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湾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95
1
作者 邹园园 李成军 谢幼如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新冠肺炎病毒突然凶猛来袭,疫情空前爆发,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新学期全国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问题。该研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客观实际,依据在线教育教学理论,发挥在线... 新冠肺炎病毒突然凶猛来袭,疫情空前爆发,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新学期全国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问题。该研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客观实际,依据在线教育教学理论,发挥在线教育教学优势,构建了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湾区教学平台-湾区课程资源-湾区教学形式-湾区保障机制"的"湾区模式",并在多所高校应急实施,解决了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迫切需要。该模式具有"辐射粤港澳,跨越制度和治理差异;课程汇聚成群,面向专业共建共享;多方有效联动,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的特色。我们希望,研究成果能为全国高校开展应对疫情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校 在线教学 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
下载PDF
世界级湾区产业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毅 王云 李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与3个世界级湾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世界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与3个世界级湾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世界一流湾区的总量规模和条件,但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区域化和工业化特征明显,高端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澳门与珠三角9市间的产业分割格局严重,合作潜力大,而珠三角9市间产业同构现象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解决。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扩大开放提升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 比较 启示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模拟——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46
3
作者 马世发 劳春华 江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41-3448,共8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用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生态修复分区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模式,但现有分区技术方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考虑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群尺度国...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用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生态修复分区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模式,但现有分区技术方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考虑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群尺度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塑造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方案,该框架首先通过耦合空间马尔科夫链与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镇化发展末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然后利用"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理论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基本骨架;最后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出生态修复关键区、调节区和双修区等类型。粤港澳大湾区案例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对生态修复分区方案影响较大,不同景观格局导致的分区规模差异可达国土空间的10%左右;(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需要充分考虑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变化的潜在影响,进而使得生态修复分区政策更有利于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塑造目标的实现。研究构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技术方案可进一步深化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国土空间规划应用上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人地耦合系统 情景模拟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雨欣 李熙 +1 位作者 宋杨 李长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6-477,共12页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分别采用简单阈值法与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对比两种提取方法,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可以削弱"珞珈一号"影像的过饱和现象,减少由于影像的&...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分别采用简单阈值法与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对比两种提取方法,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可以削弱"珞珈一号"影像的过饱和现象,减少由于影像的"溢出"导致的误提取.计算并对比大湾区内城市建成区的景观指数发现,不同城市的建成区分布存在不同模式:广州、深圳、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核心,城市区域向外扩展;东莞、佛山、澳门、中山、珠海的城市建成区紧凑性高,空间分布组成完整;肇庆、江门、惠州在大湾区内的发展程度低于其他城市,城市建成区斑块面积小,相距较远.研究证明了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可以有效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为该地区城市规划政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夜光遥感影像 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 景观分析
下载PDF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23
5
作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申明浩 +1 位作者 谢观霞 杨永聪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118,共14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示范,大湾区协同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新发展。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国际湾区的经验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均衡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示范,大湾区协同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新发展。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国际湾区的经验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均衡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理念,该理念摒弃了“利益之争”“零和博弈”的西方经济学传统观念,用创新联动、利益相容、协同发展的新理念构建粵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空间、产北、制度和内外联通四个维度提出了大湾区协同发展机制的分析框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粵港澳三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法域”“多中心”的多重协同机制等软联通问题,而构建利益共享价值链的现代产业体系、多中心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形成内外联动的统一市场则是需要协同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发展 对外开放 市场一体化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审计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广东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刘柱棠 +1 位作者 宗宇星 谢珩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数字政府"建设为背景,对大数据审计队伍建设的内涵和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结合实践分析了新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队伍发展现状呈现应用能力有待加强、人才结构分布不均、人才地域差异较...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数字政府"建设为背景,对大数据审计队伍建设的内涵和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结合实践分析了新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审计机关大数据审计队伍发展现状呈现应用能力有待加强、人才结构分布不均、人才地域差异较大、领军人才尚显匮乏、创新动力仍显不足等特征,并从环境、平台、培训和布局等方面剖析了制约大数据审计队伍建设的因素,提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和"金审三期"两个平台,完善大数据审计培训体系和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带动辐射作用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审计队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审计 队伍建设 高素质 专业化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陆源氮污染来源结构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5
7
