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雷月 宫彦龙 +3 位作者 唐会会 李祖军 朱速松 张玉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9-300,共12页
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 为探讨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88个不同品种的贵州禾原料酿造白酒,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禾酿酒适宜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贵州禾酿酒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白酒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造的白酒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指标可用3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6.349%。同时,结合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知,pH、总酸、总酯、总醛、出酒率和酒精度这6个品质指标可作为综合评价贵州禾酿酒适宜性的关键性指标;此外,可将88个不同品种贵州禾分为4类,第Ⅰ类贵州禾品种(16个)酿酒品质相对较佳,第Ⅱ类贵州禾品种(23个)适宜作为低度酒的酿造,第Ⅲ类贵州禾品种(48个)酿酒品质相对较差,‘牛芒禾’单独聚为第Ⅳ类,其酿酒品质最差,不适合作为白酒酿造的原料。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贵州禾优质酒酿品种的选育及贵州禾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酿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KASP标记的贵州禾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娴 徐海峰 +8 位作者 张志斌 王倩 宫彦龙 张习春 龙思芳 罗秦欢 宋莉 王忠妮 朱速松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45-1353,共9页
贵州禾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原生态水稻(Oryza sativa L.),目前对其历史形成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择了121份贵州禾资源和其他地区194份水稻品种,利用120个KAS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贵... 贵州禾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原生态水稻(Oryza sativa L.),目前对其历史形成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择了121份贵州禾资源和其他地区194份水稻品种,利用120个KAS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禾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较多的多态性位点数和观测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贵州禾与贵州地方粳稻遗传距离最小为0.0197,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805;贵州禾与江苏地方粳稻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0276,0.9727次之。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90%的贵州禾群体单独聚为一类,而且绝大多数属于粳稻,主要与江苏地方粳稻和贵州地方粳稻聚为一大类。本研究表明贵州禾区别于其他地方粳稻,具有独特的遗传结构,与贵州及江苏地方粳稻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本研究结果对了解贵州禾的群体结构及与其他地区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以及探讨贵州禾起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KASP标记
原文传递
Pikh,Pi2,Pi9,Pi5 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贵州禾中的分布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继琼 孙一丁 +6 位作者 杨奕 李进斌 陈惠查 焦爱霞 谭金玉 阮仁超 许明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7-2222,共6页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kh、Pi2、Pi9、Pi5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46个品种对叶瘟表现高抗(0~1级),占56. 1%,表明多数贵州禾对云南宜良的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贵州禾通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Pi5(32. 35%)、Pikh(30. 86%)基因频率相对较高,而Pi9(2. 56%)和Pi2(2. 47%)频率较低;这4个基因可以组合成0、Pikh、Pi5、Pi9、Pi5+Pikh、Pi2+Pi5、Pi9+Pi5等7种基因型,其比例分别是50%、21. 95%、14. 63%、1. 22%、8. 54%、2. 44%、1. 22%,即50%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每个县分布有其中2~6种基因型,从江县61. 54%的品种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0型是优势类型,黎平县的优势类型是0型(46. 43%)和Pikh型(42. 86%),荔波县基因型达到6种,比从江县(4种)和黎平县(3种)多,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品种类型相对丰富; 0、Pikh、Pi5+Pikh和Pi5这4种基因型平均抗性分别为2. 39、1. 28、1. 57和1. 17级,Pikh、Pi5+Pikh和Pi5这3种基因型平均抗性明显高于0型,说明田间叶瘟抗性与所检测的Pi5、Pikh基因有一定的关联,携带0个基因的部分品种在田间也表现出对叶稻瘟抗性,表明这些材料携带所检测的4个基因之外的抗性基因。【结论】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禾种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贵州禾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CHI-PAT双价基因遗传转化贵州禾来拢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建容 曾晓芳 +1 位作者 艾珊珊 赵德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以贵州禾来拢幼胚为转化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和抗除草剂抗性双价基因(CHI-PAT)导入来拢幼胚,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及PCR检测呈阳性,转基因植株对50mg/L的Basta溶液有抗性。初步证明CHI和... 以贵州禾来拢幼胚为转化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和抗除草剂抗性双价基因(CHI-PAT)导入来拢幼胚,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及PCR检测呈阳性,转基因植株对50mg/L的Basta溶液有抗性。初步证明CHI和PAT基因已整合进了水稻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幼胚 除草剂
下载PDF
贵州稻种禾类种质资源耐冷性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利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惠查 张再兴 +3 位作者 阮仁超 杨玉顺 金桃叶 游俊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6期38-40,共3页
分别对286份和232份贵州稀有稻种禾类种质资源的芽期耐冷性和苗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禾类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耐冷、抗旱基因。耐冷性鉴定表现中抗(5级)以上品种179份,占62.58%,其中1级高抗品种46份,占16.08%;抗旱性鉴定表现强(... 分别对286份和232份贵州稀有稻种禾类种质资源的芽期耐冷性和苗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禾类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耐冷、抗旱基因。耐冷性鉴定表现中抗(5级)以上品种179份,占62.58%,其中1级高抗品种46份,占16.08%;抗旱性鉴定表现强(1级)的品种有35份,占15.09%,5级中抗以上品种104份,占鉴定数的44.82%;筛选出耐冷抗旱的双抗种质有9份。并就禾类资源的耐冷、抗旱等优异特性应用于水稻育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种质资源 耐冷性 抗旱性 水稻
下载PDF
中国稀有稻类贵州禾的广亲和性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倪克鱼 孙灿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3-5,共3页
中国稀有稻类贵州禾是贵州侗族人民在其居住的独特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一类耐阴、耐冷性极强的稻种 ,利用陈氏分类法鉴定大多数品种为粳型稻。用典型的贵州禾品种分别与籼型半矮生品种、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 中国稀有稻类贵州禾是贵州侗族人民在其居住的独特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一类耐阴、耐冷性极强的稻种 ,利用陈氏分类法鉴定大多数品种为粳型稻。用典型的贵州禾品种分别与籼型半矮生品种、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杂交 ,调查其杂种 F1的秆高、每穗颖花数、实粒数、结实率等 ,分别计算其超亲优势、竞争优势和可利用的生殖竞争优势。结果表明 :(1)贵州禾对三系不育系没有直接的恢复基因 ;(2 )贵州禾对籼型半矮生品种、两系不育系具有亲和力 ,其大小因品种不同则强度不一样 ;(3)贵州禾所具有的广亲和基因易与三系的强恢复基因聚合 ;(4 )贵州禾与各类型水稻杂交 ,其后代表现为株叶型好、分蘖力强、株高适中、熟期适宜 ,个别禾品种对籼型水稻材料还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且具穗大、粒多、粒大的正效应 ,这对克服亚种间杂交水稻 F1所遇到的株高超双亲、株型差、叶披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禾 广亲和性 测定 水稻 杂交育种材料
下载PDF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禾 被引量:36
7
作者 杨黎 周定生 +2 位作者 郑桂云 杨华 舒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23-26,F0003,F0004,共6页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摘禾、禾晾和禾仓的收储方式独具特色。禾改粘、粘还禾反映了当地群众对禾的依...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摘禾、禾晾和禾仓的收储方式独具特色。禾改粘、粘还禾反映了当地群众对禾的依赖。黔东南苗侗民族是禾(糯)文化的传承者。当今世界糯稻栽培圈已逐步减少,而黔东南却以禾的形式把这些糯稻完整保存下来,它在中国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是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农耕文化 禾晾 价值 传承 黔东南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