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肠弯曲菌病与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茂俊 张建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弯曲菌属中主要引起人类感染的一个种,可定植于人的空肠、回肠和结肠,导致急性肠炎。C.jejuni的传染源主要是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未经消毒的井水或地面水、污染的牛奶、熟食通常是引...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弯曲菌属中主要引起人类感染的一个种,可定植于人的空肠、回肠和结肠,导致急性肠炎。C.jejuni的传染源主要是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未经消毒的井水或地面水、污染的牛奶、熟食通常是引起散发和暴发的主要原因。家畜、家禽是重要贮存宿主。粪.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其感染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居于细菌性食源性感染的首位。由于经济、气候、人口密度以及种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格林-巴利综合征 食源性感染 急性肠炎
原文传递
Th17/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红岩 侯振江 +1 位作者 刘建凤 陈云霞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889-895,900,共8页
CD4^(+)T细胞经T细胞受体介导活化后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4个细胞亚群,各亚群间互相调节,参与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共同发挥免疫学功能,其中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对CD4^(+)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 CD4^(+)T细胞经T细胞受体介导活化后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4个细胞亚群,各亚群间互相调节,参与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共同发挥免疫学功能,其中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对CD4^(+)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效应细胞因子产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经典的免疫学说认为,Th1/Th2细胞免疫模式失衡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主要机制。近年来,随着Th17和Treg细胞亚群的发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弥补了单纯由Th1/Th2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效应机制的缺陷,丰富了传统Th1/Th2细胞免疫理论的内涵,拓展了对AID发生机制的认识,也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AID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及选择安全可靠的新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硬化症 吉兰-巴雷综合征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淮玉 王国平 +4 位作者 施勤 孙柏松 周本秀 陈宜鑫 周清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电生理分型与病理改变相关性及治疗前后电生理动态改变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45例GBS的临床、电生理改变特点和10例腓肠神经病理特征及5例电生理动态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对照性研究。结果 本组...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电生理分型与病理改变相关性及治疗前后电生理动态改变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45例GBS的临床、电生理改变特点和10例腓肠神经病理特征及5例电生理动态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对照性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大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绝大多数电生理改变符合脱髓鞘型损害(96%),少数为轴索损害型(4%)。腓肠神经病理结果与电生理改变相符合。电生理动态随访显示:临床症状恢复早于电生理的恢复;MCV和EMG恢复较SCV快。结论 电生理检查除了作为GBS诊断重要手段之一,其电生理分型与其病理改变相吻合。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及神经康复的动态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电生理 病理 动态随访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211例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国民 许贤豪 +4 位作者 王雅军 魏岗之 王红 汤晓芙 郭玉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分析21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男多于女(2.1/1),10~30岁多发。约63%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和胃肠道。多以迅速加重的肌无力为主诉(95.3%),体征有深反射消失或减退(90%),感觉症状较轻(42.6%)。脑脊液有蛋白... 分析21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男多于女(2.1/1),10~30岁多发。约63%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和胃肠道。多以迅速加重的肌无力为主诉(95.3%),体征有深反射消失或减退(90%),感觉症状较轻(42.6%)。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83.8%)。IgG24小时合成率与病情及病程相关。电生理表现脱髓鞘特征(93.5%),病理上表现为节段性脱髓鞘和单核细胞浸润(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综合征 脱髓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早期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涛 贾志荣 +3 位作者 王亭亭 王洪霞 石昕 梁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5-738,共4页
目的分析发病4周内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F波、H反射及神经传导的改变特点,探讨F波及H反射检查在早期CB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确诊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资料特点,依据病程分为2组(≤2周组及〉2周组)。使用卡... 目的分析发病4周内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F波、H反射及神经传导的改变特点,探讨F波及H反射检查在早期CB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确诊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资料特点,依据病程分为2组(≤2周组及〉2周组)。使用卡方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F波、H反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的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病程≤2周组及〉2周组F波异常比例分别为17/20、7/18,H反射的异常比例分别为13/20、12/19,MCV异常率为28.4%(25/88)、32.9%(26/79),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异常率为40.9%(36/88)、36.7%(29/79),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为35.2%(31/88)、32.9%(26/79),SCV异常率为11.2%(10/89)、25.2%(24/95)。两组患者中F波、H反射异常率均较高,且两组问F波异常比例(χ^2=8.657,P=0.003)及SCV异常率(χ^2=6.002,P=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波及H反射对GBS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神经电生理检查对GBS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电生理学 H反射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相关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东蕾 刘芳 +1 位作者 孙庆利 徐迎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第3期208-209,共2页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外伤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200mg,2次/d肌内注射,共治疗14d。用药8d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酸痛,伴肢体无力。10d后四肢无力加重,无法直立,伴有多汗。...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外伤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200mg,2次/d肌内注射,共治疗14d。用药8d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酸痛,伴肢体无力。10d后四肢无力加重,无法直立,伴有多汗。查体示四肢肌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未引出。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细胞分离。给予营养周围神经、脱水、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并未再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天麻素注射液。15d后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不良反应 格林巴利综合征
原文传递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电生理分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长玉 张国华 +2 位作者 王桂荣 李春岩 毛俊雄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2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根据电生理特征将结果分成了三种类型。Ⅰ型提示运动神经脱髓鞘病变,Ⅱ型提示运动神经轴索损害,Ⅲ型尚难确定是脱髓鞘病变还是轴索损害。由此说明格林-巴利综... 对2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根据电生理特征将结果分成了三种类型。Ⅰ型提示运动神经脱髓鞘病变,Ⅱ型提示运动神经轴索损害,Ⅲ型尚难确定是脱髓鞘病变还是轴索损害。由此说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二种类型,即脱鞘型和轴索损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GB综合征 电生理
