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华川 张本健 +5 位作者 刘四兵 王文之 周刚 和源 李堃宇 文华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0-284,共15页
根据地震剖面、航磁资料、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在四川盆地东部发现了广安—石柱古隆起,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证,认为该古隆起属于川中古隆起向东部的延伸。通过恢复四川盆地龙王庙组厚度,明确了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平面展布特征,其形态总体... 根据地震剖面、航磁资料、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在四川盆地东部发现了广安—石柱古隆起,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证,认为该古隆起属于川中古隆起向东部的延伸。通过恢复四川盆地龙王庙组厚度,明确了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平面展布特征,其形态总体呈NW—SE向的鼻状,EW向延伸较远,而SN向较窄,在东侧存在局部古高点。井-震结合的精细解释结果表明,广安—石柱古隆起形成于震旦纪早期,终止于寒武纪晚期。震旦纪—寒武纪,广安—石柱古隆起区沉积具有从斜坡向核部超覆的特征,在多次构造挤压作用下发生褶皱变形,并在古隆起东侧的石柱地区形成一个隆起幅度不大的自成古圈闭。结合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发育特征,重建的地质过程显示古隆起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包括早震旦世的雏形阶段、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中期的发育阶段、早寒武世晚期—晚寒武世的调整定型阶段和奥陶纪的隆升活动消亡阶段。广安—石柱古隆起的形成受基底隆升、板块运动、构造活动和隐伏花岗岩侵位等因素控制。在古隆起发育区,灯影组、龙王庙组和洗象池组发育大规模丘滩体沉积,且受后期白云石化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改造,可形成川东地区优质的储集层,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广安—石柱古隆起 震旦纪—寒武纪 成因机制 油气地质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