异,探讨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荷人结肠癌、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经尾静脉分别注入荷人结肠癌、肺癌小鼠体内,SPECT显...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的显像差异,探讨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荷人结肠癌、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经尾静脉分别注入荷人结肠癌、肺癌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99Tcm-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GX1,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满足显像要求。结肠癌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即可见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18h显影最清晰,随时间延长T/NT比值总体呈递增趋势;肺癌组荷瘤小鼠8h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无明显显影,自12h起肿瘤部位开始出现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18h显影最清晰,T/NT比值随时间延长亦呈递增趋势。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24h,结肠癌组比值持续高于肺癌组。结论:GX1可靶向到结肠癌与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并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肺癌相比,GX1在结肠癌成像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体内肿瘤组织滞留率和更高的T/NT比率。结合早期胃癌中研究结果,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时相探测方面较肺癌具有更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靶向 结肠癌 肺癌 gx1
下载PDF
^(131)I标记Tyr-GX1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和显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 殷继鹏 +5 位作者 惠晓丽 康建琴 汪静 马温慧 聂勇战 吴开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酪氨酸(Tyr)修饰的肿瘤血管靶向肽GX1,研究131I标记短肽Tyr-GX1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Tyr-GX1短肽作为肿瘤血管靶向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Iodogen碘标法对Tyr-GX1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 目的:设计、合成酪氨酸(Tyr)修饰的肿瘤血管靶向肽GX1,研究131I标记短肽Tyr-GX1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Tyr-GX1短肽作为肿瘤血管靶向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Iodogen碘标法对Tyr-GX1进行131I标记,检测其标记率和体内外稳定性;建立荷人胃癌裸鼠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标记肽,分别进行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和肿瘤显像实验,结果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纸层析法结果计算表明,131I-Tyr-GX1肽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均达90%以上;24 h稳定性测试表明,131I-Tyr-GX1在室温下存放以及与人血清、鼠血清、PBS等溶液混合,其标记率仍然都维持在90%左右,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2).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研究显示:标记肽在荷瘤裸鼠双肾放射性计数测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肿瘤等组织;脑、骨、肌肉组织放射性计数含量较低,给药24 h时,肿瘤/肌肉(T/M)、肿瘤/血液(T/Bl)、肿瘤/脑组织(T/Br)的放射性比值分别是5.78、4.06和23.01;3).体内SPECT显像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131I-Tyr-GX1肽后4 h肿瘤部位已开始显影,并随时间的延长,显像逐渐清楚,至18 h时,肿瘤显像最清晰。结论:应用Iodogen碘标法成功标记Tyr-GX1短肽;尾静脉注射131I-Tyr-GX1后,肿瘤部位可以出现放射性浓聚,表明131I-Tyr-GX1短肽可以靶向结合于肿瘤部位,有望成为新一种胃肠道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标记 gx1 生物学分布 SPECT 肿瘤显像
原文传递
直接和间接^(99)mTc标记GX1短肽对荷瘤小鼠SPECT成像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张宁 殷继鹏 +3 位作者 周光清 马瑾 幺立萍 吴开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法制备胃癌靶向探针,对比分析2种探针的成像能力。方法利用胃癌血管靶向肽GX1,采用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c-GX1;GX1偶连双功能螯合剂肼基尼古酰胺(HYNIC)后,采用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 目的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法制备胃癌靶向探针,对比分析2种探针的成像能力。方法利用胃癌血管靶向肽GX1,采用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c-GX1;GX1偶连双功能螯合剂肼基尼古酰胺(HYNIC)后,采用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c-HYNIC-GX1;对2种探针测定标记率和稳定性后,进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将2种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入荷胃癌BALB/c裸鼠体内(每组3只)进行SPECT成像,计算瘤心比,对2种探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成功制备^(99)mTc-GX1和^(99)mTc-HYNIC-GX1探针,标记率达(97.15±1.33)%和(96.68±0.60)%,在小鼠血清中的标记率分别为(96.96±0.73)%和(96.36±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207和0.5691,均P>0.05。体外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显示,2种探针与Co-HUVEC结合后测得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49.17±8.27)和(146.10±11.55)B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39,P>0.05),且可以被未标记的GX1所抑制。SPECT成像显示,2种探针可以在体靶向到胃癌组织,12 h的瘤心比为1.63±0.22和1.7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8,P>0.05。结论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法制备的探针特异性和靶向性没有显著差别,均可以用于荷瘤裸鼠的SPECT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PECT成像 gx1 肿瘤靶向 HUVEC