作者 董斯齐 黄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84-5393,共10页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粤港澳大湾区(GBA)近岸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劣四类水质分布广泛,厘清粤港澳大湾区陆域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和排海压力,对海域氮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统计和... 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总氮污染是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粤港澳大湾区(GBA)近岸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劣四类水质分布广泛,厘清粤港澳大湾区陆域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和排海压力,对海域氮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统计和污染普查资料等多源数据,从行政区单元和流域单元估算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的总氮排放规模、来源结构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陆域总氮排放量约33.25万t,居民生活是主要污染源,占55.4%,其次为种植业,占28.18%,养殖业和工业生产的污染贡献相对有限.②总氮排放的区域差异明显,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总氮排放量(23.14万t)显著高于其周边8个城市(10.11万t).③海域污染分布状况与陆源氮污染排放压力强度具有空间一致性,东江流域、西北江三角洲流域和潭江流域污染排放量最大,其岸段承载的排放压力也最大,对应的伶仃洋、珠海金湾海域和黄茅海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gba) 陆源污染 污染压力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学内涵——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视角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林 陈美莲 刘乾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112,共14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次点面结合的顶层设计。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早期经验来自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但无论是大湾区抑或长三角,针对这些庞大城市群建设所包蕴的经济学内涵却一直缺乏研究。为此,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次点面结合的顶层设计。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早期经验来自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但无论是大湾区抑或长三角,针对这些庞大城市群建设所包蕴的经济学内涵却一直缺乏研究。为此,文章尝试通过阐释聚落、城市及国家的形成机理,基于交易成本视角衍生出湾区经济带的经济学内涵。研究发现,湾区经济带的产生不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是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规律使然。湾区经济带作为一个中观存在,属于城市演进的高级阶段,弥补了城市与国家之间的治理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可表现在地域规模、区域治理、语言种类、文化差异、交通便利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经济带 交易成本 城市群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
原文传递
数据跨境有序流动何以赋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角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申明浩 +2 位作者 申么 杨永聪 滕明明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94,共13页
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是培育统一数据市场乃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支撑,在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高效畅通、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方面发挥着赋能作用。文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系统总结了其数据跨境流动的立法基础和实践现状,认为体制不健全... 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是培育统一数据市场乃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支撑,在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高效畅通、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方面发挥着赋能作用。文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系统总结了其数据跨境流动的立法基础和实践现状,认为体制不健全、规则不衔接、治理不协调是阻碍数据发挥赋能价值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民生、商贸和科技三个市场数据跨境的典型情景,构想个人数据、公共数据、商业数据和科研数据有序流动的可能模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激发数据赋能还应在制度规则、政府效能和技术突破三个方向持续发力。文章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也为数据跨境的区域合作经验反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数据跨境流动 统一大市场 有序流动模式
原文传递
香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游玎怡 李芝兰 王海燕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1-337,共7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明确香港角色,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香港在4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高水平大学集群与自由的学术氛围,培育出大量创新人才;(2)基础研究优势,并在与大湾区其他城...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明确香港角色,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香港在4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高水平大学集群与自由的学术氛围,培育出大量创新人才;(2)基础研究优势,并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动中促进技术创新;(3)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支撑;(4)全球视野和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大湾区国际化水平。但同时,香港也在产业发展、创新政策实施和创业成本等方面有不少教训。善用"一国两制",加强两地互动,既有助于香港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探索形成新的、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具体要求的优势领域,实现自身突破,也有利于贡献独特智慧,辐射大湾区建设,并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 “一国两制”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蔡晓珊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114,共14页
文章考察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FDI,外资企业对大湾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务环境以及金融服务等营商环境要素更为敏感。第二,作为高水平对外开... 文章考察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FDI,外资企业对大湾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务环境以及金融服务等营商环境要素更为敏感。第二,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自贸区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吸引FDI功能,自贸区营商环境比非自贸区对FDI更有吸引力。第三,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化水平更有利于发挥营商环境吸引FDI的效应。因此,应加快探索粤港澳营商环境规则对接,积极发挥自贸区的“样板作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塑造粤港澳大湾区吸引FDI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 粤港澳大湾区 市场化水平 自贸区
原文传递
行政管理与空间治理单元的尺度协调与优化——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磊贤 彭琳婧 +2 位作者 李启军 郭晨 司马晓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9,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快速经济发展导向的空间治理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塑造为多元、碎片化的空间景观,导致城市群内部出现地方管理单元的行政尺度与空间尺度不协调现象,干扰了空间测度及其可视化呈现,易产生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的认知偏... 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快速经济发展导向的空间治理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塑造为多元、碎片化的空间景观,导致城市群内部出现地方管理单元的行政尺度与空间尺度不协调现象,干扰了空间测度及其可视化呈现,易产生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的认知偏差。新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协同发展亟须消除这一尺度偏差问题,建立具有双重适应性的空间治理单元体系。本文从尺度重组理论出发,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空间治理过程和特征,归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治理单元建构的难点,进而借鉴欧盟标准地域统计单元等已有经验,尝试建立三级粤港澳大湾区标准空间治理单元体系,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的多尺度测度评估和多场景政策应用,以支撑城市群空间政策的科学制定与评估。本文是“尺度”概念应用于城市群空间治理过程特征分析与技术支持工具研发的一次研究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尺度 空间治理
原文传递
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与治理机制设计--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13
13
作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申明浩 +2 位作者 滕明明 杨永聪 申么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98,共13页
