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湘某些岩溶洞穴氡及其子体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彬 林玉石 徐胜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5-351,共7页
通过对广西、湖南4个洞穴空气中的氧及其子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桂林地区的洞穴氧含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洞穴相比普遍较低,仅为0.046~0.168wL(或339~620Bq/m ̄3),而世界上洞穴最高浓度达41.97WL。这... 通过对广西、湖南4个洞穴空气中的氧及其子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桂林地区的洞穴氧含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洞穴相比普遍较低,仅为0.046~0.168wL(或339~620Bq/m ̄3),而世界上洞穴最高浓度达41.97WL。这可能与桂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背景值有关。同时发现,洞穴内空气流动程度是决定洞内氧及其子体聚集量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洞穴中,洞口附近的氧浓度要比深部低;而在放射性元素高背景区的万华岩中,由于它为一地下河型洞穴,且有三个进出口,洞内空气流动程度较高,故氧的浓度反而很低,仅为78~88Bq/m ̄3(0.011~0.012W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分布特征 桂湘地区 氡子体
下载PDF
基于文化区视角的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以黔桂湘侗文化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车婷婷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96-599,共4页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文化区的视角,以黔桂湘侗文化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为例,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基本思路。希望能指导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的实践,对区域旅游商品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 文化区 民族地区 旅游商品 黔桂湘侗文化区
下载PDF
整合与联动——提升黔桂湘侗文化旅游品质的必由之*路
3
作者 曾梦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7-40,共4页
侗文化旅游是我国侗族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之间的合作,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旅游产品的联动开发、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的核心... 侗文化旅游是我国侗族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之间的合作,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旅游产品的联动开发、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桂湘 侗族 旅游 整合 联动
下载PDF
论湘桂走廊文化生态对桂剧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朱江勇 李娟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4-17,26,共5页
从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出发,分别考察了明代以前及明代湘桂走廊的戏剧活动,湘桂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湘桂走廊"傩"民俗活动等几个方面与桂剧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以桂剧作为个案探讨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与当地地方剧种产生与... 从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出发,分别考察了明代以前及明代湘桂走廊的戏剧活动,湘桂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湘桂走廊"傩"民俗活动等几个方面与桂剧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关系,以桂剧作为个案探讨湘桂走廊的文化生态与当地地方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桂剧的形成是历史上湘桂走廊作为"文化通道"与桂北当地语言、风俗、习惯相交流与结合的产物,桂剧的形成实际上也是我国大多数戏曲剧种形成与发展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桂走廊 文化生态 桂剧 形成
下载PDF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及其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昌年 钟称生 +1 位作者 王方正 刘春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与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并无成因联系 ,后者属偶然包体。值得注意的是 ,深源包体中的变形辉长岩与片麻岩之间为分离结晶的成因关系 ,它们均为元古宙壳、幔间底侵玄武质岩浆的演化产物 ,其中辉长岩为底侵岩浆的堆积相 ,而片麻岩则为底侵岩浆经历分离结晶的堆积作用之后所剩下的残余岩浆的变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深源包体 地球化学性质 成因 中生代
下载PDF
湘桂边界越城岭岩基北部印支期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顺波 付建明 +3 位作者 崔森 卢友月 马丽艳 刘阿睢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30-2349,共20页
湘桂边界越城岭岩基北部印支期花岗岩时空分布和岩石成因目前还不明确.以该时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湘桂边界以北区域,形成时代236~222... 湘桂边界越城岭岩基北部印支期花岗岩时空分布和岩石成因目前还不明确.以该时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湘桂边界以北区域,形成时代236~222Ma.岩性以含电气石的二长花岗岩为主,副矿物组合为锆石、(斜)黝帘石、磷灰石、石榴石,并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和磷,弱-强过铝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早阶段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变质杂砂岩,可能混入了少许新生地壳组分;晚阶段花岗岩源岩由不同比例的变质泥质岩石和变质杂砂岩组成.花岗岩具有负且稳定的锆石ε_(Nd)(t)值(-9.3^-10.6)和ε_(Hf)(t)值(-5.4^-11.9),反映源区平均地壳存留年龄为1.8Ga左右.花岗质岩浆的形成受控于华南印支期后造山加厚地壳背景下变沉积岩中云母类矿物的脱水熔融过程,其运移和就位与岩基旁侧深大断裂的松弛调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Nd-Hf同位素 印支期 湘桂边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