原文传递
肿瘤血管靶向肽GX1的受体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洋 吕艳香 +3 位作者 惠晓丽 梁树辉 梁淑丽 吴开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筛选肿瘤血管靶向肽GX1(CGNSNPKSC)的受体。方法:化学合成生物素标记的GX1,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并收集共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HUVECs)全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免疫磁珠法分离富集与GX1结合的蛋白质;采用... 目的:筛选肿瘤血管靶向肽GX1(CGNSNPKSC)的受体。方法:化学合成生物素标记的GX1,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并收集共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HUVECs)全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免疫磁珠法分离富集与GX1结合的蛋白质;采用银染检测,确定并获取特异性蛋白条带;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条带蛋白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免疫沉淀和银染法获得与GX1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在10-15KDa之间。利用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一个有意义的候选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结论:利用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获得了GX1受体的候选蛋白,为研究GX1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免疫沉淀 MALDI-TOF-MS 受体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GX1-rmhTNFα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珊珊 吴开春 +4 位作者 颜真 万一 韩宇 赵丽娜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GX1-rmhTNF重组融合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18000处出现了1条新生的蛋白条带,该表达蛋白具有与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结合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了该产物,为下一步GX1-rmhTNF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段CGNSNPKSC/gx1 gx1-rmhTNFα 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温度诱导
下载PDF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抑制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莹莹 刘惊涛 +5 位作者 雷志杰 张海萍 邰千慧 崔巍 吴开春 惠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血管生成 gx1二聚体 gx1单体
下载PDF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介导的载紫杉醇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简宇凡 卜伟 +7 位作者 楚建杰 窦芳 恽艳琴 葛人杰 卫培峰 王婧雯 樊婷婷 文爱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88-2195,共8页
目的:制备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介导的载紫杉醇靶向纳米脂质载体(GX1-PTX-NLCs),并对其制剂学性质、体外释放及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脂质载体,并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等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处方... 目的:制备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介导的载紫杉醇靶向纳米脂质载体(GX1-PTX-NLCs),并对其制剂学性质、体外释放及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脂质载体,并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等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处方,通过透射电镜对纳米脂质载体进行形态学考察,在2~8℃条件下观察纳米粒8 d内的稳定性,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情况。结果:采用最佳制备处方得到的GX1-PTX-NLCs粒径小而均匀,平均粒径(198.6±3.13)nm,Zeta电位值为(-11.9±1.08)mV,包封率达到80%以上,载药量为(0.4±0.013)%;GX1-PTX-NLCs在透射电镜下呈球形,包载药物清晰可见;8 d内PTXNLCs与GX1-PTX-NLCs稳定性良好,包封率和载药量无显著变化;体外释放实验GX1-PTX-NLCs在16 h全部释放完毕,与原药相比缓释效果明显。结论: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介导的载紫杉醇靶向纳米脂质载体包封率高,稳定性良好,是一种潜在的高效靶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 紫杉醇 纳米脂质载体 靶向
原文传递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抑制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莹莹 刘惊涛 +4 位作者 张海萍 雷志杰 崔巍 吴开春 惠晓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通过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RM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通过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RM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阴性对照组相比,100-200μM GX1二聚体及单体均可抑制RMEC增殖(P<0.05),且随着GX1二聚体及单体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各浓度GX1二聚体均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明显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视网膜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对细胞迁移无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及阴性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抗血管生成 gx1二聚体 gx1单体
原文传递