数字经济时代,跨境数据要素流动需要配套合理的治理机制。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平台,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参照的治理方案。文章对欧盟、美国和其他治理体系的演进归纳借鉴,针对大湾区的特征,分析了... 数字经济时代,跨境数据要素流动需要配套合理的治理机制。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平台,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参照的治理方案。文章对欧盟、美国和其他治理体系的演进归纳借鉴,针对大湾区的特征,分析了大湾区面对的"三元悖论"难题,讨论了大湾区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并结合跨境数据生命周期提出"四个维度、五个方面"的原则框架。文章明确了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场景应用、优化监管机制四条优化路径,为大湾区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数据要素 跨境流动 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2
14
作者 符正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共9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地区九个市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的区域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始于1978年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由前店后厂自发合作模式发展到有意识的制度干预合作。文章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地区九个市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的区域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始于1978年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由前店后厂自发合作模式发展到有意识的制度干预合作。文章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性质,重点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四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环珠江口东西两岸一体化、区域创新一体化。文章还讨论了大湾区建设推进策略,具体包括深港边境口岸地区合作开发、珠海澳门合作开发横琴岛,边界地区一体化路径以及广州深圳两个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一体化 边境地区一体化 广深联动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碳储量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慧玲 郑辉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1-2331,共11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增加区域碳储量或引发碳损耗,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动...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增加区域碳储量或引发碳损耗,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进一步模拟预测了2030年3种发展情景(自然趋势情景、建设用地优先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耕地(减少5.38%)和建设用地(增加8.68%)变化最显著,其余用地类型的变化较小.林地作为大湾区的主要用地类型,同样也是重要的碳库,空间上集中分布于东、北、西三面的台地和丘陵地区,碳储存低值区集中于中部平原,以建设用地为主.(2)受不同用地类型相互转化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损失了20.12×10^(6) Mg.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碳损耗的主要原因.(3)模拟研究发现生态保护措施将有效提高区域碳储量.具体来说,当耕地、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20%,湿地和水体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30%时(生态优先情景),区域碳储量可增加2.58×10^(6) Mg.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LULC) 碳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gba)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检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申明浩 谢观霞 楚鹏飞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2-98,共17页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该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并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该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扶持渠道和金融支持渠道实现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就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异质性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对非国企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文章通过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Tobit模型及缩小样本量的方式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利用可观测变量度量未控制因素带来偏误的可能性,进一步减轻遗漏变量可能带来的内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激励效应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面向2035年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及人才培养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子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我国于2019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方案,提出九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并藉着这些核心城市和港澳地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从区域教育发展以及国际趋势等... 我国于2019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方案,提出九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并藉着这些核心城市和港澳地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从区域教育发展以及国际趋势等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发展宜具有国家及区域意识及国际视野,宜注重科技与人文双重取向;鼓励粤港澳学校合作交流,共建院校研究基地;树立多元化湾区教育合作理念,在科研、教育、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至协同共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发展 教师发展
下载PDF
大国竞争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青 马晶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2,共14页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 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动荡,大国竞争成为常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思想,拓展了大国竞争背景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出了“在安全中追求产业控制和市场占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观,并从“安全稳定-体系完整-开放协同-引领控制-市场占有”五个维度识别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特征。其后基于“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总结了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明伟 吴雯琳 +1 位作者 赵千 何国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7-295,共9页
城际轨道作为区域交通的骨干,对引导和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并分析了衡量城际轨道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城际轨道交通可... 城际轨道作为区域交通的骨干,对引导和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并分析了衡量城际轨道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城际轨道线路开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以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为例,进一步研究不同年份城际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际轨道的开通运营对城市经济具有显著正效益,其弹性系数为0.0128.交通与经济发展越协调的城市,城际铁路开通带来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方法可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可达性 城际轨道交通 双重差分模型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建设统一大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的演化历程、经济规律与可借鉴经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林 张玺文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共12页
2022年,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工作,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在功能性整合和制度性整合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成型。文章基于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等理论总结其... 2022年,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工作,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在功能性整合和制度性整合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成型。文章基于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等理论总结其市场一体化的理论机制与经济规律,初步发现: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环境资源规制一体化是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此,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行路径是以经济梯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好极化-涓滴效应;以比较优势形成产业一体化突破行政区经济,发挥好联通效应;而在小块区域市场划分中,将地域文化作为参考之一,可以有效降低小块区域内市场化改革微观阻力,助力构建统一市场制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 市场一体化 市场制度 区域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