原文传递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冬燕 陈琳 +4 位作者 李力波 金丽日 李延峰 朱以诚 崔丽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和电生理学检查,并探讨其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3-08-2007-09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GBS患者77例,患者病情等级根据Hughes评分划分,针对患者发病...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和电生理学检查,并探讨其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3-08-2007-09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GBS患者77例,患者病情等级根据Hughes评分划分,针对患者发病年龄是否大于40岁、是否存在延髓及自主神经症状、病情最重时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是否≤5分、双上肢F波出现率是否≤50%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急性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0.012)、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5分(P=0.018)有关。重症患者较轻症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延髓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双上肢近端肌力总和≤5分、双上肢F波出现率≤50%等情况多见。死亡患者2例(2.59%),主要死因为心跳、呼吸骤停。结论存在双上肢近端肌力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GBS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对于重症患者尤其存在延髓功能障碍者,临床医生应注意其呼吸和心脏异常情况,以防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及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旗 张祥杰 +5 位作者 宋思奇 田福玲 崔建美 马树祥 王洪彬 李雪青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文献,总结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根据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出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 目的:通过研究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文献,总结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根据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出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采用毫针或电针针刺腧穴治疗的文献共55篇,涉及115个穴位,共出现881频次,平均每穴使用7.66次。按照累积频率的第75百分位数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外关、三阴交六个穴位。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所选经络,应用频次最多的为大肠经穴位,占总频次的18.16%。应用频率居第二位的为胃经穴位,占总频次的17.37%。结论: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所选腧穴以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外关、三阴交使用频率最高,经络则以手足阳明经最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针刺 穴位
下载PDF
寨卡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管晓庆 陈志海 《传染病信息》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有证据表明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有证据表明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存在密切关系。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和ELISA检测Ig M抗体。该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预防措施主要为预防蚊虫叮咬和采取虫媒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病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桃 郭渠莲 +1 位作者 杨义玲 税利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分为常规组、mNGF组,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IVIG静脉滴注及交替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加兰他敏治疗,mNGF组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分为常规组、mNGF组,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IVIG静脉滴注及交替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和加兰他敏治疗,mNGF组49例则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mNGF注射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在肌力评分改善、愈显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NGF联合IVIG可以显著提高儿童GBS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鼠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球蛋白类 静脉内 治疗结果
下载PDF
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险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1,共2页
目的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简称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的机制和定位问题。方法综合分析9例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的机制与定位诊断。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有眼外肌麻痹、... 目的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简称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的机制和定位问题。方法综合分析9例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的机制与定位诊断。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有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Fishen三联征,具有Fisher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特征。所有9例患者的头颅CT及MRI检查均无异常,其中5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检查结果显示这些Fisher综合征患者缺乏因小脑受损导致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形态学基础。结论目前尚不能确定Fisher综合征患者发生共济失调的原因为小脑性病变。眼外肌麻痹所致共济失调是否是其机制之一,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guillain-barre综合征 共济失调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邹艺 高国勋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 2 5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 (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F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检测 ,共检测 12 6条运动神经、89条感觉神经及 5 7块肌肉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 2 5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 (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F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检测 ,共检测 12 6条运动神经、89条感觉神经及 5 7块肌肉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上、下肢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占5 3.2 % ,MCV减慢占 70 .6 % ,F波异常占 92 0 % ,SCV减慢占 6 4 .0 % ,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 8.4 %。结论 :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 ,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周围神经损害 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全国2009~2010年格林-巴利综合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亚敏 刘大卫 +2 位作者 李克莉 武文娣 许涤沙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5期408-412,455,共6页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疫苗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发生特征,评价接种疫苗后GBS...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疫苗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发生特征,评价接种疫苗后GBS的发生风险。方法通过收集全国2009~2010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GBS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国2009~2010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GBS的AEFI个案报告32例,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1,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以<15岁儿童为主,发病季节以秋冬季多见。GBS涉及9种疫苗,报告例数和估算报告发生率均以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最高,9种疫苗接种后GBS的报告发生率在0.01/100万剂~0.19/100万剂。在32例GBS中,20例(62.50%)分类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20例GBS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与接种疫苗的时间关联最强(发生在接种疫苗后1~6周)的报告数为5例,占25%。结论预防接种后发生的GBS极为罕见,接种疫苗后的GBS报告发生率远低于全病因的GBS发病率,未发现接种疫苗后GBS发生的风险增高,应继续加强GBS的AEFI监测、调查诊断和处置,正确认识接种疫苗后GBS的风险,以减少其对免疫规划的影响,并加强GBS的基础发病率研究,为评价接种疫苗后GBS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格林-巴利综合征 监测