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诱变菌株对马尾松苗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桂娥 吴小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7,共5页
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能够有效降解植酸盐。笔者将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优良突变菌株接种于马尾松实生苗,研究其对马尾松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分别于接种60、120、180 d后测定并比较各接... 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能够有效降解植酸盐。笔者将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优良突变菌株接种于马尾松实生苗,研究其对马尾松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分别于接种60、120、180 d后测定并比较各接种实生苗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接种前和接种180 d后马尾松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对马尾松苗净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马尾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促进作用,其中诱变菌株JZ-GX1-2的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诱变菌株JZGX-10,再者是经筛选获得的野生型菌株JZ-GX1。试验结果表明水拉恩氏菌JZ-GX1及其诱变菌株JZ-GX1-2和JZ-GX1-10可用于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和野外造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拉恩氏菌JZ-gx1 诱变菌株 马尾松 光合作用 植酸盐降解菌 促生效应
下载PDF
双CPU结构的网络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飞 张跃 肖会兵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6-8,共3页
介绍电视机顶盒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的基于STi5 5 14和ST4 0GX1的双CPU结构的网络交互式数字机顶盒解决方案 ,着重描述单芯片解码器STi5 5 14和二维图形处理器ST4 0GX1各自的功能特点 ,以及双CPU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关键词 双CPU 网络交互式 数字电视 机顶盒 STi5514 ST40gx1 解码器 图形处理器
下载PDF
胃癌治疗候选新药GX1-rmhTNFα一般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晓静 白玉赟 +1 位作者 吴开春 樊代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GX1-rmhTNFα对动物重要生命功能的影响,观察其主要药效学以外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分别取大鼠、小鼠肌肉注射,测试GX1-rmhTNFα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GX1-rmh... 目的:通过研究GX1-rmhTNFα对动物重要生命功能的影响,观察其主要药效学以外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分别取大鼠、小鼠肌肉注射,测试GX1-rmhTNFα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GX1-rmhTNFα三个剂量组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GX1-rmhTNFα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显著性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x1-rmhTNFα 一般药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ST40GX1与STi5514的网络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硬件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会兵 张跃 彭飞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从现有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展以及局限性出发,介绍了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新近推出的适合于交互式数字电视应用的ST40GX1和STi5514芯片的功能特点以及接口。提出了二者相结合构成双CPU的高性能网络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方案,... 从现有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发展以及局限性出发,介绍了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新近推出的适合于交互式数字电视应用的ST40GX1和STi5514芯片的功能特点以及接口。提出了二者相结合构成双CPU的高性能网络交互式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方案,并给出了包括前端在内的系统的具体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40gx1 STi5514 数字电视 机顶盒 图形加速器 网络接口 交互式
下载PDF
高效植酸盐降解细菌水拉恩氏菌JZ-GX1的植酸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桂娥 吴小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3,116,共5页
以高效植酸盐降解细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的植酸酶在细胞内的定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菌48 h的培养物中,菌株细胞不同部位的植酸酶比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胞外上清液2.503 7 U/mg,胞间质... 以高效植酸盐降解细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的植酸酶在细胞内的定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菌48 h的培养物中,菌株细胞不同部位的植酸酶比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胞外上清液2.503 7 U/mg,胞间质0.001 5 U/mg,胞内0.000 2 U/mg,说明JZ-GX1菌株所产植酸酶为胞外酶;通过研究pH值和温度对该菌分泌的胞外植酸酶活性的影响表明,JZ-GX1菌株所产植酸酶为酸性植酸酶,最适pH值为5.5,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但不耐碱;最适温度为37℃,当温度小于50℃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研究为水拉恩氏菌JZ-GX1将来作为微生物菌肥应用于农林业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拉恩氏菌JZ-gx1 降解 植酸酶 胞外酶 植酸酶特性 Rahnella aquatilis JZ-gx1
下载PDF
爱的相对论 松下LUMIX DMC-GX1定格这一秒
20
作者 谢慧华 刘科宏 《移动信息》 2012年第3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相对论 DMC LUMIX DMC-gx1 g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