原文传递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小松 刘江红 刘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 -BarreSyndrome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 1 9例 (观察组 )GBS患者 ,与 2 2例 (对照组 )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 -BarreSyndrome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 1 9例 (观察组 )GBS患者 ,与 2 2例 (对照组 )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但二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及愈后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 ,治疗效果较好 ,为治疗GBS最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红玉 梅育嘉 罗杰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5期878-880,共3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自主免疫和感染后的免疫性疾病,可以诱发急性神经肌肉疾病,也是引起急性迟缓性瘫痪的主要原因。GBS包括多种病理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BS的误诊很常见,甚至致命,该... 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自主免疫和感染后的免疫性疾病,可以诱发急性神经肌肉疾病,也是引起急性迟缓性瘫痪的主要原因。GBS包括多种病理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BS的误诊很常见,甚至致命,该文就GBS的流行病学、诱因、病理生理、诊断、临床分型、治疗、未来的展望进行系统地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小时鞘内免疫球蛋白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傅珏 周月平 +1 位作者 余莎莎 朱德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 h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腰椎穿刺免疫学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确诊的GBS患者69例,回顾...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脑脊液屏障损伤与24 h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合成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腰椎穿刺免疫学检查与肌电图检查确诊的GBS患者6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24 h鞘内IgG合成率将患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正常组与偏高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清蛋白/血清清蛋白(QALB)将患者分为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轻度损伤组、中度以上损伤组,并观察3组间24 h鞘内IgG合成率的变化;分析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根据24 h鞘内IgG合成率分为正常组34例,偏高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颅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麻木症状、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高组QALB、脑脊液清蛋白、脑脊液IgG、脑脊液IgG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1)。GBS患者根据QALB分为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20例、轻度损伤组26例及中度以上损伤组23例。3组24 h鞘内IgG合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度以上损伤组24 h鞘内IgG合成率高于血-脑脊液屏障正常组(F=6.20,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呈正相关(rs=0.66,P<0.01)。结论 24 h鞘内IgG合成率随血-脑脊液屏障损伤而增加,QALB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有助于GBS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脑屏障 QALB 24 h鞘内IgG合成率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胫神经与腓总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金凤 王姗姗 +7 位作者 王光彬 何兵 郭守刚 王宝洁 巩涛 吴超 姚太锋 陈伟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在评价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GBS患者16例及正常志愿者16名,行胫神经、腓总神经DTI检查,观察神经所支配骨骼肌有无去神经改变.分别测量胫神经、...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在评价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GBS患者16例及正常志愿者16名,行胫神经、腓总神经DTI检查,观察神经所支配骨骼肌有无去神经改变.分别测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轴向扩散系数(AD)值、径向扩散系数(RD)值,并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两组间检测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1)去神经支配骨骼肌MRI表现为T2WI频谱选择性衰减反转恢复(SPAIR)序列肌肉组织信号增高,边界欠清,少数表现为肌肉萎缩.(2)与正常志愿者组比较,GBS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ADC值升高,FA、AD、RD值均降低,且两组间这些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神经、腓总神经FA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相应ADC值.(3)DTT示GBS患者的胫神经、腓总神经纤细,边缘欠光整,纤维数量较正常志愿者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 MR能清晰显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支配区域骨骼肌的去神经改变;DTI定量参数ADC、FA、AD、RD值均可以评价GBS患者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扩散张量成像 胫神经 腓神经
原文传递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致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尹航 于倩 邵丹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1期64-66,共3页
1例50岁男性患者,既往体健,因脑外伤入院,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给予止血、抑酸、抗炎、营养神经、增强免疫药物治疗。8 d后在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 mg,ivgtt,qd)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高... 1例50岁男性患者,既往体健,因脑外伤入院,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给予止血、抑酸、抗炎、营养神经、增强免疫药物治疗。8 d后在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 mg,ivgtt,qd)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寒战、高热,第10天逐渐出现四肢无力,第11天四肢无力加重伴呼吸困难,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考虑为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所致,给予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同时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35 g×4 d,ivgtt,qd),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0 mg×14 d,60 mg×2 d,40 mg×2 d;ivgtt,qd),辅助康复训练治疗,遗留严重四肢运动功能障碍,间断呼吸机辅助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樊金莲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21-523,541,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及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鞘内注射1次/周,每次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5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脑脊液(CSF)中蛋白含量及细胞学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变化及临床疗效、肌电图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CSF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CSF细胞学检查、肌电图检查改善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观察组起效时间、SSS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静滴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安全有效,缩短病程,缓解急性期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静滴人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